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被稱為中國前三大商貿物流產業園發展運營商的五洲國際盤中直線跳水,跌成「仙股」。
停牌超20個月,五洲國際迎來了在港股最後時刻。
日前,五洲國際控股發布公告表示,於6月2日,買賣雙方訂立不動產出售及債券註銷協議。據此,賣方同意出售,而買方同意以總代價人民幣3019萬元購買該物業。①
這已經是五洲國際眾多被變賣的資產中的小小一筆。
五洲國際100%控股了15家子公司,攤子鋪的太大,多個子公司經營不善相繼陷入債務官司。
2018年10月11日,中信建投公告稱,其作為五洲國際間接全資附屬公司無錫五洲國際裝飾城有限公司的主承銷商,目前接到了仲裁案件,加上違約金和利息等,全部仲裁合計3.19億元。
資金鍊重壓,多項債務違約,五洲國際的「大廈」走向傾坯早有跡可尋。
(五洲國際五洲國際2017年年報、2017年中報、2016年年報現金流數據)
五洲國際2017年淨利潤虧損5.76億元,現金餘額為18.38億,這對於目前龐大的債務來說,顯然是杯水車薪。難關面前,斷臂求生成為五洲國際的救命稻草。②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債務違約的重拳正在成為壓倒駱駝的那根稻草,五洲國際最終面臨退市。
昔日風光無限的舒策城,在眾人的目光裡告病退居幕後,為五洲國際多留一日在港交所,幾多掙扎。
02
舒策城的開始像極了60年代出生的那批創業者,他是芸芸眾生中普通的一員,沒有金湯匙,也沒有AMG,但懷揣著一顆堅毅的心。
在貧困生活線上掙扎的舒策城,在16歲不得不放棄學業,靠做小木匠為生。
當年的他雖然只是個木匠小學徒,但他在自己的心裡很清楚,自己決不會做一輩子木匠。
窮則變,變則通。
擁有了遠大目標的舒策城從此埋頭苦幹,聰慧過人的他只用了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就深得師傅的喜愛,也掌握了木工基本的本領,在18歲的時候,舒策城第一次也成了師傅,帶上了學徒。
「溫州是1996年通的火車,二十幾年前,我們村子裡的孩子都想見識見識火車是啥模樣,只聽說火車很長很長,卻都沒看過,更別提坐一次火車了。」舒策城的話談到了溫州固有資源的差距,可就在這個要啥沒啥的貧瘠土地中,走出了成千上萬個大富豪。
造物主總是公平的,沒有給溫州人富饒的土地,卻給了他們的人民勇氣和耐力。
敢於冒險和拼搏的溫州人,骨子裡總有些「不安分」。
年輕的舒策城總是不安於現狀,他要走自己的創富之路。
「當時的教育條件不好,家庭又很窮,要賺錢,所以不管學歷不學歷,能有點錢過好日子就不錯了。我們剛開始的目標就是出去一年能賺點錢,夠買一條領帶回來就好了。」
20歲的他就自籌資金,辦起了木製玩具加工小工廠。89年,他又掘金上海灘,轉戰這個曾被稱作是國際冒險家樂園的遠東第一城市。
此時就有環保意識的舒策城選用了無毒害的松木作為自己玩具產品的主要原材料,並且不用黃色等對人體有害染料給玩具上色。
於是,他的玩具產品暢銷美國市場,當時,在舒策城的眼裡,木製品、裝飾材料的大道上鋪滿了黃金白銀。就這樣,年輕的舒策城掘到了「第一桶金」。
童話故事裡,開頭都需要經過千難萬阻,最後才方得始終。
然而,這並不是童話故事,舒策城開局的順風順水讓人察覺到有一些不安的隱憂。
03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一書中寫道:「天下只有兩種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後吃。」舒策城無疑是前面那一種人。
眼光犀利的舒策城又瞄準了建材生意、商業地產等行業,先後成功開發了上海嘉定汽配城、無錫新東紡商業步行街等商業項目。
2006年10月,舒策城在無錫的首個大型專業市場五洲國際裝飾城一期盛大開業。
