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會客廳 | 目標成為服務機器人行業的「蘋果」 ,以色列創業者與...

2021-01-20 天極網資訊

編者按: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2035年的發展目標是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如何展現深圳在建設科技中心和科學中心上的細節,《深圳商報》推出《科創會客廳》欄目,對話深圳的科技創業者和科學研究者。本期會客廳,我們將對話一位與深圳經濟特區同齡的以色列創業者,聽一聽為什麼他會感慨「找不到離開這裡的任何理由」。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錢飛鳴 袁斯茹

「我希望自己的企業成為服務機器人界的標杆,如同蘋果公司。」昨日,來自以色列的Gal Goren對深圳商報記者如此表示。

「我今年40歲,我知道深圳經濟特區也是40歲。」與深圳同齡的Gal Goren給自己取了個中文名:高國仁。2017年,高國仁選擇舉家來深創業,從零開始成立睿博天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自2018年推出一代產品後,至今賣出了5000多臺,睿博天米的規模在過去三年內增長三倍。目前,睿博天米的月產能是1萬臺,機器人銷往36個國家和地區。

高國仁在位於福田保稅區的辦公室中,窗外是深圳河,窗臺上的temi機器人模型也由深圳製造

高國仁的辦公地點位於福田保稅區的長富金茂大廈,窗外望去便是深圳河的入海口。談起2016年的離鄉創業,高國仁給出的理由是:在以色列已經研發出產品概念,希望在深圳變成產品。他用「震撼」一詞對於深圳的第一印象:「世界上不會再有第二座如此年輕卻如此發達的城市。」 目前,temi 機器人的運營總部、全球技術支持中心以及生產基地均設立在深圳。 

睿博天米英文名叫temi,取自「tecnology(技術)」和「大米」兩詞的結合。高國仁說:「希望自己的科技產品像大米一樣不可或缺」。與很多服務機器人追求「人形」不同,temi的產品由一塊屏幕和身體組成,可實現釐米級地圖構建和空間定位。據高國仁介紹,核心技術為自主研發的導航系統,搭載360度雷射雷達,配合自研算法,可靈活調配機身中的60餘個傳感器,進行精準人臉識別和智能避障。通過捕捉用戶形態,還可實現智能跟隨。

temi很「年輕」,但已在中國市場多個場景規模化落地:在香港港鐵近百個地鐵站,會有機器人為乘客提供查詢、領路服務;在深圳的圖書館,會有機器人為讀者找書、查書,提供圖書借閱歸還等服務;在騰訊大廈或者星河灣售樓中心,會有機器人為客戶迎賓、導航……

2020年疫情期間,temi機器人不僅被以色列官方列為解決方案,也首次走進了中國的養老院。高國仁表示,「新冠疫情為這一行業帶來巨大推動作用,這對我們來說是難得機遇。」在深圳市機器人協會舉辦的年度評選中,睿博天米獲得2020深圳服務機器人技術創新獎。帶著10歲兒子上臺領獎的高國仁說:「希望產品從深圳走向世界」。

高國仁(左三)帶著兒子上臺領獎

在服務機器人行業,年輕的temi被視為成功突圍的「新秀」。2017年在深圳從零起步,高國仁於2018年推出了一代產品,至今賣出了5000多臺,企業規模三年內增長了三倍。接受深圳商報的專訪,他說:「我找不到離開這裡的任何理由。」

初到深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深圳商報:您的領獎儀式令人印象深刻。能否和大家說一說,為什麼會帶著兒子一同上臺?

高:我有三個孩子,大兒子今年已經10歲。每晚睡前我都會跟他聊會天,分享今天工作發生了什麼。這次領獎是個很好的機會,讓他知道有這麼多人對機器人感興趣,體會我的工作日常。

深圳商報:我們知道,您和家人是2017年從以色列來到中國的,當初為什麼選擇深圳?

