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會不會是一個巨大的生物,而地球上的人類連細菌都算不上?

2020-12-18 古今奇聞雜談

細胞是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種生命的基本組成,地球以及其他各種天體又是宇宙的基本組成。那麼,大膽地想像一下,我們所處的宇宙會不會真的是一個巨大的生物呢?

按照這種說法,同比例來計算的話,那我們生活的太陽系,就是宇宙中的一個小小的細胞,太陽是細胞核,而八大行星是組成細胞內的各種物質,那地球上的人類呢?又算什麼?

很遺憾,按比例來算的話,人類連細菌都算不上,這能算細菌身上的細菌,生命的起源是最初的細胞——受精卵,在生長的過程中,受精卵不斷地分裂、增殖,並最終成長成一個完整的個體,如果宇宙真的是一個巨大的生物,那麼所謂的宇宙大爆炸,就有了一個簡單的解釋,那個神秘得難以想像的「奇點」,其實就是一個受精卵而已。

科學家們通過觀測發現,宇宙正在膨脹,星系都在遠離地球,且膨脹在加速,這個現象讓科學家們傷透了腦筋,只能將驅使宇宙膨脹的力量,稱為「暗能量」。

使我們至今都還無法破解的謎題,若宇宙真是一個巨大的生物,這也有解釋了,即宇宙膨脹,只不過是初生的嬰兒宇宙在「長個子」,那麼這種猜想有證據嗎?

假如按照生命的定義來看,宇宙並不是一個生命體。生物能進行新陳代謝,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也能進行繁殖。而就新陳代謝而言,宇宙就不能被看作是一個生命。新陳代謝在本質上是一系列的生物化學反應,而宇宙中的行星或恆星之間並沒有這種化學反應。

人類細胞的直徑大概是10微米,如果把它放大到地球規模,人類的身體大約就有20億公裡長,也就是0.00023光年。相較之下,太陽系直徑至少有2光年,宇宙直徑至少有930億。所以細胞、人類和地球、宇宙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另外,為了說明宇宙是有生命的,一些人會將原子結構和恆星系統進行比較,但是事實上,兩者並不能相提並論。經典物理認為,電子將像行星繞恆星運行一樣,繞著原子核運行,但現實世界並不是這樣。

按照量子力學,電子繞核運動與行星繞恆星運動完全不同,電子沒有精確的軌道和方向,它們會隨機地出現在原子核周圍的某個地方,它們的軌跡只能用概率密度或電子云來表示。相比之下,行星的軌道和方向是確切的。

另一方面,有些人還會把大腦的神經細胞網狀結構與宇宙星系網狀結構相比較。雖然兩者結構看起來具有相似之處,但本質上完全是不一樣的。

神經細胞的數量約為1000億個,可觀測宇宙中的星係數量可達2萬億個。神經細胞之間會通過神經遞質來傳遞信息,而星系之間的聯繫並不多,除了距離非常近的星系之間會有顯著的引力作用之外。事實上,由於空間的持續膨脹,星系之間的聯繫會變得越來越少,因為它們之間在互相遠離。

迄今為止,整個宇宙有多大仍然是個未知數,但沒有理由相信宇宙是一個巨大生物。宇宙的絕大部分仍然是未知的,我們所能探測到的普通物質只是宇宙的5%,另外95%是目前仍然未知的暗物質和暗能量。

