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處處能旅遊 時時可旅遊 人人享旅遊」的全域旅遊格局...

2020-12-14 四川省人民政府

「每天都有遊客來體驗,村裡又熱鬧了。」8月6日,九寨溝縣漳扎鎮中查村,10餘名遊客正在藏寨體驗騎馬遊。為遊客牽馬的藏族村民澤仁王許告訴記者,5月,村裡重新搞起騎馬遊,做起藏家旅遊接待。

變化,新生,不止中查村。10多天前,九寨溝縣被推薦為我省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認定申請單位;8月8日,九寨溝縣的神仙池、甘海子、甲勿池和柴門關景區景點開園。歷經近3年地震災後重建和提檔升級,以九寨溝景區為核心,熊貓園、神仙池、甘海子、太平溝金絲猴研學基地等景區景點互為支撐、多點發展的全域旅遊業態正加速形成。

「童話世界」孕育的新九寨,正展現著蓬勃生機與活力。

拓景擴容消「盲點」

扮靚全域新九寨

九寨溝縣郭元鄉青龍村柴門關,幾名工人正在處理新建水池的防水。柴門關位於九寨溝縣與甘肅文縣交界處,古時是入川咽喉之一。九寨溝縣和對口幫扶單位邛崍市共同投資,依託邊關文化打造三國文化新的人文景點。

4月至今的試營業,景區共接待遊客2萬多人。該鄉副鄉長劉啟明介紹,下一步將恢復村裡的老路,讓遊客坐著馬車體驗三國文化,讓柴門關成為九寨溝不可或缺的一處集休閒、觀賞、體驗於一體的人文旅遊景點。

九寨溝旅遊有強大吸引力,但九寨溝縣旅遊發展不平衡,景區景點線路分散,存在不少發展「盲點」。郭元鄉由於距九寨溝景區較遠,一直沒吃上「旅遊飯」。藉助災後重建,全縣構建全域旅遊,不少村民在村裡搞起旅遊。

如何在重建中破解更多像郭元鄉這樣的「盲點」?

做深做實全域旅遊,是九寨溝縣找到的答案。抓住災後重建機遇,九寨溝縣按「拓景擴容、多點多極」要求,不僅推動九寨溝景區全面恢復開放,還重點在建新景區、開發新路線等方面發力。

在「點」上,淘汰舊景,改造布景,開發新景,讓一景一色各具風味,避免同質化,力求差異。圍繞九寨溝景區,重點打造12個景區景點,構建起「一核多點」的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

在「線」上,推出兩條較成熟的全域九寨休閒度假遊線路,即以柴門關、非遺展覽館、羅依生態園等為主要走向的人文九寨生態遊線路,以甘海子、神仙池、九寨溝景區為主要走向的生態九寨浪漫之旅線路,構建「處處都是景區、村村都是景點、人人都是風景」的「全域九寨大景區」格局,推動九寨環線旅遊由單一零散景點旅遊向串珠式全域旅遊轉變。

在「面」上,加快景區景點與地災治理、城鎮體系有效銜接,形成景城一體化,支撐起全域旅遊的基本架構,實現以九寨溝為核心景區帶動其它景區「串珠成線、借船出海」目標,建成「全新九寨」旅遊圈。

處處能旅遊,時時可旅遊,人人享旅遊。九寨溝縣旅遊景區景點「七天不重複」的新格局加速構建,旅遊輻射效應正在由核心景區向全縣擴散。

品牌聯盟疏「痛點」

力促融合大發展

「世界只有一個九寨溝,九寨溝不只有九寨溝。」這兩天,九寨溝大熊貓園十分熱鬧。作為我省新增的一處大熊貓野化培訓放歸基地,一個多月前,九寨溝大熊貓園開園,4隻大熊貓與遊客見面。阿壩州委常委、九寨溝縣委書記羅智波說:「目前,九寨溝全域旅遊格局基本形成,從1個到13個景點,一周7天在九寨溝玩耍都不會重樣。」

震前,九寨溝旅遊以自然觀光為主。據測算,到九寨溝的遊客平均停留不足2天,而麗江是2.42天、張家界是2.5天。旅遊體驗深度不足,成為九寨溝的「硬傷」。為此,九寨溝縣發起「三九大」文化旅遊聯盟和「大九寨」文旅發展聯盟,共同推進全域旅遊;開通九寨溝景區至九寨溝大熊貓園的公交線路,修建自駕遊營地等,實現「大熊貓」「九寨溝」兩個國際IP的深度融合。九寨溝縣委副書記、縣長陶鋼表示,大熊貓在「童話世界」九寨溝向全球亮相,翻開了九寨溝縣生態體驗、文旅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圍繞「大九寨、大熊貓、川金絲猴」三大品牌,九寨溝縣引導多家公司共同打造旅遊商品研發基地。「登嘎甘」情景歌舞劇正積極準備,計劃11月8日首演;阿壩州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建大熊貓主題旅遊區、開發設計大熊貓主題文創產品等;在白河鄉太平村建九寨溝縣珍稀瀕危物種科普宣教基地,形成川金絲猴、鳥類、植物科普觀賞區和公益種植區。截至目前,已開發「小九九」系列文創產品180多種,去年實現銷售額300萬元。

