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戰爭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混戰,一共有61個國家被捲入了戰爭,其中美國雖然加入戰爭較晚,但他們對二戰反法西斯的勝利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自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軍便跟日軍打起了太平洋戰爭,這是二戰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涉及人數超過十五億。
在如此大規模的戰爭中,雙方交火起來自然十分慘烈,其中1944年9月到11月期間發生的貝裡琉島戰爭更是被海軍陸戰隊國家博物館稱之為「海軍陸戰隊在戰爭中最激烈的戰鬥。」
當時日本多線戰鬥,主要是太平洋以及中國兩個戰場,一開始日軍十分囂張的企圖滅亡我國,卻被我國英勇的革命先驅們成功拖在了中國,到最後更是接連敗退。這也就導致日軍很難抽出更多的兵力支援太平洋戰場,而美國軍事實力本就比較強大,此消彼長之下,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佔據到優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1944年夏天的時候,美軍已經佔據了很大的優勢,隨著戰線的推移,美軍的轟炸機甚至都可以直接炸到日本的本土。為了能夠提高美國在遠東地區的聲望,美軍決定解放菲律賓,而羅斯福也為了自己的大選飛往前線,特意與麥克阿瑟將軍交談,雙方最終決定為了能夠解放菲律賓,就必須先要攻克貝裡琉島,戰爭就這樣進入了緊張的準備階段。
1944年9月11日,美軍高層終於下定決心要在今天攻克貝裡琉島,於是他們派出了400架轟炸機,對貝裡琉島進行了持續三天的轟炸,這三天時間內,他們一共朝著貝裡琉島投放了17萬發炮彈,令整個貝裡琉島都瀰漫著沖天的煙霧。
美軍認為在這樣高強度的轟炸下,日軍不可能倖存,於是9月15日,美軍派出登陸部隊前往貝裡琉島,就在他們放鬆警惕的時候,日軍突然開火,打了美軍一個猝不及防。原來,日軍一開始的確吃了很大的苦頭,但他們很迅速地挖了數百個地洞,並躲了進去,美軍在上面狂轟濫炸,他們在下面有吃有喝。
由於美軍根本沒有準備,更沒有掩體,在被日軍突然偷襲後,美軍簡直變成了待宰的羔羊,前鋒瞬間被日軍集火吞掉,就連上岸的裝甲車也被日軍的大炮成功擊毀,這就像《三國演義》裡面的博望坡之戰,完全是屠殺,而不是戰爭。
在得知前線失利後,美軍迅速增援一個師的兵力,日軍在島上的軍隊並不算多,轟炸過後只有一萬人倖存,但由於是攻防戰,日軍還在島上,想要上島只能用船,飛機運送不僅明顯而且緩慢。所以在近五萬人對戰一萬人的情況下,美軍依舊耗費了兩個月的時間才成功殲滅八九千的日軍,成功佔領了貝裡琉島,而他們自己也損失慘重,有1.5萬人永遠的留在了那個戰場。
時至今日,還有人對這場戰爭的必然性提出質疑,因為無論是以今天還是過去的眼光來看,貝裡琉島並沒有太大的戰略價值,攻克下這個島嶼,更像是美軍高層為了提高自身聲望而進行的一場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