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脅迫外交」的帽子扣不到中方頭上

2021-01-12 大河網

  人民網北京11月10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10日例行記者會。記者會實錄如下:

  應東協輪值主席國越南總理阮春福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於11月12日至15日出席以視頻形式舉行的第23次中國—東協(10+1)領導人會議、第23次東協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第15屆東亞峰會(EAS)、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和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ABIS)。

  路透社記者:在發生一起涉及一名疫苗受試者嚴重不良事件後,巴西衛生監管機構周一已暫停科興公司在巴西的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目前尚不清楚該事件是否與疫苗直接相關。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我們注意到,科興公司已就有關報導作出回應。據科興公司在巴西合作夥伴布坦坦研究所判定,有關事件同疫苗無關。科興公司將繼續就此同巴方保持溝通。

  彭博社記者:美方近日以香港國安法為由宣布對另外四名中方官員實施制裁。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美方有關行徑公然插手香港事務,粗暴幹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中國是法治國家,香港特區是法治社會,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在香港特區國家安全受到現實威脅和嚴重損害、特區政府難以自行完成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的情況下,中國中央政府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目的是懲治極少數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保護絕大多數守法的香港居民。中國中央政府堅定支持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和人員依法履職盡責。

  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部勢力無權幹涉。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務,立即撤銷所謂制裁,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總臺央視記者:你剛才發布了李克強總理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的消息。中方如何看待當前的東亞合作?對此次系列會議有何期待?

  汪文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包括中國和東協在內的地區各國和衷共濟、守望相助,積極開展聯防聯控和公共衛生合作,有序加強互聯互通,加快推進復工復產,穩步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今年以來,中國—東協貿易投資均實現逆勢增長,東協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前三季度中國對東協投資增長76.6%。中國同地區國家關係的基礎更加深厚,紐帶更加緊密,前景更加廣闊。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多,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東亞合作也面臨一些挑戰。

  在此背景下,中方期待此次領導人系列會議聚焦團結抗疫和共謀發展兩大主題,共同維護東亞繁榮穩定大局。一是加強團結合作,進一步鞏固地區抗疫成果,深化疫苗、診療技術和經驗等方面合作,推進地區聯防聯控,提升各國應對公共衛生挑戰的能力。二是推動疫後復甦,加強互聯互通合作,推進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等領域合作,構建區域「快捷通道」和「綠色通道」網絡,維護產業鏈供應鏈開放暢通,實現後疫情時期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三是堅持多邊主義,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如期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今年是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10周年,中方願同東協國家共同落實好自貿區升級《議定書》,進一步深化和拓展經貿投資合作。四是加強東協中心地位,維護好以東協為中心的區域合作架構,堅持聚焦東亞,聚焦亞太,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地區熱點敏感問題,堅守國際公平正義,為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營造良好環境。

  路透社記者:一艘運載澳大利亞煤炭的印度商船自今年6月以來一直被困在河北京唐港。國際運輸工人聯合會近日發表聲明對船上人員的狀況表示嚴重關切。外交部能否證實?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我了解到的情況是,中方對口岸疫情防控、船員檢疫要求等有著明確的規定,一直在規定允許範圍內向有關船員提供便利。具體情況建議你向中方主管部門或有關地方政府詢問。

  《北京青年報》記者:據報導,11月9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記者會上指責中方「任意拘押」加拿大公民,稱「脅迫外交」是無效的。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中方已多次就有關加拿大公民個案闡明立場。必須指出,搞「脅迫外交」這頂帽子扣不到中方頭上。有關加公民因涉嫌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犯罪被中國司法機關依法逮捕並起訴,而孟晚舟在沒有違反任何加拿大法律的情況下被加方無理拘押超過700天。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美加執法部門涉嫌濫用程序、非法審訊孟晚舟,加方還拒絕向公眾披露案件關鍵證據,這充分暴露了孟晚舟事件的政治本質。加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的所作所為才是「任意拘押」。

  我們再次敦促加方正視問題的根本原因,靠掩蓋事實、誤導公眾解決不了問題。

  ************************

  最後,我再發布一則通知:明天也就是11月11日上午,外交部將在藍廳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請外交部羅照輝副部長、商務部李成鋼部長助理就李克強總理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介紹有關情況,歡迎各位記者朋友積極參加。具體時間和安排請大家關注外國記者新聞中心(IPC)網站通知。

