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形機器人的突圍之路|中國科創力量

2020-12-18 全景網

全球人工智慧和人形機器人行業中,中國企業已屬於「早起的鳥兒」。他們看到困難眼睛會放光,對未來充滿野心和抱負。「我們不睡覺,把蟲子都吃掉。」

科技商業預言家凱文·凱利曾表示,對比30年後的我們,現在的我們一無所知。必須相信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我們尚處於第一天的第一個小時——開始的開始。

回到人形機器人「開始的開始」。

1972年,世界上第一個全尺寸人形「智慧機器人」——WABOT-1誕生。近半個世紀過去,工業機器人已廣泛應用於生產線,人形機器人的商用卻仍在探索路上。

2008年,優必選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劍開始研發人形機器人,周圍很多人都無法理解。「有人說我在做玩具,有人說我在做電動。一些矽谷的投資人也說,『周劍,你不要去做這個事情』。」

周劍和優必選科技堅守的10餘年間,科技以比想像快得多的速度顛覆傳統觀念:數字經濟迅速崛起,人工智慧成為核心驅動力,以5G、雲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重構全球創新和經濟版圖。

「人工智慧激活了越來越多行業的應用場景。我們現在看不到人工智慧的天花板。」優必選科技CFO兼董秘張鉅表示。

優必選科技是近年頗受市場關注的中國人工智慧和人形機器人獨角獸公司。2016年起,優必選科技機器人4年3次登上春晚舞臺;2018年,優必選科技高端智慧機器人產品產業化項目入選「國家發改委人工智慧創新發展和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2019年,自主導航智能控制器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2019年人工智慧創新發展工程」;2019年,The Robot Report評出「10大值得期待機器人公司」和「5大值得關注人形機器人」榜單。優必選科技及其機器人Walker入選,成為榜單中唯一被提名的中國公司。共同在列的包括微軟、亞馬遜等科技巨頭和波士頓動力等知名機器人公司。

大型人形機器人Walker

「中國人形服務機器人,已經逐漸從跟跑變成並跑甚至領跑的狀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歐勇盛表示,「人形服務機器人,過去看歐美,現在看中國。」

弱人工智慧時代的中國人形機器人

Venture Scanner研究將人工智慧分為三個階段:計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認知智能。目前人工智慧發展處於弱人工智慧範疇,即在某個特定領域擅長的專一人工智慧,如語音識別和圖像識別等側重計算能力和數據積累的領域,主要解決計算智能和感知智能層面的問題。距離強人工智慧時代獨立思考、做出決策的認知智能還有一定距離。

「弱人工智慧時代,我們還有很多核心技術沒有完全突破。比如視覺技術中的人臉識別,現在機場、門禁用得很多。因為人臉有顯著的五官特徵,但如果用到杯子、門把手、手機等物品上,很多都無法精準識別。」歐勇盛多年來一直從事機器人與智能系統控制研究,長期關注服務機器人在整機系統集成及學習人類行為的應用。「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慧落地非常好的載體,也是人工智慧領域至關重要的一個方向。」

人形機器人,又稱仿生人,是一種旨在模仿人類行為,尤指肌體和人類相似的機器人。目前,功能化擬真化人形機器人已開始出現在各種應用場景中。

「現階段,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仍受技術、產業鏈、服務生態等成熟度的限制和影響,面臨的挑戰要比其它人工智慧領域大得多。在弱人工智慧階段,用戶期待與產品的實際體驗之間存在較大的落差,一方面需要讓用戶更多地了解人形機器人,另一方面也需要技術發展以及更多的場景落地實踐來帶動產品體驗的提升,才能擁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歐勇盛表示。

中國市場在新技術的試錯與應用上具有天然的優勢。中國電子學會發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中國已經多年領跑全球機器人應用市場,展現出數量與速度的雙優勢。2019年,全球和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分別達294.1億美元和86.8億美元,2014年至2019年的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2.3%和20.9%。隨著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服務機器人將成為中國機器人市場中頗具亮點的領域。

