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限量、IP聯名?潮牌才是營銷界的高級玩家!

2021-01-07 騰訊網

本文大概:5000字

建議閱讀:8分鐘

喜茶們創造的排隊天價買一杯奶茶,完美日記們跨界聯名不亦樂乎,泡泡瑪特帶動了盲盒營銷的新風尚,成為了當下炙手可熱的潮玩派系。2020年這一年,新品牌曾出不窮,飢餓營銷、跨界聯名、IP打造、玩限量...這些最近大熱的營銷手段,催生了新一輪消費品牌。

然鵝,其實「老」營銷人可以發現,跨界聯名、飢餓營銷這些不是創造出來的,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出現了拿著號碼牌搭著帳篷買潮牌限量款的年輕人。

拿在手裡的品牌,充滿自信的笑容,和別人的目光就是潮牌帶給年輕人的不可替代,讓年輕人追逐和膜拜。

製造潮流,善於抓住趨勢,潮牌才是IP聯名、稀缺營銷的高級玩家,潮流製造機,新一代的收割機。

與其追逐稍縱即逝的「風口」,不如回過頭來看看「鼻祖」的策略和玩法,為什麼讓年輕人趨之若鶩?為什麼讓消費者覺得很「酷」。今天新說君就為大家盤點下潮牌的前世今生,看品牌如何打造潮酷基因?

小眾群體的「潮」

百度百科對潮牌的定義:「多指一些原創品牌,有自己的設計,張揚設計師的獨特思想品格、風格和生活態度,整體商品被人認可為潮品的品牌。」在全球整體億萬美金的服裝市場中,潮牌作為一股新興勢力,近年來逐漸釋放出巨大的商業價值

潮牌具有符號化、原創、小規模、多跨界、品類相對單一、善於打造爆品、創始人個人特徵明顯等特點。

潮牌的發家史

潮牌的發展主要經歷以下四個階段:

1960-1980年萌芽期:熱愛衝浪、冒險的設計師品牌。在服飾中加入滑板服、工裝等元素,以 Stussy為代表的品牌,形成特有的文化風格。

1980-2000年黃金髮展期:潮牌文化進入日本原宿,出現了藤原浩、長尾智明、高橋盾等教父級人物,推動潮牌的多元發展。

2000-2010年全球化時期:潮牌成為明星出街的私服,進入了大眾視野

2010年至今:進一步大眾化。隨著經濟發展,消費升級,全球潮牌圈開始走向日常生活化,不再拘泥街頭文化,融入現代精神,具有了新的文化內涵,同時爆發出更大的活力和商業價值。

50年代,潮文化最初興起於米國的嬉皮文化,滑板、衝浪、街頭籃球等運動受到青少年的追捧。松松垮垮的穿衣風格,彰顯了新一代的個性,同時解放了穿衣思維,打破了穿衣束縛。比如從衝浪文化發展起來的潮牌元老OG-Stussy ,滑板潮牌Thrasher,德州老品牌專攻工裝風背帶褲的Dickies等。

60年代,地鐵、公路等公共運輸開始出現塗鴉,潮牌也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慵懶、寬鬆設計湧入街頭潮牌,原創設計中加入了色彩鮮豔的前沿街頭塗鴉文化,增加了潮牌的多元和豐富性。

像Supreme、Champion等最近因為明星頻繁穿出街而炙手可熱的潮牌,就是街頭文化的代表。而其實Champion早在1919年就已經成立,曾經家喻戶曉的「老」品牌,有近百年歷史的運動品牌,彷佛一夜之間又火遍街頭,煥發新生機。卓越品牌如何再次爆發新生力,不妨可以參考一下Champion的路線,新說君有空再給你盤盤。

再把目光放到日本潮流界。日本創新設計師將日本流行趨勢和歐美街頭元素融合,將日本潮牌推向了國際。產生了影響世界潮流的大師,山本耀司、川久保玲、高田賢三和三宅一生以及眾多知名潮牌比如 Y-3、COMME des GARÇONS、Kenzo 、EVISU、Bape、Neighborhood、ISSEY MIYAKE等。

