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源誕辰103年:他的圍棋天才是怎麼被日本人發現的?

2021-01-09 澎湃新聞
103年前的今天,爭議巨大的傳奇人物——吳清源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少有圍棋神童之名,14歲遠赴東瀛。自1940年與木谷實九段的鎌倉十番棋中將其降級以後的三十餘年間,吳清源橫掃彼時世界第一的日本棋壇,在與日本整整三代頂尖棋士的生死十番棋中把對方全部下至降級,此即所謂的「讓天下一先」。

1984年,在東京大倉酒店的吳清源引退儀式上,倏然掌聲雷動——那是一局紀念聯棋,棋壇為向吳清源致敬,由十位頂尖棋士執黑輪流落子。他的師兄橋本宇太郎第一個上場,拈起一枚黑子,鄭重地落在了棋盤中央——天元。橋本此舉乃是致敬吳清源平生最著名的一局棋——1933年,他挑戰本因坊秀哉名人,弈出了流芳百世的「三三•星•天元」之名局,與木谷實共同開創了圍棋史上的新布局時代。

從年輕時代一直到晚年,吳先生在思想上似乎總是領先於同時代的其他人,並能在棋藝上不斷創新,走前人未敢走之著法。無論是剛赴日不久就和木谷實共同下出引領時代潮流的「新布局」一舉打破日本近世圍棋重視邊角實地的布局套路,還是其晚年提倡的六合之棋,時人起初總是很難理解其思路。

引退後,吳清源回憶自己的一生,寫下了《以文會友》。在他的回憶錄裡,吳氏詳述了圍繞著自己的那些無數傳奇故事背後的真實景況,以及他維繫了一個動蕩世紀和兩個曖昧國家的豐富經歷的底色。

他說,「林海峰九段下完一局普通的比賽會瘦三公斤,恢復則需要三天」,而他自己,也是個「我本身比較瘦,不會一次瘦三公斤,但也會瘦一公斤以上」的人,而不是神。

吳清源

父親的身體不斷惡化。與此同時,段祺瑞、張作霖等親日奉天派和吳佩孚為首親英美的直隸派也在北京爭鬥不休。每逢軍閥開戰,我們就只得逃去位於天津英租界的外祖父別墅中避難。不過,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奉天派奪得實權,段祺瑞成了臨時政府的大總統,北京也因此暫時迎來了安定。

說起來,這位段祺瑞將軍極其喜歡圍棋,經常讓北京有實力的棋士們出入府邸。當時的中國並沒有日本那樣的職業棋士,但是有些人近似職業棋士。一些權貴會以聘請秘書或短期僱傭為名來聘用這些棋士,讓他們出入於府邸。這些棋士便陪客人們下棋,或是接受有錢棋迷的賞金,以此維持生計。

當時中國圍棋第一人—顧水如先生也往來於段祺瑞將軍府邸。我雖然只是個孩子,但輿論對我的圍棋評價很高,顧先生因此把我舉薦給了段祺瑞。自此,我便開始出入於段祺瑞的府邸,並以學費的名義,每個月領取一百元賞錢。那是父親辭世後不久的事。

隨著父親的去世,家裡失去了收入來源,但無法過多依靠親戚支援,只得變賣家產。雖然也解聘了不少傭人來節省開支,但仍難餬口,大哥走投無路,已然開始轉賣父親傳給他的拓本。因此,我每月一百元的學費就成了支撐家中生計的重要收入。

我不知道顧水如先生為什麼把我介紹給段祺瑞,或許是因為他曾聽李律閣先生說起我。顧水如先生當時也在李律閣經營的賽馬場裡下棋。李律閣先生是我姨母的丈夫,也就是我的姨父。他很有經商的手腕,因此資產雄厚。他的兄弟李擇一受到安福派的委託,從長崎的三菱造船廠購買過兩艘軍艦,「九一八」事變後籤署塘沽協定時,李擇一也作為中方代表一同出席。

