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英語一定會退出高考

2020-12-14 胡忠永國學與傳統文化

在很場合我多次提到英語一定會退出高考普考的問題,「博得」了很多帶路黨和做英語培訓的同行們的責問。今天跟大家詳細分享一下以上結論的依據。一門語言的基本功能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溝通,二是文化或是文明。兩個不同國家或是民族想去相互了解互通有無時,首先需要的就是溝通,這個時候處於兩個不同語言體系下的溝通主體中強大的一方就擁有了語言優勢,弱小的一方就需要在語言上被迫遷就於強者而去學習強者的語言而力圖達到溝通的公正性和主動性。語言是文化或是文明的最有效和最有力的載體,語言的學習也是兩個不同文明與文化溝通的必然途徑。一段時期內強勢文明的優勢會吸引著其他文明向其靠近並試圖去了解和學習,這時作為文明載體的語言就自然而然地擁有了優勢。

而現在的中國,特別是通過這次疫情中的表現已經向世界展現出無論是在文明形態和社會形態中都已為世界的高地,以後中國的發展不可能是外求為主,所以作為英語為代表的外語不再可能成為中國人的必須。英語退出高考具體來說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中國社會發展進入到一個內求為主的階段決定了英語為代表的外語學習將會退出歷史舞臺。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百廢待興,特別是在工業化進程上我們基本上一窮二白。這個時候作為工業發達的的歐美國家,特別是英語係為主的美國與英國當然成了我們學習的主要目標。加之英語本身在世界上的流行度,學習英語成了我們改革開放必然要走的一條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擴大和推進,我們更需要大量的英語人才或是懂英語的人才。那個時候只要你懂英語能走出國門或是能讀英文報刊書籍,隨便轉化到國內就是先進的技術或是文化。而今天的中國已經把很多原本所謂發達的國家遠遠地甩在身後,真正能跟他們學的已經很少很少了。歐美國家個別領域即使還領先於我們,但一定是最高安全級別的技術或內容,對於普通民眾是很難接觸到的。這個時候的中國需要的是自己人才的培養,從外求轉向內求,就不需要大量人中國人都去花那麼多時間去學習外語。

人工智慧等現代技術的發展讓英語的工具性被徹底取代。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學習一門外語其實就等於掌握了一門工具。但是隨著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讓語言的溝通不再依賴於人本身而可以通過真正的工具來完成。基於網際網路大數據的人工智慧同步翻譯技術徹底解決了這一問題。一款小小的APP保證了你平趟全世界而不會有任何語言溝通障礙。基於大數據的翻譯準確率和客觀性遠遠高於學了一輩子英語的所謂高級翻譯。更好玩的是你可切換成不同的方言而不用再擔心什麼英式英語或是美式英語。

人類文明發展形態決定了英語必然退出高考的命運。之前的中國在文化上確實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而現在的中國已經證明我們自身所擁的文化與文明才是真正代表人類未來發展方向的文明。西方基於所謂民主與自由體系建立的文明形態在工業社會發展的初期的確起到了推動人類工業文明發展的作用。工業化過程中需要一個個自由獨立的個體能夠自由地在資本市場流動並推動工業文明的初級發展。但是隨著工業文明向著更深層次的發展,特別是網際網路時代和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又把人類從單一的個體和群體發展推進到了一個整體發展階段,整個人類的命運又緊緊地聯結在了一起。西方自由主義為代表的文明形態將會被歷史所拋棄,而集體主義為代表的中華文明才是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文明的高點再次轉到中華文明時自然會吸引著其他低端文明主動地靠近和學習。一個高端文明形態不可能投入太多資源去了解或是學習其他文明,所以英語為代表的西方文明優勢失去也決定著英語未來退出高考的命運。世界發展的多元化決定著英語將會退出高考。之前的世界是一個歐美主導的世界格局。那個時候無論世界政治或是經濟的都是以他們為中心。而現在世界多極發展的格局已定。特別是這次疫情更是加速了這種多極化格局的形成,快速地瓦解了西方中心體系。這樣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格局也決定著英語不再是溝通交流的主流語言,很多國家特別是中國周邊的國家開始流行的不再是英語而漢語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當世界都開始主動了解並與中國溝通的時候,我們就沒有比在再去投入那麼多資源特別是孩子們最寶貴的生命資源去學習一門可能一輩子都用不著的東西了。

信息化與數據化讓現代人與人的溝通模式不再局限於語言這一種載體。隨著網際網路技術與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與人的溝通已經不再局限於語言一種載體,出現了超越傳統語言之外的信息溝通模式,比如代碼。你很難想像蘋果技術大會上來自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的有著上百種語言的技術人員卻能做著良好的溝通與交流。這種超越傳統語言本身的新的技術語言將會成為未來社會的主流語言之一。這也就是說我們的很多技術人員基本擺脫了對傳統語言的依賴而不需要學習一門外語才能從事相關的工作。原來以英語以核心語言的網際網路技術也將會被專業的標準化的專用語言所取代。通過幾十年的英語教育,在中國已經積累了巨量的英語人才,遠遠超過了需求。改革開放後英語進入高考之後,在幾十年的中國基礎教育中的英語教育的推行已經為中國培養了巨量的英語人才,遠遠超越了現在的需求。所以英語退出高考回歸理性也是一個必然選擇。