高:2015年,我們在以色列特拉維夫成立了一家機器人公司。經過近兩年的研發,我們感覺到推出產品的時機已經成熟。中國的製造業發達,要實現產品量產,深圳是絕佳選擇。剛來時,公司沒有員工,到現在已有60餘人。如今公司業務越來越向深圳集中,除了製造,我們的研發、市場開拓也在這裡展開。我們想從深圳打開國際業務。

高國仁(右三)參加頒獎儀式

深圳商報:2017年是您第一次來深圳嗎?對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高:雖然此前聽說過深圳,但深圳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城市。

第一印象,是非常震撼。深圳是一個製造業發達的城市,因此在我的想像中,這裡應該以工廠為主。我當時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覺得全世界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如此年輕卻如此發達的城市。


孩子上學首日,「那真是混亂的一天」

深圳商報:舉家來到深圳,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勇氣?如何適應這裡的生活的?

高:家人必須要待在一起。我太太一開始有猶豫,但我說服了她。剛來深圳的前八個月非常艱難,我面對兩大難題:第一是公司必須馬上啟動運營,這涉及到非常多的準備工作。第二是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家人如何適應全新環境,尤其是孩子們。幸運的是,他們適應地很快,孩子們的中文說得比我好多了。現在我們出門想買東西,都會讓小朋友出面。

深圳商報:在異鄉創業和生活,您能舉例一個最艱難的時刻嗎?

高:艱難時刻真不少。印象最深的是來深兩周後,孩子們的開學第一天。那是八月中旬,非常熱,我當時沒有辦手機卡,也不知道學校的具體地址。我們花了很久才坐上一輛計程車,但語言不通,沒人說得清我們的目的地在哪。好不容易到學校了,發現已經遲到了。我們想用現金付車費,但司機說現在都是掃碼支付了。當時,我一左一右「提著」兩個孩子,就像拎著兩件行李下了車,那真是混亂的一天。


取名「科技+大米」,要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深圳商報:公司名稱Temi有什麼含義?

高:「te」取自「tecnology」(技術)的意思。「mi」來自中文詞「大米」,我覺得它是文化中最基礎卻不可或缺的東西。Temi就是科技+大米,寓意它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emi機器人

深圳商報:那麼關於蘋果公司,您又是如何理解?

高:提起手機會想起蘋果,提起無人機會想起大疆,提起新能源車會想起特斯拉。在我看來,它們產品的共同點是簡潔的設計加上創新的技術。這些公司都是temi的榜樣,雖然我們還是一家非常年輕的公司,但我對團隊非常有信心。希望未來提起服務機器人,人們會首先想到temi。

深圳商報:temi機器人的初代產品是如何誕生的?

高:最初的想法來自我們公司的另一位創始人。他看到自己的祖母年紀大了,視力不好,手也不停抖動,端不穩食物,因此想研發一個幫助老年人生活的服務機器人。我們找到了現在的定位,是基於兩個原因:第一是不少年輕人關注到了我們的產品,表示很想使用;第二是我們發現比起「老年化」產品,人們普遍更喜歡年輕化設計的產品。因此公司調整了策略,開始面向大眾,研發一款年輕、簡潔、創新的產品。

服務機器人走進家庭,我認為不會很快

深圳商報:我們發現,temi機器人的外形簡潔,並沒有向人形靠攏。請問,這是出於什麼樣的設計理念?

高:現在的很多服務機器人,外形上有了手臂、眼睛、頭等,但我覺得這些技術的發展並不充分,也許5年後乃至10年後仍然不會有大的突破。如果一個機器人已經具備了人形,但在互動的時候並不足夠智能,反而會影響使用感。因此我們在設計產品外形時,放棄了追求「人形」,而是儘量保持外觀簡潔。希望它擺在家裡更像一件藝術品,而不是一臺冷冰冰的機器。

深圳商報:企業一再強調價格優勢,那temi機器人的核心技術是什麼?