李家為段祺瑞、張作霖等親日派北洋軍閥提供了豐厚的資金。段祺瑞將軍在大正七年 (1918)招待方圓社的廣瀨平治郎、巖本薰先生時,資金方面也主要是依靠王克敏和李律閣。我的這位姨父打麻將也很出名,關於這個,我有段難忘的經歷。

那天我因為有事,早上就去了姨父家。姨父當時正好剛剛回到家,不知為什麼非常高興。我於是問他,他說自己和張作霖及其手下打麻將,不多不少輸了五十萬元。去的時候就打算輸五十萬,沒想到居然輸得和預定金額一模一樣。「這比贏五十萬要難得多,很厲害啊!」姨父頗為得意。當時的五十萬元等於現在的幾十億日元,對此豪言壯語,我實在吃驚不小。過了一陣子,又聽說這其實很合算。姨父輸給張作霖五十萬元,但幾乎免費得到了北京郊外幾萬畝的農用地「南苑」。輸掉的五十萬元是很體面的賄賂,這樣的事在當時的中國司空見慣。

這個包含賽馬場在內的大農莊「南苑」,於昭和十七年 (1942)被日本軍接管。接管當時我正好在北京,恰巧在李律閣家中,雖說只是偶然,但也真是不可思議的緣分。我那時因為紅卍字會而遊訪中國,正好有空閒去拜訪李律閣。我們聊到他和王克敏接待日本棋士的往事,交談甚歡。正在這時,幾位將校級日本軍官突然進來了,召喚李律閣一起去二樓談事。過了一會兒,李律閣板著臉走下樓,我憑直覺感到「這是被接管了」。果然不出所料。

言歸正傳。段祺瑞將軍有個習慣,每周日早上六點,他就會出現在府邸,和僱傭的棋士們下棋,有時也旁觀棋士們對局,此後便和大家共進早餐。從我家到段將軍府上,坐人力車也要耗費一小時以上,所以每逢周日,我必須在天還沒亮時就出門。

段將軍下棋非常快,直覺也很好,按照現在的標準,他的棋 力有業餘縣級 a 代表的水平。但他的自尊心是常人的數倍,因此非常好勝。手下的棋士們為了不觸怒他,都會讓他贏棋。段將軍的下法基本是固定的,從序盤開始互相圍空,進入中盤,圍空差不多已經完成時,他就「咚」的一下打入對方的陣營,活一小塊。段將軍稱此為「公園裡建小房子」。對手因為顧忌將軍的面子,既不會吃掉打入的棋子,也不會打進將軍的地盤,所以將軍自然是贏家了。

我只有一次被指名和段將軍對弈。當時我只是個孩子,誰也沒告訴過我不能贏將軍,所以我完全沒有顧慮。對局由我放了兩子以後開始。段將軍平時的下法就很蠻橫,那天也依然如故。

而我專心於拼命追白棋,絲毫沒有注意到將軍的臉色,理所當然地幾乎全部吃光了棋盤上的白棋。據說當時在周圍觀看的人都替我捏了一把汗,但我專注於下棋,對此完全沒有察覺。將軍最後終於投子認輸,退入內室,一整天都沒再露面。結果我被顧水如先生批評了一頓,按慣例提供的早餐也沒有出現,只好餓著 肚子回家,真是倒黴。

大正七年(1918),年僅十七歲的巖本薰訪問中國,他同段將軍對局的情形大概和我差不多,恐怕也被廣瀨老師斥責了。

總之,段將軍此後再也沒有指名讓我和他下棋。但到了月末,我申請一百元學費時,將軍依然分文不少地給我了,這一點還是很有肚量的。

戰後受邀訪問臺灣時,我聽到了一個關於段將軍下棋的傳說。將軍有個兒子叫段宏業,圍棋非常強,某天他受將軍召喚,坐車來到府邸。將軍見了兒子,就馬上讓兒子和自己下棋,兒子毫無顧忌地下贏了父親。不料將軍大怒,厲聲罵道:「你除了下棋什麼都不會!給我滾!」明明是自己叫兒子來的,轉眼間就趕走了。