「我們有用戶、有科學家、有工程師,有產業鏈,還有場景。同時我們的氛圍很接地氣。我們的技術都是落地到產品中去,為了解決客戶需求和痛點而生。」張鉅的觀點,也是很多中國人工智慧創業企業的心聲。

市場應用與新興技術的深度融合,推動包括人形機器人在內的中國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也讓中國在這片各國爭相布局和著重發力的科創前沿佔據了一席之地。

歐勇盛分析指出,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專利申請數量與美國處於同等數量級,特別是計算機視覺和智能語音等應用層專利數量快速增長,在多模態人機互動技術、仿生材料與結構、模塊化自重構技術等方面也取得一定進展,智慧機器人領域技術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隨著機器人產業整體向著中高端市場以及自主學習、細分算法研發的方向轉型,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成為重要的產業防線。這對中國在晶片、關鍵零部件、控制系統等領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歐勇盛表示,「識別快速運動物體需要快速計算,並將數據算法固化在晶片上。美國軍方原來在嵌入系統像DSP或ARM上有多年積累,因此很快能轉到民用上。而中國這方面技術還相對薄弱。這些年來,奧比中光、華為等企業都做了大量鋪墊,為追趕歐美最新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機器人爸爸」的孤注一擲

全球機器人大家庭裡,真正完全專注人形機器人的公司為數不多,在純人形機器人領域做商業化落地探索的更是少見。來自中國深圳的優必選科技就是其中一家。

200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周劍參加了一個日本機器人展會。琳琅滿目的機器人喚醒了他兒時的「變形金剛情結」。周劍了解到,由於功能不完備,加之價格過高,現場很多機器人還處在展覽階段,尚無法在日常生活中與用戶產生真正交互與共鳴。

回國後,周劍隨即組建團隊,投入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和製造。他很快發現,造成人形機器人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於其核心動力源——舵機,即機器人活動的「關節」。

機器人關節-舵機

「人形機器人每個可活動的關節都含有一個小型智能伺服系統,也就是舵機。每個(關節)自由度都由一個舵機來支撐。因此舵機產生的功率是否夠大及其連續性、穩定性等都對機器人的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原來我們國家舵機一般進口(自)日本和韓國,很多知名人形機器人公司也是通過購買舵機來進行生產。這樣成本比較高,不能真正實現產業化。」歐勇盛分析稱。

周劍的研發從舵機入手。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夜以繼日的試錯,花光幾千萬積蓄,卻始終沒有成型的產品出現。創業的前幾年,周劍甚至沒有勇氣成立一家公司。

「我和我的小夥伴曾經一起抱頭痛哭過。我曾經把我的信用卡刷光,只為給大家付工資。我打電話打到幾乎沒有朋友。但很幸運的是即使這麼辛苦,我們團隊的人還是和我一起堅守。」周劍曾在不同節目中回憶起這段艱辛的創業經歷,如今在他看來,熬過人生的至暗時刻,不過是每個創業者都經歷過的常態。

2012年,周劍和團隊成功研發出在性能和性價比均表現出色的伺服舵機並實現量產,優必選科技正式成立。

「優必選科技把舵機技術基本國產化,成本做得低、速度功率大、穩定性好,為我們的產品在國外同臺競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歐勇盛表示。

對內對外,周劍親切地把機器人稱作自己的「兒子」,也因此收穫了「機器人爸爸」的稱號。此時,把中國機器人帶上世界舞臺的「機器人爸爸」又遇到了新的問題。

「機器人爸爸」周劍

「Alpha1做出來後,錢基本上花完了。參加過一些活動,也有人找我,但沒有人懂,也沒有人投資。」周劍回憶,「直到2013年下半年在一個投資公司的投委會上,我遇到了夏總。如果再晚一點,公司可能就倒閉了。」周劍表示。

中國天使投資人的情懷和擔當

周劍口中的夏總是深圳市正軒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同時擔任比亞迪董事的夏佐全。對於第一次遇見周劍的場景,夏佐全仍記憶猶新。