潮牌的發展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密不可分。他們可能租房子、租車、租衣服什麼都租,但是年輕人追求時尚潮流,熱衷投資自己,在這種生活理念下,使得潮流文化可以更好的發展。除此之外,講究高品質和做工;將古典民間藝術與新派的年輕街頭風格融合,設計出具有品牌特色的潮元素,比如來自大阪自由設計師山根英彥創辦的牛仔品牌EVISU,其經典標誌來源於民間文化「福神」。這些共同推動了日本潮牌的發展。

營銷出來的「潮」

潮牌之所以「潮」,除了獨特的文化和設計,營銷是重要的推手。高頻次的品牌聯名,樂此不疲的稀缺營銷、明星打樣、加上社會化營銷,成為潮牌營銷的四大武器,使得潮牌所向無敵。

1.品牌聯名

品牌聯名最早起源於1934年,Converse 與Disney 聯名,第一雙米老鼠帆布鞋誕生了。Supreme和LV的合作必須擁有姓名,被稱為史上最強聯名。這一系列成為了2017年最受矚目的宇宙單品,大V買手熱炒瘋搶競相追捧,網友熱議,多次衝上微博熱搜。Supreme和LV聯名的連帽衫,原價860美金,可以炒翻番超過2000+美金!

品牌聯名跨界,沒有你想不到的,只有貧窮限制了想像力。除了服裝、鞋帽、背包等聯名外, Champion與世界名校合作,比如哈佛大學和密西根大學。

到今天聯名已經發展到「萬物皆可聯」。優衣庫×Kaws聯名T恤驚現「喪屍搶購潮」;宜家×Off-White的地毯掀起了家居潮流化……

總結一下,常見的品牌聯名方式,不外乎三種方式:

品牌與品牌聯名,是最常見的聯名方式。Supreme每年都會與不同品牌進行聯名。比如The North Face、Timberland、Levi's、Vans、Nike等等,而且基本推出單品都是斷貨王。

品牌與名人聯名,如明星、知名設計師、名人等,CHANEL曾在2017年與歌手法瑞爾·威廉士(Pharrell Williams)和運動品牌Adidas Originals,三者聯名推出了一款跑鞋,在市場上被炒到一雙20萬元人民幣的驚人價格。

品牌與IP聯名,如Champion與高校合作的知識界聯名款,Converse 與Disney聯名等都是基於IP的捆綁,達到雙贏的效果。

2.稀缺營銷

稀缺營銷同樣被潮牌用得淋漓盡致,靠單品限量製造稀缺性,打造產品IP。BAPE是「為買潮牌排長隊」的鼻祖,排隊文化從此誕生。炙手可熱的潮牌Supreme,採取限量發售的策略,6年只增加開了2家門店,當某款產品熱銷的時候,Supreme反而會停止發售,使得誰擁有限量單品誰就成為潮流圈的「大神」。學會克制是潮牌教給我們的智慧。

稀缺、限量、聯名這些都使得潮牌顯得更加的「酷」。Z世代既成為消費潮牌的主力軍,也成為整個消費市場的重要力量。穿潮牌等於「我穿的與眾不同」,通過潮牌彰顯個性表達自我,正符合了當下年輕人熱愛消費同時追求獨特性的特質。

如果再深挖一層,製造「稀缺感」,其實是培養品牌的死忠粉。比如買到Supreme,是進入潮文化圈的「門票」。如果你是街頭文化的愛好者,就不可能會錯過。今天的私域粉,就是在培養品牌的忠誠度和粘性。

據《Wired》雜誌一篇文章中說過,搶購不僅要排隊,近年來發展的趨勢,在排隊之前,甚至還要先取得排隊的資格。

3.明星加持

明星街拍潮牌走紅,是潮牌走入大眾視線的重要路徑。潮流很大程度上源於跟風,而明星達人就是重要的風向標。很多藝人都愛穿經典的款式或限量版,如餘文樂,陳偉霆等,多次上節目身穿潮牌。