高:temi機器人可以說是同類產品中售價很低的。因為我們的技術、配件等大部分由自己研發,可以保證價格在可控範圍內。我們的算法能在低能耗CPU上運行,這也降低了成本。

我們使用了完全開源的系統,像酒店、醫院等不同場景的機器人,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訂製。產品核心技術是通過算法調用機器人內置的60多個傳感器,可以控制它的行走,實現自主跟隨、避障等。

深圳商報:新冠疫情讓不少服務機器人找到了全新應用場景。您如何看待疫情帶來的影響?服務機器人什麼時候會真正進入人們的家庭生活?

高:疫情期間,機器人在安防、消殺、送餐等多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人們也漸漸發現使用場景可以延伸。進入人們的家庭生活,我覺得不會很快。根據目前的技術,服務機器人目前還是更多用於商業用途。比如在公司,用於迎賓;在商店,發揮導購作用;在酒店,幫助人們登記。這些任務都是很明確的,但是家庭的使用場景還不是非常明確。也許5年後,技術有了突破,人機互動會變得更加自然流暢。


深圳是座神奇的城市,我喜歡這裡

深圳商報:目前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深圳和以色列分別佔比多少?

高:最初研發在以色列。在深圳成立公司後,不僅生產和製造在這裡進行,研發和創新也在這裡開展。目前深圳公司有60人,其中一半以上是研發人員。以色列公司目前有15人。

temi產品全部是在深圳生產,我們搭建了靈活的生產線,目前月產量是一萬臺,根據需求還可以增加。我認為中國將成為我們的最大市場。

深圳商報:2019年,公司獲得了2000萬美元的新一輪融資,下一步計劃是什麼?

高:目前當然是成為服務機器人行業的第一名。拿到融資後,第一件事是繼續提高核心技術,完善產品功能,第二件事是拓展市場,擴大銷售。在初代產品之後,繼續推出第二代、第三代、第N代。

深圳商報:我們問最後一個問題。您今年40歲,深圳經濟特區也是建立四十周年。作為深圳的同齡人,您打算在深圳長期定居嗎?

