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

2020-12-24 河南頻道

原標題:「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這一板塊蓄勢待發丨行業風口

近日,商務部的一則消息引爆可降解塑料板塊行情。

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本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

盤面上,可降解塑料板塊走強,截至昨日收盤,金丹科技漲超13%,丹化科技一字漲停,瑞豐高材大漲超9%,裕同科技、億帆醫藥、莫高股份紛紛大漲。

從個股表現來看,龍頭丹化科技連續兩日漲停,盤後數據顯示,該股獲淨買入1393萬元,華鑫證券一營業部買入800萬元,中信證券一營業部賣出138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可降解塑料板塊的火爆並非只在昨日,該板塊自今年8月中旬起已經歷過一輪上漲。而自今年10月起,該板塊再度發力,截至昨日已累計大漲超5%。

「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將迎近200萬噸替代空間

從年初開始,關於塑料汙染治理的文件密集出臺,目前已有近30個省市頒布了「限塑令」。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將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替代產品。

7月,發改委等九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進一步落實屬地管理責任。

8月,河北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到2020年底,石家莊市、承德市等地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同月,江蘇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2年,全省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

9月,廣東省《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開始實施,明確到2020年底,廣州、深圳等地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11月,北京市就「限塑十條」公開徵求意見,提出到2022年,北京塑料汙染治理政策標準體系初步建立。

12月,海南省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飲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海通證券研報指出,預計發改委《意見》推出後,商超、快遞、外賣場景的塑料消費量將分別減少約10萬噸、160萬噸和30萬噸,三大情景合計為可降解塑料提供將近200萬噸的可替代空間。2018年,我國生物可降解塑料消費僅4.2萬噸,增長空間廣闊。

配置上,天風證券研報稱,隨技術發展,未來原材料利用水平提高,有望推動可降解塑料PBAT成本下降。

(1)建議關注技術基礎雄厚,未來有望通過技術迭代實現原材料利用水平和產業自動化水平提高的公司金髮科技、彤程新材;

(2)打通產業鏈上下遊,具備原材料價格優勢的恆力石化、華峰氨綸;

(3)下遊市場開拓水平高,未來產能利用率較高的公司金髮科技、彤程新材。

除了可降解塑料,這一行業也站上風口

在商務部昨日發布的文件中提到,環保替代產品包括紙袋、可循環使用的布袋、提籃和可降解塑料製品等。由於紙質包裝可再生利用,綠色環保,同時較為經濟,有望在此過程中實現市場份額提升。

從盤面表現看,造紙板塊自11月起呈現上揚趨勢,截至昨日累計漲超11%。截至昨日收盤,該板塊小幅上漲,五洲特紙、太陽紙業漲超3%、博匯紙業漲超2%。

國金證券指出,但按照目前的技術水平,可降解塑料生產成本較高,難以在短時間替代目前大量使用的不可降解塑料。而環保布袋雖然可以反覆使用,但便利性不足,應用場景有限。相比於其他兩種替代品,紙製品不僅價格便宜,並且易於腐化,且通過對紙製品回收利用可以節約木材消耗。綜合來說,目前,紙製品是塑料製品的最佳替代品。

招商策略研究發文稱,第一階段的限塑禁塑任務即將在2020年底完成。中國商業聯合會透露,今年年底階段性目標涉及的相關地區零售、餐飲領域,一次性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和一次性塑料刀叉勺的年消費量約30萬噸。短期看,一次性餐具將由紙質餐具替代,造紙業需求將有大幅提升,建議關注相關投資機會。

配置上,華泰證券認為,隨著新版限塑政策逐步推進,環保紙袋、食品卡紙將成為較為理想的餐飲環保包裝替代材料,需求有望持續提升。建議關注具備卡紙生產能力的造紙企業太陽紙業、博匯紙業以及提前布局環保包裝的包裝企業吉宏股份、裕同科技。