前文提到的美國潮牌Champion被國內熟知,很大程度上都源於潮流人士、明星們對它的鐘愛,比如吳亦凡、楊冪、迪麗熱巴、陳偉霆等,都曾穿著該品牌出現在公眾視野。

華揚時尚與新浪微博社會化營銷研究所共同發布《時尚2020,潮Z看!Z世代時尚消費洞察報告》中指出,Z世代熱衷的潮牌緣起明星帶貨,帶有圈層文化和代際認同感等。

可以看出無論是走紅還是帶貨,明星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4.社會化營銷

傳播渠道更加多元,如微博,小紅書,抖音等,將大眾與明星的傳播路徑縮短,反饋互動更加及時。潮牌通過聯名製造「噱頭」,通過社交媒體裂變傳播,社交媒體成為爆品製造機和加速器。

通過社交媒體可以讓年輕人看到明星大V在穿什麼牌子、怎麼穿更好看,更酷。年輕人會向偶像模仿看齊的同時,品牌單品由KOL的街拍圖曝光後,可以迅速在社交圈發酵,引發粉絲關注。曾經很愛Supreme的吳亦凡,霸佔衣櫃的示範效應,使得Supreme出圈,為品牌大力的宣傳了一把。

另一方面,潮牌幫助年輕人進行自我表達,創造真實且有辨識度的形象。年輕人主動的在社交媒體,分享著自己的態度和品味。

如何讓品牌像潮牌一樣酷起來?

盤了這麼多「別人家的品牌」,能給品牌發展帶來什麼啟示?如何像潮牌一樣,讓品牌酷起來?個人覺得還蠻值得借鑑,總結出6個法則:

法則一.具有標識性的獨特設計

潮牌往往讓人有過目不忘的「爆款」標誌,也是彰顯個性的重要抓手。通過超大的符號,來表示特定群體的主張。

川久保玲1973年創立的品牌Comme des Garcons,主打T恤,針織衫和襯衫,以帶有眼睛的經典紅色桃心為招牌圖案,引人注目,讓人過目不忘。

再比如以超大「M」為標誌的主打高品質牛仔褲,優質古著風格的牛仔褲潮牌Evisu,貝克漢姆都是它的粉絲。獨具特色的設計元素,出街即炸街!

除了顯眼的大標誌,還有代表價值觀的slogan。NBHD 的招牌 slogan 「The Filth and the Fury」。它與知名皮靴品牌 Dr. Martens 的聯名系列單品中,就將Slogan作為符號加在了鞋頭上。

日本著名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創立的ISSEY MIYAKE,以創意聞名,工藝感的格子塊成為了品牌的「名片」。見到了格子,自然就聯想到了品牌,產生了強關聯。

法則二.為品牌注入內涵

緣起於「亞文化圈」的潮牌,先被一部分少數群體喜愛。而潮牌不只是加個Logo,還需要賦予特定的文化意義。不僅要保持獨具特色的設計感,更重要的是為品牌注入文化和靈魂,才是最終粘結消費者的紐帶。

潮牌有著鮮明的文化和特色。比如 Stussy創始人Shawn Stussy是衝浪狂熱者,他將自己的塗鴉籤名印在了衝浪板上,很多人都覺得籤名很酷,於是就要求他在自己的滑板或者衣服上簽名。就這樣Shawn Stussy創造了的時尚美學,並成為海灘文化的代表品牌,被年輕人追逐。

帶動了街頭文化的Vans,是滑板屆的典型代表。Tony Alva 是第一位做出滑離泳池,平衡著陸動作,被粉絲稱之為"OFF THE WALL",這也自此成為了Vans的街頭文化標誌。

