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出土的女媧伏羲圖,兩人手裡拿著圓規和曲尺,有什麼寓意?

2020-12-08 鴻鵠迎罡

文·段宏剛

遠古時期,人們對「圖騰崇拜」很重視,幾乎每個部落都會把一種或幾種生存能力強大、能適應「優勝劣汰」自然法則的動物,當作自己的圖騰崇拜對象。

中華先民曾把龍、蛇等動物作為崇拜對象,只因為它們是自然界裡的強者,它們能根據自然環境的變化而不斷進化自己,對「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有很強的適應性,最終能在殘酷的自然環境裡,一代一代繁衍生息下來。

動物的這種特性對人類的意識形態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民族的幾位創世大神,如,盤古、女媧、伏羲等人的形象,都被人們想像成是人首蛇身的樣子。他們的形象,其實是人類的圖騰崇拜意識與生殖崇拜意識相互融合後的產物代表了人類的美好祈願,祈願人類能像蛇那樣,擁有強悍的生存能力和生殖能力。

女媧被譽為中華民族的創世女神,曾留下《女媧造人》、《女媧補天》等神話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相傳,女媧還發明和創立了婚姻制度,讓人類告別了落後、愚昧的「母系氏族社會」。

在母系氏族社會裡,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兩性結合比較鬆散,一群男人圍繞一個女人採取走婚形式來繁衍後代,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沒有固定配偶,導致兩性關係十分混亂。

女媧看到這種弊端後,根據當時的社會結構,發明了婚姻制度,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

伏羲是女媧的丈夫,他根據天地萬物的運行變化,發明了八卦,有助於人們了解和認識大自然裡的許多現象。他又根據萬物的形態,創造了最早的象形文字,極大地促進了人們記錄的效率。民間傳說裡,伏羲還教會人們漁獵,發明了琴瑟、陶隕等樂器,並創作了樂曲,對改進人類生活幫助很大。

在人類從愚昧走向文明的過程中,女媧和伏羲的功勞很大,所以,他們被共同稱為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

近幾十年,全國各地相繼出土了許多女媧伏羲圖,比如,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境內出土了幾十幅畫在絲織品上的女媧伏羲圖,山東嘉祥武梁祠西壁上有許多漢代畫像石,裡邊有多幅女媧伏羲圖,另外,陝西、河南、山西等地方,也出土過不少漢代畫像石和畫像磚,上面都有女媧伏羲圖。隨著人們對這些文物的研究,對這兩位人文始祖的研究和了解也更加全面,有望解開許多圖騰崇拜的謎底。

不論是絲織品上的圖畫,還是畫像石上的圖畫,都具有以下特徵。

其一,女媧伏羲圖要麼在墓室發現,要麼在祠堂發現,被認為跟宗教信仰有關,這些圖畫被賦予了保護死者靈魂順利升天的作用。

圖畫的作用實際上跟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人物龍鳳圖》、《人物御龍圖》等帛畫的作用完全一樣,被看作是通天地的靈物,反映出中華先民對人死後靈魂不滅的一種希冀。

其二,畫女媧和伏羲並排站立,頂天立地,女媧在左,伏羲在右,他們都是人首蛇身,下半身交纏在一起,周圍布滿星辰。

其三,女媧的左手和伏羲的右手搭在一起,女媧右手拿著類似「圓規」的工具,伏羲左手拿著類似「曲尺」的工具,兩人表情嚴肅,朝裡45度方向看著前方。

實際上,女媧和伏羲手裡拿的工具正是圓規和曲尺,這兩樣工具相傳為春秋魯國建築大師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發明創造。很顯然,女媧和伏羲生活的時代,還沒有出現圓規和曲尺,他們手裡拿著這些工具,是後人為了藝術需要而特意加上去的,代表了人們的一種美好祈願。

圓規在古代簡稱「規」,用來畫圓。曲尺有好幾個別名,又叫角尺或矩尺,簡稱「矩」,是木工常用的工具,用來校驗板材結合處是否垂直。

圓規和矩尺的簡稱合到一起,就組合成一個詞語——規矩,拿在女媧和伏羲手裡,至少表達了兩層寓意。

第一,代表「天圓地方」。

中國古代科學對宇宙的認識是「天圓地方」,這種認識論是由太極八卦推演而來,是對宇宙兩極,即陰陽體系中天地生成及其運行規律的一種解讀。古人認為,太極生兩儀,就劃出了陰陽,分出了天地。