而關於宇宙究竟是個怎樣的存在這個問題,我們還需要不斷探索思考,並且還需要時間來加以驗證。

你認為宇宙是個大生物嗎?歡迎來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細菌比人類小上億倍,那麼宇宙中有沒有比人類大上億倍的生物?
    細菌比人類小上億倍,那麼宇宙中有沒有比人類大上億倍的生物?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是是地球上的統治者,雖然人們沒有見過恐龍,但是,人們根據一些化石以及其它足跡足以推斷出,大部分的恐龍身形巨大。體重更是重達幾十噸,在當時,稱霸一方,但是後來就滅絕了,地球上既然有如此龐大的生物,會不會也有比人類大上億倍的生物呢,在浩瀚的宇宙當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星體。人們對於它們的認知還是非常薄弱的,一些科學家則認為,即使在宇宙中存在生物,那也僅僅比人類大幾倍而已,由於引力不同,火星的引力是地球的38%,因此,可以推算出。
  • 科學家表明,宇宙有可能是一個巨大生物,而人類是「病毒」!
    午夜夢回,你是否有過這樣一個疑問?我們的地球會不會只是宇宙的一個細胞,而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宏大的生命體?雖說人類對現在的宇宙知之甚少,可能連5%都不及,或許宇宙也有可能是另一個生物?就像我們身體裡有無數的細胞一樣,地球也許只是其它某種生命體裡的一個細胞,也許我們即宇宙,宇宙即我們?畢竟人的進化存在太多偶然性,有沒有這種可能?地球相當於宇宙的一個細胞,而人類不過是病毒?
  • 地球上的第一個生物:人類都是來自外星?
    人類的起源其實人類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有很多種說法,我們現在最為相信的也就是達爾文主張的進化論,人是由生物進化出來的物種,但是很人會問最早的生物是哪裡來的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下生物的起源的各種說法。
  • 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是人類嗎?有2種生物不能忽略
    在這38億年的地球歷史中,除了人類,其它的生物也統治過這個地球。比如我們最為熟知的恐龍時代,也就是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這三個時期,有著1.6億年的時間,巨大的恐龍統治著這個世界。最高的恐龍長頸巨龍,高達25米左右,最長的恐龍是梁龍,長度為27米。大多數恐龍都有著十來米的身高,這些龐然大物統治著整個地球,根本就是所向無敵了。
  • 假如人類滅絕了,幾億年後人類會不會再次出現在地球上?
    在很大的時間範圍內,地球的溫度也會上升到不適合生物生存的水平。因為十億年後,地球的水溫達到了100度,有多少水生生物能夠存活?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不會給生物無數改變自己的機會。首先,我們以達爾文《物種起源》為基礎。生命的進化是由自然環境的影響決定的。如果人類滅絕了,誰來代替人類?
  • 如果這些生物沒有消失,人類就可能不會出現在地球上
    研究表明,地球上所有的動物都起源於大約6億年前(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這種智慧生命),在這個時期裡,地球上出現了大量的多細胞無脊椎動物,最早的化石證據來自於1947年在澳大利亞發現的「埃迪卡拉生物化石群」(Ediacaran Group Fossils)。
  • 在宇宙中,會不會存在比人類大一億倍的生物?答案出人意料
    我們一直都在思考宇宙中是否還存在跟我們一樣,擁有智慧的生命,甚至是比我們更加高級的智慧生命呢?但是生命的誕生是十分複雜的。但是大家肯定會覺得,黑洞不是最複雜的嗎?黑洞的神秘程度,其實遠不如生命結構的複雜。
  • 外星人五大假想:入侵地球但不會吞食人類
    侵略性進化是地球眾生的一個特徵,它將幫助我們獲得並保護資源。雖然外星人可能在完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出現和進化,有限資源的壓力將改變它們的行為。肖斯塔克說:「我猜測資源在宇宙中任何星球都是有限的。」2、人類起源與外星人無關一種受歡迎的大膽假想是人類是地球贈予地球的禮物,一些人認為,人類出現在地球上,是從一顆叫做「尼比魯」的承載生命行星上過渡到地球的。他們認為的尼比魯星球並未被天文學家真實觀測到,聲稱位於太陽系邊緣,有時會運行到太陽系內部。
  • 子彈都打不透!地球上唯一外殼是鐵構成的生物,連腳都鍍上了鐵
    導語:子彈都打不透!地球上唯一外殼是鐵構成的生物,連腳都鍍上了鐵我們知道,子彈的威力可是很巨大的,世界上很少有東西能夠抵擋住子彈的攻擊。除了防彈衣以外,防彈衣因特殊的材質比鋼板還結實,所以它在部隊當中也會受到士兵的歡迎。但有種一種生物卻令人很意外,這種生物的外殼連子彈都打不透它,是如今發現的地球上唯一外殼是鐵構成的動物。連腳都鍍上了鐵,整體非常的堅硬無比。那麼,這種生物究竟是什麼呢?它實際上就是蝸牛,當然,在這裡說的蝸牛指的並不是普通的蝸牛,它的名字叫做鱗角腹足蝸牛。
  • 人類竟不是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誰才是?這兩種生物不能忽視!