因此,品牌除了有顏,更多要思考粘住消費者的「核」是什麼。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才萬裡挑一。

法則三.擺出「你有我無,有錢難買」的架勢

標榜態度,製造稀缺感。這一點潮牌的路數和奢侈品的打造有異曲同工之妙。前文中所描述的營銷手段「限量」「搶購」「排隊」等是奢侈品和潮牌打造「稀缺」價值感的常規操作。

品牌越是擺出「你有我無,有錢難買」的架勢,消費者反而「越買不到,越想要」。不是所有人都能穿上一件潮牌,聯名款越放越值錢,二手市場也一件難求。

稀缺,代表著資源的不均衡,而擁有「稀缺」,則代表著我擁有你沒有擁有的資源,和與此同時帶來的優越感和價值感。

最近上市的潮牌玩具泡泡瑪特,也正是「限量」的高手,限量款二手市場高價求購,除了限量又加入了新玩法「盲盒」,永遠不知道盲盒裡面是什麼。進一步刺激了消費者的「探索欲」,使得不確定性和確定性的來回刺激下的潮玩玩家,剁手不停。

法則四.有「規矩」,打造品牌的儀式感

「搶購」、「限量」這些手段的前提下,品牌還要打造足夠的儀式感。限時發布如何打造出儀式感?把握兩個關鍵點,「稀缺性」和「持續性」。比如固定時間排隊:Supreme有很「酷」的規矩:比如周四店門口排長隊,等待新品上架。通過遵循這兩個準則,Supreme創造了一種消費者可以知道什麼時間購買,並且每次都會有新發現的文化。

除了常規的手法,「搶購」因為媒介的創新,具有了有更多的方式,比如直播的「五四三二一,上連結」也成為了「搶購」的重要手段,使得本不具備「稀缺感」的產品具有了被搶的價值。除了品牌為主導的儀式,還有需求端製造的儀式,比如二手市場流通,成為了一個品牌是否成為炙手可熱的品牌的標誌。

法則五.製造一種社交貨幣

什麼是社交貨幣?是社會中兩個及以上的多個個體,在獲取認同感與聯繫感之前對於知識儲備的消耗。用人話說,就是談資。哪個品牌出了哪個限量就成為了小圈子裡的談資。科技媒體人「那個吳小明」對社交幣進行了分類,潮牌就屬於那個「裝B幣」「形象幣」「趣味幣」,可能還要增加一個「品味幣」。而在圈子外,成為標榜自己趣味和品味的貨幣。

圖來源:科技媒體人-那個吳小明

它還是融入群體的一個專門磚。在年輕潮流圈,有「穿AJ,Supreme才配進入潮流社交圈」的傳言,其本質上是建立一種圈內共同對話的語言。19年一篇由00後作者木汁寫的文章「我跟我奶奶說我的AJ鞋是200塊買的」,分分鐘10萬+,引起了全網的討論。

法則六.品牌與KOL共創

據Glossy研究報告透露,受訪者所在的品牌,55%計劃增加KOL方面的投資預算,只有3%表示公司將削減對KOL的開支。不難看出KOL仍然是當下最重要的與消費者溝通的橋梁。然而值得思考的是,眾多品牌對KOL趨之若鶩的同時,用戶是否已經麻木?是否紅人營銷的效果也逐漸衰減?答案未可知,不敢亂下定論,但是我們可以從潮牌與KOL的關係中得到三點啟發:

1. KOL要有態度和世界觀,並且這種態度和世界觀可以和品牌契合。

2. KOL與品牌的合作,不僅僅是一次的「買賣」或者「流量」導向的關係,而是願意為品牌投入,對品牌有激情。

3. 品牌與KOL的關係,是共創共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長期夥伴關係。美妝屆的潮牌FENTY BEAUTY,由時尚性感天后Rihanna創立,蕾哈娜本人在社交媒體上自己做起了美妝博主,讓Fenty Beauty賣斷了貨。(FENTY BEAUTY也是可圈可點的美妝品牌,挖個坑,等再盤)創始人本身就是KOL的品牌也不剩枚舉,那麼不具備KOL屬性的品牌,是否要考慮如何建立共創共建的長期夥伴關係。

