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肖恩
時隔3個多月,謝卡爾(Chander Shekhar)在紐約皇后區經營的紗麗店終於在6月底被批准重新營業。這家小店凝聚了他20年的心血。
作為經濟的「毛細血管」,小企業提供美國近一半的就業崗位。根據美國小企業管理局(SBA)的數據顯示,小企業佔美國經濟活動的44%,
哈佛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一項研究預計,3月至5月初,美國已經有超過10萬家小企業永久關閉。酒吧、雜貨店、牙科診所、小型律師事務所、日間照護中心……在疫情爆發後被統一被按下了暫停鍵。
哈佛商學院助理教授斯坦頓(Christopher Stanton)表示,要得出倒閉企業的準確數字很難,因為一旦企業停止活動,就很難再找到原來的經營者,政府統計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
由於許多小企業高度依賴客流量,且利潤微薄,基本無法抵擋封鎖政策帶來的衝擊。其中受影響最為嚴重的要數零售和餐飲。
全美餐廳協會(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在4月10至16日進行的調查顯示,有40%的餐廳都已倒閉,每3個餐廳員工中就有2人失業。信心也開始被磨滅:大多數餐廳經營者認為下半年的狀況不會大幅改善。
謝卡爾算是幸運的那部分人。隨著資金鍊瀕臨斷裂,疫情又現反彈趨勢,美國小企業的生存環境還在不斷惡化。隨著多地暫停經濟重啟計劃,許多剛復工的餐廳又被迫關門,準備好的食材、口罩和消毒用品等再次閒置,遭遇二次打擊的餐廳要翻身更是難上加難。
美國版大眾點評Yelp的統計發現,今年3至6月共有6.6萬家在平臺上註冊的企業倒閉,其中6月下半月的企業倒閉率較之前有明顯上升,總數量佔過去3個月的14%。Yelp還發現,倒閉率最高的是以化妝品店為首的零售商,其次就是餐廳。分析師認為,美國或將迎來上世紀經濟大蕭條以後最嚴重的小企業破產倒閉潮。
紓困
現金流是小企業最薄弱的環節。前述高校聯合進行的研究發現,中小企業每月平均固定開支超過1萬美元,而他們手上所持現金只夠維持兩周時間。
3月27日,總統川普籤署已經得到國會批准的2.2萬億美元財政支出法案,其中3490億美元用於聯邦「薪資保障計劃」(PPP),為小企業提供救助貸款保障員工薪水。
4月底國會又追加4840億美元救助金,其中為PPP提供3100億美元,另有600億美元撥給小企業管理局作災難援助貸款和贈款。
《華盛頓郵報》報導稱,已有420萬家小企業獲得了緊急貸款,但這只是3000萬家小企業的一小部分。許多小企業主認為,這一援助計劃沒能解決很多規模更小的微型企業的困難,例如在支出中佔大頭的房租。獲得PPP貸款的企業主必須將四分之三的資金用於支付工資,才能使其成為不必償還的贈款,而微型企業僱員通常在10人以下。
另一些企業主則表示,從向銀行提交申請,到資金獲批到帳,需要時間,這期間企業還需要維持租金、工資等大筆固定支出,而拿到手的援助金只能維持兩個月。全美獨立企業聯盟(NFIB)的調查顯示,目前已經有超半數獲得PPP貸款的企業主已經花完所有資金。
根據規定,企業主不能重複申請貸款,貸款申請日期將於8月8日截止。與此同時,美國出臺的另一項小企業紓困計劃——經濟傷害災難貸款(EIDL)貸款的200億美元資金在7月11日已經全部耗盡,近600萬家小企業獲得貸款。
例如全美餐廳協會的調查顯示,61%的餐廳經營者認為現有的國家紓困計劃無法阻止餐廳大面積裁員的狀況。
在華盛頓州經營婚慶會所的斯克格隆(Stephanie Skoglund)向PPP申請了2.5萬美元紓困資金,最終到手的卻只有3200美元。隨後華盛頓州在清算欺詐性索賠行為時,又暫停向斯克格隆發放失業救濟金。
作為夫妻店,會所暫停營業等於切斷了斯克格隆全家的收入來源。為了支付近幾個月的家庭帳單,斯克格隆賣掉了會所的一個舞池和一個大派對帳篷。今年斯克格隆手上還未延期或取消的婚禮訂單只剩3個,最近的一個將在7月底舉行,但平常能容納299人的會場如今必須限制在80人以內。
下一步該怎麼辦,是斯克格隆徹夜思考的問題。
自救
遠程工作是疫情期間企業保持正常運轉的主要方式,能夠實現遠程工作的小企業來說,撐過疫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全球支付平臺Veem的執行長福爾茲利(Marwan Forzley)表示,一些中小企業在疫情中展現出了令人欣喜的韌性,他們能及時調整經營活動,緩衝疫情的影響,例如轉向電子商務平臺。
路透社報導稱,今年5月時就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小企業表示正在建立本地供應鏈,以應對供應鏈受阻問題。他們還調整供應鏈,增加需求量高的商品。此外還有近四分之一的企業開始著手投資新技術,或引入適合遠程辦公的信息技術系統。
與此同時,一些創業者利用低利率、低成本、低租金等有利條件創辦新項目。來自費城的青年創業家菲爾德(Shanel Fields)就是其中之一。她在3月疫情暴發後成立了MD Ally公司,幫助911調度員將所有非緊急情況的電話和患者轉接至虛擬醫生,從而優化地方政府的應急響應系統。
菲爾德透露,有超過一半的911求助都不屬於緊急狀況,如果混淆所有電話會影響救護車派出效率,尤其是在疫情暴發期間會造成很大影響。儘管在疫情期間創業聽起來很瘋狂,但菲爾德的逆向思維卻幫她更容易找到技術人才,和急需的客戶群。剛剛成立兩個月時,菲爾德的公司就完成第一輪規模達100萬美元融資。
抓住客戶的需求是企業存活和發展的關鍵。初創企業孵化器Techstars的聯合創始人布朗(David Brown)表示,這時候就別去想開辦以商務出行者為目標客戶的業務,有助於實現遠程醫療服務的企業會是個好選擇。
舊金山的一家麵包店就抓住了人們宅家的烘培熱情,每周日上午免費提供適合初學者製作麵包的酵母,而許多去領酵母的人就會順手帶走一塊蛋糕或一根法棍,麵包店的生意因此得以維繫。
看著空蕩蕩的街道和商鋪,巨大的壓力使謝卡爾有時候一個晚上會驚醒數十次。找到小店的「生路」,或許是解決他睡眠問題的唯一辦法。
即便能開門營業,能有多少顧客上門,紐約的謝卡爾心裡還是沒底。疫情奪走了當地數百人的生命、依然安靜的人行道,和商店門臉上的積灰,都在提醒著這一場災難還遠未結束。
每月6000美元的店租和家中兩個孩子,謝卡爾非常焦慮。但他知道一切需要時間,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