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研究團隊31日《柳葉刀》發文,用模型預測武漢感染人數

2020-12-24 睜眼看教育

1月31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科研團隊在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上發文,題目是「對2019年起源於中國武漢的ncov暴發的潛在國內和國際傳播進行臨近預報和預測:建模研究」(Nowcasting and forecasting the potential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pread of the 2019-nCoV outbreak originating in Wuhan, China: a modelling study)。

第一作者為香港大學醫學院 Joseph T Wu博士,通訊作者是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教授(Gabriel M Leung)。

在研究文章中,作者使用了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月28日的數據,從感染人數的數據進行模型推算,使用的模型是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recovered (SEIR) model

當然,我也是模型處理的外行,也難以妄加評論。

香港大學研究者認為截止至1月25日,運用數據模型計算結果來看,估計大武漢地區感染人數75815人,這個預測數字是大大超出了實際的數字。還有重慶、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預測人數。

當然,模型預測的數字和實際的數字肯定有較大的出入,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過從1月31日雷火明書團隊彙編的網絡輿情書(疫情輿論彙編㊣雷火明書)來看,還是有較多的網絡求助信息,另外,由於醫療條件的限制,許多病人也難以得到確認,這是必須考慮的問題,情況比看見的要嚴重許多。

睜眼看教育

相關焦點

  • 用模型預估武漢傳染人數,香港大學在《柳葉刀》發表新論文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科研團隊於1月31日在著名專業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上發表了名為《Nowcasting and forecasting the potential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pread of the 2019-nCoV
  • 新研究估算武漢可能有多達75800人感染...
    2020年2月2日訊/生物谷BIOON/---編者註:香港大學的三名研究人員通過數學建模,估算截至2020年1月25日,中國武漢市可能有多達75800個人感染了2019-nCoV冠狀病毒。鑑於這一數字遠大於官方公布的數字,小編初看之下不免為之側目。小編總覺得這個時候發表這樣的預測數字,難免有引起社會恐慌和吃人血饅頭之意。
  • 研究人員使用SIRD模型預測COVID-19傳播
    最近在開放獲取期刊PLOS ONE上發表了兩項有關冠狀病毒COVID-19爆發的研究。第一項研究於2020年3月31日發表,由義大利那不勒斯費德裡科二世大學的Constantinos Siettos及其同事進行。
  • 中國武漢2019-nCoV爆發的國內外疫情預測
    中國武漢2019-nCoV爆發的國內外疫情預測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1 10:06:41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世界衛生組織傳染病流行病學和控制合作中心Joseph T Wu研究組宣布他們對2019-nCoV
  • Nature深度用數據模型預測可怕結果
    1、模型1:基於Agent建模據悉,模型1以2005年建立的基於Agent的模型作為基礎。在2005年,研究人員假設H5N1病毒突變為可在人群中輕易傳播的病毒,用該模型預測H5N1病毒在泰國的傳播情況。2006年,這一模型也被用於研究英美兩國如何減輕一種致命流感的影響。
  • 香港大學最新研究支持新冠病毒很可能源於蝙蝠
    圖源網絡由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領導的研究團隊14日表示,經最新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能感染人類和中華菊頭蝠的腸道細胞,並保持強大的複製能力,研究結果支持新冠病毒很可能源於蝙蝠,人類腸道亦可能是另一種病毒傳播途徑。
  • 美國最新疫情預測模型顯示,死亡人數比之前預測的要高10%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文/Lisette Voytko華盛頓大學新冠疫情預測模型更新了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本周三,該模型納入養老院疑似增長的新冠致死人數,死亡人數由此上調10%。該模型預計,美國到8月因新冠肺炎而喪生的人數將達到66,000。根據最新疫情預測模型,美國死亡人數將上調10%。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重要事實預測模型由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開發,所用數據包括了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世衛組織、各國政府提供的死亡人數統計。
  • 北京大學王亞沙:新冠肺炎傳播預測模型
    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技獎二等獎、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報告內容:首先介紹建立新冠病毒疫情分析預測的意義、數據來源和數據預處理方法,然後介紹報告人及團隊建立的多種疫情數據分析方法和疫情預測模型,接下來分湖北、湖北域外地區對模型預測結果進行了對比和討論,最後探討了相關方法和模型的可擴展性及其在其它領域的應用潛力。
  • 全球究竟有多少人會感染新冠病毒?很難預測!
    全球共計多少人會感染?針對這些問題,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日前刊發相關報導稱,流行病學專家試圖用模型給出答案。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8日,全世界已有超過10萬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死亡人數達到3584例。
