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走進湖南望城,解讀雷鋒精神對公民道德建設的助力作用。
紅網時刻長沙12月18日訊(記者 賀衛玲 )「雷鋒從一個人名、一些事跡,逐步轉變為1.2億志願者、一批雷鋒學院,最終蔚然成風,成為一種精神、一種文化背後所展示的向上向善的社會風貌。」12月18日,是雷鋒誕辰80周年,這一天,以雷鋒的名義相聚,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走進湖南望城,解讀雷鋒精神對公民道德建設的助力作用。
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長冷志明,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陸先高,光明日報社湖南記者站站長龍軍,光明網副總裁陳建棟,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肖凌之,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剛出席活動。
「八十雷鋒正青春,歷經大半個世紀,在我們心裡他仍然是年輕的模樣。」活動邀請解放軍報社原副總編輯、雷鋒雜誌總編輯陶克,作題為《以雷鋒精神助力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演講,並與觀眾及網友展開互動交流。
陶克作題為《以雷鋒精神助力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演講。圖片均為陳飛攝
「這兩天在望城,我感覺這裡的人民跟過年一樣非常高興,在飯店,服務員問我是不是參加雷鋒誕辰的活動,問我在哪裡可以聽講座,可不可以去蹭聽。」陶克說,他心裡非常高興,因為望城年輕人追的明星是雷鋒。他表示,今天這場講壇,是對給雷鋒叔叔的一次回報,也是對哺育了雷鋒的長沙望城的回報,雷鋒的出世和千萬普通人一樣,卻又同千萬人不一樣,他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蹟,是中華民族的一座思想道德豐碑,是中國好人的文化符號,更與長沙望城深深地融合在一起。
在新時代,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緊迫、艱巨而複雜的任務。學雷鋒和志願服務是踐行社會主義道德的重要途徑。陶克表示,雷鋒的先進事跡能夠凝聚起榜樣的力量,激發群眾學習先進爭做先進的磅礴熱情。應以雷鋒精神為抓手,助力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陶克順著時間脈絡,深入解讀了雷鋒精神內涵的演變,他認為,只要我們自覺堅持推進學雷鋒和志願服務,堅持不斷發揚雷鋒精神,堅持以雷鋒精神豐富和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良好的社會風尚一定會形成,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必將達到一個新高度。
「望城區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引向深入,持續擦亮雷鋒故鄉的城市名片,讓雷鋒精神在望城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熠熠生輝。」望城區委書記劉擁兵表示,望城是雷鋒出生、成長和工作過的地方,也是雷鋒精神的發源地和重要傳承地。近年來,望城區堅持以雷鋒精神興區育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地區生產總值近四年年均增速排在全省首位。在雷鋒精神的激勵引領下,望城區湧現出「全國學雷鋒模範消防大隊」望城消防大隊、「全國道德模範」周美玲、「全國媒體特別關注孝心少年」周銳馳、8名「中國好人」以及一大批省、市「道德模範」,有「雷鋒窩子」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