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洛栩
出品:全球財說
妙可藍多(600882. SH)的各方糾葛又有後續了?
實控人變更?
蒙牛集團呼聲最高
12月7日早間,妙可藍多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公司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柴琇女士通知,公司擬籌劃重大事項,該事項可能構成公司控制權變更。
圖片來源:妙可藍多公告
收購人擬通過協議轉讓、認購公司非公開發行 A股股票及公司現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柴琇表決權放棄等可能的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權。
12月8日晚間臨近22時,妙可藍多再次發布公告稱,9日將繼續停牌,並已聘請中介機構,進一步就交易方案、以及交易或涉及的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調整事項進行論證。
最新的股權結構顯示,柴琇直接持有妙可藍多18.59%股份,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同時通過吉林省東秀商貿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妙可藍多1.29%股份,合計持股佔比19.88%。
蒙牛集團持股佔比5%,為第二大股東,源於2020年1月,蒙牛集團以每股14元的價格受讓妙可藍多非限售流通股份2046.7853萬股,佔妙可藍多總股本的5%,總價款約2.87億元。
然而與蒙牛集團的糾葛並不是從入股開始,自2017年起蒙牛集團便與妙可藍多展開多輪談判,擬收購的言論不斷傳出。
即便收購變為入股,也不能抵擋住妙可藍多的股價猛漲。
此後妙可藍多於3月份拋出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預案顯示,此次定增發行價為15.16元/股,發行數量為不超5871萬。
蒙牛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計劃認購金額3.15億元,認購數量為2078萬股,若認購順利完成,蒙牛集團將合計持有妙可藍多約8.81%的股份。
受益於蒙牛集團背書,以及二級市場對於蒙牛持續定增的「夢幻泡泡」效應,妙可藍多股價從蒙牛入股後的14.76元/股一路走高至8月4日的盤中最高價49.70元/股,漲幅高達236.72%。
一切戛然而止,2020年8月23日,妙可藍多發布公告稱,終止此前與蒙牛集團籤訂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同時,公司計劃向實控人柴琇100%持股的廣訊投資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總額不超過5.75億元,用於乳製品和奶酪加工項目等。
當時,市場人士分析稱,或源於蒙牛集團欲謀求控股權,也或是股價上漲至此前定增價格過低。新的定增預案中,也將發行價格翻倍提升至35.2元/股。
但是,離開了「蒙牛概念」妙可藍多股價也開始下行。此次停牌,蒙牛集團控股的言論再起,「要被蒙牛受夠了!」,這或是股民所希望的。
多家媒體消息,蒙牛集團方面稱並不知情,妙可藍多方則稱已公告為準。
廣告砸出的奶酪棒
還能支撐多久?
提到妙可藍多,大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奶酪棒。改編於「兩隻老虎」的廣告歌曲,通過CCTV1、電梯、超市傳遍全國,奶酪棒更是深入人心。
2020年前三季度,妙可藍多實現營業收入18.76億元,同比增長61.92%;歸屬淨利潤5284.47萬元,同比增長348.50%。
要知道,2018年妙可藍多的扣非淨利潤還是重挫1318%的情況。這一狀況,在2019年上半年發生改變,其中就源於奶酪棒的暴增,僅2019年上半年便實現銷售收入1.66億元,同比增加449.38%。
2020年上半年,奶酪棒為4.77億元,較2019年上半年再次同比增長187.34%。
奶酪棒為2018年才推出的新品,依靠傳播推廣、渠道建設等方式實現銷售爆發式增長。當然,銷售費用同樣水漲船高。
2019年上半年妙可藍多的銷售費用為1.16億元,較2018年同期再次上揚30.34%,遠遠高於其淨利潤增速。
2020年上半年,銷售費用增至3.06億元,同比增長61.46%,其中廣告費用2.07億元,同比增291%。
需要注意的是,自2020年半年度開始,妙可藍多的經營現金流淨額增速下降轉為淨流出,與歸屬淨利潤增長發生背離。截至2020年9月30日,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6817.52萬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妙可藍多奶酪棒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百吉福、光明、蒙牛等,而奶酪市場則為百吉福所佔領。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奶酪市場百吉福銷售額佔比為27.2%居首,妙可藍多佔比2%,位居第八。
數億元投入,若僅是靠奶酪棒單一產品希望實現逆襲,恐不是長久之計。至於口味,多數消費者稱並不如在奶酪市場深耕多年的百吉福濃鬱,且相較於單靠汪汪隊IP吸引兒童,百吉福的科普問答包裝更為優秀。
當然,數據上妙可藍多預付款項、存貨的激增,雖然解釋為擴產所需,但也不容忽視。
同時,妙可藍多的商譽同樣值得重視。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其商譽接近4.28億元,主要來自於妙可食品、吉林乳品和廣澤乳業,與淨利潤相比過高。
資本玩家手段高
內控混亂 佔資違規統統涉及
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妙可藍多實控人柴琇尚有7200萬股處於質押狀態,佔其持有股份的94.61%。
作為「資本玩家」,柴琇此前的操作可以說十分「流暢」。
妙可藍多的前身為廣澤股份,而廣澤股份前身為華聯礦業,2015年9月,柴琇通過股權受讓成為華聯礦業實控人;2015年11月,通過定向增發、置出原主業鐵礦石業務相關資產,同時置入柴琇自身掌控的兩家乳品公司,即廣澤乳業和吉林乳品。
分步進行,柴琇完美規避借殼上市的標準和條件,並達到借殼上的結果。
此番交易亦引來上交所問詢,包括公司是否前後信披不一致及不及時、公司短期內變更發展戰略的原因、盈利補償及交易作價合理性等。
畢竟,截至2015年9月30日,廣澤乳業淨資產僅為8236.43萬元,但預估值卻高達7.52億元。
2018年4月,柴琇欲故伎重演,擬募資近9億元,且大部分用於奶酪加工建設項目等用以擴大生產,預期產銷比嚴重不符。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認購方為吉林省盈佳商貿有限公司,實控人為柴琇,構成關聯交易,募資方案未獲證監會通過。
這不由又聯想到了上文提到的廣訊投資。
柴琇通過一環套一環,將實控人自身資產與上市公司進行置換。
2019年3月,廣澤股份正式更名,妙可藍多為2015年時廣澤股份全資收購了妙可藍多(天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礦業變牛奶,牛奶又變成奶酪,奶酪再引來金主,變現功夫著實了得。
需要提及的是,柴琇夫婦旗下上市平臺除了妙可藍多外,還包括香港上市的地產公司廣澤國際發展(0989.HK)。
此前蒙牛集團終止定增時,有市場人士稱,或多或少也源於妙可藍多的內控混亂。
先是2019年12月曝出關聯方即實控人柴琇的丈夫女兒違規佔用資金2.4億元,後又因柴琇涉嫌操控股價被上交所問詢。
2020年3月,妙可藍多控股股東柴琇及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白麗君收到上海證監局警示函。其中包括未對其中兩筆資金佔用進行會計處理,虛增2019年一季報、半年報及三季報的貨幣資金,導致資產負債表存在虛假記載,未能真實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
進入4月,妙可藍多副總經理、董秘兼財務總監白麗君,證券事務代表曹瑛,職工代表監事高坤,副總經理胡彥超相繼辭去職務。
同時,妙可藍多股東劉木棟、王永香於今年5月至8月逢高套利,違規進行股票減持。
這樣的妙可藍多,誰會接盤?《全球財說》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