我們回過頭來看,其實現在很多新品牌的產品創新、營銷玩法,用網際網路流行的詞兒就是「降維打擊」的策略。這也是為什麼「大牌平替」火出圈的原因。在消費升級的需求下,人們需要更好的產品,更好的服務,新消費蘊藏著巨大的商業能量。正如眾多網紅品牌的「爸爸」雕爺所說「所有的消費品都值得再做一遍。」

節目預告

Power有Point第二期,我們請來法國高商丹尼斯·莫塞利教授,再次開講,三個觀點講清楚潮牌的底層邏輯:「下一個風口?街頭潮牌」。

本文參考資料:

易凱資本《讀懂新一代,必須要了解的潮牌發展簡史》

經緯創投《萬物皆可聯名的時代,品牌們如何才能製造爆款?》

IFB《潮牌 Supreme 值得借鑑的6個營銷法則! 》

MBA智庫百科:潮牌在世界各地

       

相關焦點

  • 酷玩跨界,玩真的!iQOO Neo攜手潮牌STAYREAL推出限量聯名禮盒
    為了滿足年輕用戶們的興趣愛好,iQOO此前與多個知名品牌和IP聯名過,這其中就包括樂高、《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星際迷航:發現號》、鎮魂街、蝙蝠俠以及綠箭薄荷糖等。最近iQOO再次進行跨界聯名,與五月天阿信及知名藝術家不二良共同創立的年輕潮牌「STAYREAL」攜手推出了限量聯名禮盒,並聯合了電競、街舞、鞋圈、時尚四大領域達人,共同詮釋iQOO的酷玩精神。
  • 潮牌聯名!雷蛇×A BATHING APE聯名限量周邊發布
    潮牌聯名,夢幻聯動。 雷蛇 × A BATHING APE,兩個不同領域的潮牌竟然聯動了起來,共同推出一系列聯名限量周邊,被稱之為「A GAMING APE」系列。首批產品包括T恤、連帽衫、背包、RAZER Opus無線耳機、重裝甲蟲V2速度版滑鼠墊和煉獄蝰蛇V2遊戲滑鼠。
  • SNK出現銷售鬼才,聯名吳亦凡旗下潮牌發售限量款遊戲機!
    在科技日益發展的今日,商家們為了銷售自己的商品也是傷透了腦筋,但是在前段時間MAC口紅聯名了騰訊手遊大作《王者榮耀》發售限量口紅之後居然取得了奇效,口紅很快就銷售一空。甚至很多玩家只是為了買來收藏而已,因為王者榮耀的玩家本來就很多。
  • 一起酷,一起玩!iQOO攜手STAYREAL,打造潮酷限量聯名禮盒
    現如今有很多的手機品牌都試過與其他行業品牌跨界合作,攜手推出聯名禮盒,其中就有iQOO。此前iQOO曾和樂高、鎮魂街以及綠箭薄荷糖等知名品牌和IP都有過合作,最近它又跟一個創意潮牌打造了一款限量聯名禮盒。
  • 推潮玩IP,realme成第一科技潮牌
    科技+潮玩=?這兩個極具爆發力的品類碰撞在一起,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以「敢越級」為態度的 realme 在品牌定位上越級,引領科技潮玩,打造了科技行業的第一潮牌。在2020年手機市場增長放緩、科技行業並沒有太多新意的市場環境下, realme 以驚人的速度售出了5,000萬部手機,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手機廠商。
  • 寶馬與服裝潮牌打造限量M4,大鼻孔黑武士!新車標值得收藏
    寶馬與服裝潮牌打造限量M4,大鼻孔黑武士!新車標值得收藏 汽車行業當中從來都不缺乏跨界合作的案例,就拿國產車來說,紅旗汽車與故宮,李寧服裝,殲20項目都有過宣傳合作,這種跨界聯名的方式很容易形成新的賣點,豪華品牌往往都很擅長。
  • iQOO Neo酷玩跨界,與STAYREAL 推出限量聯名禮盒
