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6日訊 山東濟寧鄒城市紮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實現垃圾分類設施鎮域全覆蓋,人居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在鄒城市太平鎮孫坡村,家家戶戶門前都放置了兩種垃圾桶,分別放置可腐爛和不可腐爛垃圾,每天,保潔員按類收運。
鄒城市太平鎮孫坡村垃圾分類分揀員楊芳告訴記者,剛開始老百姓意識有點差,垃圾混放。
通過定期培訓宣傳,村民垃圾分類意識逐步提高,外化為自覺行動。
「我們也分類好,他們一天兩次及時回收,我們這裡空氣也顯新鮮。」鄒城市太平鎮孫坡村村民馮芝偉告訴記者。
「可腐爛」垃圾由轉運員運送至資源化利用站,經過24小時發酵形成有機肥,「不可腐爛」垃圾按照「好賣」、「不好賣」、「有毒有害」標準進行二次分揀。
「在每個行政村設置一處可回收垃圾收集點、大件垃圾集中存放點、可直接填埋垃圾處置點和有毒有害垃圾收集點」。鄒城市太平鎮政府副鎮長劉臣國表示,「實現廢棄垃圾資源再利用,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環境。」
同時,充分利用智慧監管雲平臺對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情況進行規範管理。目前,鄒城市各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站裝有攝像頭60個、智能電子秤30臺、智能遠程監控電錶30隻,300輛垃圾分類運輸車均安裝GPS定位裝置。
鄒城市農村環衛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侯祥虎表示,垃圾分類智慧監管雲平臺對全市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站設備運行情況、可腐爛垃圾的收集量、有機肥產量、用電量及分揀員的日常工作軌跡進行實時在線監控,使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
目前,鄒城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初步形成「兩次四分」分類模式、「一站四點」處置模式,建成鎮村垃圾中轉站30餘處、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站30處,配置村級垃圾收集桶1.5萬個、垃圾運輸三輪車2500餘輛、保潔員2500餘名,垃圾分類設施實現鎮域全覆蓋。
鄒魯融媒·鄒城廣電 王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