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大腦功能,甚至「變」聰明?這件簡單的事能幫到你

2020-12-14 藥師木木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功能會出現損傷,專注力、記憶力等認知功能下降,也容易得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或痴呆症。

那有沒有辦法,逆轉這種趨勢,保持大腦功能、免受疾病侵襲呢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人類的大腦可能依賴於有規律的運動,從而在我們一的生中發揮最佳功能。即使簡單地讓身體動起來,也能夠對大腦產生即時的和長期的保護功效,而且可以持續一生的時間。

運動是如何改變大腦結構、改善大腦功能的呢?

運動有助於保護記憶

多項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可以幫助人們保護、改善記憶。運動已被證明可以防止腦容量損失,以及與記憶相關的特定腦區縮小。通常,腦容量損失會導致認知功能降低。

例如,一項磁共振成像(MRI)掃描研究發現,在60-79歲的老年人中,6個月的有氧健身運動,會顯著增加大腦灰質和白質區域的腦容量,維持和增強老年人中樞神經系統健康和認知功能。

另一項針對120名老年人的隨機對照試驗顯示,有氧運動可使海馬體(學習和記憶所必需的大腦區域)體積增加2%,有效地將與年齡相關的海馬體體積損失逆轉1-2年。而且,海馬體體積增加與更高的血清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水平有關。

BDNF是一種具有神經營養作用的蛋白質,也是與成年人神經元發育相關的幾種蛋白質之一。成年後,大腦通過發育新的神經元來改變大腦的結構、功能。有規律的體力活動可通過BDNF誘導神經元發育,長期保護記憶

此外,運動誘導的神經元發育正被積極研究,以作為一種潛在的療法,治療神經和精神相關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抑鬱症等。

運動有助於大腦中血管生長

運動以多種方式增強大腦血管健康和功能。大腦是高度依賴持續血流供應的器官,雖然重量僅佔體重的2%-3%,但血流量卻佔心輸出量的15%左右;耗氧量約佔全身耗氧量的20%。

我們的神經組織需要持續的氧氣供應,才能發揮功能並存活。當神經元變得更加活躍時,這些神經元所在區域的血流量就會增加,以滿足需求。也正因如此,保持健康大腦,依賴於保持健康的血管網絡,及時將血液、氧氣輸至大腦。

規律運動時,會增加有神經元發育的大腦區域中,新血管的生長,從而增加血液供應,支持新的神經元發育。

運動還能改善現有血管的健康和功能,確保腦組織持續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以滿足其需求並保留其功能。

此外,運動還可以預防高血壓,而高血壓是痴呆症發生、發展的一個危險因素。

運動降低炎症水平

在大腦中存在著一種固有的免疫細胞—小膠質細胞,它們的主要功能是不斷檢查大腦是否存在來自微生物、死亡或受損細胞的潛在威脅,並清除它們發現的任何損傷。

隨著年齡的增長,正常的免疫功能下降,身體器官(包括大腦)會發生慢性、低水平的炎症,增加神經退行性疾病風險,如阿爾茨海默病。

同樣,小膠質細胞清除損傷的效率,以及預防疾病和炎症的能力也會降低。這意味著神經炎症會進展,進而損害大腦功能。

有研究顯示,運動可以調節、激活小膠質細胞,使其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對抗損害大腦功能的神經炎症變化。此外,運動也可以調節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和多發性硬化的神經炎症。

如何運動

既然運動對大腦結構及功能有著諸多益處,那麼我們該如何運動來保護大腦呢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針對大腦健康制定具體的運動指南。不過,很多運動指南都對健康成年人該如何運動提供了建議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建議,成人每周至少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體育運動,或75-150分鐘的高強度體育運動;以多運動為佳,達到或超過300分鐘中等強度或150分鐘高強度運動,最為理想。此外還應結合保持力量和靈活性的運動,以保持良好的總體健康狀況。

中等強度運動包括:休閒類,如散步、跳舞、悠閒的騎自行車、滑旱冰、騎馬、劃獨木舟、瑜伽;運動類,如下坡滑雪、高爾夫、排球、壘球、棒球、羽毛球;家庭活動類,如修剪草坪、一般庭院和花園維護等。

高強度運動包括:休閒類,慢跑或跑步、快速自行車、遊泳、跳繩、有氧舞蹈、武術;運動類,如越野滑雪、足球、田徑或冰球、長曲棍球、單打網球、籃球;家庭活動類,如挖掘、搬運、砌築或木工等。

總而言之,大量的研究表明,運動對我們健康的許多方面都是有益的,因此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在我們的一天中,騰出時間來活動身體,以維持、改善大腦功能,以及促進整體健康