    繼樂高、《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星際迷航:發現號》、鎮魂街、蝙蝠俠、綠箭薄荷糖等知名品牌和IP後,iQOO手機這次跨界創意潮牌,與五月天阿信及知名藝術家不二良共同創辦的「STAYREAL」推出限量聯名禮盒,並攜手電競、街舞、鞋圈、時尚四大領域達人,共同詮釋「酷玩,我們來真的」及
  • BOY LONDON限量聯名合作系列
    8月26日,BOY LONDON與騰訊旗下經典遊戲IP DNF《地下城與勇士》正式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並於上海舉行了籤約儀式,攜手推出限量聯名款合作系列。此次聯名系列即將於全國範圍進行限量發售,旨在將BOY LONDON「朋克、先鋒、自由」的品牌DNA與DNF所代表的年輕文化形態相結合,串聯起Z世代網絡新青年與潮流文化的紐帶,打造不拘一格的時尚新風潮。
  • 潮牌排隊上天貓,A BATHING APE首發COACH聯名款
    潮牌排隊上天貓,A BATHING APE首發COACH聯名款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20-03-20 摘要:3月19日,日本原宿潮牌Bape開設天貓旗艦店
  • 鞋圈聯名鄙視鏈:一線高奢和街頭潮牌,到底誰是贏家?
    最近寫了蠻多關於鞋的文章,但很少專門寫聯名,這幾年的聯名很容易火,但在聯名屆裡,也是有鄙視鏈的,一線高奢,似乎永遠瞧不起街頭潮牌。好在這兩年,終於有了點變化,值得和大家聊一聊。首當其衝的是今年的熱門聯名:法國奢侈品牌Dior與運動潮牌Air Jordan聯名鞋款Dior x Air Jordan 1 OG。
  • KAWS潮牌聯名?世界巡展「KAWS:HOLIDAY」水上系列周邊單品
    潮牌聯名現在已經是屢見不鮮了,那麼最近比較風靡的KAWS潮牌聯名你知道多少呢?知道不知道的先不著急,先來欣賞一下「KAWS:HOLIDAY」的世界巡展!KAWS:HOLIDAY這次巡展將在7.19-8.19在韓國首爾展出,同時CLOT中國官網也會發售,那麼KAWS 愛好者們,來看看下邊的系列單品吧KAWS:HOLIDAY與 AllRightsReserved 合作推出的系列主題商品包括浮水公仔、浮床、雨傘、3款T恤及毛巾共5款獨家限量商品
  • 優衣庫與KAWS上演哄搶「釜山行」:如何玩轉聯名限量「陰謀」?
    與星巴克貓爪杯類似,這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場潮牌和快時尚的聯名款發售,已經演變成為一場現象級的魔幻娛樂營銷,以及年度行為藝術。潮流界聯名限量年年有,為何只有KAWS和優衣庫合謀出圈如此成功?600萬UT銷量背後KAWS與優衣庫雙贏:聯名終結、從眾心理、集體狂歡這是一場優衣庫的勝利,也是一場KAWS的勝利。
  • Dior聯名AJ!奢侈品與潮牌的界限逐步模糊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最近這幾年潮流單品與奢侈品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從最初LV和Supreme的聯名,到Off-white創始人Virgil Abloh接棒Louis Vuitton藝術總監,在到前幾天開啟抽籤預售的Dior×Air Jordan1限量球鞋,都讓大眾意識到,
  • 頂尖潮牌牽手天貓,千億潮牌市場迎來破圈時刻