高:深圳是一座神奇的城市,我很喜歡這裡,也很喜歡中國文化。我找不到離開這裡的任何理由。

類型:廣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第十三屆創業家年會 擎朗送餐機器人獲評「2020中國科創產業新銳...
    12月18日,圍繞「企服與科創」兩大主題,備受創投圈矚目的「第十三屆創業家年會」在北京盛大舉辦。活動匯聚了上千名創業者,以及上百位投資人共赴這場創投盛典,通過路演競賽形式,激發創業創新思維,共同探索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
  • ...明月湖國際智能產業科創基地集結全球硬核科技創業者
    「科創基地的使命是通過科創訓練營和新工科教育把兩江協同創新區各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年輕人培養成優秀的創業者和產品經理,再通過整合和融合兩江協同創新區各研究院的技術資源、周邊的供應鏈資源、本地的市場資本以及兩江協同創新區良好的配套和生態資源,幫助年輕的科技創業者快速成長,早日成為改變世界的明星公司。」李澤湘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 「深眸科技」推出高性價比家用服務機器人,行業下半年或迎來一波...
    另有CVSource數據顯示,從2020年2月起截至目前,機器人企業融資已超過15起,融資總金額約30億美元。其中,服務機器人企業融資額已接近10億元人民幣。隨著行業的充分競爭,機器人生產成本正在被大幅度拉低,這也是大規模商業落地的關鍵指標。
  • 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啟用
    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外景。 資料圖片本報電7月29日,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正式啟用。此外,客廳內同步建設了線上線下一體融合的「數字國際客廳」,包括產品技術交易平臺、中以資源資料庫、網絡視頻交流系統等板塊,全天候不停歇地連結全球商協會、企業、科研院所機構、高端人才等資源信息,同時預留產業發展區,承接高端落戶項目。
  • G60科創走廊機器人產業聯盟在安徽蕪湖成立
    據介紹,大會旨在打造G60科創走廊機器人產業一體化發展平臺,促進機器人產業鏈上下遊的資源整合、機器人產業與人工智慧的深度融合、產業與智力資本的有效對接,推動形成「九城聯動、資源共享、深度融合、集群發展」的格局。
  • 擎朗智能上榜「2020中國科創產業新銳TOP50」
    活動匯聚了上千名創業者,以及上百位投資人共赴這場創投盛典,通過路演競賽形式,激發創業創新思維,共同探索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經歷數千參賽企業全天的激烈路演參賽後,全球領先的商用服務機器人企業擎朗智能榮獲「2020中國科創產業新銳TOP50」。
  • 讓蘋果、Facebook等大佬側目,以色列的VR AR公司究竟有什麼魔力?
    在科技圈內,以色列甚至是被譽為全球的創新中心,很多投資人認為這個國家是「矽谷二號」。創業的國度,國內外巨頭都看中了這塊彈丸之地幾年前,一本名叫《創業的國度》的書可以說是風靡國內,這本書的序言中如是寫道,「這本書講述了不囿於現狀、敢於挑戰傳統的以色列人的故事,是他們創造了『以色列的秘密』,並樹立了他們國家成為世界上領先技術公司的重要研發中心的地位。」
  • 當機器人也開始踏足「X服務」行業...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幾乎每個地方都能看見機器人逐漸取代人類的影子,包括妓女。關於機器人與人類發生X行為的情節,或許我們都只在科幻電影中看過,但隨著人類製造機器人的技術不斷成熟,X愛機器人無疑將成為未來生活中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
  • 普渡科技創始人兼CEO張濤 榮登36氪「36歲以下了不起的創業者」榜單
    昨日,36氪公布「36 under36」,即「2020年度36位36歲以下了不起的創業者」榜單,其中普渡科技創始人兼CEO張濤憑藉自身在智能配送機器人領域取得的成績榮登榜單。另外需要符合36歲以下的卓越創業者,創立的公司在行業領域內至少為TOP3,具有顯著的科技、經濟價值。此次上榜創業者中,學歷水平主要集中在碩士研究生(39%)和本科(36%)水平,其中五位創業者擁有博士學位。上榜創業者所學習的專業中幾乎為數理化相關,計算機科學與技術(7位),機械與自動化(7位),金融、會計和經管(5位),電子電氣和軟體工程分別有3位。同時,超過三分之一的創業者有連續創業經驗。
  • DFRobot CEO 葉琛 「共話AI機器人」 — 以創客之名,鑄科創教育之夢
    近日,上海智位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DFRobot」)創始人兼CEO葉琛接受上海浦東軟體園採訪,講述如何通過提供創客空間、工具和內容,為全球客戶提供前沿科教服務和創新支持。
  • 誰能率先越過機器人行業的黎明前夜?
