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數據標註師、網際網路營銷師等,數字經濟裡蘊含多少新崗位

2020-12-22 齊魯壹點

通過數據標註實現圖像識別、設置模型進行供應鏈管理、利用大數據嘗試個性化教學……今年以來,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在為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提供助力的同時,也創造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職業。

隨著新基建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還將帶來多少機會?這些逐漸興起的新崗位裡,有你的身影嗎?

酷!新技術應用裡有新崗位

繫上安全帶、點擊屏幕「開始」鍵,車輛緩緩起步。隨著近日百度在北京推出自動駕駛體驗服務,無人駕駛車輛在越來越多的城市道路上奔馳。

無人駕駛的背後是人工智慧的成熟與應用。當前,各行業對圖像語音識別、算法模型構建等需求上升,用數據採集和標註教會AI感知、思考和決策的AI數據標註師等新職業快速興起。僅百度與山西數據標註中心未來5年就預計培養5萬名AI數據標註師。

用區塊鏈技術解決企業「痛點」,區塊鏈應用操作員逐漸走俏;將各環節的數據集成並形成方案,智慧城市架構師走進城市建設一線;圍繞網絡互聯、標識解析等開展規劃設計,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應運而生……

隨著5G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演進升級,很多新技術都從概念快速步入大規模應用。這一過程中,新職業、新機會不斷湧現。

人社部聯合相關部門發布的新職業中,不少是由新技術推動而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5G產業經濟貢獻》預計,2020年至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技術創新促進了新職業的湧現,新職業的興起也顯現了中國經濟的活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說,職業之變正為經濟社會發展開拓空間。

潮!新業態「書寫」職業新概念

接到浙江海寧供電公司發起的分鐘級需求響應邀約,浙江科傑新材料有限公司調整太陽能集熱管生產線的生產時間,間歇關停部分用電設備。1小時的響應時間段裡,企業壓減負荷882千瓦,並獲得補貼。

依據智能電錶精準採集數據,供電系統通過App啟動邀約,發動用戶側調節負荷資源,在為企業降低成本、讓生產更綠色的同時,也催生了綜合能源管理師等新崗位。目前,多地區供電公司都推出了專門崗位服務客戶節能,不少製造企業也設置了能源管理專員。

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數字經濟等領域蓬勃興起,為新就業形態提供了可能。

不久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以短視頻平臺抖音為研究對象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共有2097萬人通過抖音直接獲得收入。截至2020年7月,超400萬家企業在抖音開通企業號,更新業務模式,拓展業務形態。

新業態豐富了就業崗位,改變了就業結構。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帶動新型消費的措施,並提出強化靈活就業勞動保障,支持企業開展「共享用工」。

美團研究院院長來有為認為,對新就業進行規範和保障,既有利於企業、網際網路平臺等加快開發就業崗位,又增強勞動者從業信心,促進就業創業。

穩!築牢數字基礎創造更多機遇

新職業的發展離不開新經濟的澎湃。今年以來,圍繞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一系列舉措不斷推出。數字基礎進一步夯實,為創新創造帶來更多可能。

目前,工信部正加快推動數字基礎設施核心技術和應用技術協同攻關,加快5G網絡建設進度。預計年底實現5G地級市室外連續覆蓋、縣城及鄉鎮有重點覆蓋、重點場景室內覆蓋。

在5G帶動和需求引領下,產業數位化在數字經濟中的主引擎地位進一步鞏固。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下一步將重點支持面向智慧醫療、虛擬企業專網等7大領域的5G創新應用。

工業網際網路外網建設和內網改造、計算能力的布局等也在穩步推進。相關研究表明,預計今年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11%。

數字領域人才培育也在提速。不久前,教育部與工信部聯合發布《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指南(試行)》,在關鍵基礎軟體、大型工業軟體等領域,培育建設一批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加快人才培養。

工信部提出,將圍繞數字經濟對人才的特色化需求,建設完善教學體系,注重產業導向,鼓勵企業開放資源,促進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無縫對接。

(新華社 張辛欣)

