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幫你研究了那些一身潮牌的年輕人

2021-01-08 DT財經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把自己打造成潮牌,成為許多國產品牌的努力方向。

不管是童年回憶裡的傳統老牌,還是近兩年火速崛起的新國貨,爭做弄潮兒的品牌也早已從鞋服擴展到各個領域,如零食、美妝、電器、奶茶店……

(圖片來源:喜茶、美的官微)

一方面,在國內,潮流消費市場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裡,就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迅猛增長。

另一方面,潮流文化從地下逐步走到舞臺中央。近兩年來,《中國新說唱》、《樂隊的夏天》、《潮流合伙人》等涵蓋了說唱、樂隊等年輕人潮流文化的綜藝屢屢成為爆款。

所謂「國潮崛起」,似乎已經從一個略帶些不自信的口號變成了即將到來的現實。

在萬物皆可國潮的今天,DT君想和大家探討一下:在五年前還屬於小眾的潮牌消費,是怎麼在今天成為一個無所不包的商業概念?當年輕人追逐潮品,他們又到底是在消費什麼?更進一步來看,潮流消費的商業邏輯可以是什麼?

潮流文化是怎麼走入消費主流的?

販售潮流成為一門蒸蒸日上的生意,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CBNData消費大數據,2017-2019年線上潮流市場的消費規模呈現逐年提升的趨勢,同比增速是線上整體消費市場的近2倍。

其中,中國原創潮流品牌的消費規模也在逐年上升。在潮流消費人群更加集中的有貨電商平臺,國潮品牌的滲透率從2017年的25%提升到2019年的38%。

潮流消費發展得如此迅猛,不知有多少人還記得大概在五年前,所謂「潮人」還屬於小眾群體。

潮流消費在國內的興起可以追溯至2005年前後,一些國內的潮流文化媒體開始創辦並啟蒙了第一批消費者。之後隨著電商的發展,2008年開始出現垂直類潮流平臺,中國原創潮流品牌獲得初步的土壤。

(圖片來源:CBNData《2019中國潮流消費發展白皮書》)

但是潮流文化第一次大規模地被普及,還要到2017年,《中國有嘻哈》播出的那一年。

在這檔節目中,金鍊子、髒辮兒、鴨舌帽、椰子鞋等潮流元素隨著freestyle大火出圈,頻繁出現的Gucci、Supreme等潮流品牌也收穫了一大波關注。

同年,Supreme和 LV的天價聯名讓兩個品牌名利雙收,在當年為LVMH 集團貢獻了 23% 利潤增長。潮流文化和聯名也作為一門生意,開始在國內市場展露出更大的商機。

(圖片來源:hyperbeast)

緊接著在2018年,中國李寧登上紐約時裝周的消息在當時衝上熱搜,國潮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許多小眾國潮品牌也更多地在說唱、街舞等潮流文化節目中頻頻露面成為明星同款。聯名開始被許多國貨品牌用來煥新品牌形象,或是推廣新品。(或許你還記得大明湖畔六神花露水味兒的rio雞尾酒和馬應龍出的聯名款口紅?)

時間來到現在,曾經那些為了博眼球的聯名逐漸趨於疲軟,但是國潮和潮流消費的聲勢不減。不同賽道上的品牌更加熱衷調性相通的聯名,也紛紛鑽研起如何讓自己看起來更有國潮的樣子。

潮流文化消費的飛速出圈,社交媒體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新浪時尚和得物APP發布的《2020當代年輕人消費數據報告》指出,社交媒體是年輕人獲取潮流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其次則是潮流APP和潮流論壇。

如今,社交媒體代替了時尚雜誌和線下商店,讓年輕消費者能夠迅速跟隨國內外的潮流明星,也讓各種小眾潮牌或是品牌潮流化的改造,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年輕人的目光,並無限放大傳播的聲量。

依託於社交媒體和蓬勃發展的粉絲經濟,明星、潮流icon在年輕群體中的帶貨影響力和帶貨效率也大大提升。明星在穿衣風格、興趣愛好和價值取向的方方面面都影響著年輕粉絲和普通路人。

新浪時尚的調查還顯示,最受到年輕人推崇的潮流icon中,既有陳冠希、吳亦凡、王一博等國內明星,也有來自國外的Travis Scott、Kanye West、泫雅、Lisa等。除了娛樂圈,時尚界也有藤原浩這樣的時裝設計師擁有較大的影響力。

這些頭部潮流icon進一步推動著潮流消費的出圈,在年輕圈層中形成一股勢不可擋的風潮。

消費潮流的年輕人到底在消費什麼?