以上關於英語將會退出高考的論斷是基於現實社會與中國發展所作出的分析,但社會發展需要一個過程,相信這個過程不會太遠,所幸的是我們的政府已經認識到這些,開始推動著相關的改革。

相關焦點

  • 鄭強教授反對「過度」英語火了,如果英語退出高考,會發生什麼?
    其實關於學習英語的討論,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其中還不乏一些名人參與其中。比如網紅大V花千芳提出了「學英語無用論」的觀點,就遭到了王思聰的強烈反對。至於英語是否應該退出高考,新東方英語創始人俞敏洪明確表示:英語如果被「踢出」高考,受害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花更多的錢去上培訓班。當然對於俞敏洪的觀點,很多人是不買帳的。
  • 英語可能從三大主科中退出變為選修課,你會支持還是反對?
    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與國際接軌的需求讓英語成了我們的三大主科之一。在中高考中,英語和語文、數學一樣佔據著絕對的霸主地位。中考英語分值120,高考英語分值150,而英語還有專門的等級考試,如果要考研英語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存在。
  • 2021年高考英語口語考試對高考的重要影響
    昨天有一位家長提問到:老師您好,英語口語測試必須參加嗎?對高考有什麼樣的影響?解答:不必須參加,但建議參加,因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報考範圍。二、口語測試成績是否計入高考成績不計入高考總成績!!!但建議孩子參加口語考試!因為很多家長和孩子在報考前都不確定填報什麼專業,也不清楚未來填報的專業是否要求口語成績,因此參考考試也是多一種選擇。三、為什麼要進行口語測試口語測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考察考生的語言天賦,是否適合學習和報考相關語言類的專業。
  • 英語該不該「退出」高考?這是我見過最有人情味的答案,贊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英語該不該「退出」高考事件,在學界上引起轟動。到底英語該不該「退出」高考,英語四六級考試該不該「踢出」畢業評估標準,我們來聽一聽大家的心生吧。作為在讀者,對於英語在以後就業的舉足輕重作用自然理解得不太多,只是在現在面臨學習困境時,希望拉後腿的英語被「踢出」高考考綱,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同學,別急,我們先來聽一聽後面幾位怎麼說吧!
  • 「英語」是否會退出主科?權威專家深度分析,學生:答案意料之中
    那麼,隨著時代的發展,英語是否會退出「語數英」三大科目呢?如網紅校長鄭強,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說「英語不應該在高考中佔比如此重要」,近些年來,認為英語不重要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但是,事實確實英語不管在小學、中學還是大學,地位仍然無法動搖,考試時所佔到的分值也是非常大,與數學、語文並列統稱三大科目,英語的成績好壞也可以直接決定學生最終的成績。
  • 英語科目是否會被「踢出」高考?專家給出答案,家長表示沒有意外
    不僅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也會得到老師的喜愛。通過英語成績走上「人生巔峰」的也大有人在,英語就好像是一個技能,要比語文和數學更加實在。英語科目是否會被「踢出」高考?專家給出答案,家長表示沒有意外雖然近年來英語是否會被「踢出」高考的傳言一直存在,還有人很支持英語科目退出3大主科的位置,但是其實這樣的情況是不現實的,不僅僅是因為英語的重要性比較強,還因為英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學生的命運。
  • 全面分析,日語高考會比英語簡單嗎?
    日語高考會比英語簡單嗎學習一門外語用於高考加分,一直是有些學員綜合提升高考競爭力,提高報名院校達標的不錯選擇,加上近幾年突然興起的日語熱潮,以及高考對於日語加分的重視,使得無數學生開始報名學習日語>1:日語與英語哪個更容易考級一直以來英語一直是獨霸外語首席的位置,但英語相對於日語來說會更加難學習一些,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首先,英語一直是一門國際化的語種,切目前我們國內的九年義務教育便有開設英語一塊的學習課程,可謂是讓人都有一定基礎,並不會像日語那樣,大部分都是零基礎的學員,所以對於考證的要求也會更高,
  • 專家談高考英語改革:一次性壓力變持續性折騰
    近日,全國高考改革方案正式落地的消息不脛而走,部分媒體對英語退出高考改為一年多考、英語降分語文提分等種種說法言之鑿鑿,引發坊間熱議,官方則不斷闢謠。  語言學習具有鮮明的功利性  李行健  教育部國家語委諮詢委員、教育部語用所研究員:  英語今後退出高考統考,進行社會化考試,或者英語降分,語文提分,這些都是我們現在探討英語和語文考試改革的未來走向問題,不是比較哪種語言更重要,而是促其「理性回歸」、各得其所。