北京有三個在清朝時營造的公園,分別是北海公園、中央公 園、南海公園。當時的北海公園和中央公園有一部分場所對外開放。其中,北海公園的「漪瀾堂」、中央公園的「來今雨軒」都設有棋館。北京的圍棋愛好者們大都聚集在這兩家店裡。喜歡圍棋的富豪們時常會提供獎金和獎品,讓有實力的棋士們自由參加對局,以贏棋來爭奪獎金獎品。

段將軍落馬後,我就經常往來於棋館,連戰連勝,贏了不少獎金和獎品。《北京晨報》刊登了一幅很大的照片,上面是我抱著成堆的獎品。報上將我描述成圍棋天才,我於是在北京城出名了。

那時有一位名叫林熊祥的人,他是林家族長的弟弟。林家原先和吳家一起做鹽業買賣,遷去臺灣後也很成功,臺灣林家因此在大陸非常有名。這位林先生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想讓我和日本的強手對局,便把我帶到了在北京的日本人俱樂部。

日本人俱樂部裡已然備下了棋盤,我的對手和觀棋者們都等在那裡,準備看看這個現在很出名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對局由我執黑棋先下。對手大概是有專業初段實力的人,我在序盤吃了騙著,差點崩潰,陷入了大苦戰。但進入中盤以後,我拼命努力,吃掉了對手近四十目,好歹扭轉了局面,贏了六目。

當時的觀棋者中有位叫山崎有民的先生,他把我作為「北京的圍棋天才少年」介紹給瀨越憲作老師,我的名字於是傳到了日本。

山崎先生在北京經營美術品,也認識瀨越老師。他就是積極勸我東渡日本的人。商討赴日的有關事宜時,他作為我們一家的代理人,和瀨越老師通了五十多封信,把我們在日本的生活保障等條件與細節一一落實,幫了很大的忙。他為我們盡心盡力,是我的恩人之一。

我十二歲時,巖本薰六段和小杉丁四段一行從日本來北京訪問,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日本的職業棋士。我和他們一起下了棋。巖本先生讓我三子的兩局,我都贏了,讓我兩子的一局,我輸了兩目。小杉四段讓我兩子的一局也由我取勝。因此我的棋力得到了極大的認可。

這次的成績傳到日本之後,讓我東渡日本的事馬上就進入了具體規劃的階段。當時我只是個孩子,並不清楚交涉的經過和具體細節,但直到兩年以後,去日本的事才得以實現。

日本方面,最熱心為我四處奔走的當然是瀨越老師。他為了我,和政經兩界有權勢的人物不斷交涉,其中有犬養木堂、望月圭介、大倉喜七郎等。最後決定由犬養先生的女婿、駐北京的芳 澤公使來處理相關事宜。芳澤公使去找楊子安  先生商量。

楊先生當時剛剛卸任北京政府的國務院參議。楊子安先生是湖北人,文筆和書法都相當出色,學識也很淵博。此前他和吳家並無往來,於是請他做了我的義父,如此便可以照顧我。在當時的中國,如果要拜託別的省份的或是以前沒有交集的人來關照自己,往往會請那人做義父。雖說是義父,但我無須改變戶籍,只是請他像親戚那樣關照我,所以並不是什麼重大的事,這一點與日本的義父不同。

在日本那邊,則由大倉財閥的公子、當時日本棋院的副總裁大倉喜七郎男爵出資,以兩年時間為期限,在我抵達日本後,每個月給我兩百日元,在這兩年內確認我的能力。但楊子安先生對於我去日本這件事其實比較消極,可能是因為對我虛弱的身體和日益交惡的中日關係感到擔憂吧。他本人希望把我培養成學者。

所以在聽到芳澤先生傳達的消息後,他說:「他還是個孩子,身體也不好,等兩年後象韶的儀式結束了再說吧。」象韶的儀式是在虛歲十五歲時舉行的成人儀式,據說瀨越老師聽後誤以為是婚禮,頓覺事情不妙,急忙聯繫了山崎有民,向他打聽此事。 昭和二年(1927),我執白棋贏了劉棣懷,成了名副其實的

