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已有24個省份發布「限塑令」 可降解塑料迎來春天?

2020-12-21 環球網

本文轉自【羊城晚報】;

可降解塑料迎來春天?

近期原材料價格上揚,有生產商稱產品供不應求;但經銷商對可降解塑膠袋反響平平

羊城晚報記者 徐振天

2日是廣東「限塑」新政實施第二天。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24個省份相繼發布「限塑令」。記者注意到,除了禁止和限制塑料製品的使用,各地還提出加快推廣可替代產品和模式的應用。

新政背景下,可降解塑料市場似乎前景可期。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國仍新增了可回收塑料相關企業1.8萬家,同比增長了12%。記者走訪發現,國內可降解塑料原材料價格已出現上揚,有原材料生產商的產品供不應求。不過,批發市場端對可降解塑料反響平平。

市場仍以賣普通塑膠袋為主

早上9時,廣州市南泰百貨食品批發中心忙碌的一天開始了。這裡集中了十餘家塑膠袋的經銷大戶,他們大多面向商超企業等客戶。當被詢問是否出售可降解塑膠袋時,商戶劉斯回答:「暫時沒做這個業務,已經很久沒人來問這類塑膠袋了。」

記者走訪該批發中心8家經銷商發現,不止是劉斯的店鋪,其他店鋪也沒有售賣可降解塑膠袋。

實際上,在廣東施行「限塑」新政之前,國內其他省份陸續升級「限塑令」的消息早已在店鋪主中流傳開。不過,就經銷商的角度而言,他們並不看好可降解塑膠袋的市場空間。

「一方面,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太貴。以我在佛山南海區工廠的拿貨價,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是普通塑膠袋的兩三倍,平均每個達三毛錢以上,發貨到商場、醫院等消費場所,價格又翻一番。另一方面,可降解塑膠袋的材質不穩定,保質期不長,產品運輸、存儲的便利性不佳,成本也會提高。」劉斯告訴記者,目前市場內仍以銷售普通塑膠袋為主。

該批發中心另一位店鋪老闆透露,他曾在去年銷售過一段時間的可降解塑膠袋,不過,據客戶反映意見,可降解塑膠袋的質地太軟,使用體驗遠遠比不上普通塑膠袋。「限塑」新政實施後,這位店鋪老闆計劃10月份向廠家提出新訂單。還有一家店鋪老闆向記者表示,目前已和上遊廠家聯繫,半個月後會有可降解塑膠袋樣品到店。

可降解原材料訂單量增長

「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材料分為生物基生物降解塑料和石化基生物降解塑料兩種。」專業從事環保技術開發與應用的廣東卓勵高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類生物降解材料可以廣泛應用於清潔、服裝、商超、醫療、保鮮、日用品等不同細分行業領域。

可降解塑料原材料的市場似乎前景可期。2日,記者致電山東的一家銷售可降解塑料材料及其產品的環保科技公司,銷售經理劉先生告訴記者,進入今年下半年後,他的訂單量有所上漲。「對於十幾噸的單量,都可提供現貨」。

政策推動需求量上漲,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材料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聚乳酸(PLA)是生物基降解塑料的主要原材料,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PLA生產規模較大的企業之一,據其工作人員透露:「根據不同型號,目前每噸價格約為3萬元至4萬元,今年已經漲了50%。每年的產能有限,現在下單無法提供現貨,要排隊等到今年年底開闢新產線時才能供貨。」

不少企業轉做可降解原材料

「我們關注到國家的環保政策,目前生產線正逐步轉化成降解生產工藝,也正在籌建一個生產降解原料的車間。」東莞愷進塑膠製品有限公司此前以生產、銷售保鮮袋、環保袋等塑料製品為主。公司總經理蔡佳君表示:「需求的增加必會帶來行業革命,就像今年的口罩機一樣。」此外,企業也注意到目前可降解塑料成本高、存儲難等痛點。蔡佳君向記者表示:「原材料的可降解性質和儲存運輸之間是矛盾關係,其影響因素很多。我們成立了專項技術研究小組,正在針對性地攻堅克難。」

也有企業將目光重新投到環保產業領域。廣州新鍍越貿易有限公司主營汽車塗料、噴膜產品,其總經理林長浩告訴記者,環保產業的發展是政策環境帶來的大趨勢,去年,公司開闢了可降解原材料業務線,「目前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團隊和工廠,現正在著力洽談客戶」。

從全國範圍來看,可降解塑料市場早已對此做出了反應。據天眼查關於可回收塑料相關企業年度註冊數量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27日,我國可回收塑料相關企業的註冊總量已由2008年的4萬家增長到如今的17萬家,增長近4倍。今年以來,新增相關企業1.8萬家,同比增長了12%。

