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字畫被鑑定為紀曉嵐真跡,估值150萬元;祖傳銅鎖被鑑定為萬曆年間銅鎖,估值200萬元……」網站引流定位顧客、高價鑑定勾起興趣、外國「演員」打消疑慮、專業製作拍賣視頻,這是湖南德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德量傳媒)慣用的「古董代拍」套路。
近日,這起由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陳某等35人詐騙案一審判決正式生效。主犯陳某被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雷某等2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另有27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一年到四年不等的有期徒刑。這標誌著以德量傳媒為代表的「9·3」系列古董「套路拍」專案正式落下帷幕。
步步入套——小心謹慎的受害者
2019年初,福建的方女士因生意經營不善,急需資金周轉,她便有了出手藏品「冠軍寶璽·玉如意」的念頭,於是在幾個看似正規的古玩交易服務平臺上留了電話號碼。不久之後,她就接到一個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是德量傳媒的業務經理,姓許。
「我一開始也怕是騙子,沒怎麼理他們。」方女士介紹,但耐不住許經理的熱忱聯絡,還是在微信上發了藏品的照片。發完藏品照片,許經理對方女士的玉如意進行了一番吹捧,幾天後又表示有新加坡的顧客對玉如意很感興趣,並盛情邀請方女士去德量傳媒實地考察。為打消疑慮,方女士選擇了眼見為實,來到長沙,去了德量傳媒考察。
「去了德量傳媒,感覺他們公司還蠻正規的,鑑定師給的估價是108萬元,並且告訴我出1.2萬元的服務費,就能走快速拍賣通道,出于謹慎考慮我還是說自己沒有錢。」方女士說到這裡,忽然有些後怕地嘆了口氣:「哎,回想起來,當我踏進德量傳媒那一步開始,就成了咬中誘餌的魚兒。」
哪怕是方女士這般小心謹慎,德量傳媒依然有應對套路。在方女士猶豫推脫之際,又有一位自稱市場經理的楊女士出場當說客:「您不用擔心錢的事情,只要玉如意能拍出去,咱也不缺這點小錢。」負責聯絡的許經理更是爽快,當場給墊了5000元押金,表示方女士只要出1000元,剩下的等古董拍賣完再付。
「他們演了這齣雙簧,讓我以為只要交1000元就行了,為了快點出手拿到108萬元,就乖乖交了錢。」
交完這1000元的方女士已然完全「咬鉤」。不久,許經理又聯繫方女士稱有杜拜的客戶看中了她的藏品,只要交了剩下的1.1萬元,立刻就能出手。方女士又來到德量傳媒,果不其然有幾個外國人等著看她的藏品。見到外國人,方女士徹底相信了,籤訂了合同,繳納了展銷費、服務費、鑑定費等費用共1.1萬元。
交完錢之後,原本熱情的許經理卻開始找各種理由稱古董未銷售成功,要求方女士繼續繳費再次拍賣,或者將藏品拿回,這時方女士才意識到可能被騙了。
脫身之法——頻繁更換場地註冊公司
承辦檢察官介紹,像方女士這般受騙的絕非個例,「9·3」系列古董「套路拍」案,被害人達700餘人,遍布廣東、安徽、浙江、河北、湖南等十餘個省市,涉案總金額800餘萬元,犯罪團夥4個,涉案人員達122人。
為了順利啃下這塊「硬骨頭」,案件提請審查批准逮捕後,長沙市雨花區檢察院抽辦案骨幹組成專案組,逐一提審提請批捕的122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審查後以涉嫌詐騙罪批准逮捕110人。
「為了逃避有關部門的打擊處罰,我們每隔幾個月就更換經營場地,更換或者重新註冊公司。」陳某向檢察官交代他們常用的脫身之法。
據查,早在2018年,匡某夥同他人在廣州市白雲區成立廣州品古軒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從事「古董代拍」詐騙。為逃避當地公安機關打擊,2019年,匡某夥同陳某等人轉移到長沙,組建德量傳媒,照搬品古軒公司經營模式,採取相同手段騙取他人財物,原品古軒工作人員也陸續被聯繫到德量傳媒繼續工作。
「該公司有著嚴格的管理規章制度、操作流程以及晉升機制。」承辦檢察官介紹,德量傳媒內部分工明確,成員相對固定,多次實施詐騙犯罪,獲取巨額經濟利益,形成詐騙犯罪集團。
犯罪特點——呈現顯著的地域性
2019年9月3日,公安機關在長沙將陳某等抓獲歸案。經查明,其中德量傳媒這一詐騙團夥在網上投放虛假「古董代拍」廣告,通過虛假鑑定,以高價代拍藏品誘使被害人支付「鑑定費」「服務費」。
檢察官在仔細審查卷宗、充分了解犯罪嫌疑人的情況之後發現,有的涉案工作人員明知所在公司涉嫌詐騙,但是為了高昂的收入,便選擇了鋌而走險;還有剛畢業的學生,他們因為不明真相,誤入了歧途……
因此,在審查起訴過程中,該院在依法打擊犯罪的同時,充分運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積極引導犯罪嫌疑人退贓賠損,全力為被害人挽回經濟損失。並根據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在綜合考量之後,對5名情節相對輕微的、沒有成交過業務的業務員以及前臺工作人員作相對不起訴。其他30名被告人在提起公訴後,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以德量傳媒為外殼的「9·3」古董「套路拍」專案雖已塵埃落定,但檢察官對該案的思考卻未因此停下。「套路拍」詐騙模式為什麼會像病毒般快速複製擴散?在長沙打擊完,還會在別的地方冒頭嗎?
經過層層抽絲剝繭之後發現,德量傳媒與其他幾個詐騙團夥看似相互獨立,沒有經濟上的往來,但不同團夥成員間有互相流動,而且大部分人員來自於湖南省雙峰縣,其中許多人還是來自於同一個村、同一個家庭,呈現顯著的地域性。
為此,該院與雙峰縣檢察院專門就該案所反映的地域性犯罪問題進行了交流,雙方就類似案件辦理、以案普法、以案促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從源頭上剷除犯罪滋生的土壤。
「廣大群眾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保護好個人信息,不要幻想一夜暴富;在找工作的時候也要留個心眼,一旦發現所在公司業務涉及犯罪,一定要及時向當地公安部門舉報,以免誤入歧途攤上罪責。」承辦檢察官提醒。
(來源: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