影視綜藝、社交媒體和明星對潮流文化的普及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但相關市場崛起的更本質原因,是年輕的網際網路原住民們對潮流消費的偏愛。

根據CBNData消費大數據,2020年線上潮流服飾消費者的主力來自90後和95後,人數佔比超過40%。並且,95後的潮流服飾消費增速,在各年齡段人群中排到第一。

數據還發現,95後消費者相比其他年齡段人群,在國潮上花錢的比例提升最快。他們搜索國潮聯名款的偏好度也遠超其他年齡用戶。

被稱為Z世代的95後是真正從小觸網的一代網際網路原住民。他們成長在一個隨時隨地就能了解全球潮流觀念的時代,視野前所未有的開闊,捕捉信息的速度十分迅疾,對於潮流文化的敏感度和認可度也急劇高漲。

同時他們也更具有文化自信。對於國潮展示出的中國文化元素以及傳統文化內涵,年輕一代更樂於擁抱甚至推崇。

出生於1998年的蕭晗就很喜歡把印有中文的衣服穿在身上。「我之前買過李寧在時裝周炒得很火的一件衛衣。我倒不是因為它上過時裝周才喜歡,就是單純覺得衣服上的中文圖案很好看。」

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潮流風格也同樣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在愛奇藝的原創潮流經營體驗節目《潮流合伙人》中,原創潮牌FOURTRY在成都的線下店FOURTRY SPACE以「成都麻辣」為主題的店內裝飾、頗具成都特色的麻辣咖啡、國潮單品、麻將桌等就引發許多年輕網友的熱議。

除此以外,潮牌IP的文化內涵和時尚趨勢,能夠給年輕人帶來強烈的社交認同感。

有人說,在球鞋圈裡,每一款AJ的不同配色就是一把社交鑰匙;在Hiphop圈,從地下到地上,Old School到Trap,你選擇的溝通方式就成為你最顯眼的名片。

如今的潮流消費更加泛化,年輕人可能並不追求給自己貼上符號標籤。但他們同樣渴望充滿個性和文化特色的潮牌,能夠給自己的生活加點料,也讓他們擁有更多的社交話題。

因此,他們對於潮流的定義也不再局限於「穿在身上的」,而是把對於潮流的喜好融入到所有生活場景中。

根據《中國潮流消費白皮書》數據,潮流消費市場中,服飾和鞋靴仍是關注度最高的品類。但居家生活和潮流玩具的消費規模增速遠高於其他品類。

愛奇藝《潮流合伙人》第二季總製片人車澈就發現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勢,年輕人們不再將目光聚焦在服飾鞋帽等穿搭單品之上,認為「穿得酷」即等於潮流,而是開始投入到深層次的潮流品味構建,建立完整而豐富的潮流生活方式。

以綜藝《潮流合伙人》孵化的潮牌FOURTRY為例,年輕人們在FOURTRY品牌身上,找到了自身對潮流的情感歸屬。而這種歸屬感擁有的魔力,讓他們在找到更多同類時能夠引以為傲,也讓品牌的影響力在年輕人中不斷發酵。

潮流消費的商業邏輯可以是什麼?

當潮流消費在國內市場逐漸形成氣候,國潮的商業想像力也備受矚目。潮流消費作為一門生意,可以如何打造一條完整的商業鏈條?

一些國外知名潮牌的人氣背後,是諸如Hiphop、滑板、衝浪等街頭運動,通過數十年的時間,沉澱出的引人入勝的故事內涵和能夠凝聚一個潮流圈層的號召力。而這種文化內容層面的聯想,是孕育潮流商業的根本,又往往是起步較晚的國潮所缺少的。

(圖片說明:美國潮牌最初的起源之一——滑板運動)

那麼國潮是不是必須通過一定的時間積累,才有可能完成文化內容價值的提升呢?

