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又可稱之為「神」之時代。人們信奉神明,認為天地間的偉力都是神的意志。夏朝君主出行都要問卦,大將婦好每次出徵,宮殿中就要耗費很多龜甲。
古人通過想像,將神明具象化。例如,女媧、伏羲、共工、燭龍等,作為最遠古的神邸,其形象竟然大致相同,都是人首蛇身,這是為什麼呢?
作為地位最高的神邸,伏羲、女媧手持曲尺圓規,又代表了什麼呢?今日,我們便來聊聊這些遠古之神的形象及寓意。
一、人首蛇身
將動物某個部位放在人的身上,以此襯託「神性」,這類做法不少見。如古埃及金字塔前蹲坐的獅身人面像,以及胡狼頭人身的死神阿努比斯。在中國,則是各種「人首蛇身」的古老神邸。
為什麼選取「蛇身」,作為這些古神的共同特徵?
蛇,乃龍之本相也。龍,是古代先民自主創造的圖騰形象,其本身是不存在的。龍的大致形象則與蛇類似,甚至有一種說法,龍是由蛇進化而來,龍是蛇的升華,而蛇則是龍的模型。
蛇,到一定年歲會蛻皮。古代先民以為蛇每一次蛻皮就是一次新生,經久不衰,永存於世。這當然是因為不知科學的緣故,但更多的是人們對永生的渴望與敬畏。
因此將「蛇身」賦予古老神邸,表明這些神靈永存世間,不死不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神靈,莫過於伏羲與女媧。
二、創世之神
伏羲,女媧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創世神,一個是我國文獻記載的最早創世神,一個是神話傳說中流傳最廣的創世神。最後,索性將二者放在一起共同創造世界。
二者的形象,《文選·王延壽》云:「伏羲鱗身,女媧蛇身」,都是非人的形象,二者都為人類做了很多事。
伏羲,三皇之一,故稱「犧皇」。」《易·繫辭下》曰:「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伏羲是八卦的開創者,八卦變化無窮,暗合天地至理。故而,伏羲又是人類文明的開拓者。此外,伏羲還制定了婚姻嫁娶的制度,教會人們捕魚打獵。
歷史上有名的「結繩記事法」,便是由伏羲創造,將動物圈養,提出近親不能結婚等等,雖是傳說中人,但其所做之事卻是遺澤萬年。
女媧的貢獻與伏羲類似,不過女媧多出了一項「捏土造人」的本事。
女媧可化生萬物,乃是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據說,女媧一天會造出七十樣東西,故而女媧又被稱為大地之母。
與伏羲相比,女媧的存在更加玄幻。後又有《春秋世普》曰:「華胥生男子為伏羲,生女子為女媧」,華胥的存在一直惹人爭議,因為關於她的記載太少了。
且,伏羲、女媧的傳說,要比「華旭生伏羲、女媧」的說法更早。應該是後人杜撰而來。試想如果是真的,那女媧、伏羲豈不是開了近親結婚的先河,矛盾處頗多。
三、伏羲女媧的「圓規曲尺」
《伏羲女媧圖》中,兩位最古老的神靈一個拿曲尺,一個拿圓規。曲尺為「矩」,圓規為「規」,合起來便是「規矩」,象徵著制度與禮法。
伏羲作為八卦的創始者,熟知天地變幻、陰陽兩極。將伏羲女媧置身於太極圖中,伏羲為陽,男性拿著畫直線的矩,意味著要果敢無畏,剛毅不屈。
女媧為陰,女性拿著畫圓用的規,意味著要懂得圓融,柔順溫柔。二者合在一起,便是陰陽相生。
正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萬事萬物皆由陰陽轉化而來,伏羲、女媧作為創世之神,由他們創造萬物,由陰陽演化為眾生,二者缺一不可。
剛柔並濟,陰陽互補,放在生活中則可以演化出很多道理。如剛過則易折,柔順容易被欺負,該進則進,該退該退,進退有據,方能無憂。
結語
「人首蛇身」的古神很多,除了女媧伏羲之外,還有雷神、相柳、延維等,不過後兩者都是妖怪。雷神名氣極大,《山海經》曰:「雷澤中有雷神,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
可見,神明的創造多與自然有關。到了今天,了解所有真相的我們已經不再信神,反而認為「人定勝天」,神的遠去是文明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