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南開中學學子再獲市長獎!
6月29日,以「創新創造,青春飛揚」為主題的第十二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頒獎典禮舉行。重慶南開中學高2020級4班鄧嘉陽同學獲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高2020級14班肖燁同學獲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提名獎。
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是由重慶市人民政府設立,以市長名義表彰全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的最高榮譽獎,每兩年一次,至今已舉辦12屆,每屆表彰市長獎人選與提名獎人選,總共不超過20人。
第十二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
本屆獲獎的南開學子均為高三年級同學。高中階段,兩位同學積極參加科技活動和科創比賽,均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的優異成績。
鄧嘉陽 高2020級4班學生
1、
獲獎情況
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全國二等獎
第34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重慶一等獎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社全國專項獎
重慶大學、重慶理工大學、
重慶師範大學專項獎
首屆青少年科學素養大賽特等獎
激戰科學少年電視大賽「科學新星」稱號
重慶市第十三屆少年兒童「爭當小實驗家」科學體驗活動一等獎
項目名稱
《基於磁致相變效應的磁性液體智能介質互動演示裝置研究》
項目介紹
磁流體材料作為一種尖端材料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國防軍事等高科技領域,並不為人們熟知。本項目通過研究磁性液體智能材料的磁致相變效應(指磁場激勵導致的「液態-固態(「磁丘」形態)」相變現象),向人們介紹這一科技材料。人臉表情識別是前沿智能人機互動技術,語言亦是人類情感表達的重要途徑。作品將磁性液體與表情和語音建立映射,利用磁致相變效應實現對二者實時互動模擬演示,是綜合智能材料、人工智慧、電子技術等前沿工程學科的跨界科技作品。通過巧妙利用表情情緒與磁性液體相變形態的視覺心理映射關係,控制磁性液體的磁丘序列和起伏頻率,設置主磁丘配合輔磁丘來實現多樣化動作,再加以燈光氛圍來模擬人類表情;語音演示方面,利用語音強弱與磁丘起伏強度建立映射關係;最終實現生動形象的表情實時模擬和「音流學」(語音可視化)互動演示效果。作品在大眾科普(如科技館)、科學實驗教學等領域具有獨特應用。
肖燁 高2020級14班學生
2、
獲獎情況
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全國二等獎
第34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重慶市第八屆中小學科技節科技小能手
西南政法大學專項獎
項目名稱
《漢藏中學生問題行為與成長環境和人格特質關係》
項目介紹
南開中學每年都要接納5名從藏區前來散插班就讀的同學,重慶也有專門的西藏中學。為了探究漢藏兩族中學生問題行為與成長環境和人格特質之間的關係,以期根據民族特性為社會各方面實施精準化的青少年問題行為政策提供一定參考。採用「長處和困難」量表(SDQ)以及大五人格測驗簡式版製作調查問卷。調查重慶市內4所中學,共發放問卷2050份,回收調查問卷1933份。通過採用SPSS分析工具,對抽樣學校漢藏中學生問題行為的狀況及成長環境和人格特質的關係進行統計分析,研究影響漢藏中學生問題行為的原因。結果發現:一、生源地對漢藏族學生問題行為的作用不同;二、父母受教育程度對漢藏學生問題行為作用不同;三、出生順序對漢藏學生的問題行為有顯著差異;四、外傾性、宜人性和開放型對漢藏中學生問題行為作用相反。結合調查結果,從家庭、學校、國家與社會幾個層面提出減少青少年問題行為的相關建議。
南開中學秉持「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堅持以培養高層次、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為方向,使學生既具備世界眼光,又有中國情懷;既全面發展,又學有特長。從第1屆到第12屆市長獎評比以來,南開中學2次獲得市政府頒發科技創新培育獎,20名學子獲得市長獎或市長獎提名獎。還有10餘名小學或初中獲獎的同學,獲獎後升入到南開的初、高中學段學習。他們得到南開科技教育團隊重點培養,推薦參與雛鷹計劃、英才計劃等項目,在南開科技社團中遨遊,聆聽院士專家學術報告,並在高中持續參加科創比賽,獲得更加優異的成績。至今所有得獎同學畢業後均進入了「985」或「211」高校學習,充分體現了南開對學生連慣性培養和在科技教育中的成果。
南開中學歷屆獲獎學生名單
2006年
首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
市長獎
胡 楊
2007年
第二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提名獎
陳冷希 劉宇曦 曹雙姣
2008年
第三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
市長獎/提名獎
李乾境 熊姝婷
張 順(獲獎後就讀南開中學)
2009年
第四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提名獎
鄧 一 熊棣文 聞俊豪
張琳蘭(頒獎時就讀南開中學)
2010年
第五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
市長獎/提名獎
江澤申
2011年
第六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
市長獎/提名獎
杜旭衝 黎建廷
鄧睿凡(獲獎後就讀南開中學)
2012年
第七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
市長獎/提名獎
曹寬怡
張恆立、徐 濤、喻俊翰(頒獎時就讀南開中學)
2014年
第九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
尹 霄 鍾文沁
崔鈺琅(獲獎後就讀南開中學)
2016年
第十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
市長獎/提名獎
劉丁菡 黎鵬宇
潘映昆、詹豐瑞、肖博文、王顥霖(頒獎時就讀南開中學)
2018年
第十一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
市長獎/提名獎
李孟洋
2020年
第十二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
市長獎/提名獎
鄧嘉陽 肖 燁
南開的科技教育是常青的,她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沉澱;南開的科技教育也是常新的,一代代南開人為她添磚加瓦,發掘新的魅力與潛力,就如同南開中學的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南開的科技教育在南開校園已經形成特色,正綻放出其奪目的光彩。我們相信,在所有南開人的共同努力下,重慶南開中學科技教育工作將不斷發展,為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做出不懈努力。
衝刺吧!南開科技少年們!在高考來臨之際乘風破浪,奮勇前進!
來源:重慶南開中學 供稿:學生事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