我們發現,在網際網路內容消費興起的當下,國潮的商業發展路徑出現了新的可能性。

年輕人們如今對於消費和內容的融合有著很高的接受度。他們更多地通過視頻平臺、直播平臺和種草社區完成種草,甚至邊看邊買。埃森哲研究發現,在中國有70%的95後消費者有興趣直接通過社交媒體進行購物。

過去一個品牌的打造以及內容營銷,往往從品牌出發。比如兩年前,「中國李寧」就是圍繞創始人和品牌故事來開展潮流線的產品設計和營銷,借著時裝周的平臺在社交媒體上獲得曝光。

但是今天通過商品吸引用戶的消費路徑,已經加速向社交、內容等維度轉變,從內容到消費的路徑也正在不斷縮短。

從內容IP延展出品牌IP,正在成為更容易打動年輕人的一種商業模式。對於潮流消費這門生意來說,從內容衍生品牌到消費的轉化,可以成為一個新思路。

事實上,我們在市面上已經看到這樣的創新嘗試。娛樂內容作為潮流文化的載體,正在現實中發揮出孵化品牌IP的可能性。

以愛奇藝近日播出的《潮流合伙人》為例,這一節目基於綜藝IP來孵化出潮牌。節目中,潮流品牌FOURTRY被設定為幾位明星和時尚達人經營的空間品牌。年輕觀眾可以在觀看明星主理人如何經營潮牌的同時,產生對FOURTRY品牌理念的價值認同,並在節目中構建的各種消費場景下種草潮流好物。

區別於其他內容先行的影視綜藝節目,《潮流合伙人》採取將內容與潮牌孵化同步並行的方式,根據內容消費下的種草轉化路徑來定製內容。

基於品牌IP,愛奇藝將下遊的售賣渠道等商業配套前置,滿足年輕人「邊看邊買」的新消費習慣。

從綜藝入手孵化的潮牌FOURTRY,代表了一種從內容場景到消費場景的新商業閉環邏輯。

首先,通過內容塑造品牌,藉助潮流icon引發年輕消費者的價值認同,從而強化品牌影響力;第二步,通過爆款內容精準引流,多個消費場景聯動形成穿屏體驗,完成消費轉化。

FOURTRY的孵化以內容為核心,通過多場景的創新連結,完成從創造品牌、觸達消費者、構建消費者關係到促進消費轉化的完整商業鏈路。

隨著綜藝的播出,不少年輕觀眾一邊發出節目內容過於上頭的感嘆,一邊入坑了FOURTRY的潮流單品。

(圖片來源:微博)

影視綜藝憑藉強內容的優勢,通過情景話題精準種草的效果可見一斑。在節目開播後的三天內,《潮流合伙人2》提前布局的FOURTRY官方微信小程序註冊粉絲數也較播前上漲97.5%,成交總額較播前上漲了99%。

FOURTRY目前已經被驗證的商業可能性,無疑給正忙於破壁成長、尋求流量沉澱的中國潮牌一個解決方案。而如何與年輕用戶建立情感連結、深度運營品牌粉絲,反哺和優化品牌從創作到生產的各端,FOURTRY未來的表現也值得關注。