由無數個星體組成的茫茫宇宙被古人稱為「天」,把人們賴以生存、繁衍生息其間的大地稱作「地」。日月星辰等天體在空中周而復始地運動的現象,如同一個閉合的圓周那樣永無止境,而大地好像一個方形的靜止物體,一直以穩定的狀態承載著人類的活動,因此,「天圓地方」的概念便由此產生。

把這種認識論對應到自然萬物裡就會發現,凡是圓形的物體,都具有不穩定、好動的特徵,而方形的物體,則具有穩定和靜止的特點,從這個層面來看,在古代科學不發達的時代,古人能有這樣的認識高度,相當不容易。

女媧和伏羲處在「母系氏族社會」,這種社會結構以女性為尊,所以,女媧代表「天」,伏羲代表「地」,他們又都是華夏民族的創世大神,是古人的崇拜對象,後人就理所當然地賦予他們成為代表「天圓地方」的角色。

第二,代表「無規矩不成方圓」。

本文開篇講述到,在天地混沌初開之際,女媧和伏羲結為夫妻後,給人類教會了許多本領,並設定了許多制度,他們完全稱得上是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的先驅。

然而,本領要傳承,制度要遵守,必須由人來完成,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循規蹈矩的人。這就需要制定出利於大家良性發展的規矩,強迫人們去遵守,以此來矯正人們的心性。

女媧手中的圓規,教導人們在做事時一定要圓融通達,因為宇宙萬物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人類必須順應宇宙萬物的變化而變化,才能不斷發展和進步。否則,會停滯不前。

伏羲手裡的矩尺,則暗示人們,人類要想得到穩定、安逸的生活,必須懂得適可而止,否則,超出限度,會自取滅亡。

可以看出,他們一個代表天,一個代表地,一個圓一個方,一個動一個靜,一個陰一個陽,一個進一個退……暗示了宇宙萬物如同太極圖那樣,它們相輔相成,只有各自遵守各自的規矩和法則,處在一個相對的平衡狀態,方可健康有序地向前發展,如果超出限制,無視規矩,就會得到懲罰,社會文明將會倒退。

