從《山海經》看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首蛇身形象

2020-12-05 初策吾

縱觀各類神話傳說的相關書籍,我們不乏都能在其中看到有不少有關於蛇的神話傳說。作為以神話為主流,包羅萬千學科種類的,被尊為一部奇書的《山海經》而言,其間描述有大量的荒誕離奇的人或事,而蛇也在其中佔據一席之地。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人首蛇身的女媧、伏羲等。其實細心觀察,自古以來,好像我們中國的遠古神話傳說中的「神」或是「神人」等為人們所崇敬的、比較有社會影響力的神話傳說中人物其形象大抵都為「人獸蛇身」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都會不由生出疑問,為何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或是「神人」現象都以「人面蛇身」來代表呢,為何多以選擇「蛇身」而非「人首馬身」或是其他動物的身呢,難不成與日本大和民族那樣存在有「蛇信仰」。但顯然是不可能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民族代表,民族圖騰便是龍了。因此,我認為選擇蛇身也許就是與蛇和龍那極其相似的形體有關。但猜測往往會帶有鮮明的個人色彩,個人觀點。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以史為據,去探尋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首蛇身形象。

一、《山海經》中人首蛇身的人神形象

《山海經》是我至始至終最愛看的一本書,裡面的每一個荒誕離奇的故事及人物都深深吸引著我。裡面的人首蛇身(龍身)的複合型人蛇神形象也使我感到十分好奇。好奇心則驅動行動力。一般而言,神話故事的產生往往與當時期人們的生活環境,人文精神、民族性格等因素存在著密切的關係。而剖析《山海經》裡面對於蛇的描寫,我們能夠看出在當時人們的眼裡蛇是一種非常兇殘的動物,人們怕它,漸漸的也就對其敬而遠之。這也應了一句話:因懼生敬

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蛇又有了另一種改觀,蛇在人們的心中逐漸被神化。懦弱是人的天性,人們在自己能力有限或無能為力的時候,往往會將某寄望寄託於某物身上。在人們心中,蛇不僅生性兇殘,冷酷無情,但又有著人們所期盼的起死回生功能——脫皮即再生。就這樣蛇被人們所慢慢神話,並心生神會保護我們,而兇悍的蛇自然不會傷害我們的。當然,這顯然是人們一廂情願的,蛇可是全然不知情呢。神不會死,而蛇蛻皮後又可再生,人們刻畫出的「人面蛇身」似乎也是能說得通了。

二、人首蛇身、龍身複合型人神蛇形象有何關聯?

其實對於「人首蛇身」的組合神形象還是有人存在質疑的,甚至認為應該是「人首龍身」才對。有這種想法其實也沒什麼不對,因為「龍」在我國才是「神」的象徵,而且是我們一直以來公認的民族圖騰標誌。而在我國,也有許多的學者認為,蛇只不過是龍等虛幻動物的原型罷了。比竟它們在形體上就比較相似。

但也有人認為,蛇本來就是遠古原始圖騰,作為靈祖的蛇被神化無可厚非,何來替代之說。總之對於蛇身龍身的爭議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蛇在自古在中外的神話傳說中都佔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而原始時期人們對蛇心生敬畏也確有其事。總之,蛇確為遠古時期人們對於權力和實力的象徵,而它也常被人們與神聯繫在一起。

三、「人首蛇身」型人神是「人化」的過渡嗎?

神話故事中所描繪的這種人與動物相結合的半人半獸的神型,不得不讓人心生懷疑,在古人們心中「神」究竟是何種樣子的。一般而言,神在人們心中是帶有鮮明的神秘色彩的。而從神話故事中查看,人們將人面獸身之物稱之為神,這明顯就是人們逐漸形成人獸同體的神祇觀念。而這一觀念的顯現是人們開始將神具體化、形象化。人們便這樣通過神話故事賦予神形似人類的外表,甚至是賦予神人 性格、意志、欲望等等,而在這個過程,人們便是將神逐漸普遍化,「人性化」。人們漸漸在神身上加上「人」的要素,將人變成神的一部分。這裡面有著人們對於神的崇敬,更有著人們將社會生活融入神話傳說的可能性。總而言之,「人首蛇身」是遠古人們從進化論的角度,將人、神、獸的結合,這裡面所體現的是人們對於人的神化的寄寓。

結語:

綜上所述,神話故事中所描述的「人面蛇身」是由於遠古人們對於蛇這類動物的崇敬之情最後促使產生的。而人、獸、神的結合也是人們對於神性向的理性轉變。其中「人面蛇身」形象的形成和演變過程便是原始古人們最好的精神體現

參考文獻:

