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軍進駐北平,幹部來拖麵粉,警衛槍抵腰間:我們只認批條

2020-12-24 騰訊網

作者:鐵錘傑克

1949年1月31日,我41軍121師率先進入北平,接管防務。在3個多月的駐防過程中,這支「塔山勁旅」留下不少軼事。

軼事一:軍長扮演主席,被羅榮桓批評

同年3月份,主席帶領機關進入北平,明確要檢閱入城隊伍。

遼瀋戰役中,41軍為保證錦州戰役的勝利,湧現出一大批光榮的英雄部隊。如塔山英雄團、白臺山英雄團等部,均出自該軍。對基層指戰員來說,能得到毛、朱的檢閱,是莫大的光榮。雖然只有短短幾天的準備時間,但41軍各部都在洗軍裝、擦武器、整軍容……忙得不亦樂乎。

吳克華軍長與四野參謀長劉亞樓也沒閒著。在檢閱程序中,有一項是劉參謀長向主席匯報檢閱情況。為避免出錯,劉亞樓專門找吳克華,說:老吳,我得預演一下報告詞,請你來扮主席,讓我先給你報告下。

一聽這話,吳克華連連搖頭拒絕:「這哪行?我怎麼能扮?」

「我要是不練,回頭報告詞出了差錯,誰負責?」

「好吧,我就扮這一回主席。」

解放大軍進駐北平城

吳克華(1913-1987),江西弋陽人,開國中將

就這樣,吳克華在演練場演了一番主席。演練一開始,劉亞樓跑步上前,先是立正敬禮,隨後向「主席」匯報情況。劉亞樓報告完,吳克華大手一揮,立正回禮:報告劉參謀長,你的演習很好!

兩位將軍的幽默,惹得在場眾人哈哈大笑。吳克華扮主席一事也由此傳開。四野政委羅榮桓知道後,特地把劉、吳二人叫到辦公室。一見面就問:「你們兩個弄什麼名堂?」

劉、吳二人被問得雲裡霧裡,有些摸不著頭腦:「我們怎麼了?」

「難道主席也是你們能扮的?」隨後,羅榮桓批評了二人的行為。

軼事二:幹部擅闖倉庫,被警衛攔住:我們不認工作證,只認批條

進駐北平後,121師363團3連奉命看守麵粉倉庫。

有一回,兩名軍管會的幹部在未攜帶上級批條的情況下,拿著自己的「工作證」,就要往倉庫裡進,說是要拖麵粉。有一人還說:「你們的營長是我熟人,我們以後會去補一個批條的。」

話完,二人硬要往裡闖,嘴裡還說:「你們不同意也得同意!都是為了工作,本來咱們就是一家人嘛!通融一下。」

誰知幹部們沒走幾步,兩支槍就抵在他們的腰間。值班警衛說:上了戰場,我們的槍認識人;但現在,我們只認批條!

二人只好作罷,悻悻地離開了。

軼事三:取用百姓水,全排掏錢付

364團4連連部駐護國寺一帶。當時,該連有一個排在張自忠路執勤兩天兩夜,連半口水都沒有喝上。

以戰士們的經驗,過去的苦日子,只是沒飯吃,沒想到進了北平這座大城市,發現水居然比油還貴!找百姓一打聽,附近井裡打出來的一桶水,當時要30金圓券!既然要花錢,那老百姓的水肯定不能隨便喝。排長在開會時也說:喝一口水,就是違反紀律!

然而,久不喝水也不是辦法。排長權衡一番後,決定讓戰士王儒風去連部請示,看看井裡的水能不能喝。

排長之所以選擇王儒風,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發著燒,很需要喝水,興許派他去了連部,能解決自己的喝水問題。然而,原本兩條街遠的連部,王儒風居然走了一個鐘頭。最後,口乾舌燥的他倒在路上,幸好被連長發現抬了回去。

連長批評了排長,同意了他們的取水請求。排長帶著王儒風回到駐地,剛從水井裡打上兩桶水,準備給眾人分著喝時,王儒風突然發問:「我們用這兩大桶水,要不要向老百姓付錢?」