相關焦點

  • 我國出土的伏羲女媧圖中兩人的手中各拿著曲尺和圓規這有什麼寓意
    伏羲女媧,是我國遠古傳說的創世神,手中的圓規和直尺,一說代表著天圓地方,另一說代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關於伏羲女媧的傳說女媧,傳說捏土造人,後來又鍊石補天。伏羲,有神話傳說是漁獵之神。教人結網捕魚,打獵。
  • 我國出土的伏羲女媧圖裡兩人的手中各拿尺和規,有何寓意
    伏羲女媧是華夏始祖,是華夏民族的創世之神。有關出土文物中伏羲女媧手有曲尺圓規一事,究竟如何解釋,這是很多人好奇的。我國出土的伏羲女媧圖有許多:最早發現是在1963年考古時,新疆阿斯坦納地區的唐代絹本彩繪中。此絹本真品,現轉存於故宮博物院。
  • 在「伏羲女媧圖」中,伏羲和女媧為何手拿圓規和尺子,有何寓意?
    受到母系社會女性地位高於男性的影響,伏羲一直「默默無聞」,他本是遠古時期的部落酋長,從事狩獵打漁,並將這些技藝授予給部落民眾。1965年,在新疆的阿斯塔那出土了一件唐代的文物——《伏羲女媧圖絹畫》,畫中的伏羲與女媧都是人首蛇身,他們相擁在一起,連蛇尾都緊緊纏繞,這也證明了伏羲與女媧的夫妻關係。
  • 伏羲女媧手裡的圓規曲尺,代表著什麼?
    例如,女媧、伏羲、共工、燭龍等,作為最遠古的神邸,其形象竟然大致相同,都是人首蛇身,這是為什麼呢? 作為地位最高的神邸,伏羲、女媧手持曲尺圓規,又代表了什麼呢?今日,我們便來聊聊這些遠古之神的形象及寓意。
  • 羅帶同心結已成,淺述《伏羲女媧圖》的由來和意蘊
    在亙久的光陰中,伏羲和女媧的故事,經過華夏子民一代代的文化傳衍,早已經成為了我們華夏民族最最鮮明的文化印跡。《伏羲女媧圖》的詳解歷朝歷代的《伏羲女媧圖》類型很多,因細微之處的不同,而各具風採與價值,所代表的文化意義,也不盡相同。
  • 伏羲女媧圖與DNA雙螺旋圖,有相似處?《山海經》隱藏了多少秘密
    《山海經》中的秘密在一幅珍貴的文物畫卷《伏羲女媧圖》,這幅畫卷出土於吐魯番阿斯塔那墓,以白、紅、黃、黑四色繪成。上方有日,下方有月,其間星羅密布。圖中伏羲執矩、女媧持規,兩人皆是人首蛇身,上體相擁、下體互相纏繞,充滿著濃鬱的神秘色彩。伏羲和女媧都是我國古代傳說中人類的始祖,《山海經》中就有關於伏羲女媧的傳說,傳說中的女媧捏土造人,並以五彩靈石補煉蒼天,被譽為華夏民族之母。
  • 伏羲女媧交尾圖,竟然預言了DNA的分子結構,這僅僅是巧合嗎?
    但是,在古代科技還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一幅伏羲女媧交尾圖仿佛預言了當時的DNA分子雙螺旋結構,這僅僅是巧合嗎?出土於新疆吐魯番的伏羲女媧交尾圖,讓我們認識到了古代人們對於生殖和交配的認識,這僅僅是建立在對於性的最初啟蒙之上。從畫面中可以看出,主體的圖案是伏羲女媧的「人手蛇身」。說到這裡就有讀者想到了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其實,這幅圖和「獅身人面像」的寓意都是比較相似的。
  • 沉寂200多年,《伏羲女媧圖》在新疆古墓死而復生,訴說前世傳奇
    《伏羲女媧圖》造型奇特:日月星辰,相擁交媾《伏羲女媧圖》的畫面造型可謂相當大膽、獨特。它描繪了伏羲女媧相擁交媾的景象:兩人都是人首蛇身,上身相擁,下身交尾,側面相覷。伏羲左手高舉「規」,即丈量器具;女媧則右手手持「矩」,一種木工曲尺。
  • 「三皇之二」伏羲女媧圖賞析
    目前高昌遺址發現這種伏羲女蝸圖總數達三十幅以上。這些圖一般都畫在抹布或絹上,用木釘釘在墓室頂部,畫面向下朝向被葬者的臉。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的傳說,伏羲和女媧都是「三皇」(伏羲、女媧、神農)之一。這幅伏羲女蝸圖最上方和最下方的正中央分別是群星圍繞的太陽與月亮(月中繪有鴞xiao面,即抽象的貓頭鷹的臉,形制與北大賽克勒博物館收存的陝西出土新石器時代黑陶鴞面全同)。畫中伏羲女媧下半身交纏在一起,周圍畫滿星辰,包括北鬥七星(還有一個彗星)。鴞形目鳥類的俗名就是貓頭鷹。貓頭鷹只在夜間活動,而且飛翔起來沒有聲音。
  • 伏羲女媧圖與DNA圖完美「撞臉」,《山海經》中隱藏了什麼秘密?
    提到伏羲和女媧,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是我國神話故事中的兩位人物,是華夏民族的始祖。至於這樣的故事是如何流傳下來的,一直以來我們都沒有任何線索,所以這樣的神話人物是否存在也是沒有證據可以證明的。著名科學藝術研究中心首席顧問,基因組學科學家於軍教授,他曾經在全國各地博物館瀏覽過不下百十件形態各異的《伏羲女媧圖》。例如:莫高窟壁畫、山東武氏祠漢代畫像石中的伏羲女媧形象、以及河南南陽出土的伏羲女媧交媾圖等等。