「周劍穿著七分短褲,跟他現在風格一樣,比較潮。他在那裡演示機器人,談他的理想。當時Alpha機器人還沒有春晚表演那麼靈活,只能跳舞和做一些簡單的動作。周劍的願景也還沒有像現在的『讓智慧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那麼清晰。投委們遇到這個項目都是問他『你要賣給誰?你怎麼盈利?』實際上當時他也回答不了。」夏佐全語氣舒緩平和,伴隨著爽朗笑聲,眼神中難掩尋獲優質項目時的興奮與驕傲。

「我可能做了這麼多年企業,就比較敏感,特別激動,(有)直覺。如果周劍說他做機械臂或者用到工業領域的項目,我可能不是那麼興奮。為什麼我當時對他感興趣,就是因為代表未來。機器人走入家庭很可能是一個大的趨勢,而不僅僅是在工廠。我覺得我們做風投就要去做這種前瞻性的項目。當時大家都坐在那裡,我一下子就站起來,我說『我強烈建議你們投這個項目』。但我即使這樣說,大家還是不吭聲。最後我就告訴他們,『如果你們不投,我就投了』。我連著問他們三次。『投不投?呵呵 』。」

夏佐全的「軟硬兼施」和「威逼引誘」最終說服了在場的投委會委員,周劍順利拿到了天使輪投資。

夏佐全敏銳的直覺來源於多年投資和實業經驗。夏佐全的投資生涯是比亞迪天使投資人,2003年成立深圳市正軒投資有限公司,2010年開始高科技和創新型企業的早期投資。

「王總(王傳福)和周劍這兩個人都充滿激情,而且非常執著。在其他投資人還沒有進來的時候,就已經把核心技術打造好了。他們專注的兩個方向在不同的時間點都有其時代意義,比亞迪的充電電池是進口替代,優必選科技的人形機器人實際上是引領全球。」

作為早期投資人,夏佐全信奉並堅守長期投資的價值理念。他認為中國要出現一批真正理解企業的長期投資者,才能成長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創新型科技公司,也因此正軒投資在理性的投資邏輯外,還多了份情懷與擔當。

「我們不是什麼賺錢的企業都投。我們只投能增強國家技術實力的(企業)。」夏佐全表示。

早期投資人和企業家理想的合作狀態是什麼?夏佐全的答案是像夫妻一樣相互扶持。

「早期企業家一定是在某些方面很強,但其他方面很弱。他們的心理並不是很強大,需要經常跟他聯絡。特別好的時候給他提醒一下,甚至潑個冷水。特別困難的時候不要去問經營情況,就給他開導和安慰。我們對於投資的企業,後續會跟進發展戰略、公司治理等問題,督促他去接觸客戶、去繼續融資,有時候還幫他對接資源。」

天使輪投資後的幾個月,周劍找到夏佐全,提出了新的資金需求。

「他說錢可能不夠了。我說沒關係,我可以增資,當時給他增了600萬。還找銀行給他做了授信,我個人做擔保,做1000萬。產品做出來後要不斷測試市場,是最關鍵也是最困難的時候。這時給他資金保障,他至少在一年內就可以專心做市場了。大概2014年下半年,它(優必選科技)在商業上就開始突破了。」夏佐全表示。

早起的鳥兒不睡覺

見到困難眼睛會放光

冰火兩重天,在一定程度上呈現了全球人形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真實狀態。一方面,關於「機器人行業遇冷」和「人形機器人未來難達到人類要求」的觀點甚囂塵上;也有部分知名人形機器人公司停止研發或者出售旗下機器人資產。另一方面,從BAT等網際網路公司到美的、海爾等家電企業再到碧桂園等傳統地產商,各行業龍頭紛紛搶灘布局消費服務機器人市場,足見市場未來的想像力。