這是一個問題,為慎重起見,排長決定要付錢。20幾個人七拼八湊,湊齊5000東北幣把錢塞給了離水井最近的一戶人家,讓這戶人家代收一下。

相關焦點

  • 一位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的41軍情結
    平津戰役,41軍路過老鄉的果園,全軍無一人吃蘋果。軍紀之好令人驚嘆!毛主席聽說後,欽點北平的防務由41軍擔當,並在南苑機場檢閱了41軍。在解放全中國的口號聲中,東北野戰軍揮師南下。41軍奮勇當先,一路衝殺,戰士指看南粵,將國民黨殘兵敗將趕出南海。隨後,41軍駐守南疆,這些魁梧的北方漢子開始了思鄉的軍旅生涯,父親就是這支英雄部隊其中一員。
  • 我第7批赴馬裡維和警衛分隊出色完成任務,創下這兩項記錄
    過去一年多,中國第7批赴馬裡維和警衛分隊出色完成各項任務,創造了我赴馬裡維和警衛分隊部署時間最長、安全執行任務時間最長兩項紀錄——
  • 他從紅軍時就負責保衛任務,後被親自點將做了首都警衛一師師長
    但四野第45軍133師師長吳烈卻接到命令,不讓他南下徵戰。正在吳烈納悶的時候,一紙委任狀接踵而至,原來是毛主席欽點他改任207師師長,這個師只接受中央軍委和北平衛戍司令部的命令,後來就發展成了首都警衛一師,是中央的「御林軍」。吳烈被毛主席選中擔任如此重要的職務自然是有原因的,小時候,9歲的吳烈是安源煤礦的童工。
  • 七七事變叛徒潘毓桂,迫使29軍放棄北平,並揚言保護北平所有漢奸
    但是,因為一名漢奸的出現,致使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第132師師長趙登禹壯烈犧牲、1000多學生兵被日寇刺殺、7000多守軍陣亡十之七八,並迫使宋哲元下令放棄北平,全線南撤。這名漢奸就是時任29軍宋哲元部的政務處處長:潘毓桂。1937年7月28日,日寇開始進攻南苑。
  • M 字頭的軍褲你認識幾條?
    image:heddels記得在之前的文章裡,我們跟大家簡單盤點過各種軍褲,當中有一些像 M-65、M-43 這樣的軍褲型號,所以我就在想,除了我們已知的,還有沒有更多 M 字頭的軍褲呢?image:ig@wtaps_tokyo帶著這個問題,我一股腦衝進了軍褲世界裡,為大家找來了 7 條 M 字頭的軍褲。事先說明一下,雖然它們都是 M 字頭,但它們之間不一定有關聯,而小弟的這種列舉方式也純粹是出於個人因素。好啦,那廢話不說,立馬開波!
  • 他是41軍首任軍長,人稱司令員專業戶,為何缺席了韓戰?
    他就是塔山名將,解放軍第41軍的首任軍長吳克華。作為東野名將,吳克華參加了大大小小很多次戰役,可是到了抗美援朝時,東野的洪學智、韓先楚都去了朝鮮,吳克華為什麼卻缺席了呢?戰後,四縱奉命入關,期間部隊接受了改編,他被任命為了解放軍第41軍的首任軍長,北平和平解放後,第41軍接管了北平防務,因為嚴格遵守紀律,41軍贏得了北平老百姓的歡迎,得到了「仁義之師」的美名。新中國成立後,吳克華移交了北京防務,率軍去了大西南。
  • 老兵回憶對越反擊戰,最讓我們緊張的,是越軍特工隊
    許多參戰老兵在談及1979年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時,都有這麼一個印象:我們不太在乎越軍的正規攻防作戰,他們的進攻,火力不強,協同也不密切,拿不下我們的陣地;他們的防禦,陣地間隙大,兵力也不足,各自為戰,擋不住我們的攻擊;真正對我們造成心理壓力的其實是特工隊,這股敵人被越軍視為「特別精銳部隊」,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
  • 首都警衛軍總動員應對國會暴動 特警持槍掃蕩
    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攻入國會山莊後,國防部宣布整個華盛頓特區的國民警衛軍已經出動,動員1,800名士兵,支援執法部門協助恢復秩序。與此同時,鄰近的維珍尼亞州及馬裡蘭州兩地政府宣布,向首都派遣國民警衛軍及州警。華盛頓市長鮑澤日前透露,動員340名國民警衛軍士兵應對示威。
  • 越戰41年41軍從廣西德保出國作戰全程照片首次曝光 場面慘烈請慎重...
    今天北鬥劍公眾號刊發越戰主力41軍老兵馬超榮的回憶文章,以饗讀者。 在戰鬥形勢非常惡劣時,突然有一股滾滾的濃煙在傍晚的細雨中變成黃色煙霧飄來,並聽到密集的槍聲響,當時以為敵人放毒氣並開始反攻。6連立即向營、團報告,這一報告立即在我團主攻方向傳開(傳說越軍施放毒氣,還說敵人正反撲過來),這時部隊開始有些慌亂。 在這嚴峻形勢下,我團指揮所給二、三營下達命令:「堅決頂住,不準後退」。
  • 紅10軍出來的最高級幹部是誰?官至正國級,比第一大將級別還高