在房地產市場最低迷的環境下,舒策城卻同時運作紅星美凱龍五洲國際家居生活廣場、五洲國際工業博覽城、哥倫布廣場3個總投資近81億元的商業項目。
他通過模式創新、強強聯合等手段,在招商和銷售上都以極佳的業績,又一次演繹商業地產的溫州榜樣。
五洲國際,便如同它的名字一樣,在房地產市場上如雷貫耳,在中國遍布「足跡」。
在經過了不到10年的擴張後,五洲國際在2013年6月13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江蘇省首家商業地產在港上市企業。
五洲國際開始了自己的港交所之旅,五洲國際開始了大舉擴張規模的動作,若故事就此結束,看到的是一個出身草根,迫於生活壓力提前到商海打拼的創業者,通過不懈的努力,給自己造就萬城。
「我的經營方向不是從一個領域跳到另一個領域,而是一條道路走到底,走越遠路越寬,事業就出來了。」舒策城說。
回首過往,時間就像是一本快速翻頁的書,如若時間在此停留,那舒策城便完成了木匠學徒到地產大鱷的蛻變。
但那時的舒策城不會預料到在6年後,等待他的,是再一次的蛻變。
若把時間撥回到2016年,那是五洲國際出現危機的第一年,經過前幾年大規模拿地之後,五洲國際逐漸出現了債務和現金流的壓力,此時的五洲國際開始出現虧損。
這時,舒策城當機立斷開始了剝離資產和裁員以削減成本的動作,在2016年他們錄得了淨盈利,但若撇開出售的一宗位於哈爾濱的地塊,他們仍將面對虧損。這宗地在2015年被五洲國際以2.5億元拿下,在2016年被直接轉讓。
而在資本市場,舒策城也嘗試通過發債來緩解公司現金流壓力,五洲國際在2016年8月和9月以及2017年的1月,總共發行了30億元的公司債,利率最低為6.9%。
而當他發現商業地產在三四線市場愈發不好做的時候,也嘗試過加大住宅方面的投入,「適當加大住宅土地儲備比例,改善經營性現金流。」他說道。
但一切,仍然不足以解除危機。
五洲國際的近些年備嘗守業的艱難,債務違約、項目停工、股票停牌,一樁樁事件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接踵而至。
2018年5月25日,當日,五洲國際的股票暴跌了接近85%。
從20多億港元市值到僅剩3億多港元,只花了不到一個小時。
從小學徒到成為億萬富翁,舒策城花了33年的時間,但讓這場夢破碎,他僅僅用了40分鐘。
五洲國際公司股票正式從2018年9月3日起暫停買賣,債務違約是這一切的導火索,還不起錢只是它最直接的緣由。
過高的槓桿在面對市場環境稍有不如意時就會形成極大的反差。
早年成功的商業運營模式,讓其獲得了從初創到上市的成功,但輝煌過後的運營,舒策城顯得辦法不多,而商業地產在三四線的局限性和市場的下行,更讓他的樓賣不起價,租不出去。
舒策城被萬城圍繞,在繁榮的假象裡霧裡看花,沒有能及時洞察到市場的轉變。
對於從零開始的人來說,越怕失去就越容易失去。
而在家族這座城中,五洲國際現在還沒有改變家族企業的模式。因為對於脫胎宗族的溫商而言,家族是最重要的,靠著勤奮與拼搏的舒策城亦是如此。
他曾面對媒體時說:「前自己的弟弟舒策丸在和自己一起打理家族的企業,還有家族的一百多人在長三角地區投資、辦企。」
我們都知道,「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舒策城告病把這一切交給了自己的胞弟去承接。
「每個城市的商業業態都不一樣,區域需求也不同,不管過去做過的哪個項目多成功,我永遠不做複製品。」
永遠不做複製品的舒策城,他傳奇的人生不可複製,但資本市場上血的教訓早就一次次複製在歷史的過往上,赫赫在目。
只是,在萬城裡的他,早已看不到這鮮紅的提醒。
圖片來源於網絡,資料來源:
①:中華網,五洲國際公告稱出售無錫銀河城32個物業單位以抵消部分欠債,2020年6月5日
②:樂居財經,五洲國際「生死劫」,2018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