相關焦點

  • AI數據標註師、網際網路營銷師、供應鏈管理師……來!看看數字經濟裡...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 題:AI數據標註師、網際網路營銷師、供應鏈管理師……來!看看數字經濟裡蘊含了多少新崗位新華社記者張辛欣通過數據標註實現圖像識別、設置模型進行供應鏈管理、利用大數據嘗試個性化教學……今年以來,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在為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提供助力的同時,也創造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職業。隨著新基建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還將帶來多少機會?
  • 「直播銷售員」成就業新選擇 喜推科技為網際網路營銷師新職業賦能
    近日,由喜推科技集團參與主辦的首屆中國網際網路營銷師新職業峰會在武漢隆重召開,該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次活動以「新電商領動新融合、新職業促進新就業、新產業賦能新經濟」為主題,針對時下的熱議問題進行了探討。
  • 喜推:網際網路營銷師是個選擇
    根據智聯招聘和淘榜單發布的《2020年春季直播產業人才白皮書》,今年上半年,「直播經濟」業態主要崗位的人才需求量達到2019年同期的3.6倍。   與此同時,在培養主播人才的同時也應兼顧周邊職業——如選品策劃員、後臺管理員等——的配比和素養的提升。畢竟不可能人人都成為專業主播,更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為「李佳琦」「薇婭」 。
  • 數字經濟助推國內經濟大循環
    首屆世界5G大會展覽共設廣州「老城市新活力」、深圳5G智慧城市、5G綜合、5G 新科技、5G新生活、5G新產業等六大展區,充分展示了5G給中國經濟社會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也是中國數字經濟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的瑰麗縮影。
  • 數據中心:新基建,數字經濟新機遇
    文:恆大研究院 連一席 郭雙桃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特徵的數字經濟重要性日益突出,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佔GDP比重達34.8%、就業人數佔比達24.6%,成為我國經濟和就業的重要支柱,在這次抗擊疫情和復產復工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 AI落地:被忽視的數據標註、最隱秘的數據標註
    小到用數據爬蟲抓取網際網路現存數據,並進行拉框,大到根據用戶定製化的硬體以及場景需求,去完成數據的採集與多維度數據標註。這個行業,如今正朝著專業化、細分化、場景化的方向不斷演進。 而在這一過程中,一批諸如百度數據眾包、雲測數據等更加專業、更具備實踐經驗的團隊與企業也正應運而出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 甲子光年:2020中國數字經濟55個判斷(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國家已經明確,要進行市場化配置的要素主要有五種: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數據正式成為了生產要素,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農業經濟時代的要素是土地、勞動力、技術。工業經濟時代,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資本和新技術。數字經濟時代,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數據和新技術。
  • 在線經濟熱了
    目前全國已經有900家網際網路醫院,線上科普、問診、配送醫保處方……新醫療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快速打開了患者跨省在線「刷醫保卡」的大門。與在線新應用同步升溫的,還有大量的在線新職業、新崗位。繼耳熟能詳的「藍領」「白領」之後,「新領」迎來了風口。
  • 《2019-2020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出爐:數字經濟穩就業,微信生態打...
    報告顯示,由公眾號、小程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等共同構成的微信生態,具有連接超過12億微信用戶的天然優勢,通過創造新型就業崗位、提高勞動者數字技能、促進人才供需精準對接,為國家穩就業提供了重要支撐。2019年微信帶動就業機會2963萬個,其中直接帶動就業機會達2601萬個,同比增長16%。
  • 數字經濟興起 共享員工、靈活就業層出不窮——新就業 未來已來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我國快遞小哥已突破300萬人,外賣騎手突破700萬人,網約車司機更是數以千萬計;人工智慧培訓師、數位化管理師、網際網路營銷師,隨著產業更迭,眾多新興職業層出不窮,數字經濟將開啟2億人口就業空間……顯然,新就業形態已然成為經濟業態發展、市場競爭與技術進步交互作用的必然結果。早在2015年,中央便提出「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
  • 數據標註師發展前景如何?
    數據標註師發展前景如何?前言:近年來,人工智慧在國內的發展速度肉眼可見,這也使得與其相關的一系列職業成為了受人追捧的熱門。而其中,數據標註師則是大多數人接觸人工智慧行業的第一選擇。「數據標註師」這個看起來極具「網感」的職業到底是幹什麼的,又是在經歷了怎樣的發展之後走進人們的視野的呢?
