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東臺:推進全域旅遊,繪就海韻遺珍大美藍圖

2020-12-22 中國江蘇網

她感動於仙凡之間的愛情傳說,勇敢地對抗世俗偏見,傳頌著矢志不渝的山盟海誓。

她屹立在泰東河畔,俯瞰千年滄桑不改英發雄姿,成就著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的孝賢美談。

她笑迎海風與波濤,以堅韌的姿態昂首闊步,退卻一片片鹼紅草,綿延著無垠的溼地灘涂。

兩淮鹽文化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董永七仙女神話傳說在這裡發源,深厚的孝賢文化、三相文化、海鹽文化、紅色文化在這裡交匯,這裡就是坐擁5000多年文明史、孕育出極富內涵又獨具魅力氣質的東臺。

自2016年11月被列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錄以來,東臺市緊扣「全域旅遊·全景東臺」發展主題,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目標,著力打造長三角知名的休閒康養勝地。東臺旅遊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全市現有國家4A級景區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2個、省級旅遊度假區1個、省四星級以上鄉村旅遊區4個,形成平原森林、沿海溼地、候鳥天堂三張「金名片」,年接待遊客數量和旅遊收入增長率均超30%。

衝破鹽鹼,倔強東徵

亮出生態綠色「金名片」

善舉綱者萬事遂,善謀勢者機可期。隨著黃海溼地成功申遺,東臺市溼地資源價值認同進一步得到提升,鹽鹼地的酸澀荒涼已經被生態綠色的勃勃生機取代,生態綠色,成為東臺最亮麗的城市名片。

理念堅守,關鍵時刻要狠下心。東臺堅持建設綠色城鎮、綠色園區、綠色企業協調並進。通過出臺和落實一系列與招商引資、環境保護等相關文件,促成了東臺85公里海岸線「零化工」、10多年來審批項目「零化工」、年內實現全域「零化工」。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1.8%,空氣品質優良率達87.4%,沿海1.7萬畝溼地專項修復高標準完成,全面深化「河長制」,打造100條樣板河道、生態河道。「到東臺,森呼吸」,成為各地遊客嚮往的「東臺體驗」。

高位規劃,運籌帷幄找對路。目前,東臺市旅遊產業已經形成「雙核驅動支撐、兩軸拓展牽引」空間發展格局。東區以省級旅遊度假區黃海國家森林公園為核心,新增「花漾森林」風光田園項目,完成800畝林相改造,打造黃海溼地森林公園博物館,提檔升級景區品質;依託條子泥「世遺」自然資源,形成了「海洋、森林、溼地」交相呼應的獨特景觀。西區以西溪景區為核心,西溪古鎮、董永七仙女文化園描繪人文歷史色彩,西溪植物園集生態休閒、農事體驗於一體,首批省鄉村旅遊重點村甘港老家彰顯裡下河特色水鄉農耕風情,其中,犁木街一期對外開放,獲評鹽城市5A級旅遊園區。中軸以S352、G344為紐帶,將頭灶聚寶湖創意農園、安豐古鎮、三倉現代農業產業園、三水灘等景區景點有機串聯,打造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遊客體驗豐富的康養旅遊景觀帶。

東臺人秉承生態和發展並重的全域旅遊發展理念,走出了一條以綠色生態引領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東臺路徑。東臺市將聚焦「世遺」魅力,打好沿海板塊「組合拳」。實施沿海生態保護及旅遊康養發展整體規劃,打造特色鮮明的「世遺小鎮」;條子泥景區高標準打造1.5萬平方米遊客中心,推進觀鳥驛站、勺嘴鷸主題館、蹲門灣景區等重點項目的實施;致力開拓黃海森林公園主題酒店、自駕遊營地等重點工程,打造高品質度假勝地;舉辦觀鳥周、攝影展等大型特色活動,展示東臺條子泥之美、生態環境之美、鳥類天堂之美。同時,著力提升東臺文旅核心吸引價值,做好展現「世遺」魅力新文章。積極與研學基地合作,設計「鳥類天堂·生態東臺」「海濱溼地·世遺之旅」等研學遊、生態遊產品,推動研學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範疇,吸引更多遊客到東臺感受美的風光、美的味道、美的人文、美的生活、美的發現。圍繞「世遺在身邊」主題,加強對重點題材作品、重點文藝項目的規劃引導,進一步講好「東臺故事」。