相關焦點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最佳時期」,做好這5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如果不能及時幫孩子開發大腦,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孩子的這種天賦將在6歲之後消失。 在還在大腦開發的「最佳時期」,父母做好這5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1、音樂
  • 經常撫觸寶寶身上這3個「智力開關」,能讓娃胃口變好,更加聰明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變聰明也是。想要提高寶寶的智商,父母可以從小對孩子進行撫觸,撫觸即在嬰兒出生後通過科學的手法有技巧地撫摸。撫觸不僅能促進嬰幼兒的腸胃蠕動,幫助營養消化吸收,確保寶寶的生長發育,還能改善睡眠情況,縮短入睡時間,降低被驚醒的頻率。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黃金時期」,做好這4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之所以將3~6歲稱之為大腦開發的黃金時期,就是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大腦發育非常快,很容易就能學會或掌握某些知識,而且家長只有在一旁輔導,無需耗費太多精力,簡單的教教效果就會事半功倍。在還在大腦開發的「最佳時期」,父母做好這5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1、音樂音樂可以促進寶寶的右腦開發,對寶寶的右腦開發有很大的好處,所以聰明的媽媽,會讓孩子從小接觸音樂。
  • 人到中年,能夠對這幾件事保持沉默,說明你活明白了
    聰明的人都懂得,沉默並不是一言不發,一輩子不開口說話,而是默默無聞地做好自己,最終在沉默中爆發。沉默,其實是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從如亂麻一樣的人生經歷中,找到人生才出路,並且「揣著明白裝糊塗」,看透不說透,活得很通透。人到中年,能夠對這幾件事保持沉默,說明你活明白了。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壓力很大,生活也很難,只有保持沉默,才能夠釋放壓力,心寬體胖。
  • 無論你與朋友之間交情如何,這三種事儘量別幫,做人要學聰明一點
    所以說,在人際交往之中,不管你跟朋友之間的交情如何,有一些事情真的能別幫就別幫,不然結局有可能會讓自己處於一個尷尬的局面。物極必反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不管你與朋友之間交情如何,這三種事儘量別幫,做人要學聰明一點。
  • 孩子愛做這幾件事,說明智力很高,比同齡人更聰明!
    作為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寶寶是天使寶寶不哭不鬧又好帶,但現實卻是許多孩子非常淘氣,比如總能把你剛剛收拾乾淨的屋子一下子折騰成「垃圾場」,或者在牆上亂寫亂畫,把紙巾扔的到處都是……大多數父母在遇到這種情況時都會非常頭痛,甚至對孩子又打又罵來阻止這些行為。
  • 男人如何保持體力和精力?這6件事是關鍵,就怕你堅持不了
    以下這6件事是關鍵1.堅持運動由於日常生活中工作生活壓力的加劇,很多男性在晚上要麼就是熬夜加班,要麼就是三兩好友出去大吃大喝,難得有休息的時間也是不想動,久而久之對身體健康肯定是有害的。不僅會對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造成一定的影響,還可能會影響到腎功能等,甚至引起一些疾病的發生。建議每天都要抽出一些時間來進行身體鍛鍊,這樣才能有助於身體的健康。
  • 猶太人: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要做這3件事,富人看破不說破
    猶太人的聰明智慧可以說是「舉世聞名」的,他們甚至被稱為是世界上「最聰明」「最富有」的民族。猶太民族曾經顛沛流離了幾千年,但卻能成為「世界第一商人」,取得諸多驕人的成績。這一切都源於猶太人數千年來沉澱的財富智慧。
  • 人到中年,如果你足夠聰明,能夠看透這3件事,說明你此生無憾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人到中年,猶如進入了黃昏時分,人生之路已經走完了一半多,此時的精氣神肯定是不如年輕的時候。很多中年人雖然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但是卻依然糾結於各種事情,不能看透。人到中年,如果你足夠聰明,能夠看透這3件事,說明你此生無憾。一、要經常鍛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 每天晚上堅持做這幾件小事,幫你慢慢變瘦變美,看看你能堅持幾個