相關焦點

  • 「限塑」加速可降解塑料概念走強 美聯新材等股走高
    來源:新浪財經11月30日消息,可降解塑料概念股異動,截至發稿,美聯新材拉升觸板,瑞豐高材、金丹科技、長鴻高科等個股快速跟漲。消息面:我國塑料製品的消費量非常驚人。以塑料購物袋這項「限塑令」中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現代快報訊(記者江楠張瑜趙丹丹文/攝)近日,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升級版的「限塑令」出爐。《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南京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南京已有超市在售可降解塑膠袋,每隻5毛到1.7元不等。可降解塑膠袋生產企業表示,最近商場、超市來詢價的特別多,而「限塑令」也帶火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材料——聚乳酸,價格比去年漲了一倍,而且貨源緊缺。
  •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
  • 最嚴禁塑令來了 可降解塑料火了!這隻A股狂拉四連板
    萬聯證券表示,目前已有近30個省市頒布了「限塑令」,北京市也於近日發布了「限塑十條」公開徵求意見。隨著「限塑令」的普及,可降解塑料產品的需求和應用範圍將快速擴張,相關企業在政策加碼下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 17省份發布「限塑令」 萬華化學等龍頭企業進軍可降解塑料行業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17省份發布「限塑令」 塑料行業如何洗牌作者: 馬晨晨[ 上半年,海南共生產銷售了128.2噸環保替代品。此外,海南禁塑工作管理平臺也已開始運行。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這是自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之後,發布「限塑令」新規的第17個省份。儘管各省份動作頻出,步調卻不盡一致。第一財經記者調查發現,塑料行業中資金雄厚的龍頭企業多已布局可降解塑料生產線,甚至出現集體股價暴漲。
  • 限塑令倒計時!記者實探商超餐飲動向,除了可降解塑料,這個板塊也受益
    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隨著限塑令的推進,可降解塑料概念大漲。由於紙袋、紙杯為一次性塑料製品的重要替代物,造紙板塊也受益。12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成都多家商場超市、餐飲門店,並採訪了限塑令涉及的重點行業企業,了解塑料使用大戶們的現狀和應對計劃。
  • 可降解塑料的競爭力分析
    原標題:可降解塑料的競爭力分析   今年初國家提出了新版的「禁塑令」,隨後各省級政策陸續出臺。
  • 最嚴限塑令襲來,可降解塑料行業或迎春天?解析7家相關上市公司...
    自2008年國家頒布「對塑料購物袋收費」 的政策法規以來,時隔十二年,國家不斷的推進限塑令政策的落地,今年年初開始,禁塑限塑政策便頻頻發布。從1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至4月《固廢法》修訂、7月《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發布,一系列詳細政策出臺,意味著我國限塑禁塑工作的加速推進。相比上一輪限塑令在執行過程中或多或少地被打了折扣,新版限塑令還未正式實施就被冠以了「史上最嚴」的稱號。
  • 全國已有24個省份發布「限塑令」 可降解塑料迎來春天?
    近期原材料價格上揚,有生產商稱產品供不應求;但經銷商對可降解塑膠袋反響平平羊城晚報記者 徐振天 2日是廣東「限塑」新政實施第二天。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24個省份相繼發布「限塑令」。記者注意到,除了禁止和限制塑料製品的使用,各地還提出加快推廣可替代產品和模式的應用。 新政背景下,可降解塑料市場似乎前景可期。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國仍新增了可回收塑料相關企業1.8萬家,同比增長了12%。記者走訪發現,國內可降解塑料原材料價格已出現上揚,有原材料生產商的產品供不應求。不過,批發市場端對可降解塑料反響平平。
  • 限塑令倒計時,你使用的塑膠袋能降解嗎?
    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今年8月,江蘇省也出臺意見,明確了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三步走目標。其中,第一個時間節點是在今年年底,商場、超市、藥店等場所,禁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集貿市場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也要進行規範和限制。
  • 必須釐清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別被「偽降解」蒙蔽了!
    PART-2限塑令和禁塑令根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7月14日發布的最新環境報告估計,每年有52000噸塑料微粒最後落到了海洋裡。每年還有2萬噸塑料微粒排放至遙遠的冰雪覆蓋地區,相信你們也一定看到過很多海洋動物體內充滿了塑料產品痛苦死去的畫面。
  • 限塑全面開啟,可降解塑料行業真的會迎來大爆發嗎?
    所以說,不管是從政府意志和執行力度來看,不可降解塑料替代品相關行業似乎將迎來大爆發。不過,經過一番研究,我們發現「限塑令」帶給可降解塑料行業的「外部變革」的突破和去年ETC強推政策帶來的差別很大。我們認為「限塑令」不會讓正宗的可降解塑料概念股短時間內基本面發生大的反轉,業績暴增,但變革的影響時間會很長,行業發展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狀態,一些有技術和成本優勢的行業企業,未來十年內可能會迎來戴維斯雙擊。接下來我們就論證一下我們的觀點,也歡迎對可降解塑料行業有深入了解的朋友和我們交流。
  • ...實探限塑令實施首周行業現狀: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紙製品企業...
    可降解塑膠袋每噸漲4000元   2021年一開年,記者就在北京某連鎖超市發現,此前的普通塑膠袋已經全部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相同規格價格由0.4元/個漲至1.2元/個。   「限塑令」落地,替代品火了。
  • "限塑"將至!如何區分「可降解塑料」?價格消費者能接受嗎?
    其實,新「限塑令」給快遞行業的緩衝時間比較寬鬆,要求是:「到2022年底,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個試點市先行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膠帶使用量,2025年底全面禁用」。由於種種原因,塑料汙染「屢限不止」,國家層面對「限塑令」不斷「加碼」,對塑料汙染的聚焦持續升級。2020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公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禁塑」被提上議程,這也被叫做新「限塑令」。
  • 限塑令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紙製品24小時滿負荷生產,上遊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著問題,分別從最熱的替代品——可降解塑料、紙等入手,採訪行業專家、一線企業,描繪出一幅「限塑令」風口下的行業百態圖。記者調查發現,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一個月漲價達13%,可降解塑膠袋短短一周每噸竟漲了4000元。
  • 限塑令升級了!環保降解材料誰家強
    金髮科技:生物可降解塑料龍頭  多家研報指出,有「生物可降解塑料龍頭」 「亞太最大改性塑料生產企業」之稱的金髮科技(600143)有望受益。  金髮科技是廣州一家土生土長的民營創新型企業,從1993年創立以來,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改性塑料企業,產品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3000多項。
  • 你可知道可降解塑料新材料的應用領域?
    近年來,各國限塑法規密集出臺,生物可降解塑料行業迎來新發展機遇。青島中新華美塑料有限公司,布局可降解塑料新材料領域。 可降解塑料指在特定情景下或自然環境中降解為二氧化碳、甲烷、水、礦化無機鹽等環境無害物。
  • 又有一地推出最嚴「限塑令」 這些塑料替代品了解一下
    20多省份相繼發布新版「限塑令」 從2008年開始實行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被廣泛稱為「限塑令」),到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有升級版「限塑令」之稱的《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據不完全統計,12年間已有陝西、江蘇、廣東等20多個省份相繼發布新版「限塑令」,
  • 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間巨大 這家公司被機構集體看好
    出品:國家發展改革委重點一:要明顯減少塑料汙染在本次「新版限塑令」出臺前,2017年12月頒布的「老版限塑令」已經執行了11年。在這11年中,各大城市的商超、市場開始對塑料購物袋進行收費,塑膠袋使用量得到一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