  • 學術頭條:新冠肺炎少數族裔死亡率高,中國香港團隊打造人造眼,劍橋...
    近日,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NIH)糖尿病、消化系統和腎臟疾病研究所(NIDDK)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用雷射和照相機記錄下說話產生的這些小飛沫,並評估它們在空氣中的行為。研究團隊再次在PNAS期刊上發表最新研究結果:大聲說話的人每秒鐘可以噴出成千的飛沫。
  •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如何傳播?AI 專家這樣用大數據模型預測
    新智元報導  來源:telegraph等編輯:張佳、大明【新智元導讀】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截至1月21日24時,我國共確診440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甚至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發現了境內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 清華校友預測美國疫情發展,準確率達 96%,網友:病毒都聽...
    略舉二三,如下: 3 月 27 日起的連續 10 天裡,該博客對美國感染人數的預測準確率都在 90% 以上,其中在 4 月 4 日,準確率接近 100%(預測為 276727,實際為 276931)。3 月 31 日,該博客預測美國疫情將在 8-10 天內當檢測人數超過 200 萬的時候出現斷崖式下跌;7 天之後,也就是 4 月 6 日,美國疫情數據出現斷崖式下跌,增幅從 12.43% 降為 8.13%——這篇文章引起了巨大反響,閱讀量超過 134 萬。
  • 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突破812萬 模型預測10月前美國...
    美國連續五日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高於2萬例。美國《華盛頓郵報》6月15日報導稱,全美至少有27個州和地區的新增確診病例數呈上升趨勢,一些州過去一周內新增確診病例數比前一周增加了50%以上。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月15日報導,美國一項備受關注的預測模型顯示,到今年10月1日,美國新冠死亡人數預計將超過20萬。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4期)
    Hyman在杜蘭大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目標是幫助公共衛生界了解和預測2019-nCoV感染的傳播,並評估控制它的不同方法的潛在有效性。利用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截至2020年2月13日的每日報告累計病例數據,他們提前5天和10天預測報告的累積病例。具體來說,他們使用廣義邏輯增長模型、理查茲增長模型和次流行波模型來進行預測,這些模型先前已用於預測由於不同傳染病引起的疫情。每種模型的預測都表明廣東省和浙江省的疫情可能已接近絕跡;但是,次流行波模型的預測還包括進一步持續傳播的潛力,特別是在浙江省。
  • 南開團隊大數據預測疫情傳播
    中新網天津2月17日電 (記者 張道正 通訊員 聶際慈 任子雄)記者17日從南開大學獲悉,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該校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黃森忠教授及其合作團隊,運用專業知識服務社會,定期對疫情數據進行預測分析,為科學防範疫情提供數據支撐。
  • 香港學者模型:武漢病死率遠低於預估
    3月19日一篇香港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的論文構建的數據模型顯示,武漢人群中感染新冠肺炎的有症狀的患者病死率約為1.4%,遠低於目前統計數據顯示的4.5%的病死率。這篇論文通過全新的新冠疾病傳播動態模型,重新評估了新冠疾病的臨床嚴重程度。
  • 疫情拐點何時出現——基於數學模型的新冠病毒傳播預測
    3)通過1月14日到22日武漢遷出人口排名前8的省市隨後一周的確診病例數與武漢遷出人數的關係,來反推武漢潛伏期感染者的比例和數目,獲得求解模型的重要約束條件。通過數值求解得到參數值,代入模型對新冠疫情進行評估和預判。
  • 人類史上最大隔離:武漢封城緊急響應讓中國少感染七十萬人
    這份中外聯合研究共有15家單位參與,分別為北京師範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英國牛津大學動物系、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土壤、空氣和水資源系、美國哈佛醫學院、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地球系統數值模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疾控中心、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
  • 鮑春德研究團隊構建世界首個間質性肺病風險預測模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溼科教授鮑春德研究團隊構建了無肌病性皮肌炎相關間質性肺疾病的死亡風險預測模型(FLAIR模型)。據悉,這是國際上第一個用於預測此種疾病死亡風險的模型,它的建立不僅有助於早期識別高危患者,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據該風險分層為患者提供精準的治療方案,有利於大大降低該類患者死亡率。該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在《Chest》上。據鮑春德介紹,無肌病性皮肌炎(ADM)是一種罕見但病死率極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發於東亞人群。
  • 模型說:到秋天,美國新冠死亡人數將達到20萬,發生了什麼變化?
    白宮使用的一種有影響力的華盛頓大學模型預測,到10月1日,美國全國冠狀病毒死亡人數將超過20萬。美國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模型預測,到10月1日,美國將有201129人死於冠狀病毒。麥卡奇奇新聞此前報導,該國早些時候曾預測到那個日期有169890人在美國死亡。幫助創建該模型的人說:「流動性的增加和社會距離的過早放鬆導致了更多的感染,我們在佛羅裡達州,亞利桑那州和其他州看到了這種感染。」「這意味著更多的預計死亡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