北京棋界第一人。這年夏天,井上孝平來訪北京。他讓我二子進行對局,我贏了。接著又以讓先下了三局,結果一勝一負一打掛。當時四段以上的選手願意以讓先對局並不是尋常的決斷,井上五段此舉相當有見識,此後也令他引以為傲。他回到日本後,誇我是「百聞不如一見的天才」,這句話傳遍了日本棋界。

當時的我完全聽從母親和大哥的安排,對於去日本這件事也沒有絲毫不安,覺得只要按照他們的決定去做就行。昭和二年 (1927)秋天,渡日的事宜和條件全部安排妥當,我們也已經下定決心。東渡事宜定下之後,瀨越老師發來了正式的邀請函。

渡日一事確定的時候,靳雲鵬將軍正在北京掌管治安。這位將軍知道我要去日本,原本打算給我一千元餞別禮。誰知他和蔣介石率領的國民軍不斷交戰,我渡日前夕,他正在河南省激戰。靳將軍是有鴉片癮的,但在持續三日的激戰中,他忘我地在前線指揮,居然忘了抽鴉片。一位部下留意到這一點,於是問他:「將軍,你要抽鴉片嗎?」結果靳將軍聞言立刻出現了戒斷症狀,狀態急轉直下,最後一敗塗地,逃回了北京。說好的一千元餞別禮也減半成了五百元。不過,五百也已經不是小數目,渡日之後對我們的生活起了很大的幫助。此外據橋本說,他也從靳將軍那裡拿到了三百元,這是和我下試驗棋的謝禮。當時只要有一百元就可以寬裕地生活一個月,所以橋本對我說,這筆錢真是可以派上用場了。

就這樣,東渡的日期也敲定之後,大哥和我就去山崎先生那裡,跟著他那位漂亮的夫人學日語,做各種準備。昭和三年 (1928)十月十八日,由山崎有民先生做嚮導,我們跟著他從北京來到天津,在塘沽口岸上船,一路向著日本進發。

