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被貶到惠州時,曾寫過一首家喻戶曉的詩。詩中對一種水果,大加贊詠,說它是惠州一絕。你知道是哪一種水果嗎?「荔枝。」估計好多人會脫口而出。是的,說的是荔枝。「羅浮山下四時春,蘆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嶺南兩廣一帶,在宋朝時是蠻荒之地,罪臣謫官多被流放至此。遷客逐臣來到這裡,沒有不哀怨嗟嘆的。而蘇東坡則不然,他在詩中表現出來的依然是他一貫的樂觀豁達,隨遇而安。這首詩中除了主角荔枝,另還有倆個配角:蘆橘和楊梅。蘆橘本來是橘的一種,這裡的蘆橘是指枇杷。在這首詩裡,蘇東坡是把三種水果排了名次的,荔枝是第一名。不過,後來據說蘇東坡改了口,他留下評論說:閩廣荔枝,西涼葡萄,未若吳越楊梅。這句話幾乎成了今天浙江楊梅的無敵廣告語。我私下懷疑這是後人加在蘇東坡身上的廣告語,畢竟是無法對證了,誰知道呢。
楊梅果實酸甜可口,既可以直接食用鮮果,又可拿來加工成楊梅果乾、楊梅果醬、楊梅蜜餞等,還可以釀造成楊梅酒。有止渴、生津、助消化的功效。
「冥冥江雨熟楊梅」、「枇杷黃後楊梅紫,正是農家小滿天。」、「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關於楊梅的詩句,俯拾皆是。我最喜歡的是下面一段:明末清初的易宗夔,在他的《新世語》中寫到:「汪苕文巧於詞令,在京邸與客同食葡萄,客問:吳中何以敵此?公曰:橘柚秋黃,楊梅夏紫,言之足令人津液橫流,何況身親剖摘?」。橘柚秋黃,楊梅夏紫。多麼美好的詞句。
其實我在寫下這些字詞時,早已經津液橫流了。現在是五月,正是楊梅、荔枝上市的時節,快去品嘗這些美味的水果吧。誰是第一,誰是第二,並不重要,自己喜歡的、自己感覺好的才是最重要。你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