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的外貿現狀,訂單太多愁,客戶轉單愁,兩隻黑天鵝,防不勝防!

2020-12-05 邦閱網

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尤其對於外貿人而言。上半年,面對客戶取消訂單、延期、企業停工關門等狀況,以及疫情的不確定性,我們在討論外貿的時候,更多的是迷茫、焦慮。

現在,我們都已經回到工作崗位,與客戶的業務開始恢復。我們相信,未來只會越來越好。

但我們要面對的困難還不少,具體到每家企業的情況, 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1 訂單來源愁疫情期間,原有的傳統外貿營銷模式,企業無法開展。

展會取消,客戶無法來訪。很多企業只能依靠原有老客戶的訂單,以及老客戶繼續開發,維持企業運行。即使有客戶下訂單,但海外疫情影響,導致總體需求減少,訂單量也大不如前。

在疫情期間,部分海外客戶,無法有效掌控到跨國供應商的品質和公司情況,他們不得不把大部分訂單,下給之前信譽服務良好,實力雄厚的供應商,以確保供貨無憂。

海外客戶的做法,導致一部分中小型企業和新企業,不得不另尋訂單來源。從大企業拉外發訂單加工,投資搜尋引擎、海關數據、企業黃頁,拓展社交營銷等參加網上廣交會,開通各種外銷2B平臺,或者2C電商平臺。

網上運營平臺,需要配備專業的運營人才,打造團隊的營銷技巧,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磨合。

所以,能否達到企業想要的效果,還得打個問號。

2 訂單太多愁

趙總的企業,經營家居用品,自從今年3月開工以來,生產一直以滿負荷狀態在運行。

疫情對他們不但沒影響,今年的生意反而比往年更好。

企業主要的客戶在大洋洲、歐洲、中東等市場。年初在歐洲疫情開始蔓延的時候,大洋洲還是一片淨土,新冠感染率比較低。

在他的企業,大洋洲那邊的銷售完全不受影響,一直保持正常出貨。

後疫情時代來臨,其他客戶所在市場的需求爆發,生產線上的交貨,成了他們的一大難題。前段時間剛接了一位客戶的2千萬訂單,加上其他客戶的訂單排期,他們早前就已經通知部分客戶,8月後新排的訂單,只能安排到2021年才能出貨。

他們的企業,生意這麼火爆,除了企業股東們有前瞻的發展理念,資金雄厚,捨得市場開發投資,做好人才吸納,同時他們在成本控制這塊也是做得相當不錯。

早在幾年前,他們就在深圳周邊,投資買地,建廠房,打造產業鏈工業園區。從原材料、生產線、到多元化的家居產品生產線,園區內高度集中,減少了物流以及其他溝通方面的額外成本,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公司新投資的生產線,很快可以上馬,將緩解企業生產交貨難的問題。

但新生產線建成後,下一步面臨的問題是招工難。未來提高自動化作業是一方面,但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招工難,也是企業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3 客戶轉單愁

小王,前幾天收到一份詢價。客戶是他們公司聯繫很久,在行業內算是比較老牌的歐洲貿易商,訂單量不錯。客戶這次發給小王報價的產品,客戶明說是有別的供應商在供貨,但因為生產交期排得太晚,他們準備轉單。

有客戶發來合作意向,可小王卻高興不起來。小王不是針對該歐洲貿易商的合作意向排斥,而是他手上客戶的訂單,也有出現延遲的情況。

小王的公司,在年前計劃換廠房。舊廠房在今年6月到期,原計劃新廠房5月完工,這樣他們的生產線,剛好可以接上,不會影響生產。但新冠的到來,讓新廠房施工停了好幾個月,估計到年底才能完工上線。就是這中間的幾個月,產能變小,讓大部分客戶的訂單不得不延期。

小王和客戶解釋了延遲的原因,大部分客戶給予一定的支持和理解,接受延期。

但這幾天,他從生產那邊了解來的情況,原來計劃的延期,可能還是無法趕上,這讓小王無法淡定了。

好不容易說服客人接受延期,現在又要繼續延,他不知道客戶那邊會怎麼想,是不是也有可能象那位歐洲貿易商一樣考慮轉單?