2019年中國科技機器人企業

「手機及很多歷史上的發明剛出來時大家都覺得它沒用,現在變成每個人都要用,這正是企業家不斷嘗試和人們認知不斷轉變的過程。新產品需要時間不斷碰撞和測試,以便更貼近市場。人形機器人領域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大規模弱剛需的出現。」夏佐全表示。

作為中國人形服務機器人最早入局者之一,優必選科技一直堅守在技術和市場的無人區。

「優必選科技從人形機器人核心技術——伺服舵機入手,長期研發積累了一系列核心技術並不斷精進,在包括高性能伺服驅動器及控制算法、多關節運動控制算法、面向服務機器人計算機視覺算法、智能服務機器人自主導航定位算法、機器人作業系統應用框架ROSA等多項人工智慧機器人核心技術等領域,均處於國際頂尖技術水平。」歐勇盛表示。

「我們先是把技術做到比別人有更大的優勢。第二就是用我們的技術形成一些產品,能夠滿足客戶需求和解決客戶痛點。第三就是找到這些應用場景。現在是從教育到安防到娛樂,然後金融、大零售。在這些落地場景生根,不斷拓寬拓深。」張鉅表示,「前面沒有路,你沒有東西可以拷貝。就像任正非說前面就是無人區,你必須靠自己。」

加入優必選科技前,張鉅是連續三屆的新財富金牌董秘,多年擔任上市公司高管。2017年,張鉅從上市公司辭職,他在朋友圈寫下「為了追尋心中夢想」的離職感言,曾在資本圈掀起一陣熱議。

「(當時提到追尋心中夢想)實際上就是這個機器人的夢想。不僅是我自己的夢想,『把智慧機器人帶到千家萬戶』,我覺得也是整個人類的夢想。」張鉅表示,「我就喜歡特別challenging的事情。因為我覺得簡單的事情,就像擺個檔賣個熱乾麵,一定輪不到我們。我們做的事情一定是別人不想做,別人做不了的,別人嘗試完覺得太難要放棄的。所以見到困難,我們眼睛會放光,因為我們覺得機會來了。我們公司的高管很多可能是第二天早上才睡覺,但是沒人覺得累。」

在張鉅看來,優必選科技的Walker機器人已經代表中國科技實力走到了世界最前端,但未來還需要繼續努力,克服更多世界性難題。

「未來的市場空間,我們還看不到AI人工智慧的天花板。我覺得現在我們就處在農業時代的一個馬車廠,去看一個工業社會的汽車廠,完全不是一個量級。」張鉅表示,「就像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必然會出現BAT這樣萬億市值的公司。在AI人工智慧的時代,也必定會出現萬億甚至10萬億市值的公司,我們希望優必選科技可以做到。現在你會說優必選科技估值這麼高,我覺得現在買優必選科技的原始股是太便宜了。」

張鉅的答案正好回應了市場對於優必選高估值的好奇。2018年5月,優必選科技完成8.2億美元C輪融資,估值50億美元,成為當時全球估值最高的AI機器人創業企業。

在國內外眾多人工智慧和人形機器人企業中,來自中國的優必選科技無疑已屬於「早起的鳥兒」,手握先發的技術和市場優勢。而張鉅最近的一條朋友圈也透露了中國企業在高端智能服務人形機器人產業化上的野心和抱負——「我們不睡覺,把蟲子都吃掉。」