相關焦點

  • 17省份發布「限塑令」 萬華化學等龍頭企業進軍可降解塑料行業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17省份發布「限塑令」 塑料行業如何洗牌作者: 馬晨晨[ 上半年,海南共生產銷售了128.2噸環保替代品。此外,海南禁塑工作管理平臺也已開始運行。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這是自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之後,發布「限塑令」新規的第17個省份。儘管各省份動作頻出,步調卻不盡一致。第一財經記者調查發現,塑料行業中資金雄厚的龍頭企業多已布局可降解塑料生產線,甚至出現集體股價暴漲。
  • 限塑令倒計時!記者實探商超餐飲動向,除了可降解塑料,這個板塊也受益
    這份文件被稱為「限塑令」。而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快遞塑料包裝等被納入禁止、限制使用的範圍,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階段,「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
  • 最嚴限塑令襲來,可降解塑料行業或迎春天?解析7家相關上市公司...
    自2008年國家頒布「對塑料購物袋收費」 的政策法規以來,時隔十二年,國家不斷的推進限塑令政策的落地,今年年初開始,禁塑限塑政策便頻頻發布。從1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至4月《固廢法》修訂、7月《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發布,一系列詳細政策出臺,意味著我國限塑禁塑工作的加速推進。相比上一輪限塑令在執行過程中或多或少地被打了折扣,新版限塑令還未正式實施就被冠以了「史上最嚴」的稱號。
  • 「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
    原標題:「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這一板塊蓄勢待發丨行業風口近日,商務部的一則消息引爆可降解塑料板塊行情。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本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
  • 限塑全面開啟,可降解塑料行業真的會迎來大爆發嗎?
    最近去超市購物,最後跟收銀臺買購物袋準備裝東西,居然告訴我平時那種一兩毛錢一個的一次性購物袋沒有了,目前只有幾種價格一塊錢以上的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可選。我摸了摸所謂的可降解塑膠袋,從手感來看,結實程度比原來的不可降解塑膠袋差不少,價格卻貴了5倍以上。自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頒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意見》後,全國幾乎所有省份都陸續出臺了自己省份的防止塑料汙染的意見或方案。
  • 最嚴禁塑令來了 可降解塑料火了!這隻A股狂拉四連板
    萬聯證券表示,目前已有近30個省市頒布了「限塑令」,北京市也於近日發布了「限塑十條」公開徵求意見。隨著「限塑令」的普及,可降解塑料產品的需求和應用範圍將快速擴張,相關企業在政策加碼下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 「限塑」加速可降解塑料概念走強 美聯新材等股走高
    來源:新浪財經11月30日消息,可降解塑料概念股異動,截至發稿,美聯新材拉升觸板,瑞豐高材、金丹科技、長鴻高科等個股快速跟漲。消息面:我國塑料製品的消費量非常驚人。以塑料購物袋這項「限塑令」中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
  • 又有一地推出最嚴「限塑令」 這些塑料替代品了解一下
    20多省份相繼發布新版「限塑令」 從2008年開始實行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被廣泛稱為「限塑令」),到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有升級版「限塑令」之稱的《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據不完全統計,12年間已有陝西、江蘇、廣東等20多個省份相繼發布新版「限塑令」,
  • 浙江「限塑令」升級 台州塑料行業波瀾四起
    在2008年,我國就開始實施「限塑令」,要求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然而舊版「限塑令」執行十餘年,困難重重,效果也打了折扣。日前,在歐尚超市東海大道店,記者注意到,消費者在購物時,超市會有償提供塑料購物袋,大袋0.6元一隻,中袋0.3元一隻,小袋0.17元一隻。在排隊結帳的十多名顧客中,三四個老人會自帶布袋,或推著拉杆車,其餘的人都選擇購買購物袋。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現代快報訊(記者江楠張瑜趙丹丹文/攝)近日,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升級版的「限塑令」出爐。《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南京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南京已有超市在售可降解塑膠袋,每隻5毛到1.7元不等。可降解塑膠袋生產企業表示,最近商場、超市來詢價的特別多,而「限塑令」也帶火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材料——聚乳酸,價格比去年漲了一倍,而且貨源緊缺。
  •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可降解塑料風口再起 可降解塑料產業鏈全景圖及投資機會深度剖析
    中商情報網訊:可降解塑料是指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性能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中央連續兩次出臺限塑禁塑相關政策,24個省份也陸續發布了當地的「禁塑令」,可降解塑料的風口再起。
  • 限塑令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紙製品24小時滿負荷生產,上遊正...
    史上最嚴「限塑令」已經落地!從今年1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等直轄市、省會城市等地買東西不得使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也會在全國所有飲料店消失;在地級以上城市景區吃飯,一次性塑料餐具不能「上桌」……這意味著市場即將迎來大考。一次性塑料製品正在梯次退出,但形成的巨大市場真空誰來填補?
  • "限塑"將至!如何區分「可降解塑料」?價格消費者能接受嗎?
    「25號之前全部要(把這些全生物降解塑膠袋)鋪到它所有的商超裡面去,(下月)1號不是禁塑嘛。」新材料生產商囑咐同事。「今天是我們把包裝企業給你們請來,你們倒好,不積極,你們感覺自己才年方十八,美麗動人?」行業的管理者詰問快遞公司。「史上最強限塑令」還有20天就要迎來第一個關鍵節點,各方的反應迥異,是積極應對還是依舊我行我「塑」?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
  • 可降解塑料板塊走強 機構:政策加碼下行業將迎來新發展機會
    12月1日,可降解塑料板塊走強,截至發稿,板塊指數漲2.15%。  this.parentNode.remove()  }else{  this.remove()  }" />  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本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
  • 成都發布"最強限塑令" 可降解材料或受關注(附股)
    (原標題:【機會挖掘】成都發布「最強限塑令」 可降解材料或受關注(附股))
  • 限塑令升級了!環保降解材料誰家強
    4月1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根據《徵求意見稿》,快遞塑料包裝中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等被列入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名單。
  • 限塑令倒逼塑料行業大洗牌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可降解塑料生產企業增速明顯。以海南為例,截至今年7月,已有46家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生產企業註冊。「當人們意識到塑料產業面臨徹底顛覆,環保產品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時,如何提高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工藝和技術是最重要的。」
  • ...實探限塑令實施首周行業現狀: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紙製品企業...
    從今年1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等地買東西不得使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也會在全國所有飲料店消失;在地級以上城市景區吃飯,一次性塑料餐具不能「上桌」。這意味著市場即將迎來大考。   一次性塑料製品正在梯次退出,但形成的巨大市場真空誰來填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著問題,分別從最熱的替代品——可降解塑料、紙等入手,採訪行業專家、一線企業,發現了一幅「限塑令」風口下的行業百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