    一方面是供給的成本和品質會隨著規模增加日新月異,另一方面是需求側對具備低成本、穩定性、規模化、準確度等特質的勞動力的渴望與日俱增。在這個大前提下,在幾十萬、幾百萬用量級的品類中,商業屬性好、創業團隊強的公司價值會是巨大的。當然這個過程不會很快,需要有耐心,需要體力腦力心力都極優秀的創業者。 不過,對於這些傳統工業機器人之上的創新嘗試和資本對其的熱捧,市場上也不乏質疑聲音。
  • 100萬平方米科創載體規劃布局,南閔行發展引各路媒體聚焦 !小編...
    「O」代表Open Innovation,即開放創新,主要指以匯聚全球優質創新創業資源為目標,連結國內外,聯動長三角,根據創新創業者的需求和喜好,高起點規劃、高品質建設國際化、開放式科創街區,構建和完善熱帶雨林式的科創生態體系,不斷強化開放創新的樞紐門戶功能。「大零號灣」未來還會怎樣發展?
  • 九號機器人衝擊科創板,「雷軍系」再開花?
    【撰文/譚麗平 統籌/張喜斌】7月2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告頁面顯示,科創板擬上市公司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已正式提交註冊。這也意味著,如果順利上市,九號機器人將成為國內第一家通過發行CDR的形式登陸科創版的企業。
  • ...既是服務企業的「溫暖會客廳」 也是科創孵化的高端平臺
    企業幸福中心很幸福既是服務企業的「溫暖會客廳」 也是科創孵化的高端平臺作為雙流的第一家企業幸福中心,天府怡心湖企業幸福中心位於物聯網感知園區,緊鄰即將正式亮相的天府怡心湖。服務半徑主要包括雙流區綜保區、東協中心、物聯網園區、電子科大研究院園區和天府怡心湖片區。 「我們主要是為園區企業和員工服務,服務企業主要有中電熊貓、華為、浪潮、同方、影創、仁寶、緯創……企業大多為高科技企業,」吳蒙成了幸福中心的首位「幸福大使」。據他介紹,幸福中心的一個重要平臺功能就是是企業服務的載體窗口。要更好地為企業和廣大員工打造一個溫暖的會客廳、溫馨的共享空間、友善的交流協作平臺。
  • 中國人形機器人的突圍之路|中國科創力量
    全球人工智慧和人形機器人行業中,中國企業已屬於「早起的鳥兒」。他們看到困難眼睛會放光,對未來充滿野心和抱負。「我們不睡覺,把蟲子都吃掉。」科技商業預言家凱文·凱利曾表示,對比30年後的我們,現在的我們一無所知。必須相信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我們尚處於第一天的第一個小時——開始的開始。
  • 機器人「訓練師」一躍成為行業新寵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劍平)據不完全統計,在阿里生態體系內,已有機器人「訓練師」近萬名,甚至在杭州還催生了專為企業提供機器人訓練的第三方服務商。杭州親在麼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就是「吃螃蟹」的企業。目前,這家公司的40名機器人「訓練師」為150多家店鋪提供店小二的機器人訓練服務。
  • 京東數科AI機器人服務實體產業 以TIE模式構築機器人行業生態格局
    從2018正式進軍機器人產業、自主研發第一款智慧機器人產品「機房巡檢機器人」至今,短短幾年的時間裡,京東數科已成為機器人行業的一匹黑馬。瞄向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京東數科堅持從0到1,在機器人這條賽道上做「最苦最累最有價值的事」,相繼發布了多款行業領先的AI機器人產品,並通過合作夥伴生態體系,提供了通信、交通、能源、醫療、政務等多個場景的解決方案,以科技+產業+生態的TIE模式服務產業,不斷為客戶和社會創造價值。
  • 對話小i機器人創始人袁輝:與蘋果抗爭的這八年
    2020年8月10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小i機器人起訴蘋果公司專利侵權案。最近,小i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CEO袁輝接受了福布斯中國的專訪,在暢敘八年訴訟歷程的同時,更談及公司的發展進程、戰略規劃以及國內人工智慧產業現狀等話題。
  • 蘋果、柔宇重磅押寶摺疊屏,新的行業風暴會再次出現嗎?
    一個巨頭,自然是蘋果。身為頭部終端廠商,蘋果的摺疊屏iPhone不僅從傳言提上日程,還有加速跑的跡象。另一個巨頭,則是主打柔性屏技術的上遊廠商柔宇科技,準備衝刺科創板並募集海量資金。一上一下兩家巨頭不約而同地押寶摺疊屏,或許預示著新的行業風暴將再次出現。
  • Workshop|線上論劍機器人戰「疫」 奧比中光3D視覺技術賦能行業爆發
    3月5日,奧比中光Workshop系列之「智御疫情 視如坦途」機器人行業線上沙龍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奧比中光和深圳機器人協會、深圳衛視「第一現場」欄目聯合發起,匯聚了擎朗智能、中智科創、銳曼智能等企業代表。這是奧比中光Workshop系列活動首次採用線上形式,通過空間連線,共同探討機器人與3D視覺技術在無接觸場景下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