聚沙成塔,串珠成鏈

啟動業態融合「加速器」

全域旅遊發展是一場「接力賽」,在這場競技追逐中編排賽手最佳位置、發揮好每一棒的優勢,才能勇立潮頭、引吭高歌,東臺人走出了屬於自己的步伐節奏。

落實每顆子,挖掘大IP。東臺市文化內涵豐富,以董永七仙女的愛情故事為藍本的「天仙緣」實景演出應運而生,為促進文旅高水平融合、高質量發展增磚添瓦,形成文化IP;原創大型錫劇《這一片森林》獲文華優秀劇目獎、文華表演獎、文華音樂獎,讓森林IP初露鋒芒,改寫了東臺市近20年無原創大戲的歷史;圍繞東臺魚湯麵、本港海鮮宴、水鄉農家菜、四季特色菜式,打造出的地域美食IP叫好又叫座,深得遊客喜愛。

廣拉戰略線,打造特色之旅。為用好用活文化遺產資源,東臺市發展以博物館、文保單位、非遺項目為載體的「親近世遺」研學遊、「東臺林工精神廉政教育專線」定製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效應;立足於古鎮民俗、海鹽、紅帆船等地域文化設計的以名人、鄉愁為主題的特色線路,展示了傳統文化經久不衰的熠熠光輝,大大激發市場活力;在旅遊產品開發中融入文化創意理念,推出「低5℃的夏天」主題遊等,為遊客提供製作、展示、互動等豐富的創意文化體驗。

下活一盤棋,釋放品牌光芒。瓜兒熟了旅遊季、黃海森林音樂節、西溪國潮文化節等活動交相輝映、形成品牌,受到中央、省級主流媒體的重點推介,成為推進全域旅遊的頭號抓手。「百家滬旅看東臺」「長三角旅商遊東臺」「南京旅遊宣傳周」等品牌活動的成功舉辦,拉近了東臺與300多家長三角旅遊企業的距離。東臺市舉辦首屆以宣傳世界遺產為主題的書法美術作品邀請展,借全省知名書畫家的文化之筆,繪就本地品牌旅遊之美。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如何將爭奇鬥豔化為相映成趣,東臺市正進一步籌謀規劃,加強宣傳營銷統籌力度。從市級層面統籌發力,設立旅遊宣傳營銷專項資金,統一對外精準化宣傳推介。提煉東臺城市宣傳口號,打造全市大IP,全方位打響東臺城市品牌。穩固中端市場,拓展高端市場,提升年度目的地市場推介方案,實施四季旅遊差異化宣傳營銷策略,提高東臺淡季旅遊效益。

初心為民,久久為功

踏上共建共享「惠民路」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樂」洋溢在遊客的臉上,也甜到了東臺人民的心裡。按照「大景區」理念精心謀劃「全域」,東臺著力打造特色「全景」,將全域旅遊發展理念融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鄉村振興、環境秩序綜合整治等城鄉建設的方方面面,全域旅遊已然成為建設「幸福東臺」的重要源泉。

想遊客所想,就是先於遊客到達前,為遊客鋪好「路子」。東臺市會同交通部門推進美麗鄉村旅遊公路建設三年計劃,構建快旅慢遊交通體系,將1號、3號美麗鄉村旅遊公路作為東臺旅遊重要發展軸線,以路串景,繪製全域全景導覽圖,構建「無縫對接」的旅遊交通網絡。休閒健身步道遍布城鄉,銀杏隧道、水杉長廊等最美風景道讓人目不暇接。