雖然他覺得可能性小,但在客人那裡的信用不能一直這麼耗下去,等有一天耗幹,客人不再信任,轉單可能就是自然的事情。

4 黑天鵝來襲對於做出口的朋友,最近不得不面臨兩隻"黑天鵝"的來襲。

第一隻是人民幣升值,這也是最近外貿群的熱點話題。

一位貿易商,他在群裡吐槽,最近每天要刷新800次匯率。他說的次數不一定準確,但表明他對匯率是超級關注。他手上訂單,報價時用7.1,結算時已經到了6.68,匯率損失達到5個點以上。如要支付供貨方的貨款人民幣,這單生意別說賺錢,還得倒貼。

我給他建議,以後和供貨方採用美元計價,美元結算或者人民幣即時匯率結算。這樣的話,至少只需要承擔中間差價部分的匯率損失。

另一隻黑天鵝則是原材料漲價

央視財經欄目披露,今年以來,實木漲價2次,海綿漲價7次,紙箱漲價5次,鐵漲價3次,配件漲2次,其中海綿最高漲價70%。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印度國內紡織企業開工受阻。

歐美零售商為了確保感恩節、聖誕節銷售季節供貨不受衝擊,將多個本來在印度生產的訂單轉移到中國生產,致使大量紡織品訂單移至中國。

由於國內「雙11」購物節啟動,商家提前備貨也導致國內面料訂單于近期突增。

受外貿與內需訂單疊加影響,紡織品原材料價格應聲上漲20%左右。為了控制原材料漲價帶來的風險,有前瞻眼光和資金實力的企業,早就採取與原材料廠家相互持股的方式,或者自己擁有產品下遊重要部分供應鏈。

兩隻黑天鵝,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外貿出口成本增加,企業利潤減少或者被吞噬。

5 寫在最後最近幾個禮拜,新的外貿難點又出現。

疫情導致國際運力下降,倉位緊張是今年的常態,大家儘量提前預定倉位,或者多家預定,來匹配到合適的。

但貨櫃短缺,提不到櫃,讓我們又犯難了。我們一個禮拜前需要的5條貨櫃,可船公司沒有合適的空櫃。直到今天,我們還是沒有提到櫃。

加上歐洲各國開始重啟封鎖,未來短時間內,對一部分外貿人來講,日子會比較艱難。

2020,不管外貿環境是好是壞,我們的外貿人都在且戰且進。

經過這次疫情的衝擊,有些企業和外貿人,已經意識到了本身存在的問題,或自身隱藏的潛力。

能持續下來的,相信未來的抗風險能力,將會變得更加強大。

有些朋友因為疫情,暫時離開外貿這行,但相信,我們每一次的經歷,都是一次歷練,一次成長,都是為了讓我們在未來,預見更好的自己!加油 !

