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時代」專訪:公共機構年底全覆蓋,「莞版限塑令」即將出臺

2020-12-19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唐波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偉

理順體制機制,全域全面推進,是生活垃圾分類的關鍵所在。這其中,公共機構的引領示範作用不言而喻。按照先前東莞制定的計劃,今年年底將全面實現公共機構全覆蓋。目前,該項工作進展如何?作為全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牽頭部門,東莞市發改局又有什麼樣的動作?取得什麼樣的效果?

日前,東莞市發展改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偉強接受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專訪,詳解了發改部門的「分類思路」以及未來的「發力方向」。

年底超1400公共機構分類全覆蓋

記者:根據東莞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整體安排,市發改局負責統籌推進全市公共機構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我們也看到了前期市發改局印發了全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請整體介紹一下,市發改局在東莞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的主要思路、時間計劃,以及一些關鍵性保障措施?

吳偉強:今年5月,市人民政府印發《東莞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全面啟動我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我局作為全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牽頭部門,經市政府同意,印發《東莞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主要推進思路及時間計劃、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提高思想認識,全員發動。全市有超過1400家公共機構,在今年年底要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我們要深刻認識垃圾分類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具體實踐,「減量化」減的是資源消耗和環境汙染,守護的是綠水青山;「資源化」增的是經濟效益,創造的是金山銀山;「無害化」守護的是環境健康和人體健康,保障的是民生民利。公共機構,作為政府對外服務的重要展示窗口,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必須馬上破除過去「可分可不分,會分就分,不會就隨意扔」的思想。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凝聚廣泛共識,舉全力把生活垃圾分類這件事辦好。印發實施的《東莞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各系統公共機構主管部門責任,提出各鎮街(園區)負責統籌轄內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各市直黨政機關集中辦公場所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教育、衛生健康、民政、交通運輸、科技、文化、體育等系統主管部門要根據行業特點,負責統籌安排本系統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其次,重點難點不迴避,全力攻堅。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涉及政府、企業、社區、居民等多方主體,包括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等多個環節,需要協力推進。今年年初,我局組織了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現狀調研,從調研結果來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責任主體不明確、分類意識不強、參與不高、投放正確率比較低、後端處理不完善等問題。我們要求,每個單位都必須重點難點不迴避,思想上重視,加強組織領導,解決「我要分」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開展廣泛的教育引導工作,從「我要分」到「我會分」。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動員黨員幹部要爭做垃圾分類的先行者,通過主題黨日活動、有獎知識競賽等,提升大家垃圾分類的意識及知曉。各公共機構要按照《東莞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提出的時間要求,今年年底前完成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最後,長效管理真落實,助推發展。日前,《東莞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市直機關集中辦公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印發,標誌著我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制度化。我局也牽頭,在全市公共機構範圍內開展「達標創優」活動,評估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等級。目前已有24個鎮街(園區)反饋了轄區內公共機構的自評情況(約900家),其中16個鎮街(園區)自評全部合格;市直單位(除市直集中辦公場所以外)有25家單位反饋了自評結果,全部自評合格。

從「扔進一個筐」到「細分四個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強調的「通過生活方式綠色革命,倒逼生產方式綠色轉型」。下來,我們將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覆核驗收工作,促進各單位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引,聚焦目標任務,壓實工作責任,充分發揮公共機構示範引領和黨員幹部的帶頭表率作用,推動我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實效。

莞版限塑令即將出臺

記者:今年,國家和省陸續發布了塑料汙染治理的一系列相關文件,而東莞在這方面會有一些什麼政策措施?

吳偉強:根據國家和省裡相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市發展改革局和市生態環境局牽頭組織有關部門開展《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編制工作,經過徵求部門、社會公眾意見,修改完善《實施方案》(送審稿),目前已上報市政府審定,預計年底前發布實施。《實施方案》中主要措施有五方面內容:

一是有序推進部分塑料製品的禁限工作。按照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在生產、銷售和使用環節分階段對部分塑料製品提出禁限措施。包括禁止生產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塑料製品;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分步驟禁止生產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分步驟、分領域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製品、快遞塑料包裝等。

二是加快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研發推廣綠色環保的塑料製品及替代產品,探索培育有利於規範回收和循環利用、減少塑料汙染的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塑料產業綠色轉型,增加綠色環保的塑料產品供給。

三是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加強城鄉塑料廢棄物分類回收清運,開展江河湖泊(水庫)、港灣、海灘塑料垃圾和農田殘留地膜等專項清理整治行動。推進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

四是加強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嚴格落實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部分塑料製品的政策措施。推行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依法查處相關違法違規行為。

五是加大對塑料汙染治理的宣傳力度,大力倡導綠色生活和消費方式,鼓勵公眾參與垃圾分類,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抵制過度包裝,廣泛凝聚共識,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記者:發展改革局作為生活垃圾分類重要的成員單位,對整體牽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城市管理部門,有何工作建議?