全域旅遊的「全」,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全面提升」。東臺市打造市級旅遊服務中心和重要節點處諮詢服務點,建成智慧旅遊綜合指揮中心及雲計算數據中心全域旅遊展廳,構建全市旅遊諮詢服務體系;成立東臺全域旅遊集散中心,設立沿海區、西溪景區2個副中心,形成全域旅遊集散體系;在核心景區設立旅遊綜合執法室,形成涉旅糾紛快速化解反應機制,切實維護旅遊市場秩序;全覆蓋建立安全員隊伍,形成網格化管理,加強市場監管力度;大力推進「旅遊廁所革命」,新建、改建A級以上旅遊公廁80餘座;完善景區停車場、標識導覽、無線網等設施,大幅改善旅遊環境;規劃建設8個自駕遊基地,完成黃海森林公園和西溪景區基地建設。

東臺市優化「硬設施」,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便捷,各個領域開展的「軟活動」更大大豐富了遊客的行程安排。20個旅遊購物示範點的打造,形成集設計創意、生產加工、展示銷售為一體的旅遊商品孵化基地;根據景區特色打造的中藥養生、康體運動、文化養心和生態養生等項目,放慢了旅居的節奏;10個研學遊基地的建成,進一步拓寬親子遊市場;黃海森林星空露營等特色夜間產品、西溪景區的夜間亮化,點燃了東臺的夜間經濟,構建出新一套城市夜遊體系。

文化之義,教之以育人,融之以惠民。東臺市以全域旅遊為抓手,帶動文化市場繁榮,建成開放城市書房3家、24小時自助書吧2家,常態化舉辦經典誦讀、公益講座等豐富多彩的惠民便民活動,加快形成「城市10分鐘閱讀圈」。

呼應大眾旅遊時代,契合「說走就走」的旅行,品質高端、業態多元的全域旅遊實踐號角已然在東臺吹響。東臺通過制定《東臺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為發展全域旅遊錨定方向和路徑;組織召開全市創建推進會,提請市委、市政府下發實施意見,統籌全市相關部門和鎮區高質高效完成創建工作要求,協調解決矛盾問題;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對旅遊業重大項目建設規劃、重要節慶活動舉辦進行精準審定;對重點旅遊鎮區設置個性化考核指標,選定青年幹部赴景區任職,成立全域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為地區旅遊企業樹立行業標杆。

東臺市作為蘇北蘇中唯一、首次上榜2019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市,同時作為江蘇唯一入選2019年度中國縣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始終秉持著曾經在鹽鹼荒灘上開創出前無古人的壯麗事業的那份豪邁情懷。戰略機遇的疊加帶來了東臺發展坐標系的切換,打破常規的膽氣激活了「旅遊+文化」的變革基因,昨天的「綠色傳奇」仍在續寫,「艱苦奮鬥、科學求真、守正創新、綠色發展」的東臺林工精神還將延續下去,讓旅遊更有「詩意」,讓文化走向「遠方」。