本文節選自吳清源 著,陳翰希 譯,《吳清源回憶錄:以文會友》,後浪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吳清源入選日本棋院圍棋殿堂 陳毅也曾獲獎
    人民網7月23日電 (溫靜)7月21日,在日本棋院召開的「圍棋殿堂表彰委員會」的評選中,吳清源成為第12屆圍棋殿堂的入選者。入選圍棋殿堂後,吳清源的肖像浮雕將與此前十七位入選者一道,陳列於日本棋院地下一層的「圍棋殿堂資料館」,供來訪者參觀景仰。
  • 棋聖吳清源:日本侵華時加入日本國籍,日本戰敗又加入中國國籍
    01為了生計,和日本俱樂部下棋而圍棋是我們中國的老祖宗帝堯發明的博弈性遊戲。圍棋流行於東亞諸國之間。吳清源絕對是圍棋界天才中的天才。為了養活家人,他到日本人的俱樂部裡下棋。贏了就有錢賺。日本商人山崎有民被吳清源的棋藝折服,經常資助他,並不遺餘力地推進吳清源東渡日本一事。吳清源感激地說:山崎是「永世難忘的恩人之一」。說到吳清源赴日本,這要講下當時圍棋在日本的背景。當時的圍棋只流行於東亞地區,本來中國是圍棋的根,但是中國貧弱,而日本逐漸強大,圍棋在日本取得長足發展,盛極一時。
  • 百歲「棋聖」吳清源:爭議一生 歸根到底是棋手
    他自幼以來的沉默,本身就讓人感受到一種力量;而晚歲的沉默,又讓人不由得想起這沉默背後一生的傳奇與豐盛,胸中的丘壑,黑白世界的逐鹿廝殺,國族之間的情感撕扯,聖俗正邪的角力,天才與怪誕的兩極。2014年6月12日,是吳清源百歲生日。
  • 橫空出世的中國圍棋少年,引渡日本打遍無敵手,成為「昭和棋聖」
    圍棋,作為一種策略性棋類遊戲,在中國古代早就是盛行不衰。但20世紀,圍棋的中心是在日本昭和時代,甚至世界上大部分認為,圍棋起源於日本。但是,20世紀之初,中國出生的一位少年,橫空出世,自年幼就展露出天才的技藝。當他東渡日本深造,便開始了傳奇的一生。
  • 圍棋史上誰最強?
    瀨越憲作八段以及日本棋院副總裁大倉喜七郎等人惜吳清源之天才,1929年,將其接到日本,給這位圍棋天才提供了自由生長的土壤與環境。   然後就是天下皆知的吳清源與日本圍棋最強者秀哉名人的特別對抗賽和十次十番棋了。在對秀哉名人之戰中,執黑的吳清源打出了技驚天下的「三三、星、天元」布局,無異於在循規蹈矩的日本棋界引發地震。
  • 福州圍棋愛好者有福氣,聶衛平等圍棋大咖繼續在榕參加活動
    12月5日,來榕參加第三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暨「福建海峽銀行杯」2020世界人工智慧圍棋大賽的中國圍棋協會主席林建超及棋聖聶衛平等繼續在榕參加多項圍棋為主題的活動,並與榕城圍棋愛好者互動切磋。聶衛平指導福州小棋手5日上午,「海峽銀行杯」圍棋國手見面會暨指導棋活動在鼓樓區吳清源圍棋會館門口的小廣場舉行。聶衛平及中國國家圍棋隊總教練俞斌及多位職業圍棋棋手參加活動,並在現場與60多位小棋手對弈。
  • 遭到前田陳爾質疑的一局棋:只因吳清源輸給了他
    遭到前田陳爾質疑的一局棋:只因吳清源輸給了他 從1949年7月到1950年2月,吳清源和十位日本圍棋界的年輕新貴下了十番棋決戰
  • 棋魂:小白龍原型的圍棋實力,到底有多強?吳清源對他的評價太過於出...
    導讀:隨著《棋魂》的熱播,很多人對褚嬴的第一任宿主,小白龍都印象深刻。在原著中,這個角色,是日本圍棋界的棋聖,本因坊秀策。而劇中的小白龍,原型應該是康熙年間的棋聖,黃龍士。
  • 現代圍棋史上的十大棋手
    在數千年的圍棋史上曾出現過許多棋力驚人且對圍棋發展起到重要影響的名家們,比如我國的周東侯、範西屏、施襄夏、梁魏今等等,以及日本的本因坊家、安井家、井上家、林家等等。 正所謂【棋運興,則國運興】。二戰結束,進入現代後,出色的棋手也如雨後春筍般陸續湧現,不斷推動圍棋的關注度來到新高峰。
  • (圖文解析)陳祖德突破日本圍棋九段的重重壁壘(1965-1967年)
    一步一個腳印,中國圍棋才真正追上了日本圍棋。當然,這個時間節點僅僅只是從1965年至1987年二十餘年的時間裡截取的,1995年馬曉春獲得兩項世界冠軍,以後更是湧現出來常昊,古力,孔傑,陳耀燁,唐韋星,柯潔等高手。
  • 精選圍棋十大妙手(藤澤庫之助六段定先挑戰吳清源八段十番棋)
    藤澤庫之助比藤澤秀行大六歲,但是論輩分兩人卻是叔侄關係,這個老侄子是日本圍棋界第一個通過升段賽打出的九段,他在升段賽上的成績是如此優異,以至於是響噹噹的學霸級棋手,所以早在他還是六段的時候,就獲得了和吳清源下定先十番棋的機會,而藤澤秀行先生直到1978年的時候抓住機會,嘗鮮拿到了棋聖戰冠軍,並數次衛冕成功,從而躋身一流圍棋大師行列。