參考資料1.《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子學會

2.《2019中國科技機器人企業排行榜》網際網路周刊

3.《機器傳奇:全球13位科學家和他們的機器人「孩子」》資本實驗室

4.《AI時代已來臨:從人形機器人Walker登上春晚說起》王冠雄

相關焦點

  • 全球人工智慧和人形機器人行業中 中國企業已屬於「早起的鳥兒」
    優必選科技是近年頗受市場關注的中國人工智慧和人形機器人獨角獸公司。優必選科技及其機器人Walker入選,成為榜單中唯一被提名的中國公司。共同在列的包括微軟、亞馬遜等科技巨頭和波士頓動力等知名機器人公司。  「中國人形服務機器人,已經逐漸從跟跑變成並跑甚至領跑的狀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歐勇盛表示,「人形服務機器人,過去看歐美,現在看中國。」
  • 打造有「生命力」的人形機器人,《閃耀的平凡》看中國AI發展成果
    1980年深圳成為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移民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而現在一項尖端的技術——人工智慧,又正從這個被譽為「中國矽谷」的城市崛起。本期節目安東尼·莫爾斯來到深圳發掘中國的創新精神,將與人工智慧領域的年輕開發者會面,探討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未來發展。
  • 第十三屆創業家年會 擎朗送餐機器人獲評「2020中國科創產業新銳...
    並且花了一整年的時間,舉辦相關的企服大賽與科創大賽,從科技實力、投資價值、成長價值、領先價值等維度對參選企業進行綜合評分。作為全球領先的商用服務機器人公司,擎朗智能此次榮獲「2020中國科創產業新銳TOP50」,是行業與社會各界的又一次認可與肯定,同時也證明擎朗智能【代表未來的科創明星企業】稱號實至名歸。
  • 「科創中國」中國(銅陵)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與城市創新...
    12月18日,「科創中國」中國(銅陵)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與城市創新資源配置高峰論壇在安徽省銅陵市召開。本次論壇以「科創賦能 智匯銅陵」為主題,由中國科協作為指導單位,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國家資源經濟研究中心、安徽省科協聯合主辦,銅陵市人民政府、「科創中國」科技服務團相關全國學會承辦。銅陵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純,安徽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王洵,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主任申金升出席論壇並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季麟、謝建新,中國社科院首批學部委員汪同三出席論壇。
  • 詠聲動漫:CLE中國授權展是企業品牌突圍之路
    今年10月21日-23日,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主辦的CLE中國授權展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召開。來自廣州的詠聲動漫認為CLE中國授權展是業內企業的品牌突圍之路。CLE中國授權展至今已經是第14屆。
  • 科創會客廳 | 目標成為服務機器人行業的「蘋果」 ,以色列創業者與...
    編者按: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2035年的發展目標是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如何展現深圳在建設科技中心和科學中心上的細節,《深圳商報》推出《科創會客廳》欄目,對話深圳的科技創業者和科學研究者。本期會客廳,我們將對話一位與深圳經濟特區同齡的以色列創業者,聽一聽為什麼他會感慨「找不到離開這裡的任何理由」。
  • 擎朗智能上榜「2020中國科創產業新銳TOP50」
    擎朗智能上榜「2020中國科創產業新銳TOP50」 時間:2020-12-21 17:02:24 來源:華夏小康 12月18日,圍繞「企服與科創」兩大主題,備受創投圈矚目的「第十三屆創業家年會」在北京盛大舉辦。
  • 一家工業機器人公司的中國式突圍
    另一邊則是工業自動化的核心設備之一,中國工業機器人廠商的經營與發展困局。困局的核心表現是毛利低。雖然大勢上,中國工業機器人廠商坐擁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已連續7年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第一大應用市場),且國產廠商市佔率連連提升,但遭不住沒有盈利空間。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埃夫特科創板上市之路
    據上交所7月14日消息,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於今日(2020年7月15日)起在科創板上市交易。公司A股股本為52178萬股,本次上市數量為11803.4804萬股,證券簡稱為「埃夫特」,證券代碼為「688165」。
  • 專訪樂聚機器人冷曉琨:步態是人形機器人的核心