相關焦點

  • 東臺市放大「世遺」效應扮靚高質量全域旅遊
    東臺市放大「世遺」效應扮靚高質量全域旅遊 發布日期:2020-11-16 09:36 來源:東臺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成功申遺以來,該市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
  • 東臺全域旅遊開啟「全景模式」
    坐落黃海之濱,乘申遺成功東風,東臺擘畫東部世遺風光、西部人文歷史、中部田園鄉村為主的環形旅遊格局,把自然、生態和人文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乘風破浪揚帆全域旅遊藍海。整合特色資源,做活旅遊文章今年國慶黃金周,黃海森林音樂節激情上演,許巍、毛不易等知名歌手和樂隊精彩獻唱,全國5萬名音樂愛好者和遊客匯聚在森林草地,享受音樂盛宴。
  • 徐州鼓樓:以文旅為筆繪就全域旅遊新圖景
    區內有龜山漢墓、黃河故道、九裡山古戰場、「五省通衢」牌樓、黃樓、文廟等眾多歷史和文化遺蹟,旅遊資源豐富而厚重,文化旅遊業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徐州市鼓樓區以打造淮海經濟區一流休閒旅遊目的地為目標,全區上下凝心聚力紮實推進省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
  • 美麗城鎮繪藍圖⑲丨龍觀:打造山鄉複合型全域旅遊目的地
    這個讓上海人黃崗帶著家人連續到訪的地方就是寧波市海曙區龍觀鄉,這些他覺得回味無窮的景點還有項目的出現,則得益於龍觀鄉正在推進的美麗城鎮建設。根據美麗城鎮建設行動方案,該鄉將依託以龍源文化為核心的特色鮮明的地方文化,結合鄉域內得天獨厚的清新山水資源,將文化特質和旅遊產業融合,將美麗鄉居風景與小鎮景觀串聯,形成別具一格的全域旅遊產業。
  • 金東臺有三張「金名片」
    2018年9月,在東臺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市委主要領導表示,東臺正錨定「綠色跨越」,高水平建設長三角最美「綠心」。將倍加呵護獨特的生態稟賦,以更高標杆推進生態建設,努力讓綠色成為東臺最鮮明底色。從彼時到現在,東臺在高質量發展中,有定力、有勇氣保護好生態優勢,矢志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 立足生態旅遊,打造全域美景!五峰繪就三百裡生態景觀畫廊
    近年來,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委、縣政府堅持「生態立縣,旅遊富縣」戰略和「全域旅遊」發展理念,不斷釋放旅遊動能,吸引著越來越多遊客。茶旅五峰 馳名中外每年3月至10月,五峰老縣城西邊,500多畝的香東茶葉風情園,遊客絡繹不絕,大家興奮地自拍,客串茶農採茶、制茶、品茶,不亦樂乎。五峰人從茶葉裡嘗到了不少甜頭。
  • 麗江市古城區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標準(試行)》,文化和旅遊部組織開展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工作。在各地初審驗收的基礎上,綜合會議評審、現場檢查結果,並經公示,決定將北京市昌平區等97家單位認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被認定為示範區的單位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斷深化改革,加快創新驅動,持續推進全域旅遊向縱深發展。文化和旅遊部將實施「有進有出」的管理機制,適時開展示範區覆核工作。省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要做好轄區內示範區的日常檢查並參與覆核工作。
  • 六枝全域旅遊:繪就美麗新畫卷
    近年來,六枝特區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以建設康養勝地 · 運動境界旅遊目的地為發展目標,高標準、高起點、高質量打造了一批旅遊勝地。,推進「旅遊+農業+生態+文化」的發展新模式,加快培育康體養生、避暑休閒、戶外運動、房車露營等鄉村旅遊新業態。
  • 山東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省 打造全域旅遊新版圖
    李信君 攝   榮成市是山東發展全域旅遊的受益地之一,近年來該市以全域旅遊為引擎,突出旅遊賦能、生態加碼、產業升級的作用,叫響了「冬賞天鵝·夏遊牧場」的北方全季型休閒度假城市品牌。   據悉,創建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是「十三五」期間山東省文旅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該省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為目標,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融入社會經濟發展。
  • 宜興創成無錫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描繪宜興美好新圖景,宜興找到了新抓手,即全域旅遊。「全域旅遊是引領產業轉型、提升城市品質、增進民生福祉的戰略選擇,是用新發展理念推動宜興生態、經濟、社會、文化全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這樣的理念貫穿下,宜興充分發揮自然稟賦優勢,整合轄區內豐富旅遊資源、人文資源等,打造「城市即生活,生活即旅遊」新空間。歷時四年創建,宜興成功躋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行列。