    小編也針對晚上新陳代謝減少的狀況,每天晚上堅持做這幾件小事,幫你慢慢變瘦變美,讓晚上的自己也能保持高燃脂的狀態,看看你能堅持幾個。1:晚餐6分飽即可一日三餐要按時按點地吃,早餐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
  • 父母要做好這3件事,孩子智商會很高,比同齡人更聰明!
    一些家長就很擔心,怕孩子不懂和別人交流,變的不聰明。其實這可能是孩子智商超群的一種表現,即便孩子智商平凡,也能夠後天培養。2、相較於同齡的孩子而言更聰明聰明的方面有很多種,不單單指成績一種,也可能是對一件事的反應速度、觀察能力,又或者是語言表達能力、
  • 當你對未來感到迷茫時,堅持做好這3件事,或許對你會有一些幫助
    那麼當我們陷入迷茫時,如何能快速調整過來呢?請堅持做以下這3件事,能幫你從迷茫中走出來,堅持做好以下這3件事,運氣也會變得越來越好。一、多看書學習其實人們之所以會對未來產生迷茫,往往是因為自己的知識儲備還不夠,自己缺乏對一些事物的了解和認識。
  • 腦供血不足,如何讓大腦「滿血復活」?不妨每天做好3件事
    事實上有很多好的習慣都能促進大腦的供血,下面3件事簡單的事就能達到這樣的需求,讓大腦快速「滿血復活」。均衡飲食調理:好的飲食習慣對於讓大腦滿血復活的意義是非常大的,腦供血不足最直接的原因是血液不足或者供血輸送不上,而這兩點通過飲食均衡調理的作用都是非常顯著的。
  • 猶太人:越是無能的人,往往越愛做這3件事,看看你佔了幾個?
    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如何選擇朋友,也是取決於自己的能力的強度,猶太人說過越是無能的人,往往越愛做這3件事,看看你佔了幾個?首先來說說猶太人,這個眾所周知,世界上最為有錢、最聰明的民族,即使幾千年的顛簸生活,卻能在這種環境中出英才。
  • 最強大腦「水哥」王昱珩育兒經:培養孩子,我只教她這3件事
    《最強大腦》這個節目,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只要是看過這檔節目的人,幾乎對於「水哥」王昱珩都不陌生。最強大腦的科學團隊說:做了這麼久節目,只承認王昱珩一個人是天才,然而這樣優秀的王昱珩是如何育兒的,也讓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其實在生活當中,他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女兒奴」。
  • 恭喜你!這是孩子變聰明的表現
    閨蜜現在特別頭疼,根本不敢讓女兒單獨待著,更不敢帶她到超市、餐廳等公共場所。聽了閨蜜的吐槽之後,我連忙安慰她:「其實,寶寶開始喜歡扔東西可不是壞事,我還要恭喜你呢!這可是孩子變聰明的表現」。寶寶為什麼拿到東西就扔?
  • 減肥的人,每天堅持做這4件事,或能讓你逐漸變瘦
    導語:減肥是很多女生正在做的事情,希望自己可以變瘦變美,所以非常注重體重數字的變化,但是想讓體重降下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經常會讓人感覺到灰心喪氣。想要減肥的女生不妨來了解一下,如果減肥期間每天堅持做這4件事情的話,或能讓你逐漸變瘦。
  • 嘗試從不同的方向去看待閱讀這件事
    如果你有以上或類似疑惑,也許能在東京大學理學博士茂木健一郎的《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中獲得啟發。再沒有別的什麼能像書籍那樣,承載著跨越時間長河的智慧,來到我們身邊了。《史記》《資本論》《國富論》等等都是極富盛名的偉大著作,很多人對於司馬遷或馬克思的故事耳熟能詳,雖然真正讀完的人不多,但只要它們在你的腦海中留下一個概念,你的大腦就已經發生了改變,就像埋下了一粒種子,沒準哪一天就會發芽。如今網絡信息急速膨脹,想找點兒什麼資料,可以說既簡單,又困難。
  • 世界級大腦教練教你突破自我,實現人生《無限可能》的方法
    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用得越多,就會變得越強壯,能容納的信息也越多。簡單說就是,「用進廢退」,大腦越用越靈光,越用越聰明。如果不用的話,就會退化萎縮。就像現在我們獲得信息如此方便「萬事都可問度娘」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動腦,手指一動就能知道詳細精準的信息。技術在取代我們大腦的記憶,但是這種依賴可能會傷及我們的長期記憶。
  • 如何簡單理解手機的神奇功能?
    如何簡單理解手機的神奇功能?手機能收到千裡之外的信息,這很神奇,那我們用最平常的例子來理解它,比如,兩人相隔10米講話,你說話,口型變化振動發出各種各樣強弱與頻率變化的聲音能量,這個聲音能量通過空氣振動或說通過空氣波,傳播到他耳膜,他耳膜接收到各種各樣強弱與頻率變化的聲音能量,也就是說耳膜產生各種各樣極其細微的振動,然後耳膜把這種極其細微的變化的振動反映到大腦,大腦就識別出對方聲音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