  • 數據標註師憑什麼這麼火
    數據標註師憑什麼這麼火近年來,人工智慧產業在國內的發展速度極為迅猛,作為未來的支柱產業,人工智慧的發展雛形已經顯現,並在世界範圍內處於領先的地步。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與人工智慧相關的產業產業規模更是達到近萬億,全行業複合增長率超過50%。在人工智慧如此發展的背景之下,數據標註作為其上遊產業,同樣引發了人們的關注。AI優評為什麼是數據標註?這個問題需要從數據標註同人工智慧的關係中尋找答案。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聚焦數字經濟、科技抗疫等新趨勢
    開幕式後舉行了主論壇「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聚焦全球網絡空間發展新熱點和新趨勢,通過專家主旨發言、圓桌討論等環節,進行思想交流碰撞,回應國際社會普遍關切,引領數位技術創新趨勢。23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主論壇演講時表示。 張勇表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已走在全球前列,為保障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更有序健康地發展,國家相關部門正就平臺經濟領域的政策和法規徵求意見,他認為「非常及時和必要」。
  • 數字經濟是什麼?如何發展數字經濟?一分鐘讀懂數字經濟發展史
    3數字素養成為勞動者和消費者的新需求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對多數消費者的文化素養基本沒有要求;對勞動者的文化素養雖然有一定要求,但往往局限於某些職業和崗位。然而在數字經濟條件下,數字素養成為勞動者和消費者都應具備的重要能力。
  • 人工智慧訓練師、呼吸治療師……16個新職業公布
    近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向社會發布了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虛擬實境工程技術人員、連鎖經營管理師、供應鏈管理師、網約配送員、人工智慧訓練師、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全媒體運營師、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鐵路綜合維修工和裝配式建築施工員等16個新職業
  • AI輔助,數據標註行業發展的新引擎丨曼孚科技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一個新研發的計算機視覺算法需要上萬張到數十萬張不等的標註圖片訓練,新功能的開發需要近萬張標註圖片訓練,而定期優化算法也有上千張圖片的需求。這些海量訓練數據集的背後是無數標註員共同努力的成果,正如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所言,「現在的人工智慧,前面有多少智能後面就有多少人工。」
  • 東方富海周可人:穿越數字經濟與產業網際網路的新消費|投資者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浪潮新消費,作者 | 周可人(東方富海合伙人)新冠疫情爆發之後,數位化、產業網際網路浪潮撲面而來。4月9日,國家出臺要素市場化配置意見,首次把數據納入要素市場。顯然,隨著產業結構升級、尤其是疫情下的經濟發展的現狀,數據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凸顯。華為&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研究表明:過去30年中,數位技術投資每增加1美元,便可撬動GDP增長20美元,而1美元的非技術投入只能撬動GDP增長3美元。
  • 柯瑞文:數字經濟正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動能
    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喬雪峰)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於11月23日至24日在浙江烏鎮舉行,本屆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設置1場主論壇,5場分論壇,11月23日上午舉行了主題為「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的主論壇。
  • 日本教授預測:數字經濟將引領疫情後的中國經濟
    數字經濟自2017年第一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又特別強調了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周瑋生說,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方興未艾,網際網路迎來了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網際網路+」加速與產業融合,數字經濟成為發展新引擎,將引領新冠疫情後的中國經濟發展。
  • 中國動力谷,崛起數字新經濟
    細心的來訪者發現,原來的重化工企業少見了,而像長城電子、麥格米特、時代電動這樣的「數字經濟」企業卻多了起來。    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已在工業重鎮鋪開,正深刻影響著她的未來。    數字經濟作為經濟學概念,是人類通過大數據(數位化的知識與信息)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