劉 偉.略論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首蛇身」形象[J].嘉應學院學報

範慧莉.《山海經》中的蛇形象

相關焦點

  • 《山海經》中記載了5位上古人首蛇身的神,你知道哪一個?
    《山海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怪談,其中記載了無數的奇珍異獸,從大家熟知的女媧娘娘到不是非常熟知的異獸猾褢,每一個都是精彩絕倫,值得大家來研究討論的。今天我們來聊聊,在上古神話中,人首蛇身的神有哪些。說道人首蛇身,想必大家不管是在影視劇中,還是怪誕異志裡,首先想到的就是創造了人類的女媧娘娘,但是除了女媧娘娘,還有四位比較有名的人首蛇身的神。第一位女媧。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又稱媧皇、女陰,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 為何全球上古神話中,皆有人面蛇身的形象?真的存在外星文明?
    身為中國人,很多人喜歡將自己稱為「龍的傳人」,這無疑是源自於先祖對於龍的崇拜。可是,龍形象的起源其實是蛇圖騰的盛行。在中國古代,傳說中創造人類的兩位大神,伏羲和女媧,在上古神話中的形象便是人面蛇身。在傳說中,他們是人類的先祖。可是,為何上古傳承下來兩位先祖的形象,卻皆是人面蛇身?實際上,縱觀全球的上古神話,許多文明喜歡將蛇選為自己的形象。
  •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華夏神話體系中,很多人物造型都是人首蛇身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神話傳說中,影響力巨大的女媧和伏羲,他們的造型竟然是人面蛇身!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圖騰崇拜呢?《山海經·大荒西經》郭璞註:「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曹植《女媧畫贊》「或雲二皇,人首蛇形」這裡的二皇指的就是伏羲,女媧。晉王嘉《拾遺記》:「蛇身之神,即羲皇也。」如此種種,很多文獻或出土文物中,都記載了上古時期人首蛇身的形象。事實上,蛇,就是幾乎與華夏部族同時主宰黃河流域的東夷部族的圖騰。
  • 傳說中的女媧,是人類始祖,為什麼卻是人首蛇身?
    女媧是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人類之母,但她好端端一個人,為什麼會是人首蛇身呢?首先,要從原始崇拜說起。蛇的崇拜除了中國以外,還有許多古代文明都有蛇崇拜,比如印度,他們把蛇當作神靈一樣膜拜,再如義大利,有神秘的遊蛇節,尼泊爾人把認為蛇可以驅逐妖魔鬼怪,等等。那麼,為什麼人類會有蛇崇拜呢?
  •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是真實的嗎
    女媧形象那麼,山海經中所描述的內容是否真實呢?雖然考古證明古中原有大象,但斑馬的考古佐證還沒有發現……《山海經》這部古人腦洞大開的古書,確實讓現代人傷透腦筋:你說的那些動物,確實曾經存在過嗎?而關於人首蛇身的形象,山海經和聖經中都存在。
  • 你看的神話可能是假的,女媧不是人面蛇身,上古神話或許被篡改過
    那麼問題來了,傳說中的女媧是人面蛇身,既然女媧是按照自己的模樣來捏人,為什麼我們不是人面蛇身呢?要想知道答案,還要從古代遺留的書籍中尋找答案。女媧造人最早提及女媧的古書是《山海經》,這裡面記錄了「女媧之腸」四個字,生下了十個神靈,並沒有提及造人的故事。而在及屈原的《天問》中,則提出了「女媧也有自己的身體,她又是誰造出來的呢?」
  • 女媧形象為何都是人首蛇身,在大洪水後突然消失,原因是什麼
    女媧補天之後,她再也沒有出現過,明清小說和先秦神話是兩回事。女媧是誰?她到底做了什麼?為什么女媧的形象都是人頭蛇身?事實上,她一開始沒有尾巴!女媧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創造女神。我們從材料上看到的女媧形象都有一條長長的蛇尾。
  • 商代的人面蛇身盉:究竟是伏羲還是女媧?
    美國人結合器蓋和器身上的紋飾,認為這隻青銅盉表現的是伏羲的形象。但實際上,在中國古代傳說中,「人面蛇身」的不只是伏羲,還有: 女媧,中國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天地之母(圖4)。她一日可七十化變(造七十樣東西),並依自己形象摶土造人,讓人類繁衍;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救世濟民。
  • 九首人面,龍尾劃地成河,古代詭異文獻《山海經》,怪獸細思極恐
    這本文獻是中國古代一部極為詭異的文獻,很多人都覺得這本書是一本神話色彩的書籍,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漸漸發現這本書裡出現的很多神話一般的生物,其實很可能是真實的存在,而這本書就是鼎鼎大名的《山海經》。我們知道《山海經》這本書裡的內容包括了古代的山脈傳說、地理地勢、民族還有藥物、古代祭祀等,當然這些都還屬於比較正常的記載,稍微隱晦一點的就是,古代中國的一些傳說和隱晦的宗教、生物等,比如夸父逐日,這個肯定很多人認為是神話。
  •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介紹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介紹這些生物在現實中大多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某些古代神獸在中國的佔卜術中,尤其是奇門遁甲及六爻兩門術數。這些神獸常出現於傳統建築中,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 山海經: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山海經》可以說是我國非常古老的一本書,它可以用奇葩兩個字來形容,為什麼說它可以算得上中國古代一本非常奇葩的書呢,因為沒有誰敢說真正看懂了山海經。有一部分人說這是一本佔卜之書,講的是與鬼怪通靈,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是一本地理書,講的是中國古代的山河地理,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中又說它是「古之巫書」,講述的是遠古神話故事。在眾多說辭中,你最贊同哪一種呢?