來源:公眾號:奇來外貿圈

原作者:外貿人奇來

原出處:邦閱網

相關焦點

  • 海外疫情蔓延、外貿訂單取消,江蘇外貿如何穩客戶保市場?
    一位外貿從業者的話透出當下行業形勢的嚴峻。   2月份復工後,江蘇外貿企業加班加點趕訂單,誰料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急速蔓延,外貿形勢「翻臉比翻書還快」,海外客戶取消訂單的消息紛至沓來。不少企業直言「產品全部推遲發貨」「接下來兩個月無訂單可做」「歐美商店不開門沒辦法」......   作為外貿大省,江蘇進出口額居全國第二,2019年總出口額佔全國16.1%。
  • 「後疫情時代」如何做外貿?香港外貿平臺盡顯優勢
    2020年受國際疫情影響,加重了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國際衛生事件影響,各國家對外貿易限制,全球線下展會延期或取消,對外貿易不確定因素逐步攀升,外貿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面對全國經濟洗牌,國內很多的外貿平臺的地理位置優勢已不在明顯,疫情後線上渠道和平臺營銷逐漸成為主流趨勢,對外貿易渠道商不得不採取應急措施,開始關注網際網路線上貿易服務平臺,渴望藉助這些專業的商貿服務平臺,擴展新的對外貿易服務方式,突破「後疫情時代」外貿重圍,滿足自己的對外貿易需求。
  • 疫情下的服裝產業鏈:外貿訂單減少,上遊廠商「唇亡齒寒」
    原標題:疫情下的服裝產業鏈: 外貿訂單減少,上遊廠商「唇亡齒寒」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衝擊了國內紡織服裝產業鏈。吳婷(化名)是一家服裝企業的外貿主管,她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今年以來遭遇了缺工人、缺上遊原材料、物流漲價、海外訂單取消等問題。
  • 行情回暖訂單回流 外貿行業與包裝行業開啟滿血復活狀態
    生意社10月28日訊   2020年初的疫情使得相關產業鏈進入停擺期,外貿作為進出口貿易活動最為頻繁的行業受到首當其衝的打擊,被唱衰的論調也此起彼伏。「九成外貿訂單被取消」、「出海商業不再吃香」、「外貿企業進入停擺期」等觀點開始浮現在外貿行業。
  • 訂單被砍、航班取消、碼頭關閉……中國外貿企業遭遇「疫情全球化...
    3月24日,東莞茶山人社分局發布通告,稱受國內外疫情影響,東莞泛達玩具有限公司的外貿訂單取消,導致公司業務量驟減,資金鍊斷裂,無法維持正常經營、宣布結業。此前,由於美國重要客戶取消訂單,東莞著名的成表廠東莞精度表業有限公司(簡稱「精度表業」)在3月21日曾發布公告稱,公司面臨隨時關停風險,主動勸退員工另謀高就,並全廠放假至少3個月。
  • 訂單驟降 外貿企業自救各顯神通
    □本報記者 歐陽春香海外疫情肆虐,外貿行業受到國際市場需求不振的衝擊,近期出口訂單驟降。從中央到地方,穩外貿各項措施正在陸續加緊出臺,企業也各顯神通展開自救。企業積極自救多位外貿從業者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2月時是客戶催著你發貨,現在復工都正常了,近一兩周情況卻突然急轉直下:客戶能取消訂單就取消訂單,能暫停的就暫停,還有的甚至是做好的貨都不要了。
  • 海外疫情席捲下的家居外貿市場:某東莞家具廠已半月未接新訂單
    據多地外貿企業反映,由於歐美地區疫情形勢變化迅速,消費預期降低,國外企業紛紛取消或收縮外貿訂單規模,使得剛剛復工的外貿行業再次陷入冰點。「歐洲市場全面歇火」「行情很不好,全世界感覺要癱瘓了」「整體可能比國際金融危機還嚴重」。
  • 疫情之下門店關門、外貿訂單減少怎麼辦?這家企業這麼嘗試,一下...
    商務部數據顯示,1-2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4.1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呈現了兩位數的降幅。海外疫情的蔓延,讓很多國家都採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也讓國內的外貿企業承受了巨大壓力。
  • XTransfer直播:在家10天,如何躺拿200萬外貿訂單?
    XTransfer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國內疫情讓外貿人無法如期發貨,海外疫情又讓受挫的外貿人與大量潛在訂單失之交臂,如何獲客?如何獲取新訂單?   「黑天鵝」來臨,對國際物流也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嚴海韜主要分享了國際物流現狀和未來艙位及價格的趨勢判斷。  疫情對國際物流到底會造成哪些方面的影響?
