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唐波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偉
理順體制機制,全域全面推進,是生活垃圾分類的關鍵所在。這其中,公共機構的引領示範作用不言而喻。按照先前東莞制定的計劃,今年年底將全面實現公共機構全覆蓋。目前,該項工作進展如何?作為全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牽頭部門,東莞市發改局又有什麼樣的動作?取得什麼樣的效果?
日前,東莞市發展改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偉強接受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專訪,詳解了發改部門的「分類思路」以及未來的「發力方向」。
年底超1400公共機構分類全覆蓋
記者:根據東莞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整體安排,市發改局負責統籌推進全市公共機構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我們也看到了前期市發改局印發了全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請整體介紹一下,市發改局在東莞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的主要思路、時間計劃,以及一些關鍵性保障措施?
吳偉強:今年5月,市人民政府印發《東莞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全面啟動我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我局作為全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牽頭部門,經市政府同意,印發《東莞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主要推進思路及時間計劃、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提高思想認識,全員發動。全市有超過1400家公共機構,在今年年底要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我們要深刻認識垃圾分類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具體實踐,「減量化」減的是資源消耗和環境汙染,守護的是綠水青山;「資源化」增的是經濟效益,創造的是金山銀山;「無害化」守護的是環境健康和人體健康,保障的是民生民利。公共機構,作為政府對外服務的重要展示窗口,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必須馬上破除過去「可分可不分,會分就分,不會就隨意扔」的思想。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凝聚廣泛共識,舉全力把生活垃圾分類這件事辦好。印發實施的《東莞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各系統公共機構主管部門責任,提出各鎮街(園區)負責統籌轄內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各市直黨政機關集中辦公場所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教育、衛生健康、民政、交通運輸、科技、文化、體育等系統主管部門要根據行業特點,負責統籌安排本系統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其次,重點難點不迴避,全力攻堅。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涉及政府、企業、社區、居民等多方主體,包括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等多個環節,需要協力推進。今年年初,我局組織了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現狀調研,從調研結果來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責任主體不明確、分類意識不強、參與不高、投放正確率比較低、後端處理不完善等問題。我們要求,每個單位都必須重點難點不迴避,思想上重視,加強組織領導,解決「我要分」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開展廣泛的教育引導工作,從「我要分」到「我會分」。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動員黨員幹部要爭做垃圾分類的先行者,通過主題黨日活動、有獎知識競賽等,提升大家垃圾分類的意識及知曉。各公共機構要按照《東莞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提出的時間要求,今年年底前完成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最後,長效管理真落實,助推發展。日前,《東莞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市直機關集中辦公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印發,標誌著我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制度化。我局也牽頭,在全市公共機構範圍內開展「達標創優」活動,評估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等級。目前已有24個鎮街(園區)反饋了轄區內公共機構的自評情況(約900家),其中16個鎮街(園區)自評全部合格;市直單位(除市直集中辦公場所以外)有25家單位反饋了自評結果,全部自評合格。
從「扔進一個筐」到「細分四個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強調的「通過生活方式綠色革命,倒逼生產方式綠色轉型」。下來,我們將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覆核驗收工作,促進各單位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引,聚焦目標任務,壓實工作責任,充分發揮公共機構示範引領和黨員幹部的帶頭表率作用,推動我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實效。
莞版限塑令即將出臺
記者:今年,國家和省陸續發布了塑料汙染治理的一系列相關文件,而東莞在這方面會有一些什麼政策措施?
吳偉強:根據國家和省裡相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市發展改革局和市生態環境局牽頭組織有關部門開展《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編制工作,經過徵求部門、社會公眾意見,修改完善《實施方案》(送審稿),目前已上報市政府審定,預計年底前發布實施。《實施方案》中主要措施有五方面內容:
一是有序推進部分塑料製品的禁限工作。按照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在生產、銷售和使用環節分階段對部分塑料製品提出禁限措施。包括禁止生產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塑料製品;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分步驟禁止生產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分步驟、分領域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製品、快遞塑料包裝等。
二是加快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研發推廣綠色環保的塑料製品及替代產品,探索培育有利於規範回收和循環利用、減少塑料汙染的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塑料產業綠色轉型,增加綠色環保的塑料產品供給。
三是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加強城鄉塑料廢棄物分類回收清運,開展江河湖泊(水庫)、港灣、海灘塑料垃圾和農田殘留地膜等專項清理整治行動。推進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
四是加強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嚴格落實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部分塑料製品的政策措施。推行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依法查處相關違法違規行為。
五是加大對塑料汙染治理的宣傳力度,大力倡導綠色生活和消費方式,鼓勵公眾參與垃圾分類,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抵制過度包裝,廣泛凝聚共識,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記者:發展改革局作為生活垃圾分類重要的成員單位,對整體牽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城市管理部門,有何工作建議?
吳偉強:城市管理部門作為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牽頭部門,站在垃圾分類、處置的最前線,從垃圾收集、分類和處置等一系列工作中,都做出了城市管家的責任擔當。希望城市管理部門發揮牽頭單位作用,繼續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我市垃圾分類工作,以「繡花」功夫做好城市精細化管理。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田恩祥
審籤|吳瑕
實習生|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