  • 關於「高考取消英語」,為什麼很多人都不同意?
    人大代表李光宇提出「高考取消英語、中小學英語改必修為選修」在近日引起熱議。為什麼大家爭論得如此強烈,無非就是很多人持反對票。有人覺得持反對票的人肯定是英語好的,這一點我可以用我自己的例子來告訴大家並非如此。
  • 趙亞松對話政協委員姜耀東 共議高考英語等熱點話題
    近日,託普朗寧CEO、iEnglish創始人趙亞松做客中國青年網《兩會大家談》欄目,與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姜耀東一起「雲端」探討了「英語是否應該退出高考」等教育領域熱點話題。「高考英語」一直是教育界人士、家長和媒體反覆探討、長期關注的熱點話題。其中,「英語是否應該退出高考」也是大家探討的核心之一。
  • 英語,是不是到了退出「三大主科」的時候了?網友:任重而道遠
    而當時英語人才比較緊缺,所以英語教育得到空前的重視,英語學科順理成章地進入了中考和高考,成為了三大主科之一。但是,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英語似乎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首先,現在的電子科技比較發達,同聲傳譯,即時翻譯等技術有望突破國際交流的障礙,到時候,即使不掌握英語,也可以依靠電子產品實現交流。
  • 明年高考英語會被「踢出」主科?教育部門發話,學生意料之中
    我國注重學生的全面教育,英語作為一門全球通用語言,為了能讓學生和國際接軌,英語作為三大主科之一,伴隨了學生從小學到高中的所有考試。不僅如此,到了大學,學生還要通過四六級考試獲得英語等級證書。可以說,英語和我們的各個學習階段是緊密相聯的。
  • 高考英語難?高考日語可能更輕鬆
    但其實英語並不是高考的唯一出路。除了英語之外,日語也是一個好選擇。為什麼?競爭少、難度不高、提分容易!幾乎90%以上的考生都在磕英語。競爭非常激烈,考生的整體英語水平高了。考試的難度也越來越高。而考日語的學生相對少多了。
  • 外語能參加高考有俄法德西日英語,為什麼要選擇日語參加高考?
    國家政策推行之後,小語種參加高考,已經是一種趨勢,英語能參加高考是所有家長和學生都是知道的,俄語、法語、德語、日語、西語也可以參加高考,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也是很多學生不知道,為什麼呢?可能不關注國家的正策,不看國家的新聞,你還在問是真的嗎?
  • 今天本是高考的,高考用英語咋說?難道是Gaokao?
    1 「高考」英語怎麼說? 中國每年都會有一次高考。 「第一志願」英語怎麼說? 4 高考相關的英語表達 高考狀元
  • 日語高考比英語簡單嗎?
    日語高考比英語簡單嗎?真香現場很多朋友都很納悶?高考日語為什麼越來越火,而常青樹的英語為何無人問津?!大型真香現場~高考日語作為這幾年新進的好考語種加分項目來說,可謂是各類小語種的「扛把子」因為確實並不只要高考日語,其他語種也是要比英語更加有利的但為什麼高考日語由為突出?有的小夥伴就要問了,是因為日語高考比英語簡單嗎?
  • 堅決跳出高考英語題海
    在此次高考會之前,我組織了《英語輔導報》社的編輯到吉林和內蒙古的一些初高中進行了調研,得到了很多關於一線高考英語複習教學方面的信息。本次高考會是一個全國性的總複習研討會,己經連續舉行了十多年。在我國,雖然高考屬於國考,但目前的現狀是幾乎一半省份進行自主命題考試,全國有近二十套高考英語試題。前幾天我和教育部考試中心有關領導溝通了一下信息。
  • 英語教育何時才能退出「三大主科」,想要糾正其地位任重道遠
    長期以來,英語一直都是與語文、數學並列的「三大主科」之一。當初在國際交往增加的背景下,英語也是國際通用語言,學習國外先進科技需要英語,出國留學以及拓展國際業務也都需要英語。 於是在這種背景下,英語教育得到空前重視,不但進入了中高考,還有了各種各樣的等級考試,可以說成為了一門「語言技術」。
  • 你這麼喜歡動漫,你一定會說日語吧,你知道高考外語能考日語嗎?
    前言:作為一個動漫愛好者,多多少少都會知道一部分日語,不一定會寫,但是能聽懂。比方說歐尼醬、卡哇伊之類的,但是你知道高考的時候也能考日語而不考英語嗎? 英語算是我們接觸最早的一門外語了,從小學到大,所以很多人不知道高考的時候還能選擇其他語言考試。
  • 你希望英語退出主課嗎?
    截圖有一次老師講定語後置,有學生舉手問老師,為什麼就不前置呢,前置好理解,這英語這麼婦女後置,感覺彆扭得很。老師說,這位同學的感受跟他當年上高中時的感覺一樣。老師說完,有幾個英語成績好的同學笑出了聲,其他英語差生沒啥反應。老師當時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句子(具體句子忘了),然後拿著粉筆在定語(這就是定語後置,老師提高聲音強調)部分使勁噹噹當地點了幾下,說:記住,這叫約定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