將潮流文化內容和潮牌IP融合共生,借用潮流icon在文化圈層中的影響力,並同步配合良好的商業配套,這樣一條潮流消費的商業模式在內容消費時代下正初見成效。

我們期待著在內容消費時代下,這條鏈路能夠孕育出真正具有影響力的國潮。這背後的價值,當然不僅僅是賣貨,而是屬於中國年輕人自己的潮流生活方式的升起。

這一代年輕人對中國文化的認可和熱愛,是支撐這塊「國潮」金字招牌發展壯大的重要力量。

但如今的國潮已經逐漸渡過野蠻生長的初期階段,只有熱愛和情懷是不夠的。如何將國潮的商業價值體現,才是決定中國潮流文化能否再前進一步的關鍵。

作 者 | 何書瑤

編 輯 | 小 唐

設 計 | 宋丹琳、鄭舒雅

相關焦點

  • 潮牌有哪些?國內年輕人十大潮牌
    追求時尚似乎已經成為年輕一代帥哥美女的標籤,不只是女生愛美,就連男生也開始注重打扮,想要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拿到第一手好資料,就必須走在時尚的最前沿,所以潮牌對這些潮男酷女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時尚元素。那麼潮牌有哪些?自詡走在時尚前沿的你,知道國內年輕人十大潮牌嗎?
  • 倪萍真是越來越「嫩」了,穿一身潮牌超時髦,帽子反戴太可愛了
    前段時間,倪萍被爆出一組寫真照,照片裡的她穿著一身潮牌,時尚感爆棚,完全看不出來有61歲。小編猶記得就在前幾年,倪萍的狀態還不是很好,身材發福,臉也垮到不行,沒想到才過去沒多久,她就發生了這麼大的改變。大家看照片會發現,倪萍真的瘦了很多,穿寬鬆的t恤居然還大了很多,而且臉也嫩了很多,笑起來的時候,臉上已經看不到褶子了,蘋果肌還嘭嘭的,好顯年輕。
  • 為什麼潮牌都那麼貴,堪比奢侈品?
    潮牌衣服和鞋子還有飾品配件都是非常貴的,一般人肯定不會經常買,這些消費客戶,大多都是些高收入者和富二代。當然並不是說咱們普通人就買不起潮牌衣服了,潮牌衣服有貴的也有便宜的,平均價格大概在1300左右,你常常會看到一件500到1000的短袖,這是顯而易見的,有人會問,不就是件衣服嗎,怎麼會那麼貴,其實最主要的是這些衣服的顏值往往都特別高,穿上去都特別的好看。
  • 愛「潮」的年輕人,你真的抓住時尚了嗎?
    臨近尾聲,一位朋友得意洋洋的向我們展示了他這個假期的「戰績」---一雙「倒勾」。「倒勾」是 Travis Scott 與 Air Jordan 1的聯名款,因為其獨特的logo設計和氣質,自2019年問世以來,就成了萬千喜歡潮流文化的少男少女們的腳上寵兒。
  • 潮牌發源地——盤點美國十大潮牌,值得心動
    潮牌,起源於美國街頭文化,是集滑板,塗鴉,黑人音樂及極限運動於一身。現在的年輕人都追求時尚潮流的東西,能夠展現出自由和個性。美國的潮牌設計上比較大膽,能夠將個性自由的特點變現出來。符合現在年輕人的追求。那麼在潮牌的發源地——美國,有哪些潮牌能佔據一席之地呢?
  • 只會討好年輕人的潮牌,註定被年輕人遺忘
    同樣在港股市場,就在泡泡瑪特高調上市的四天前,潮牌鼻祖I.T宣布獲創辦人及私募基金CVC聯合財團私有化要約,其他股東的股權將以每股3港元註銷。曾經風光一時的潮流集團就此結束了15年的資本生涯,黯然退場。
  • 又美又颯,明星都在穿的小眾潮牌
    最近在追《潮流合伙人》,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潮牌???潮流是一種屬性,潮牌更是見仁見智,實際上沒人能夠輕易準確地定義它,我們只能說在某一時間段內熱度高,受年輕人喜愛追捧的事物,就是潮流文化,因凸顯個性而受到年輕人追捧的品牌,就是潮牌。
  • 頂尖潮牌牽手天貓,千億潮牌市場迎來破圈時刻
    公開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之間,潮牌消費逐漸趕超非潮牌,到2018年,潮牌消費增速為84%,已經是非潮牌增長率的4倍,後者增速為21%。2019年潮牌市場的消費增量更是不容小覷,中國年輕人在潮牌上的花費近3000億人民幣。
  • 我們不可不知的土生土長原創潮牌
    所謂「潮牌」,多指一些原創品牌,它們有自己的設計,張揚設計師的獨特思想品格、風格和生活態度,整體商品被人認可為潮品。潮牌不完全等同於時尚品牌,潮牌比起時尚品牌更前衛,更小眾,更符合當下年輕人穿著風格。潮人穿的是概念,潮牌賣的是思想,真正的潮牌需要有獨到思想和精神,或者具有象徵性意義,代表某種態度。
  • 潮牌文化:究竟是理性追逐還是盲目跟風?
    從事廣告業,並準備把經營買手店作為副業的景帥當天正在出差,但仍不忘讓妹妹幫他搶購一件,當他再回北京時,三裡屯優衣庫門店外依然還有為買T恤而排起的隊伍。一件T恤引發的瘋狂,折射出成長於消費時代中80後、90後、00後年輕人對於潮流品牌的熱衷,他們用品牌消費來建立身份認同,通過潮牌和奢侈品傳達他們對時尚的理解和品位,鍾情用物質去構建自己的審美體系與個人世界。