  • 推進全域旅遊崇州線上推介尋合作
    本報訊(記者 蔣君芳)4月28日,作為成都66個主體產業功能區中文旅(運動)產業生態圈的核心區域,崇州市三郎國際旅遊度假區管委會把產業合作的推介活動放在網上,以「雲推介」的方式向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
  • 安順經開區盛邀全國網友:共品歷史文化盛宴 同繪旅遊發展藍圖
    人民網安順9月28日電(孫遠桃) 9月28日—29日,第七屆安順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安順經開區舉行。在9月28日舉行的第七屆安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媒體見面會上,安順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呂慶向全國網友發出盛情邀請,期待與大家共品魅力經開歷史文化盛宴,同繪生態經開旅遊發展藍圖。
  • 全域旅遊,常州溧陽示範了什麼
    12月17日,文旅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我省共有溧陽、宜興、金湖等五地上榜,溧陽作為我省全域旅遊創建單位代表分享經驗做法。溧陽市委書記徐華勤表示,溧陽圍繞「三山兩湖宋團城」,走出一條「生態生產生活」相融、「全景全時全齡」共享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將其作為踐行「兩山」理念、撬動全域發展的核心抓手,跑出綠色現代化的加速度,帶動溧陽從三省通衢地成為旅遊目的地。
  • 肅南縣明花鄉:「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遊」
    >> 肅南 肅南縣明花鄉:「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遊
  • 雲南劍川:鶴劍蘭高速沙溪支線全速推進 全域旅遊發展跑出「加速度」
    在鶴劍蘭高速沙溪支線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轟鳴,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加緊施工,整個項目正全速推進。負責該項目的雲南建投第十五工區項目經理邵旺林介紹,企業正加大投入抓建設,倒排工期提增速,切實加強安全監管,有序推進項目進展。
  • 榮成市繪就「自由呼吸·自在榮成」的全域旅遊山水畫——榮成市獲...
    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在榮成市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培訓班,現場公布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威海榮成市成功入列,探索出全域旅遊示範的「榮成模式」。近年來,榮成把「自由呼吸·自在榮成」的綠水青山,變成「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的金山銀山,構建了全時段、全季節、全地域、全覆蓋的旅遊發展格局,全面釋放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潛力,全域旅遊建設成果遍地開花。
  • 藍圖已經繪就 使命催人奮進——中共雲南省委新聞發布會側記
    融入新發展格局,為高質量發展增動力  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全面加快數位化發展,全力推進鄉村振興……一項項重點任務和舉措,《建議》擘畫的發展藍圖著力推動雲南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構建「處處能旅遊 時時可旅遊 人人享旅遊」的全域旅遊格局...
    圍繞九寨溝景區,重點打造12個景區景點,構建起「一核多點」的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在「線」上,推出兩條較成熟的全域九寨休閒度假遊線路,即以柴門關、非遺展覽館、羅依生態園等為主要走向的人文九寨生態遊線路,以甘海子、神仙池、九寨溝景區為主要走向的生態九寨浪漫之旅線路,構建「處處都是景區、村村都是景點、人人都是風景」的「全域九寨大景區」格局,推動九寨環線旅遊由單一零散景點旅遊向串珠式全域旅遊轉變。
  • 江蘇東臺700億元打造長三角休閒康養勝地
    「長三角康養小鎮項目是推進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重大舉措,也是一體化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基本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的重要載體。」阮青在致辭中表示。  選擇在江蘇東臺建設長三角康養小鎮得益於該市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和區位優勢。位於黃海之濱的東臺,是一座神奇生長的城市,85公裡的海岸線每年向大海延伸150米,年新增土地1萬畝以上。
  • 蓬萊:文化賦能旅遊 帶活全域山海
    蓬萊,稟賦天成、魅力獨具——素有「人間仙境」的美譽,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生態優良、資源富集,是國內著名濱海旅遊目的地,擁有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處、5A級景區2處、4A級景區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先後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