吳偉強:城市管理部門作為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牽頭部門,站在垃圾分類、處置的最前線,從垃圾收集、分類和處置等一系列工作中,都做出了城市管家的責任擔當。希望城市管理部門發揮牽頭單位作用,繼續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我市垃圾分類工作,以「繡花」功夫做好城市精細化管理。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田恩祥

審籤|吳瑕

實習生|高爽

相關焦點

  • 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來了
    ,替代產品研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到今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12月16日,成都發展改革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即日起成都市將按照「分類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實施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行動。
  • 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發布
    12月16日,成都市發改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即日起,成都市將按照「分類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實施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行動。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
  • 成都版「最強限塑令」來了 不用塑膠袋怎麼辦?
    公共機構帶頭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今年底,城市建成區商超、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12月16日,成都市發改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
  •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12月16日,成都市發改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即日起,成都市將按照「分類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實施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行動。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12月16日,成都市發改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即日起,成都市將按照「分類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實施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行動。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
  • 「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
    原標題:「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這一板塊蓄勢待發丨行業風口近日,商務部的一則消息引爆可降解塑料板塊行情。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本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南京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南京已有超市在售可降解塑膠袋,每隻5毛到1.7元不等。可降解塑膠袋生產企業表示,最近商場、超市來詢價的特別多,而「限塑令」也帶火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材料——聚乳酸,價格比去年漲了一倍,而且貨源緊缺。
  • 生態|「最強限塑令」倒計時!你準備好了嗎?
    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 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 到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
  • 「限塑令」倒計時 商場超市如何應對?
    原標題:「限塑令」倒計時 商場超市如何應對?  「限塑令」加快推進  明年禁止產銷超薄塑料購物袋  早在今年年初,「限塑令」在全國就引起了一波討論熱潮。
  • 從「限塑」到「禁塑」必須打好「組合拳」
    12月16日,成都市發改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即日起,成都市將按照「分類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實施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行動。(12月18日 四川在線)<br/><br/>  成都市的這一《方案》出臺後,是繼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後的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所謂「最強」,是從要求、力度多方面來說的。但凡「最強」,自然更容易引起大眾的關注。
  • 四川省印發公共機構「禁塑令」通知!2020年底開始!
    11月25日,從四川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獲悉,該局已印發《關於全省公共機構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塑料汙染治理的工作要求。《通知》按照2020年、2022年兩個時間段,分地區、分時間、分領域提出了四川省公共機構塑料製品禁限目標。
  • 「史上最強限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今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江蘇、雲南、廣東、河南、西安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出臺了升級版的禁塑地方法規。
  • 最嚴限塑令新年落地實施 誰會成為這場資本盛宴的「座上客」?
    2020年底,受升級版限塑令政策即將落地影響,A股相關個股表現搶眼。而在業界看來,限塑令的影響還不僅限於當前階段,未來一段時期,其都將發揮政策引領作用,促進產業發展。  限塑令開啟環保風潮  為了緩解環境汙染,減少資源浪費,第一版限塑令在2008年6月1日起實施,不僅禁止小於0.025毫米的塑膠袋生產與使用,並規定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再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自限塑令頒布後,全國各省市先後制定了具體執行政策,其中吉林省、河南省、海南省更出臺了嚴格的禁塑令。
  • 「限塑令」升級:政策先行 執法依據有待跟進
    多位環境法專家及律師告訴《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限塑令」的處罰措施應適用於《固廢法》等法律,但仍需等待後續配套的規章出臺。政策先行早在2007年12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布了《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後被廣泛稱之為「限塑令」,通過對一次性塑膠袋收費,讓塑料垃圾問題走進公眾視野。
  • 青島最嚴「限塑令」年底生效,商超、市場、快遞等「用塑大戶」開始...
    「史上最嚴限塑令」。青島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於今年10月聯合印發《青島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讓青島版「限塑令」落了地。&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生活中,各種不可降解塑膠袋仍十分常見。
  • 調查:「限塑令」升級倒計時 青島商家主動求「解」
    距離第一階段的限塑任務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更加嚴格的限塑令已經在路上。那麼在「倒計時」即將吹響之時,島城市場執行情況如何?記者多地調查發現,目前島城大型超市、商場已經有償提供可降解塑膠袋,但大部分集貿市場攤主仍免費提供普通塑膠袋,作為「白色汙染」的重災區,外賣和快遞行業仍在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和餐具。可喜的是,部分商家積極響應「限塑令」,已完全更換可降解塑料產品。
  • (圖表·漫畫)「環境」「升級版限塑令」
    新華社圖表,北京,2020年11月25日 漫畫:「升級版限塑令」 近日,湖南省發改委、湖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湖南省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對湖南省的塑料製品生產、銷售及使用明確最新政策要求。 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全省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如何考評市城區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工作?80分以上才算「過關」
    尚一網訊(記者 鄭彥 通訊員陳晶晶)常德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於11月30日正式動員,並開展了業務培訓。2020年底前,市城區89家公共機構(一級單位)將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無規矩不成方圓。那麼,如何對這些公共機構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評價呢?
  • 「史上最強限塑令」實施倒計時 成都市消協發出這樣的倡議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隨著2021年的到來,「史上最強限塑令」也要來了。12月16日,成都市出臺《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也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該方案規定:到2020年底,成都市全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最強限塑令」執行在即,標準眼花繚亂,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2021年即將到來,大家都會給自己設立幾個清晰的新年目標。但對於從事塑料產品生產的楊先生,卻犯了難,「標準真的有點多,感覺挺亂的,還沒啥思路」。楊先生所說的標準是指可降解塑膠袋的標準。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將隨著2021年一同走進大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