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遼實驗中學
機器人戰隊冠軍
2017、2018、2019、2020,這是學校整體工作奮鬥不息的四年,也是我校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發展不平凡的四年。在校領導班子、中層幹部、廣大教師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懷幫助下,我校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在歷屆市賽中取得了如下冠軍獎項:
2017年
通遼市第一屆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獲創意賽高中組冠軍
2018年
通遼市第二屆青少年機器人競賽
獲工程挑戰賽初、高中組冠軍
2019年
通遼市第三屆青少年機器人競賽
獲工程挑戰賽高中組冠軍
2020年
通遼市第四屆青少年機器人競賽
獲超級軌跡賽高中組冠軍
連續四年的奪冠歷程中,我校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從無到有、持續穩定、超高水平的發揮,讓青少年科創體系中的機器人項目,得到了全校師生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通過青少年機器人競賽項目的發展,青少年科普科創工作得到了正向的助力。通過學生活動、參與訓練、帶動周邊等形式,使得我校、鐵南及部分旗縣地區對於青少年科普科創的認識有了進一步提升、意識有了進一步加強。
其間學生參與科創活動,學到了傳統教學中沒有的新知識新技能、學到了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鍛鍊了意志品質,並在平時的活動和訓練中融入了愛國主義教育,教導從學生時代開始立志報效祖國。
機器人科普科創活動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強,可直觀的對應社會工作、科研課題等學生平時很少接觸的領域,對學生未來的專業、職業選擇有著很強的指導作用。在學習機器人的過程中,不少學生都確立了高考報考機器人相關專業的階段性人生目標,學習成績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通遼實驗中學2020年市賽歷程
新成員見面會
2020年11月24日下午,我校機器人戰隊進行了新隊員見面會。各位新隊員首先參與到了機器人實驗室升級換代的工作中,整理了部分機器人設備和訓練場地。在接下來的見面會中,每位新隊員面向全體隊員做自我介紹,並體驗了一起製作機器人的趣味過程。
學生們在製作機器人
學生在整理實驗室
學生在整理場地
學生統計人員和器材
賽前動員會
2020年11月28日,我校機器人戰隊社長、書記員和市賽隊員舉行了賽前動員會。社長為隊員頒發戰隊徽章,並和書記員一起幫助隊員整理競賽裝備。從新隊員入隊到本次市賽,隊員們克服了學業繁忙、項目變更、實驗室裝修、訓練周期短至兩次等諸多困難,希望他們在29日賽出風格賽出水平。
社長:陶思琦(左一)
書記員:騰慧婷(左二)潘辛堯(左三)谷銘達(左四)
徐廣巖(右一)石 策(右二)
第四屆通遼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
2020年11月29日,在通遼市科技館舉行的「通遼市第四屆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我校學生徐廣巖、石策獲得超級軌跡賽高中組一等獎和工程挑戰賽高中組二等獎;潘辛堯、谷銘達獲得超級軌跡賽初中組三等獎和工程挑戰賽初中組三等獎。
徐廣巖(左一)石策(左二)潘辛堯(右一)谷銘達(右二)
此役過後,我校已經連續四年在市賽中斬獲冠軍獎項,由新進力量正式轉變為老牌勁旅。本次奪冠更成為一劑強心劑,為以後學生科創活動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工作總結
2020年是大疫之年,由於機器人比賽的特殊性,無法組織現場的集體訓練和比賽,訓練一度擱置。但在如此環境下,校領導仍為科創爭取了市政的大筆資金,指出了發展方向。
由技術處主任牽頭組織,研究招標,對已有的機器人實驗室進行升級擴大,新增開源硬體、3D列印、航模、VR等項目,全年緊鑼密鼓、時刻勤勉,全體部門人員積極參與配合工作,2020年底會擴大成為六個專題實驗室,一個VR展示區。
屆時我校青少年科普科創的基礎設施、環境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這也為今後我校青少年科普科創工作帶來了新的期望和要求。
正在升級的實驗室
在以往的機器人科普科創活動中,往往注重隊員的單項發展,將獲獎作為評判隊員訓練成效的唯一標準。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招生形式的變革和競賽規則的變更,要求學生不能只片面的學習一項技術,而是要掌握項目選題、3D設計、零件製作、組裝製作、編程控制、成品操作、項目展示等一系列的能力,更加注重項目過程的體驗,強化學生的科技素養。
當學生面對強基計劃的開放性題目和面試、國賽決定性的附加題時,就需要具備這樣完整的知識體系和能力基礎。
小部分到貨的科普裝備
社團指導教師寄語
作為機器人參賽教練和社團指導老師,本人積極參與科普科創設施建設、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擴大項目種類和容量、充實科普科創內容、豐富學生活動類型、完善學生訓練方式和方法、加強隊員教育和管理,為培養出符合我國發展需要的科技人才而努力奮鬥。
來源:通遼實驗中學 文字:張笑生 圖片:張笑生 編輯:錢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