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無法「一統天下」,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行業新常態

2020-12-06 第一財經

「未來在線教育(商業模式)是可以跑出來的,怎麼跑出來要靠教育領域的人不斷探索。現在在線教育那麼興旺,都是靠資本輸血。」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二十屆年會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說道。

新冠疫情為在線教育行業帶來了短期爆發性增長,但與此同時,線上教育也面臨著師資水平參差不齊、網課質量有限等問題。面對風口,企業需要做好哪些準備?面對關口,企業又將從哪些方面啟動變革,消解用戶的負面情緒成為行業關注話題。

在線教育依賴資本輸血

「判斷一個商業模式是否可持續,是要看客戶轉移的成本有多高,續費可能性有多大,是否有持續高效的需求。」俞敏洪說道。他認為2020年資本向在線教育領域輸入了近150億美元,而整個在線教育的收入大約為幾百億人民幣,行業處於虧損狀態。資本是在線教育的背後推手,一旦停止輸血,行業會哀嚎一片。

與此同時俞敏洪認為在線教育領域不可能發生「一統天下」的結局。即使是在電商領域,也沒有出現阿里巴巴、京東或拼多多一統天下的局面,靠個性化需求支撐的教育行業更不可能出現。

對於教育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俞敏洪認為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可能會是未來最大的教育模式,不管是從無形資產、成本優勢還是網絡效益、遷移成本來看,線下線上融合是最經濟的模式。

對此松鼠Ai CEO兼聯合創始人周偉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他認為線上線下開裂討論的局面最多還有兩年,未來一定是深度融合的。線上會吸取更多線下場景的交互感,線下會融合更多線上交付多樣性、技術、數位化管理及營銷的部分。

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認為疫情對於線下教育而言是一次非常好的警醒和敲動。以往傳統教育機構對於如何轉線上,以及線上教育是否有良好的觸達持懷疑態度,但疫情從供給端和需求端同時加速了線上化進程。大量機構的倒閉也讓教育公司意識到,如果僅有線下「一條腿」,一旦面臨突發情況很可能會被市場淘汰。

「如同零售行業一樣,線上競爭之後開始線下的整合,最後形成線上和線下的融合,在教育領域,線上線下融合也一定是最後的發展趨勢。」王勵弘告訴第一財經。

線下優勢不可替代

對於線下機構而言,轉型線上並非易事。王勵弘認為線下教育機構轉線上最大的挑戰在於戰略思維和運營思維的轉變,其次是組織架構的調整,是否具備相應的組織和人才來承接線上線下融合工作,最後才是技術和資金的助力。

可以看到的是,疫情帶來的短期繁榮正在消散,流量紅利漸趨衰退,在線教育公司在獲客成本和復購率方面存在不小的挑戰。

王勵弘發現疫情之後教育市場出現兩個有趣的現象:第一是教育產品變為快消品,第二營銷流量化,教育公司紛紛在搶流量。針對第一個現象王勵弘認為部分教育產品可以這樣做,但高階階段教育需要培養學生的創作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快消式的教育產品很難實現。其次教育產品不同與其他網際網路產品,具有不可逆特徵,很難用「羊毛出在豬身上」的邏輯來打造產品,教育行業最終還是要看教學效果和服務質量。

在多位嘉賓看來線下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絕對優勢。周偉認為線下體驗感更好,線下離學生更近獲客成本更低,整個線下提供了更高效的學習場景,有監督無幹擾。同時學生、老師之間有情感交流,線下教學是有溫度的,學生和學生之間的社交也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但這並不意味傳統教育機構可以高枕無憂。「傳統教育機構如果不具備線上線下融合的能力一定會被淘汰,抗風險能力、競爭力都很低,無法提供精準服務。」他認為線上的一些技能是傳統教育機構未來生存的必要因素,例如在線獲客能力、在線產品交付能力、提升孩子學習效率的新工具、新技術手段等。