  • 世間流傳無數女媧伏羲圖,女媧真是人首蛇身嗎?
    試掘時,女神廟出土了紅陶彩繪的壁畫和祭器殘塊,以及泥塑的熊爪、鷹爪和鳥翅。最令世人震驚的是在廟西側發現了許多人物塑像的殘塊,包括頭、肩、臂、手、ru房等器官。後人將該遺址稱為:紅山文化遺址這其中,有一尊和真人大小相當的彩塑女神像。她的肢體雖已殘碎,頭部也缺了半邊耳朵,但整個面部表情卻依然生動。
  • 神的基因密碼:伏羲女媧圖代表的會不會是基因呢?
    說起雙蛇圖案,肯定要從伏羲、女媧開始說起,眾所周知,不管是正史還是神話傳說中,伏羲、女媧一直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關於伏羲、女媧的神話記載比較混亂,他們到底是什麼關係,今天也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但是按照各朝代的神話記載以及他們相似的形象來看,首先他們肯定是同族,再從漢代出土的畫作來看,他們也有可能是夫妻,千年來,伏羲女媧一直都代表著創造,伏羲有人祖的美稱,女媧有造人的傳說,但是傳說歸傳說
  • 伏羲、女媧的佛教藝術形象: 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
    窟頂畫風有飛動的彩雲和各種傳說中的神怪。東披畫面中央描繪兩個力士共同持一支蓮莖,上面開放一朵大蓮花,蓮花中有摩尼寶珠。在摩尼寶珠的兩側,分別畫出伏羲和女媧的形象,他們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獸形。左側為伏羲,他一手持矩(折角尺子),一手持墨斗,身上有一圓輪,內有金烏,象徵太陽;右側為女媧手持規(圓規),身上圓輪內有蟾蜍,象徵月亮。
  • 上過國家寶藏的吐魯番阿斯塔那,除了伏羲女媧還有兩件鎮館之寶?
    墓中所見的繪畫有壁畫、版畫、紙畫、絹畫、麻布畫等多種形式,內容可分為人物畫、花鳥畫和天文圖。出土有泥塑木雕俑像,絹花、彩繪陶罐,絲、毛、棉、麻織物等。此外,還出土各種文書2000餘件,文書內容廣泛,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其中有三件文物非常珍貴,成為新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1.彩繪天王踏鬼木俑
  • 考古挖出婆羅門後裔墓,卻發現神秘伏羲女媧圖,專家直呼不可能
    古代中國其實有許多朝代非常的繁榮昌盛,而且吸引了世界許多的國家來進行學習和交流,就像現在的日本,其實日本的許多文化都還是從唐朝學去的,比如非常有名的日本茶道等。在這些年的西安考古工作中,確實是發現了不少外國人的墓葬,這些墓葬的出土無疑證實了古代時期確實有許多的外國人來這裡定居哦!2005年的時候,陝西省西安市再度發現了外國人的墓葬,說來也是得感謝一個當地的老百姓,要不是他在建造房子,或許這座墓葬的出土還需要一定時間呢。
  • 伏羲,女媧到底長得什麼樣?一幅圖道出了真相
    伏羲,女媧,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同為福佑社稷的正神。關於伏羲,女媧的長相,數千年來,一直引人猜測,相傳伏羲,女媧長相是人獸蛇身,但現在想想,伏羲,女媧真的是人首蛇身?,恐怕現代沒人會認同吧。1972年-1974年,長沙馬王堆出土一幅帛畫。
  • 伏羲女媧交尾圖,為何消失的文明都有?學者:不可思議!
    伏羲女媧交尾圖,為何消失的文明都有?學者:不可思議! 中國古代伏羲女媧交尾圖,為何古巴比倫、印度、希臘都有?學者:絕不簡單!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浪花淘盡多少英雄。中華五千年,講不完的故事,述不盡的傳奇。女媧和伏羲作為中國神話、歷史中最為重要的人物,其一直被中國人追奉為人文始祖,他們不僅創造出了人類,同時也開創了華夏文明。
  • 崩壞3聖痕故事:古老傳說中的伏羲與女媧,與蒼玄有什麼關係?
    在《崩壞3》發展史上,觸摸系統下線和東方人物改名是同時發生的,但具體是什麼時候發生的,我已經記不清。如果你還記得是什麼時候、哪個版本,不妨通過彈幕和評論分享給大家。當然,至於事情背後的「思維發散」顯然不是我們本期要聊的重點,因為勢必會引發不必要的非議。廢話不多說,開啟我們「深入淺出」的神話之旅吧!
  • 中國的亞當與夏娃——伏羲與女媧
    所以,西方文化中有亞當和夏娃的愛情故事,而我,當真是女媧隨便甩的泥點子嗎...... 其實大家也許不知道,在上古的另一傳說中,女神女媧也和另一位男神伏羲也被緊密聯繫在一起, 今天我們就來八卦一下女神和伏羲的感情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