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遊客來體驗,村裡又熱鬧了。」8月6日,九寨溝縣漳扎鎮中查村,10餘名遊客正在藏寨體驗騎馬遊。為遊客牽馬的藏族村民澤仁王許告訴記者,5月,村裡重新搞起騎馬遊,做起藏家旅遊接待。
變化,新生,不止中查村。10多天前,九寨溝縣被推薦為我省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認定申請單位;8月8日,九寨溝縣的神仙池、甘海子、甲勿池和柴門關景區景點開園。歷經近3年地震災後重建和提檔升級,以九寨溝景區為核心,熊貓園、神仙池、甘海子、太平溝金絲猴研學基地等景區景點互為支撐、多點發展的全域旅遊業態正加速形成。
「童話世界」孕育的新九寨,正展現著蓬勃生機與活力。
拓景擴容消「盲點」
扮靚全域新九寨
九寨溝縣郭元鄉青龍村柴門關,幾名工人正在處理新建水池的防水。柴門關位於九寨溝縣與甘肅文縣交界處,古時是入川咽喉之一。九寨溝縣和對口幫扶單位邛崍市共同投資,依託邊關文化打造三國文化新的人文景點。
4月至今的試營業,景區共接待遊客2萬多人。該鄉副鄉長劉啟明介紹,下一步將恢復村裡的老路,讓遊客坐著馬車體驗三國文化,讓柴門關成為九寨溝不可或缺的一處集休閒、觀賞、體驗於一體的人文旅遊景點。
九寨溝旅遊有強大吸引力,但九寨溝縣旅遊發展不平衡,景區景點線路分散,存在不少發展「盲點」。郭元鄉由於距九寨溝景區較遠,一直沒吃上「旅遊飯」。藉助災後重建,全縣構建全域旅遊,不少村民在村裡搞起旅遊。
如何在重建中破解更多像郭元鄉這樣的「盲點」?
做深做實全域旅遊,是九寨溝縣找到的答案。抓住災後重建機遇,九寨溝縣按「拓景擴容、多點多極」要求,不僅推動九寨溝景區全面恢復開放,還重點在建新景區、開發新路線等方面發力。
在「點」上,淘汰舊景,改造布景,開發新景,讓一景一色各具風味,避免同質化,力求差異。圍繞九寨溝景區,重點打造12個景區景點,構建起「一核多點」的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
在「線」上,推出兩條較成熟的全域九寨休閒度假遊線路,即以柴門關、非遺展覽館、羅依生態園等為主要走向的人文九寨生態遊線路,以甘海子、神仙池、九寨溝景區為主要走向的生態九寨浪漫之旅線路,構建「處處都是景區、村村都是景點、人人都是風景」的「全域九寨大景區」格局,推動九寨環線旅遊由單一零散景點旅遊向串珠式全域旅遊轉變。
在「面」上,加快景區景點與地災治理、城鎮體系有效銜接,形成景城一體化,支撐起全域旅遊的基本架構,實現以九寨溝為核心景區帶動其它景區「串珠成線、借船出海」目標,建成「全新九寨」旅遊圈。
處處能旅遊,時時可旅遊,人人享旅遊。九寨溝縣旅遊景區景點「七天不重複」的新格局加速構建,旅遊輻射效應正在由核心景區向全縣擴散。
品牌聯盟疏「痛點」
力促融合大發展
「世界只有一個九寨溝,九寨溝不只有九寨溝。」這兩天,九寨溝大熊貓園十分熱鬧。作為我省新增的一處大熊貓野化培訓放歸基地,一個多月前,九寨溝大熊貓園開園,4隻大熊貓與遊客見面。阿壩州委常委、九寨溝縣委書記羅智波說:「目前,九寨溝全域旅遊格局基本形成,從1個到13個景點,一周7天在九寨溝玩耍都不會重樣。」
震前,九寨溝旅遊以自然觀光為主。據測算,到九寨溝的遊客平均停留不足2天,而麗江是2.42天、張家界是2.5天。旅遊體驗深度不足,成為九寨溝的「硬傷」。為此,九寨溝縣發起「三九大」文化旅遊聯盟和「大九寨」文旅發展聯盟,共同推進全域旅遊;開通九寨溝景區至九寨溝大熊貓園的公交線路,修建自駕遊營地等,實現「大熊貓」「九寨溝」兩個國際IP的深度融合。九寨溝縣委副書記、縣長陶鋼表示,大熊貓在「童話世界」九寨溝向全球亮相,翻開了九寨溝縣生態體驗、文旅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圍繞「大九寨、大熊貓、川金絲猴」三大品牌,九寨溝縣引導多家公司共同打造旅遊商品研發基地。「登嘎甘」情景歌舞劇正積極準備,計劃11月8日首演;阿壩州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建大熊貓主題旅遊區、開發設計大熊貓主題文創產品等;在白河鄉太平村建九寨溝縣珍稀瀕危物種科普宣教基地,形成川金絲猴、鳥類、植物科普觀賞區和公益種植區。截至目前,已開發「小九九」系列文創產品180多種,去年實現銷售額300萬元。
此外,九寨溝縣堅持農旅、文旅交融互動,大力實施「九寨溝+」品牌培育計劃,不斷完善豐富旅遊業態和產品。
軟硬結合通「堵點」
帶來服務新體驗
「建了停車場後,不僅停車方便,村裡的環境也舒適了。」8月6日,在漳扎鎮叢牙村,一輛輛旅遊大巴有序停靠,村支部書記劉長江說,停車難,一度是漳扎鎮旅遊發展的「堵點」,現在這個「堵點」解決了。
根據《「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漳扎鎮將加快建設國際生態旅遊魅力小鎮,有序推動功能疏解、提質控量,形成世界性、國際級的休閒度假遊目的地。
疏通堵點,「硬體」改善加速推進。目前,漳扎鎮已新建7個停車場。九寨溝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姚寧說,還準備再建一個擁有近千個車位的停車場,滿足遊客停車需求;還投資3500萬元,實施人車分流系統項目,修建6.5公裡特色騎遊步道。「騎遊步道既實現人車分流,又串起沿路的酒店飯店」。
「硬體」提升,更遠的謀劃正在進行。更暢通。川九路上四寨特長隧道、綿九高速等正加快建設,川主寺至九寨溝軌道交通也被納入規劃。
更智能。推進「智慧九寨」平臺建設,投入1.8億元打造世界自然遺產地大數據中心,實現旅遊諮詢、電子門票、線上導覽等服務一體化。
更安全。新建停機坪,引進高壓氧艙,九寨溝國際旅遊應急醫療保障中心走上「國際範」,聯動華西醫院,為國內外遊客提供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
「軟體」提升,也在發力。九寨溝縣先後制定出臺《藏(農)家樂管理辦法》《賓館飯店倒扣分制度》《九寨溝縣鄉村旅遊服務規範》等旅遊管理辦法,深入推進旅遊標準化建設。而今,魯能集團、四川能投等企業入駐,麗思卡爾頓、希爾頓、悅榕莊等全球知名品牌相繼落戶九寨。
一個世界級國際範的新九寨,正迎面走來!(記者 徐中成 徐登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