    據了解,人類誕生至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人類也在跟隨著地球的環境變化,不斷進化與發展,終於人類成為了地球上的智慧生物,支配著地球上的資源,人類仿佛成了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人類在地球上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似乎沒有比人類還要強大的生物了,但是科學家卻表示地球上的這兩種生物人類一定不能忽視。那麼這兩個生物到底是誰?為什麼比人類還要強大呢?
  • 地球上的唯一的不死生物,能稱霸整個宇宙!
    ,地球已經被它徵服,然後科學家又把它送上了太空,接受絕對真空和宇宙超輻射,挑戰宇宙中的惡劣條件,最後回到地球以後還能活著,它就是水熊,又叫水熊蟲!它能在100度的水裡泡澡,在高點150度的高壓鍋裡暢遊,絕對零度-272度中談笑風聲,在真空環境裡度假,在宇宙輻射中沐浴。請問上述環境人類能生存多久?
  • 宇宙為什麼讓地球上人類那麼脆弱,出個地球都要各種防護?
    也就是說,在地球上,所有能夠生存到現在的物種,都是非常適應地球環境的生物,而那些不能適應地球環境的,則被地球淘汰了,比如:曾經厭氧生物是地球霸主,但地球大氧化事件之後,不能適應地球氧氣的生物都被地球淘汰了。從地球的角度來說,人是非常成功的生物,不僅人口數量眾多,而且分布廣泛,在每個地區都是當地食物鏈的頂級獵食者。
  • 人類會不會一直「稱霸」地球?劉慈欣:除了章魚還要警惕這些生物
    劉慈欣憑藉它把雨果、銀河、克拉克諸類大獎悉數收入囊中,吸引了雷軍、扎克伯格等一系列大佬成為忠實粉絲,就連歐巴馬都親自索要《三體》手稿。如今書籍早已不需要通過這些來介紹,乾淨利落的「三體」兩個字,就足夠激起聽者情緒反應的漣漪。
  • 宇宙空間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生物嗎?人類是這個生物的細胞嗎?
    ~宇宙論到底是什麼,相信不只是科學家研究的專利,普通人空下來也可以想一想,宇宙論到底是什麼,只不過與科學家們相比,我們的各種說法和想法,都沒有多大的可信度,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空想,宇宙是否可能是一種巨型生物,我們所發現的行星啊星系什麼的,不過是宇宙論中的一個細胞,而人類,卻是一種不能再小的微小生物,等到它死的那一天,宇宙也會自然而然地消逝。
  • 外星人在控制人類?作為地球上的智慧生物,卻無法飛出太陽系
    若以球來表現宇宙,那宇宙就是一個可以容納千萬個星系的巨大球體,空間雖大,但也很空曠,很令人畏懼,很令人敬畏。在對宇宙的探索中,科學家們了解到,因為只有地球上才有生命,所以人類也許是外星文明的「試驗品」,為什麼?
  • 宏觀世界宇宙之大,微觀世界細菌病毒之小,讓人細思極恐嗎?
    宇宙之大,人類之渺小,說起來也可以看做一個細思極恐的事情。比如旅行者1號在距離地球64億km處拍攝的地球,就只有一個像素的暗弱光點了,再遠點連這個像素也沒有了,可見地球在宇宙中之渺小。但就在這個若有若無的像素上,有70多億人類以及無數的生物,為了生存在爾虞我詐你爭我奪,每天都有人或動物乃至植物、微生物在殊死奮爭。
  • 假設人類滅亡,未來生物是否知道我們存在過?科學家:不會被忘記
    從一個毫不起眼的小生物,逐步進化成高智商、高文明的智慧生物。我們也是憑著成祖祖輩輩的努力,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其實,在人類出生之前,地球上還曾有過一種生物統治過世界,那就是恐龍了。雖然人類並沒有親眼見過恐龍,但是通過化石我們可以了解到,恐龍在距今上億年的時候真實存在,並且統治過地球。只是在6500萬年前,因為某種特殊的原因而被滅絕了。
  • 地球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各國人造天體都曾拍到地球「心臟跳動」
    相傳,宇宙是由一個奇點爆炸之後誕生的,隨後那些爆炸出來的塵物就組成了各類天體。而地球就是由其中的一個塵物演變而成的,大概是在46億年前。地球誕生之初是一片混沌,根本就分不清天與地,也分不清黑夜與白天。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演變後,地球環境就發生巨大變化,開始慢慢的有適宜生命生存的物質誕生。而我們人類大概存在地球上的時間是兩三百萬年。從地球的演變過程,我們不難看出地球是在活動的。簡單的說就是地球其實是一直在運動變化的。只是地球變化的時間對於我們人類來說過於長了而已。我們人類的生命不過才是一百年左右,而地球呢?要知道地球至今已生存在宇宙中達46億年了。
  • 人類是地球上的寄生蟲?三葉蟲的毀滅就是證據
    地球是一個藍色的漂亮星球,從太空中遠遠望過去時,是那麼的蔚藍與靜謐。作為地球上的受益者,人類因地球而繁衍生息,並且在地球上構建自己的樂園。而地球上的環境變遷,對人類的生存影響也是非常明顯的,比如海嘯、地震、火山噴發等,都會威脅到人類的命運。
  • 地球上會不會曾經有過人類文明,滅絕後又重新開始了?
    後來發現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要解釋這個問題其實是比較複雜的一個過程,我們不僅要搞懂進化論,還要搞懂地質年代和地球生物的起源和演進。我們先來分析,地球上有過人類生命,但是滅絕了,新的人類統治了地球,這是什麼觀點?從我的理解來看,這種觀點更符合我們中國人改朝換代的想法。比如明朝被蒙古人打敗了,元朝成為了新的一代王朝。隨著王朝的衰敗,元朝又被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