    作者:陶力 易佳穎近日,天貓潮人節開幕,7大潮流風格首發,包括設計追新派、街頭酷族、復古玩家、運動潮咖、鹽甜精分、國潮達人、都市隱潮。百餘個潮牌將聯合首發百款潮流新品,還有範丞丞、宋妍霏、馬伯謙等國內潮流明星、主理人助陣。與此同時,天貓還在年初推出官方潮流陣地——天貓潮LIVE,從大數據分析、跨界聯名設計到定製化潮流體驗,全方位一體化布局潮流市場。
  • 炮王羅志祥毫髮無傷,潮牌GOTNOFEARS繼續聯名!
    2019年華流潮牌 GOTNOFEARS 成立,在創立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打破過去大眾對於臺灣潮牌的傳統印象。 除了開幕前就和德國品牌 #DAMUR 合作登上 2020 SS「柏林時裝周」,去年 8 月也陸續在東京原宿 Laforet 百貨以及六本木時尚名所 Restir 開設快閃店。
  • 守望先鋒、LOL線下驚喜不斷,這些聯名潮牌有點...
    近日,不少商家也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商品,其中,一些遊戲廠商與潮牌聯名推出的絕版商品又重新上架,這簡直就是遊戲宅的福音啊!如今,遊戲品牌與潮牌IP聯動的銷售形式已經屢見不鮮,商品的形式亦是五花八門,服飾、美妝、鞋包、配飾應有盡有,然而,這些打著遊戲招牌的潮牌聯名產品質量非常參差不齊,希望大家能在激動之餘,儘量保持理性,切莫衝動購物!
  • 高級時裝聯名街頭風格,究竟有什麼樣的火花
    正統奢侈品大牌與年輕街頭潮牌的結合自然是自帶熱門屬性,這些百年老牌們漸漸開始重視年輕消費者的喜好,通過與潮牌的合作,既能豐富產品線,又能快速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佔據熱門話題榜;而時下搶手的各大潮牌們,也在各種跨界合作中提升了不少知名度。越來越多的時裝品牌都開始進行聯名合作,其中還包括了時裝與潮牌、運動品牌之間的合作。
  • 40年潮牌上位史
    在瘋狂追捧潮牌的人中,有些是真愛,有些是為錢,有些是為名...不管是為什麼,潮牌的全球市場規模已經達到數十億美金,歐洲奢侈品牌自行設計或聯名的潮牌款式銷售額達3090億美金,為品牌貢獻了5%的增長。對於某一群體來說,開一臺豪車是身份的象徵,對另一個群體,買一個愛馬仕的鉑金包才是。對於千禧一代和Z世代,潮牌恰恰是他們的表達身份、尋找認同感的語言。因為潮牌夠酷、夠帥、夠特立獨行,足夠他們在社交媒體上顯得與眾不同。2. 潮牌法寶:「饑渴營銷」由BAPE「一不小心」開創出來的「稀缺營銷」成為潮牌營銷的重要策略之一。
  • 夾機佔聯名萬代南宮夢 用「玩」實現ip商業價值
    十二棟文化、萬代南夢宮(上海)遊樂有限公司、株式會社萬代南夢宮遊藝三方將共同打造 」LLJ夾機佔X NAMCO」聯名品牌,共同開發中國大陸地區線下娛樂市場。LLJ夾機佔是十二棟文化旗下新零售品牌,是國內網紅娃娃機門店,現已布局全國8個城市,佔據一二線市場A類商圈核心位置,聚焦90後、95後年輕消費群體。
  • 解鎖「銀」色科技潮流生活,BOY LONDON x HONOR聯名跨界限量禮盒發布
    順應「銀」色時代的悄然而至,BOY LONDON x HONOR聯名跨界限量禮盒以閃耀著銀色光芒的包裝示人,「BOY LONDON」和「HONOR」的浮雕Logo點明聯名雙方。打開盒蓋,印有BOY LONDON經典老鷹圖案的在銀色鏈條的映襯下格外惹眼。擁有同樣印花的限量徽章也增加了產品的可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