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印發公共機構「禁塑令」通知!2020年底開始!

2020-12-10 重慶成都橡塑及包裝展

在禁塑這件事情上,萬萬沒想到,四川開了先河!

11月25日,從四川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獲悉,該局已印發《關於全省公共機構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塑料汙染治理的工作要求。

《通知》按照2020年、2022年兩個時間段,分地區、分時間、分領域提出了四川省公共機構塑料製品禁限目標。

到2020年底,省直部門及所屬公共機構、成都市城區範圍內公共機構、其他市(州)的黨政機關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到2022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地級及以上城市所有公共機構。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全面開展「禁塑」摸底調研工作,因地制宜制定「禁塑」工作措施,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各級公共機構積極選用可降解或其它環保替代品。實施垃圾分類、抵制過度包裝,有效開展「禁塑」工作;各地各部門要健全專項督查機制,著力構建職責明確、措施有力、正向激勵、負向懲戒的督查工作體系。

禁塑目錄包括:含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膜、袋類,包括購物袋、日用塑膠袋和紙塑複合包裝袋等。含有以上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餐飲具,包括盒(含蓋)、碗(含蓋)、碟、盤、飲料杯(含蓋)和吸管等。

這是繼海南(自貿港定位)之後,第二個省份明確禁止降解劑的做法,即便四川本次通知僅僅局限於公共機構部門。此番決策,或許是政府部門、公共服務機構先帶好頭,下一步視情況推廣開去。

過去數個月來,全國30多個省市區陸續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文案大同小異,均使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餐盒」,至於何為「可降解」並未進一步明確。

7月2日,四川省發布的《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也是使用禁止不可降解塑膠袋、餐盒、吸管,全文未對「降解」製品做進一步闡述。

不過,就在11月12日,四川省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發布的《塑料汙染治理政策解讀和宣傳材料》,對什麼是可降解塑膠袋、可生物降解塑料類型進行了解讀。(地址:http://fgw.sc.gov.cn//sfgw/fzxhjj/2020/11/12/b4082cc631174dc69b1dcbd11d13ee66.shtml)