「教育機構在技術思維和運用網際網路能力上,還需要追趕。」王勵弘說道。但教育本身有不同的目標,並不是在線模式都可以達成,在線並不意味著一定先進,在線教育背後的網際網路思維、用戶思維是教育機構需要學習的。

相關焦點

  • 線上線下融合教育 ClassIn引領後疫情時代新趨勢
    10月13日電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教育、學習方式的改變是大勢所趨。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衝擊,使傳統的課堂教育受到了根本挑戰,線上教育實現更為明顯的快速發展,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結合逐步成為一種教育新常態。
  • 首屆線上線下教育融合(OMO)創新大會召開
    12月3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辦。回望2020這特殊的一年,線上線下加快教育融合,湧現出未來教育改革的新圖景,新樣態。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將引發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深刻變革。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信息化推進處處長錢曉在大會致辭中表示,「十四五」將是教育信息化跨入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在線教育新模式創新將成為推動學校教育變革的重要力量。
  • 線上線下教育如何融合?認為只需平臺與技術你就錯了
    線下複課後,在線教育將從「新鮮感」轉向「新常態」,線上線下教育的有機銜接融合也成為必然。 但是,「線上線下教育的融合不是1+1的簡單加法,而是做乘法,發揮各自優勢,揚長避短,在資源、觀念、管理、評價等方面做到一體化有機融合,產生1+1大於2的效應。」
  • 教育大咖討論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模式
    本文轉自【大眾網】;7場重量級教育家最前沿的主旨發言,14場精彩紛呈、觀點鮮明的論壇報告,360分鐘碰撞與激發共探基於新技術的未來教育……當教育即將進入4.0時代,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成為新常態,如何促進教與學的變革與創新?
  • 線上線下混合模式成新常態 在線教育風口未止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教育迎來蓬勃發展。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已成大趨勢。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在線教育的提質升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將成為教育的新常態,教育領域的國際合作有望駛入快車道。與此同時,家庭教育的積極參與,將成為推進中國教育發展的重要動力。
  • 卓育英才:引領青春期素質教育線上線下融合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自非典疫情以來,給教育培訓行業帶來的最大挑戰。一些企業採取了裁員、降薪的方式以求自保,也有一些小企業因疫情而倒閉。但我們看到更多的大企業將線下課堂,搬到了線上,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
  • 俞敏洪:線上線下融合可能是未來最大的教育模式
    11月20日消息,近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出席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二十屆年會,並在年會上發表演講。俞敏洪表示,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可能會是未來最大的教育模式,不管從無形資產方面,還是成本優勢方面,網絡效益方面,遷移成本方面,線上線下是最經濟的模式。同時,俞敏洪稱,在線教育領域聽不到任何新東方的聲音,是因為他不敢投。他看不出來這件事情可以長久發展,但新東方在在線教育做出各種嘗試,也花出去幾十億。
  • 「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舉辦
    央廣網上海12月4日消息(記者傅聞捷)12月3日,在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共同指導下,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成功舉辦。
  • 高校在線教育順利展開 線上線下融合螺旋式上升
    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兼威海校區校長徐曉飛教授認為,應對疫情加速了高校廣泛採用在線教學的進程,給在線教學帶來了發展之「機」,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高校的「管」和高等教育形態,這些給在線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7月14日,國家發改委等十三部門發布一項意見,提出「大力發展融合化在線教育。
  • 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成武漢教培行業大趨勢
    2020年,疫情防控下的教培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如何順應變化開新局?在12月4日至5日召開的第十屆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上,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一個新詞——「OMO教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教培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也成為武漢教育培訓機構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 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成武漢教培行業大趨勢