    1934年冬天,紅10軍與紅7軍團會合後成立紅10軍團,紅10軍被改編成紅20師,師長劉疇西,隨後參加了譚家橋戰鬥,由於指揮失誤以及敵人過多等原因,紅20師在譚家橋戰鬥中受到了重大損失,接著紅20師在懷玉山被敵軍從四面包圍,劉疇西沒有聽從粟裕的建議迅速衝出包圍圈,而是休息了一晚,結果陷入絕境導致全軍覆沒。
  • 36萬人的八路軍,裝備680支衝鋒鎗,這些槍怎麼來的?
    在神池戰鬥中,團警衛連用的是閻錫山部製造的手提式衝鋒鎗,打連發,彈頭是錫制的,越打越軟,一會兒就不行了,於是戰士們舉起衝鋒鎗跟敵人格鬥,槍又太不結實,一打就把槍把子打斷了,結果該連傷亡不小
  • 公安抓捕戴笠貼身警衛: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1949年1月31日,古城北平和平解放。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軍管會由良鄉進入北平市區,迅速接管了國民黨北平市警察局。擔負對國民黨潛伏特務進行肅清和打擊的北平市公安局偵訊處,經過調查摸底,鎖定戴笠的原貼身警衛、國民黨軍統局行動特務佟榮功作為主要搜捕對象。
  • 八路軍一二九師這個旅,政委成開國上將,旅長解放後任副縣級幹部
    這個師中有一個旅,旅政委成了開國上將,旅長解放後擔任副縣級幹部。 他少年時考上北平民國大學,受到了愛國主義思想的薰陶,畢業後進入十三路軍幹部學校,此校由石友三創辦。 總指揮石友三叛變後,這個學校被解散,段海洲返回了老家。1937年抗戰爆發後,段海洲決定自行組織義勇軍參加抗戰。段海洲聯絡了5個人,買來了9支槍,豎起了抗日大旗。
  • 從御前侍衛到步軍統領衙門,清朝皇帝到底擁有多少警衛力量
    從皇帝身邊的御前侍衛,到負責京城門禁守衛、治安緝捕並有權「頒其禁令以肅清城垣」的步軍統領衙門,從根本上講,都屬於皇宮警衛,都是皇帝一人的護衛力量。皇宮警衛皇宮警衛主要包括侍衛處和親軍營。「禁旅八旗」中的護軍營,乃係這支衛戍部隊的關鍵所在,由滿、蒙八旗年輕力壯、技藝嫻熟的兵丁組成,負責皇宮各門巡防、皇帝朝會宴席警衛等。僅護軍營的常規配置就在15000人左右,乃係皇宮外圍的主要護衛力量。
  • 他是少有的師級少將,授銜時任公安警衛師師長,一輩子搞保衛工作
    1955年的大授銜時,想要得到少將軍銜通常至少得是軍級幹部,但是也有一少部分師級幹部被授予少將軍銜,其中就包括今天要介紹的劉輝山,當時他是中央公安警衛師師長。劉輝山在參加紅軍之後就表現出了過人的身手,所以就被編入了紅4軍特務營,後來還當過林帥的警衛排長和副連長,基本上他的軍事生涯可以說是和保衛工作劃等號。劉輝山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經歷,曾讓聶榮臻都大呼奇特。那是在1934年11月的湘江戰役中,紅一軍團遭到了國民黨部隊的突襲,聶榮臻就命令劉輝山下山去給劉亞樓通報情況。
  • 在你最愛的軍褲中,有這條英國軍褲的位置嗎?
    ,後來才得知,它是一條實打實的軍褲。BTW,雖然標題說是「英國軍褲」,但你要知道其實這是英國人為服役於英軍的尼泊爾精銳戰士們特製的軍褲,細想下,可能有點彆扭?廓爾喀人打是很能打沒錯,但「馬後炮」也想講句,穿著這種「精緻」的褲款在戰場上我總感覺有點格格不入,畢竟軍裝在我們的印象中一般都是以實用著稱。
  • 解放軍高級指揮員眼中的對越自衛反擊戰:41軍生死二十八天
    眾所周知,原解放軍廣州軍區第41軍政治部副主任宋子佩留一部戰史作品《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軍對越作戰高平戰役紀實》(以下簡稱《生死二十八天》),於2014年與讀者見面,當即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至2019年是對越自衛反擊戰40周年期間,該書又掀起一波追讀熱潮,成為民間影響力很大的一部軍史力作。
  • 北平:無論如何,必須過江
    蔣介石在戰場上的失敗又導致了官場上的失意,就在北平解放前夕,他心緒蒼涼的寫下一副對聯 冬至引寒水,血液覆斷橋 後被迫隱退,返回老家,浙江奉化溪口鎮。
  • 槍炮兩相宜:德軍s.Pz.B 41 重型反坦克槍簡介
    每挺S.Pz.B 41 重型反坦克槍都需要一個5人的射擊班組來負責操作,分別為組長、射手、裝填手、以及兩名彈藥搬運員,在條件比較惡劣的時候,僅保留組長、射手和裝填手也能維持射擊。  2.防盾  s.Pz.B 41 重型反坦克槍在正面裝有一個主防盾,搖架上面還有一個較小的射手防盾,均為雙層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