該份材料特別提到,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則是PE塑料材質。

而四川11月25日的這份通知無疑給生物降解產業注入一劑強心劑。

相關焦點

  • 四川省印發公共機構「禁塑令」禁塑目錄、時間表公布
    11月25日,四川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印發《關於全省公共機構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塑料汙染治理的工作要求。《通知》按照2020年、2022年2個時間段,分地區、分時間、分領域提出了四川省公共機構塑料製品禁限目標。
  • 東營市公共機構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
    近日,東營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和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公共機構禁塑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0年底,市直黨政機關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到2021年底,全市範圍內公共機構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
  • 「禁塑令」倒計時:不可降解塑膠袋將禁用,哪些行業迎「大考」?
    事實上,早在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就對限塑做了更高也更為明確的要求,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而這份「禁塑令」也被行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禁塑令」。然而,禁塑令一事遠沒有結束。7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了《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在8月中旬前出臺省級實施方案,重點圍繞2020年底階段性目標,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7月17日,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對禁限管理的細化標準進行了詳細界定。
  • 青島最嚴「限塑令」年底生效,商超、市場、快遞等「用塑大戶」開始...
    &nbsp&nbsp&nbsp&nbsp在減少塑料製品方面,星巴克也早在2018年就停用了塑料吸管,開始採用更加容易降解的澱粉吸管以及紙吸管。星巴克曾表示全球門店將在2020年前淘汰一次性塑料吸管。目前青島多家星巴克的門店和外賣都已使用紙吸管。此外,必勝客日前宣布,今年年底將在全國所有餐廳內停止提供塑料吸管,轉而使用紙吸管。
  • 禁塑令倒計時,三亞人,你準備好了嗎?
    在走訪農貿市場的過程中,記者隨機採訪了十多位市民,只有部分人表示聽說過禁塑令。不過這樣的情況似乎也不意外,因為在偌大的第三農貿市場,只有一張11月26日當天貼上的禁塑令實施的通知。三亞第三農貿市場經理 黎一青:我們已經著手製作了宣傳廣告和宣傳標語,這兩天內粘貼在市場內各個顯著位置,同時,我們還將通過市場廣播實時播放禁塑令的相關內容,讓市場各位攤主和廣大市民都知道。
  • 和塑料說再見 禁塑令落地掀起風暴 紙質和可降解哪種替代更得你心
    對於嶄新開始的2021來說,我們要揮手告別的不止有2020,還有在過去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塑料包裝袋,塑料吸管等。進入2021年,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正式落地實施。這份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禁塑令,要求從2021年1月1日起,直轄市、省會城市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2020年政務公開重點工作...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2020年政務公開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4月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2020年政務公開重點工作安排》(以下簡稱《工作安排》)的通知,經省政府官網公布。
  • 「禁塑令」落地,你準備好了嗎
    隨著「禁塑令」正式落地,全國各地商超、外賣等塑料使用「大戶」紛紛開始推出減塑舉措和過渡辦法。專家表示,塑料汙染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可降解塑膠袋的回收和處置都要有相應的配套系統,需要一定適應時間,應先抓好重點品類、重點場所,形成一定經驗再進行逐步推廣,才能有序推進塑料汙染治理。
  • 海南開始實施「禁塑令」
    2020年12月1日,海南省三亞市一個市場工作人員使用可降解塑膠袋。【單詞講解】在有關「禁塑令」的報導中,我們經常會看到disposable這個詞。列入首批禁塑名錄的產品包括一次性塑膠袋、包裝袋、餐盒、碗、水杯以及吸管等不可降解聚合物製品。
  • 西安城區年內「禁塑」,你信嗎?
    11月27日,西安有關方面舉辦了「塑料汙染治理啟動儀式」,根據新印發的《西安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到2020年底,西安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以及餐飲行業等,都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塑料危機席捲全球,歐盟在2015年發布了限塑指令,目標是「2019年底歐盟國家的民眾每年每人不消耗超過90個塑膠袋,而在2025年,這個數字減少到40個。」2020年1月1日,法國通過了《能源轉型促進綠色增長法》的禁塑部分法令,從而成為全球第一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國家。
  • 受益「禁塑令」,PLA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2、金丹科技:國內乳酸行業龍頭,具備一體化、規模化優勢,供貨伊利、蒙牛、雙匯等知名食品飲料企業,積極發展可降解塑料PLA材料,PLA是壁壘極高、成長潛力大的好賽道,受益全球「禁塑令」推廣,國內潛在需求空間170萬噸,其中丙交酯是技術壁壘環節
  • 「禁塑令」第三天,海南都發生了什麼變化
    從12月1號開始,《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正式實施,全體海南人,你們準備好了嗎?!昨天小編點了奶茶發現真的變了,禁塑令在海南全面打響後,我們的生活的確發生了一些變化。看一看,海南禁塑令正式實施的第一天,農貿市場的情況如何?
  • 成都版「最強限塑令」來了 不用塑膠袋怎麼辦?
    公共機構帶頭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今年底,城市建成區商超、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12月16日,成都市發改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
  • 「分類時代」專訪:公共機構年底全覆蓋,「莞版限塑令」即將出臺
    這其中,公共機構的引領示範作用不言而喻。按照先前東莞制定的計劃,今年年底將全面實現公共機構全覆蓋。目前,該項工作進展如何?作為全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牽頭部門,東莞市發改局又有什麼樣的動作?取得什麼樣的效果?日前,東莞市發展改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偉強接受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專訪,詳解了發改部門的「分類思路」以及未來的「發力方向」。
  • 「禁塑令」正式落地 你準備好和塑料製品道別了嗎
    隨著「禁塑令」正式落地,全國各地商超、外賣等塑料使用「大戶」紛紛開始推出減塑舉措和過渡辦法。專家表示,塑料汙染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可降解塑膠袋的回收和處置都要有相應的配套系統,需要一定適應時間,應先抓好重點品類、重點場所,形成一定經驗再進行逐步推廣,才能有序推進塑料汙染治理。
  • 「禁塑令」實施首周,椰城各方的反應是這樣……
    海口日報記者 王程龍 攝 市場 積極響應,反饋不錯 記者走訪發現,「禁塑令」生效至今,海口消費場所均已開始使用全生物降解的塑膠袋。12月7日,1000多個全生物降解的塑膠袋被送達位於和風江岸小區內的和風超市。「半個小時用了20多個全生物降解的塑膠袋,消費者反饋不錯。」
  • 「禁塑令」倒計時:產業風口初現,佛企欲擴產卻疑慮重重
    「佛山禁塑令?我沒聽說過。」  「聽說了禁塑令,但替代品沒生產出來,是不會禁我們賣塑膠袋的。」  距離2020年底部分塑料製品「大限」只剩不到一周時間,不可降解的塑料製品是否已消失?  記者隨機走訪佛山市區發現,本該消失的塑料製品仍泛濫成災。
  • 「禁塑令」最大受益者長鴻高科:被忽視的新材料隱形冠軍
    在各地「限塑令」、「禁塑令」的政策驅動下,PBAT有望快速深入我們的生活圈,未來的市場空間不言而喻。先來捋一下時間線。10月份,長鴻高科與嵊州市政府籤訂《全生物降解新材料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書》。02「禁塑令」帶來投資機會如前所述,長鴻高科的PBAT項目正快速推進,關鍵點是「限塑令」、「禁塑令」的政策使地方政府、企業意識到時不我待,巨大的市場空白亟待填補。
  • 31省份已發布塑料汙染治理相關實施方案或行動計劃——「禁塑令...
    隨著「禁塑令」正式落地,全國各地商超、外賣等塑料使用「大戶」紛紛開始推出減塑舉措和過渡辦法。專家表示,塑料汙染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可降解塑膠袋的回收和處置都要有相應的配套系統,需要一定適應時間,應先抓好重點品類、重點場所,形成一定經驗再進行逐步推廣,才能有序推進塑料汙染治理。
  • 從「限塑」到「禁塑」必須打好「組合拳」
    12月16日,成都市發改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即日起,成都市將按照「分類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實施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行動。2007年12月31日曾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群眾即稱為「限塑令」。然而,十多年過去了,由於種種原因,這「限塑」似乎並未常態化,「白色汙染」依然嚴重,確實該來一個「最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