  • 熱播劇《棋魂》劇組參與吳清源杯閉幕式:場內場外同時對弈
    12月4日晚,第三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頒獎儀式在福州舉行,小將周泓餘贏得了本屆吳清源杯的冠軍,與此同時,《棋魂》劇組派代表團參與了此次頒獎典禮。劇裡劇外,圍棋將職業大賽和網絡熱播劇《棋魂》連結在一起,職業棋手與備受喜愛的演員同臺亮相,作為國粹的傳統文化,在此時此刻鮮活生動了起來。在頒獎典禮開始前,《棋魂》劇組就已來到福州吳清源圍棋會館,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常昊贈書給棋魂劇組。
  • 今日圍棋賽事11.30,中國天元三番決賽首局,吳清源杯半決賽
    崔精此外今天也是日本棋院比賽日,所以可看的比賽那是相當之多。今天中午12:00,即將舉行第3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的半決賽。這原本是個國際賽事,今年卻被中國選手包攬了四強,韓國最強女子選手崔精,16強就輸給了日本的上野愛咲美,跌落所有人眼鏡。
  • 師兄建院 師弟幫襯 吳清源與關西棋院 關西棋院獨立70周年紀念6
    同年,《大阪國際新聞》舉辦了一次鮮為人知的吳清源對關西棋手十番棋,在與橋本宇太郎、鯛中新、窪內秀知、藤木人見、鈴木越雄、佐藤直男(以上六人後歸關西棋院)、染谷一雄、炭野武司、鍋島一郎、瀨川良雄(以上四人後歸日本棋院關西總本部)的十局棋中,吳清源僅輸給佐藤直男一盤,這成為佐藤的畢生勳章。
  • 圍棋:宇宙的思維之花
    1933年,吳清源與本因坊秀哉名人對局。吳清源(右)打出了「三三·星·天元」的新布局,轟動棋壇。資料圖片2017年5月,中國圍棋手柯潔在與人工智慧「阿爾法狗」的三番棋對決中落敗。民間傳說有鼻子有眼的,江蘇高郵有一座神居山,據說是堯的誕生地,堯是在那裡發明圍棋的。這當然不足為據。我在高郵工作過生活過,1982年,我結婚去旅遊的地方就是天山(神居山後來改名天山),當時是騎自行車去的,登高望遠,神清氣爽,難怪曾叫神居山。後來聽高郵人說,堯在天山創造了圍棋,我當時笑笑不相信。但後來發現,神居山曾經是一座火山,會不會是當年外星人在地球著陸留下的痕跡呢?
  • 藤澤庫之助六段定先挑戰吳清源十番棋第一局:厲害的年輕人
    吳清源和藤澤庫之助對局在1959年以前,日本棋壇還沒有藤澤朋齋,只有藤澤庫之助這個名字。他比吳清源小5歲,是日本棋壇除了吳清源,木谷實外最厲害的年輕新銳。1939至1941年吳清源七段在鎌倉十局將木谷實七段降格以後,又5:1將雁金準一八段打得免戰高懸。這時候,需要有人來向吳清源挑戰,這個最佳人選只能是藤澤庫之助。
  • 2018年是費曼誕辰100周年:紀念這位公認物理學天才
    費曼(Richard Feynman,1918 年5 月11 日—1988 年2 月15 日),著名物理學家,196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公認的物理學天才。2018 年是費曼誕辰100周年,也是他逝世30周年。
  • 圍棋十大名局(精彩紛呈)
    實戰圖一:吳清源破天荒地用「三三」、「星」、「天元」,從而驚動了江湖。這種奇特的著法,甚至引起日本社會上一部分人妄評:「這是對於名人的不禮貌」。實事求是來講,這種布局並不好駕馭。實戰圖二:白144尖很大,黑145、147為了多得幾目官子便宜,所以這樣扳粘了。但這是不正確的走法。
  • 韓國現代圍棋之父趙南哲入選日本圍棋殿堂
    10月9日,日本棋院向韓國棋院發來公文,宣告在8日舉行的「圍棋殿堂表彰委員會」上,趙南哲九段和坂田榮男九段被選定為第16屆圍棋殿堂入選者。 趙南哲九段1923年出生於韓國全羅北道,1937年赴日學習圍棋,投入木谷實門下,1941年在日本棋院定段。
  • 吳清源與藤澤庫之助第三次十番棋勝負關鍵(後半部分)
    吳清源吳清源自1939年的「鎌倉十番棋」開始獨霸擂臺,連續16年,將日本所有一流棋士與之對局的交手棋份,不是降為相差一段的先相先,就是降為相差二段的定先。這16年,是他建立輝煌業績的全盛時代,因此被稱為「昭和之棋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