相關焦點

  • 【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逼迫中國「改旗易幟」才是真正的「脅迫外交...
    【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逼迫中國「改旗易幟」才是真正的「脅迫外交」】今日,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第三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脅迫外交」這頂帽子無論如何也扣不到中方頭上。現在不是中方在脅迫別人,而是那些指責我們搞脅迫外交的國家處心積慮通過各種手段對華施壓,非法抓捕中國公民,無端打壓中國企業,無理搜查和盤問中國記者,肆意幹涉涉港、涉疆等中國內部事務,在國際上威逼利誘他國組建反華「小圈子」。其目的就是逼迫中國放棄正當權益,「改旗易幟」,接受他們那一套。這才是真正的「脅迫外交」。
  • 給非洲設置"債務陷阱"的帽子永遠扣不到中國頭上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伍嶽)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國開展對非合作一向光明磊落,給非洲設置「債務陷阱
  • 外交部發言人回應「戰狼外交」:難道中方只能做「沉默的羔羊」嗎?!
    人民網北京12月10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今日例行記者會。記者會實錄如下:總臺央視記者:12月8日,美方以涉港問題為由宣布對14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實施制裁,中方表示將採取反制。請問具體有哪些反制措施?
  • 德國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 外交部:中國不主動惹事 但也不怕事
    今天(10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
  • 德媒指責中國「戰狼外交」,結果自己先栽了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我注意到你提到的德國媒體把『權』寫成『杈』,遭到中方媒體嘲笑。但其實這個低級錯誤也不奇怪,因為的確,現在有些人經常明明對中國一無所知,卻煞有其事地對中國進行著無中生有的指責。」其實,此前中方就已經多次對所謂的「戰狼」外交做出過正面回答。
  • 外交部回應美取消邀請中方參加環太軍演:脅迫中方放棄固有權利是...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蘭旻)針對美國以所謂南海「軍事化」為藉口取消邀請中方參加2018環太軍演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4日回應稱,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美方以交流項目試圖脅迫中方放棄自己固有的權利,是不現實的,只能是徒勞的。
  • 外媒:中方勸北約樹立正確中國觀
    原標題:外媒:中方勸北約樹立正確中國觀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2月1日表示,希望北約樹立正確的中國觀,理性看待中國發展和內外政策,多做有利於國際和地區安全與穩定的事。據路透社12月1日報導,對於北約將發布一份報告聲稱要認真思考如何應對中國的崛起,認為中國的價值觀與北約不同,並在嘗試「恫嚇」其他國家,中國的崛起對北約的安全構成挑戰,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12月1日表示,希望北約樹立正確的中國觀,理性看待中國發展和內外政策,多做有利於國際和地區安全與穩定的事。中方願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同北約開展對話與合作。
  • 華春瑩再回應「戰狼外交」:哪一次是中方首先挑釁或威脅別國
    12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記者提問:歐盟駐中國大使星期四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統一認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說不,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回答:昨天我已經非常詳細地闡述了對有人炒作所謂的「戰狼外交」的看法。
  • 德國媒體指責中國「戰狼外交」並把「權」寫成「杈」,外交部回應
    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你對此有何回應?華春瑩:我注意到你提到的德國媒體把「權」寫成「杈」,遭到中方媒體嘲笑。但其實這個低級錯誤也不奇怪,因為的確,現在有些人經常明明對中國一無所知,卻煞有其事地對中國進行著無中生有的指責。
  • 脅迫中方放棄固有權利是徒勞的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記者閆子敏)針對美方以中國在南海的行動為由取消邀請中方參加2018年環太平洋軍演,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4日表示,中方在自身領土上開展正常建設活動,進行正常軍事訓練,這是主權國家固有的權利,拿一兩個交流項目試圖脅迫中方放棄自己固有的權利,是不現實的,只能是徒勞的。
  • ...對中國口誅筆伐時可以如狼似虎,而中方卻只能做「沉默的羔羊...
    Q「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12月10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圖片,卻多了一個點成為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
  • 華春瑩詳談「戰狼外交」:為了國家利益尊嚴,做戰狼又何妨?
    12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員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
  • 華春瑩連續兩天回應「戰狼外交」說了什麼?戰狼外交是什麼意思
    12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Nicolas Chapuis)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統一認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說「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10日,外交部火力全開,美國聽仔細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瘋狂挑釁在先,反而倒打一耙指責中國實行「戰狼外交」。面對美國步步緊逼,10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再次火力全開,反擊絲毫不留情面,這一次美國聽仔細了。據外交部網站12月11日消息,在10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
  • ...嚴重侵害中方外交尊嚴和安全,應該受到譴責。(環球網-FX168財經網
    【中國外交部披露美私拆中方外交郵袋細節:美事後未否認事實,一再以技術理由為其行徑開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3日透露,2018年7月和2020年1月,美國兩次擅自開拆中方外交郵袋。事件發生後,中方第一時間向美方嚴正交涉,美方並未否認相關事實,但一再以技術理由為其自身行徑開脫,推卸責任。
  • 中國搞「戰狼外交」?華春瑩三個字霸氣回應
    中國搞「戰狼外交」?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0日,外交部舉行例行記者會
  • 外交部記者會罕見一幕!耿爽狠戳澳媒虛偽!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8日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針對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成競業日前接受澳媒採訪時認為,澳政府最近的所作所為可能引起中國民眾的不滿,進而影響中國民眾的消費傾向,西方媒體斷章取義炒作「中國對澳經濟脅迫」,路透社記者提問說,澳外交部對中國對澳「經濟脅迫」提出抗議,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回應「戰狼外交」,華春瑩提到了這部經典電視劇
    針對有外媒指責中國實行「戰狼外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現在有些人明明對中國一無所知,卻煞有介事地對中國進行無中生有的指責。「我想問問那些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的人,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看過迪士尼動畫片《獅子王》?不知道他們怎麼評價那個可愛的小獅子——在各種懷疑、責難和打擊中成長和成熟起來的辛巴?」華春瑩說。她說,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同個別國家之間發生了一些事情。但哪一次、哪一件是由中方首先挑釁引起的?哪一次、哪一件是中方在幹涉別國內政?
  • 中印衝突中方死亡40人?外交部回應
    2020年6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部分實錄如下:英國廣播公司記者:能否提供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中中方傷亡的具體數字?趙立堅:我昨天已經說過,中印雙方正通過軍事和外交渠道對話解決有關現地問題。至於一些印度媒體報導印方官員的話稱,中方至少有40名官兵死亡,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這是虛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