  • 海外疫情席捲下的外貿:某東莞家具廠已半月未接新訂單 「寒潮...
    海外疫情危機的不斷升級,給國內企業的外貿業務帶來沉重打擊。一家東莞家具廠的老闆透露,工廠已經半個多月沒有接到新訂單,來自美國的存量訂單亦被客戶暫停或者取消,工廠現面臨生存危機。近日以來,作為外貿重鎮的東莞屢屢爆發工廠關停事件,其導火線正是由疫情引發的海外客戶砍單、停單。
  • 消費電子配件外貿訂單激增:有機矽暴漲、晶片緊供應,疫情下工廠...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家電子配件企業外貿負責人方面了解到,受疫情影響,今年海外不少電子配件工廠生產出現了停滯情況,國內電子配件外貿訂單量增加。而在蘋果方面宣布這一消息後,適配蘋果手機的20w快充充電器訂單出現大幅增加。
  • 外貿訂單驟減,內循環能否拯救中國服裝企業
    服裝外貿企業短期內要應對疫情後的消費力減退,等待經濟恢復,長期要面對全球貿易環境的變數,謀求企業自身向「微笑曲線」兩端爬升。「這種時刻,內心要有強大的求生欲望,要有歸零的心態,同時也不能失掉自信。」胡冬梅說。
  • 年度公司|目標是服務10萬客戶,從小滿科技看中國外貿數位化
    疫情先由我國起,工廠受到影響,導致海外很多大單積壓無法交付,供給層產能受到影響。在國內疫情逐漸穩定後,全球疫情爆發,形勢變成海外大部分需求不足,國內產能過剩;但也有部分海外需求,比如口罩、電子白板等抗疫、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行業需求增長。同時,原本東南亞等外貿出口國,由於疫情得不到控制,其產能也在下降,這就使得全球訂單都集中到了中國。
  • 消失的外貿訂單:東莞寧波等城市受重創 事關2億人就業
    她不得不逐個給客戶發郵件,說服對方把訂單推遲到3月交貨,同時擔心破壞長期維護的客戶關係。進入3月,國內疫情緩和,大部分工人回到了工廠。情況卻出現反轉,此時,疫情「震中」從中國轉移到歐美。3月20日起,原本催單的客戶主動給鄧虹發了郵件,稱疫情下當地門店關停,訂單繼續推遲,時間待定。如今,鄧虹所在的工廠再也沒有接到一筆新訂單,九成的海外訂單被推遲。
  • 所有外貿人必讀:客戶問及中國疫情,請這麼講【英文郵件已備好】
    深耕外貿實戰第10年,資深外貿實戰專家,阿里巴巴外貿圈名人堂名人,阿里巴巴、邦閱、新知網、雨果網等多知名外貿平臺特邀專欄作家,外貿銷售與營銷總監
  • 消失的外貿訂單:東莞、寧波等城市受重創,事關2億人就業
    進入3月,國內疫情緩和,大部分工人回到了工廠。情況卻出現反轉,此時,疫情「震中」從中國轉移到歐美。3月20日起,原本催單的客戶主動給鄧虹發了郵件,稱疫情下當地門店關停,訂單繼續推遲,時間待定。如今,鄧虹所在的工廠再也沒有接到一筆新訂單,九成的海外訂單被推遲。
  • 外貿訂單銳減 紡織企業求變謀生機
    摘要 【外貿訂單銳減 紡織企業求變謀生機】剛迎來復工的紡織外貿企業,又開始經受海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衝擊。隨著海外確診人數不斷攀升,一些紡織服裝企業表示,其海外訂單持續銳減,有的企業甚至全部訂單被取消。
  • 城市B面 疫情之下訂單跳,裁員轉型談何容易
    從擔沒有活,到擔沒有訂單可做。對這樣的 V 字型轉折,疫情留給中國的思考反應時間不到兩三個。「停的時候怕沒辦法按時交貨,現在全復了,但是客戶的訂單卻沒了。」 泉州家箱包外貿公司的負責說,由於海外疫情的爆發,原本準備出貨的訂單被量取消。
  • 消失的外貿訂單:額溫槍口罩豪賭落幕,常態下珠三角該何去何從
    但如果當初客戶不取消訂單,陳阿華還是願意做回踏踏實實的外貿電子製造。在東莞,陳阿華本來經營著一家小型電子外貿加工廠,產品銷往歐美、日韓。本以為靠著年前的兩張訂單,能撐到今年5月。但3月末,客戶突然取消了訂單,公司立刻陷入無米之炊。這也是最近珠三角大部分電子外貿加工型中小企業的遭遇。
  • 消失的外貿訂單回來了,外貿人卻比沒訂單更焦頭爛額,為什麼?
    這種單價那麼低,要求高,需要注意的細節多,且過程繁瑣、完全沒有利潤,每次驗貨都要驗好幾次才合格的訂單也接......」這是我昨天內心最想不通的一個問題。單價低、要求多、無利潤的客戶,為什麼業務大佬不放棄?本人在一家大型的快消品私企做外貿跟單員,入職這家公司快4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