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 川 晚 報 官 方 文 化 微 信 平 臺 |第 8 6 5 期
記者 馮元春
生而為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對於這個深刻又基礎的哲學問題,最近刷屏朋友圈的電影《心靈奇旅》,讓很多人陷入思考。無疑,這是一部很治癒的電影,在被感動的同時,也讓人不自覺地在電影中投射出自己的影子,感悟到生命的意義與答案。「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火花了嗎?」,帶著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部電影。
小靈魂的迷失和爵士樂手的執著
故事的情節很簡單。一個人到中年的爵士樂手,終於等來了與著名爵士樂手同臺演出的機會,卻在演出前夕意外去世了。他帶著內心的不甘,懇求有能力帶自己返回人間、但對待生活卻十分消極的「22號」小靈魂幫助自己。沒想到陰差陽錯,小靈魂變成了中年爵士樂手,經歷了他的人生,並重拾快樂;而爵士樂手也因為靈魂附著在了一隻貓身上,明白了活著的意義。
銀川人「雪糕」,看到這個名叫「22號」的小靈魂,特別有感觸。她說,大概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遭遇,「會覺得自己不好,其實就是因為一直活在別人的評價裡。就像這個22號小靈魂,太在意別人對他的評價,活在別人的期待裡,迷失了自己,感受不到當下的幸福。」
銀川人韓楊則對樂手的「執著」印象深刻,影片中,爵士樂手一直覺得只要獲得與著名樂手同臺演出的機會,就能感到幸福,但當他終於完成了和著名樂手同臺的夢想時,卻突然迷茫了,甚至感受不到自己期待中的幸福感……
「很多時刻,我們像是被一種欲望和執念推著走」,雖然忙碌卻感受不到幸福。韓楊覺得,專注和熱愛某件事,能讓人內心豐盈;但看不清自己究竟想要什麼,還一定要達成某件事,就會變成心魔。
「我想要的是海洋」
電影中的重點,就是關於「火花」的解讀。這個火花其實就是夢想和熱愛的事情。
因為附著在了樂手的肉身上,早已沒有生活熱情的「22號」小靈魂發現,香噴噴的披薩餅、社區的朋友、母親的支持、學生的信任……這些都讓他感到幸福。他終於明白,原來所謂的火花,就是活在當下。而中年爵士樂手最後也明白了,自己不幸福,是因為只執著在大大的夢想中,而忽略了身邊擁有的幸福。
雪糕說,電影最後,中年爵士樂手最終完成夢想與著名爵士樂手同臺。中年爵士樂手說:「為這一天我等了一輩子,以為會有所不同。」著名爵士樂手對他說:「我聽過關於一條魚的故事,它遊到一條老魚旁邊說,『我要找到它們稱之為海洋的東西。』老魚說,『海洋?現在這兒就是海洋』。小魚說:『這兒?這兒是水,我想要的是海洋。』」
「魚身處海洋卻不知,如同人,身處幸福卻不知。其實,生命,就是我們所在的大海。」雪糕說。
文中配圖均為《心靈奇旅》劇照
編輯|劉旭卓
值班主任|李振文
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壹度文化】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