    在12月4日至5日召開的第十屆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上,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一個新詞——「OMO教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教培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也成為武漢教育培訓機構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記者施政 攝所謂OMO模式,也就是Online-Merge-Offline(線上線下融合)。OMO原本是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針對新零售提出的概念,但隨著技術的發展迅速在教培行業鋪展開來,成為行業熱點。尤其是疫情之後,有培訓機構關閉線下門店時,很多機構通過OMO轉型將業務搬到線上。在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新東方掌門人俞敏洪認為,OMO模式是教育行業的未來。
  • 線上線下教育融合,需內容和平臺協調推進
    近日,培生中國和南亞董事總經理林國章在全球教育公司培生舉行的媒體交流會上介紹,培生的一項全球學習者調查顯示,在全球範圍內,超過四分之三的人認為教育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徹底改變。對於所有年齡段的學習者來說,在線學習將是學習體驗的關鍵部分。
  • OMO成主流 線上線下如何融合?
    導語今年,OMO無疑是教育行業最火的詞語之一。疫情期間,線下教學停課,強大的線上能力成為教培機構贏得流量、維持正常運營的重要支撐。經歷了一輪生死考驗後,如今,線下教學秩序逐步恢復,不少學生選擇重新回歸線下。如何更好地進行線上線下融合正被更多教育企業作為發展戰略重點傾斜。
  • 「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獲官方認可,動因體育OMO交出滿意答卷
    近日,《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其中,線上+線下融合教育方式被放在了重點支持發展新行業業態中的第一個。疫情下,在線教育被按下快進鍵,而政策進一步做出了首肯,教育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 英孚教育副總裁孫鵬:專注英語教育 線上線下需融合發展
    2020年至今,疫情打亂了教育市場的發展節奏,相應的,也在迅速改變教育行業的市場格局。這一年,線下教育機構遇到挑戰,企業的生存能力、應變能力等承受前所未有的考驗。同時,在線教育站上風口,迎來巨大的發展契機。英孚教育副總裁孫鵬在論壇現場表示:「作為一家頭部教培機構,我們體會比較深刻的就是兩個字『活著Survive』。
  • 英孚教育孫鵬:線上線下必將走向融合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12月18日,《證券日報》以「破浪 融合」為主題,舉辦《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行業頭部企業、知名投資機構等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在2020年疫情對教育行業市場格局產生深刻影響下,教育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 教育產業大咖熱議線上線下融合:明年行業還有很大機會 但「步子不...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謝嵐即將過去的2020年,教育行業無疑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一方面線下教育機構在衝擊下艱難求生,另一方面線上教育機構站上風口跑馬圈地。越來越多的教育企業開始思考疫情背景下行業發展方向,線上和線下、教育和技術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勢所趨。
  • 民生教育(01569)線上線下融合科技賦能的高等教育新業態模式 未來...
    資本市場對教育行業分化起於2018年8月的「送審稿」,市場解讀為基礎教育限制資本擴張,束縛了行業成長,高等教育持續受到政策扶持,「外延式收購擴張」成為行業發展共識,然而民生教育集團有限公司(01569)(下稱「民生教育」)近一年來另尋蹊徑,深化推進線上線下協同發展,選擇了與行業不同的發展路徑。
  • 疫情倒逼奢侈品行業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們足不出戶,奢侈品實體店無人問津。近期,不少奢侈品牌紛紛轉戰線上銷售。未來,奢侈品在線上賣貨會否成為一種趨勢?線下實體店還會恢復往日的火爆銷售場面嗎?線上線下加速融合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奢侈品在線上的份額不是很大,但由於線下門店尚未恢復正常營業,奢侈品還是願意在線上探索更多可能性。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2月24日,普拉達(Prada)轉戰線上,在天貓開設旗艦店,目前處於試運營階段。
  • 圓桌論壇一: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融合是趨勢所向
    高寒:我是翼歐教育的高寒,剛才聽到林總講到相當於從校內走向線上。我們公司是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平臺,疫情之前我們就是做在線直播上課的系統,今年也是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算是從線上走進了校內,我們也會服務教育培訓企業的線上直播授課的功能,也會給中小學生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