    最近幾年,人形機器人逐漸進入了大眾視野,各種聊天、跳舞機器人層出不窮,但冷曉琨堅信這些功能並非剛需,步態才是人形機器人的核心。步態是機器人行走的基礎。相信大家對去年一炮走紅的波士頓動力Atlas還有印象,憑藉超強的平衡感、穩健的步伐,Atlas刷新了大家對機器人的認知,Atlas之所以能夠和人類一樣行走,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其實現了極佳的步態控制。
  • 科創之路:內蒙古通遼實驗中學連續4年獲得青少年機器人市賽冠軍
    獲超級軌跡賽高中組冠軍連續四年的奪冠歷程中,我校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從無到有、持續穩定、超高水平的發揮,讓青少年科創體系中的機器人項目,得到了全校師生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通過青少年機器人競賽項目的發展,青少年科普科創工作得到了正向的助力。通過學生活動、參與訓練、帶動周邊等形式,使得我校、鐵南及部分旗縣地區對於青少年科普科創的認識有了進一步提升、意識有了進一步加強。
  • 多家國內機器人公司成全球關注創新力量,背後紅杉中國投資脈絡
    機器之心發布機器之心編輯部多家國內機器人公司背後的力量。不少科幻電影對人類生活被機器人改變的形態有過描述,使得智慧機器人的發展成為一個頗具未來感的話題。依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2020 全球機器人報告》,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市場。而業內人士判斷,伴隨著 5G 等通信技術的革新,AI 技術與機器人將發展出數千億的應用市場,中國機器人市場將迎來 10 年黃金增長期。
  • G60科創走廊機器人產業聯盟在安徽蕪湖成立
    G60科創走廊機器人產業聯盟在安徽蕪湖成立 2018-12-21 15:18:5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湃
  • 2020年的10大類人形機器人
    在冠狀病毒大流行和經濟不確定性出現之前,Stratistics Market Research Consulting預計,到2026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將達到130億美元。雖然現在的市場行為尚不清楚,但機器人的使用率卻在上升:中國公司急於部署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因為醫生正在努力應對COVID-19。
  • 優必選機器人走進全國科普日活動,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
    優必選科技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Walker作為中國前沿原創科技代表,也現身中國科技館的科普日活動,為青少年普及人工智慧和人形機器人的科學知識。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以《科學之知識、方法與精神——從人工智慧和5G談起》為主題,介紹了我國在人工智慧和5G等方面的發展現狀,闡述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及科學精神的深刻內涵。
  • 「科創報國,做同濟擎天柱」同濟大學學生科創周圓滿落幕
    一鍵靜脈折射機器人、自動生成古典漢字程序、肺部CT病灶識別……短短半年時間,17個項目從百餘項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半年時間內累計申請專利3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7篇,還有10餘篇論文、20餘項專利在投。
  • DFRobot CEO 葉琛 「共話AI機器人」 — 以創客之名,鑄科創教育之夢
    創辦線上創客社區邁步科創教育賽道DFRobot是國際領先的從事開源硬體、機器人產品、人工智慧和科創教育產品的高科技企業。提及創辦DFRobot的初衷,葉琛說:「2010年我在浦東創辦DFRobot,是想與大家一起做機器人相關的項目,互相交流學習。
  • 多家國內機器人公司成全球關注創新力量,背後紅杉中國投資脈絡曝光
    以前文提到的三家為全球所關注的機器人領域創新企業為例,其背後有紅杉中國、字節跳動、源碼資本等一系列知名基金和 CVC 的身影,但紅杉中國是唯一完成對三家新銳企業投資的基金。一線投資機構對機器人領域的興趣由來已久,但相比較而言,紅杉中國的布局已相對成體系。依據公開信息,2020 年 3 月,梅卡曼德機器人宣布完成 B 輪過億元融資,紅杉中國領投。
  • 天津機器人行業:為中國智能製造貢獻天津力量
    在2020年12月20日舉辦的第三屆天津機器人大會上,來自天津機器人行業及學術界逾150位嘉賓,共同探討天津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方向和成長機遇,並發出共同的聲音,要為中國智能製造貢獻天津智慧、天津力量。
  • 【智能】突圍而入!渝北「阿羅」機器人獲高新技術大獎
    【智能】突圍而入!在2019年11月25日重慶市大數據管理局官網發公示2019年重慶市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十大成果名單中,該公司在列其中,其「阿羅人工智慧法律諮詢服務系統」從104個項目中突圍而入,最終入選十大成果名單。阿羅法律服務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