  • 起底日本潮牌兒們,主理人被封印的顏值,也一同保存
    疲於擴張的政府,發展工業振興經濟,民眾生活才得到改善,隨之而來的文化復興催生了對潮流渴望的年輕人。文學上有村上春樹,為那些一無所有的人準備了一些話語,支撐著人們活下去的信念……我們所熟知的山本耀司、北野武、草間彌生、三宅一生、高田賢三也在那個時期度過了自己的青年時代為他們後來的作品刻下了時代烙印。
  • 沱牌的潮牌之旅,每一步都走到了年輕人的心裡
    編輯 | 張偉(營銷觀察主筆)來源 | 營銷觀察(ID:yingxiao856)今天的年輕人,對廣而告之的硬廣已經很難再提起興趣。什麼樣的營銷才能提起年輕人的興趣?好看、好玩、更有創意。只有及時擁抱變化、探索營銷玩法,品牌才能在不斷變化的營銷環境中,有效觸達目標受眾、潛移默化傳遞信息。
  • 40年潮牌上位史
    不得不提的那些潮牌 Stussy:從衝浪板起源的潮牌老大哥潮牌是嘻哈、滑板等亞文化運動的產物,最早的潮牌老大哥Stussy,誕生於1980年。在美國加州LA沿岸的LAGUNA海灘,當地一個衝浪高手Shawn Stussy當年將自己所設計的塗鴉式籤名印製在衝浪板之上。
  • 火影忍者:當主角玩起時尚,卡卡西和帶土一身潮牌,鼬神很寒酸
    火影忍者:當忍者玩起了時尚,卡卡西一身潮牌,佐助和鼬很寒酸提起《火影忍者》這部動漫,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動漫中的眾多忍者們,這些忍者每一個都個性鮮明,讓人看一眼就能印象深刻。卡卡西脫下寒酸的忍服,換上一身潮牌,鼬和佐助的時尚真心欣賞不來。當鳴人和佐助玩起時尚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鳴人和佐助從小就成為孤兒,兩人雖然以前都有很強大的背景,但是因為父母犧牲只能靠村子的接濟生活,所以從小到大也沒有潮流過。漩渦鳴人更是窮得可憐,身上的錢都不夠一日三餐的,喝的牛奶都是過期的,所以是真的窮。
  • 全球潮牌LOGO大集合!
    ,停業了,市面上的貨也在水漲船高,有興趣的去研究研究吧。去香港購物你一定不會錯過新港中心LG層的時裝潮牌abc>,此店的老闆不是別人,就是歌壇巨星古巨基。店面的設計簡潔大方,牆壁、衣架、收銀臺、換衣室的帘子,以及店鋪中央的旋轉木馬,都是純粹的白色,處處有設計的奇妙感。
  • 大鵝可楽首播為小摳腳打造超人裝扮,一身吉利服耀眼,就是有點綠
    幫那些有選擇恐懼症的人或者想要走在時尚前沿的鋪路。5.11日,可楽迎來了在大鵝公會的首秀。當日,大鵝公會也是非常看好這位年輕的主播,力挺他的首秀工作,為他邀請了幾位重磅級嘉賓,分別有難言、小摳腳、懷念這幾個超人氣戶外主播。地點選在了上海的潮牌街,這條街在中國也是相當有名的潮牌街,各種潮牌應有盡有。
  • 潮牌才是營銷界的高級玩家!
    然鵝,其實「老」營銷人可以發現,跨界聯名、飢餓營銷這些不是創造出來的,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出現了拿著號碼牌搭著帳篷買潮牌限量款的年輕人。 拿在手裡的品牌,充滿自信的笑容,和別人的目光就是潮牌帶給年輕人的不可替代,讓年輕人追逐和膜拜。
  • 怎麼看待穿潮牌fake的人?
    一件正品的潮牌少說也得好幾千,儘管我再怎麼喜歡SUP喜歡AJ,但家裡沒有印鈔機的我,就算拿出所有的零花錢也不夠買一件正品。那麼問題來了,為何不拿著同等的錢去買好幾件潮牌fake穿看看呢?可能一開始你會覺得買fake對不起「初心」,但事後你會慢慢發覺,如果只為了一件潮牌花上自己所有家當你會感到不值,漸漸的你會發現其實買fake並沒有什麼可恥的。反倒是有人問你「你這是fake吧」,往往你不承認,更是滿臉硬氣,滿臉不屑的告訴對方自己穿的是正品。像這種回答,不僅丟人,還會敗壞對方對你的好感。
  • 潮牌你只識Supreme?盤點2020年不可不知的三大潮牌!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潮牌,你又擁有幾多個呢?Supreme、Stussy、OFF-WHITE?每當講起潮牌,相信大家腦海中閃現的品牌都離不開以上幾個。其實,除了以上潮牌始祖以外,在2019年後有不少突如其來崛起的潮牌。
  • 海賊王:草帽一夥潮牌壁紙,娜美的打扮好酷,路飛在玩平衡車
    今天分享的是草帽一夥潮牌風格手機壁紙,這是畫師筆下的草帽一夥哦,並非來自尾田官方,看看這位畫師畫的草帽一夥另類風格怎麼樣。路飛在海上是無所畏懼的海賊船長,在陸地上他也是一個玩心很大的少年,穿了一身潮牌服裝,玩起了迷你平衡車,這個牌子的平衡車你認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