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陳鎧奕 通訊員 毛慈萍 餘斐羽 沈寧)「各位親愛的同學,上城區英語戲劇學習中心『雲劇場』系列課程又和大家見面啦!」2月以來的每個周末,上城的不少學生都興致勃勃地趕赴這場「雲劇場」之約。
疫情當前,上城英語戲劇學習中心開設「雲劇場」,讓每一個學生在家就能感受英語戲劇的魅力。「雲劇場」保留了線下小劇場的戲劇教育功能,同時具備體驗門檻更低、參與度廣、不受時空限制等優點,讓走進「雲劇場」的學生理解戲劇的意義,變「戲劇教室」為「雲空間戲劇」,建立學生個性表達、思維發散、個性化評價的空間;通過引導學生感受自己肢體變化、面部神態、聲音變化等,保持自己在疫情期間的健康心理;同時,「雲劇場」也能幫助學生克服在現場上課時的侷促感,放下焦慮,更好地參與到表演中來。
雲課程——經典劇目在線教學
上城區英語戲劇學習中心已擁有較為完善的線下課程,線上課程不斷孵化,內容日趨完善,形成「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短課與長課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課堂模式。
中心團隊開發的The Little Mermeid教材以適合該初中生英語水平的經典英語童話劇《小美人魚》為主線,通過「視、聽、說、唱、演」的形式,即以英語語言、動作、舞蹈、音樂等形式達到舞臺表演藝術。其中,「雲劇場」課程分為文化浸潤型、角色剖析型、語言突破型、興趣導向型,指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文化意識、思維品質、語言能力、學習能力。
「雲劇場」教學團隊設計相關的在線學習課程與課後任務安排,通過上城區英語公眾號Shine Channel平臺發布本周線上體驗課程,包括時段、難度、適宜年級等。
雲體驗——戲劇課程自主體悟
「雲劇場」課程多以「項目式」、「體驗式」活動為主,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打開「雲劇場」學習微課程,進行線上觀看體驗,根據自己的節奏播放或暫停,或反覆播放,成為學習的主人,並運用教育戲劇達到「戲劇的對象是表現人」的目的。
他們參與人物分析、角色扮演、服裝設計、道具製作等進行個性化戲劇表演,並接收相關的任務完成一定的戲劇表演微作品製作。
例如第二期課程教學中,老師引導學生「如何表現驚訝」,在第一節課的基礎上,設置了表演的層次,從「驚」到「信」再到「樂」,不僅讓表演更有張力,更讓孩子們學會用合適的表達來展現英語的魅力。
在雲劇場第四期課程裡,學生體驗了一把如何做個會思考的小演員。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角色情緒」,從角色的關鍵臺詞入手,考慮停頓、重讀等語言技巧,在運用上合適的動作,在表演中融入演員的思考,同學們在「雲劇場」的修煉又上了一個臺階。
雲分享——創作微劇共享成果
雲劇場創設了共享學習的平臺,讓戲劇不再局限於教室裡,而是走向雲端,讓更多學生參與其中,他們可以在這裡盡情展示自己。學生將戲劇表演「微作品」上傳「雲劇場」,教師團隊進行一對一點評,並藉助平臺進行分享和展示。學生可以線上觀看同齡人的表演,觀眾內心感受越深,交流效果越好。
疫情期間,學生參與戲劇分享對建立其良好的心理具有重要意義。移情能力的培養和同伴共享的激勵有助於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熱情。
在第一期雲劇場集錦中,我們可以看到同學們紛紛將作品發送雲端。
在第二期雲劇場集錦裡,孩子們褪去了第一期的青澀,大方自然地用肢體語言向我們展示他們對戲劇的個性化理解。
來自建蘭中學的王麥同學在表演中開始表現驚訝,後又努力確認,他把這個心理變化過程演繹得淋漓盡致,語言和動作搭配得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還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元素(揉眼睛表示難以置信),充分表現出小美人魚Ariel對人類世界的驚嘆。
來自江城中學的張洪毅同學和來自勇進實驗學校的楊曉璐同學通過「雲劇場」來了一場「雲合作」。小美人魚Ariel的反串扮演使人眼前一亮,飽滿的元音發音與有力的動作匹配,精準呈現角色情感。而小龍蝦Lobster深入體會劇情意境,情感豐富,把自己融入角色,還設計了蝦須的造型,把語重心長的Lobster表演得活靈活現。
截止目前,上城英語已經推出四期戲劇課程,每周末持續更新。開學後,「雲劇場」還會同線下學習中心課程結合,為戲劇體驗插上翅膀,力求達成本學習中心的設立初衷——讓優秀的課程輻射更多的孩子。
戲劇讓學習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