  • 古代神話中的五大神龍,第三斬殺蚩尤,第一是萬龍之祖!
    大家都知道古代,可是你知道中國的龍起源於哪個朝代嗎?龍在中國起源於漢代,在漢文化甚至是中華文化的標誌之一。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龍,但是龍又被分為十種,也許很多人不知道。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古代最厲害的五大神龍!第五,蒼龍,漢族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源於漢族人民對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
  • 古神為何都「人首蛇身」?伏羲女媧手裡的圓規曲尺,代表著什麼?
    夏朝君主出行都要問卦,大將婦好每次出徵,宮殿中就要耗費很多龜甲。 古人通過想像,將神明具象化。例如,女媧、伏羲、共工、燭龍等,作為最遠古的神邸,其形象竟然大致相同,都是人首蛇身,這是為什麼呢? 作為地位最高的神邸,伏羲、女媧手持曲尺圓規,又代表了什麼呢?今日,我們便來聊聊這些遠古之神的形象及寓意。
  • 為什麼古神大多都是人首蛇身呢?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人類在遠古時期,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圖騰崇拜,都會在自然界中尋找一個實力強大的生物認祖歸宗,認為人類是它的子孫,或者是其化身。 像古埃及和古希臘人崇拜獅子,他們許多神話故事裡的人物都具有獅身人面的特徵,這是對圖騰崇拜的強烈認可。
  • 古希臘神話與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水神」
    古希臘神話:希臘神話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神話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傳,直至西元前七世紀才由大詩人荷馬統整記錄於《史詩》中。波塞冬——古希臘神話中的海神,奧林匹斯十二神之一。相傳波塞冬憤怒時海中就會出現海怪,當他揮動三叉戟時,風暴和海嘯掀起海中巨浪海,大陸沉沒、天地崩裂,將萬物打得粉碎,甚至引發大地震。當海神波塞冬的戰車在大海上奔馳時,海上會變得風平浪靜,車身周圍還伴隨著海豚。因此愛琴海附近的希臘海員和漁民對他極其崇拜,奉他為至高無上的神。(羅馬人在帝國後期把羅馬神與希臘神對應,與波塞冬相應的羅馬神為水神尼普頓,海王星的拉丁名便起源於他。)
  • 古代神話中的4大神龍,你認識幾個呢?
    在上古神話時代出現過四條威震天下的超級神龍,四大神龍實力驚人威勢滔天,是龍族中最頂級的存在。 2、蒼龍又稱青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鬚、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蒼龍不僅在形體上是與祖龍最為相似的,同時也是除祖龍之外,龍族中最強大的存在
  • 中國神話與希臘神話審美形象的差異
    造成了中國神話的神半人半獸與希臘神話的神神人同形同性之別。 人獸同體與神人同形 翻開《山海經》,裡面記載了大大小小數百個神靈,不難發現許多關於神的形象的描述都是以獸形、半獸形為主,即人獸同體。例如女媧為蛇身人面, 伏羲是蛇身人首,炎帝神農為人身牛首,顓頊人面豕喙麟身,西王母其狀如人卻豹尾虎齒,黃帝四面以君臨四方;教人耕種、治病,備受人民尊敬與愛戴的炎帝神農氏同樣是牛頭人身。中國神話諸神的形象不得不說是醜陋的,然而,中國人民賦予醜一種更加意味深長的內涵,在醜的形象裡卻包含著奉獻犧牲、堅毅意志的精神,使中國神話表現出崇高的審美意識。
  • 從《山海經》中燭龍說起
    《山海經》作為中國的先秦經典四大奇書之一,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神話、宗教、天文、地理及民俗等方面的知識,可謂是最古老的地理人文志,在各個領域都極具可挖掘性的研究價值。其中,《山海經》最重要的價值之一在於它保存了大量的神話傳說,著力於刻畫與凸顯了「龍」這種流傳於上古傳說中的神秘物種,並保存和記載了與「龍」相關的山、水地理志及大量豐富詳實的遠古神話,著實可謂見所未見、聞所未聞。這些大膽詳確的記載與描述,既為後世學者探究中國的「龍文化」存留了許多接近原始狀態的神話傳說資料,同時也為後人帶來了豐富見聞、開闊視野與思維的文化影響力,堪稱為「中國文學的寶礦」。
  • 《山海經》:山海經神系中身份最高的四位天神,第一名是創世神!
    《山海經》:山海經神系中身份最高的四位天神,第一名是創世神!山海經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人文地理奇書,其中所描述的許多東西在現代被證實依然存在或者曾經存在過的。其中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
  • 我國傳說中的始祖女媧原型是什麼,為何人首蛇身
    女媧,是我我國神話故事中造人的始祖。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存在,卻和我們人類不一樣,因為她是人首蛇身。因此後來者就推測出了各種猜測,甚至於女媧來自外星,是個外星人的說法也有很多人接受。然而根據我的查閱,發現女媧的原型和起源來自以下幾點。女媧的原型和起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