此外,九寨溝縣堅持農旅、文旅交融互動,大力實施「九寨溝+」品牌培育計劃,不斷完善豐富旅遊業態和產品。

軟硬結合通「堵點」

帶來服務新體驗

「建了停車場後,不僅停車方便,村裡的環境也舒適了。」8月6日,在漳扎鎮叢牙村,一輛輛旅遊大巴有序停靠,村支部書記劉長江說,停車難,一度是漳扎鎮旅遊發展的「堵點」,現在這個「堵點」解決了。

根據《「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漳扎鎮將加快建設國際生態旅遊魅力小鎮,有序推動功能疏解、提質控量,形成世界性、國際級的休閒度假遊目的地。

疏通堵點,「硬體」改善加速推進。目前,漳扎鎮已新建7個停車場。九寨溝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姚寧說,還準備再建一個擁有近千個車位的停車場,滿足遊客停車需求;還投資3500萬元,實施人車分流系統項目,修建6.5公裡特色騎遊步道。「騎遊步道既實現人車分流,又串起沿路的酒店飯店」。

「硬體」提升,更遠的謀劃正在進行。更暢通。川九路上四寨特長隧道、綿九高速等正加快建設,川主寺至九寨溝軌道交通也被納入規劃。

更智能。推進「智慧九寨」平臺建設,投入1.8億元打造世界自然遺產地大數據中心,實現旅遊諮詢、電子門票、線上導覽等服務一體化。

更安全。新建停機坪,引進高壓氧艙,九寨溝國際旅遊應急醫療保障中心走上「國際範」,聯動華西醫院,為國內外遊客提供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

「軟體」提升,也在發力。九寨溝縣先後制定出臺《藏(農)家樂管理辦法》《賓館飯店倒扣分制度》《九寨溝縣鄉村旅遊服務規範》等旅遊管理辦法,深入推進旅遊標準化建設。而今,魯能集團、四川能投等企業入駐,麗思卡爾頓、希爾頓、悅榕莊等全球知名品牌相繼落戶九寨。

一個世界級國際範的新九寨,正迎面走來!(記者 徐中成 徐登林)

相關焦點

  • 伊通:百億項目群催生全域旅遊大格局
    伊通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有效載體,引入百億項目群,全面優化旅遊資源、基礎設施、旅遊要素和產業布局,打造出全域旅遊大格局,使山更綠、水更清,生活更富裕、文化更多彩。「美麗鄉村」呼之欲出,閃亮登場,項目建設立頭功;一村一品,榛林花海覆蒼山;一鎮一特,鹿鳴滿鄉盡歡舞;宜產宜業,稻花香裡說豐年。
  • 全域旅遊,常州溧陽示範了什麼
    12月17日,文旅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我省共有溧陽、宜興、金湖等五地上榜,溧陽作為我省全域旅遊創建單位代表分享經驗做法。溧陽市委書記徐華勤表示,溧陽圍繞「三山兩湖宋團城」,走出一條「生態生產生活」相融、「全景全時全齡」共享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將其作為踐行「兩山」理念、撬動全域發展的核心抓手,跑出綠色現代化的加速度,帶動溧陽從三省通衢地成為旅遊目的地。
  • 麗江市古城區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二批共97家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麗江市古城區在列。這意味著,麗江市古城區成功創建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標準(試行)》,文化和旅遊部組織開展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工作。
  • 震後三年 九寨溝全域旅遊的變奏曲
    「建設『快進慢遊』旅遊新格局,將從根本上解決旅遊可進入性差、大交通成本高、旅遊收益低等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這也正是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的應有之舉。」九寨溝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快與慢,快慢之間,時光銘記。一曲快與慢的變奏,是震後3年九寨溝探索全域旅遊發展的深度實踐。
  • 蓬萊:文化賦能旅遊 帶活全域山海
    蓬萊,創新轉型,持續賦能——近年來,蓬萊以全域旅遊為抓手,推動旅遊產業提檔升級。如今,從仙閣到藍海,從城市到鄉村,從景區到社區,自然與文化交相輝映,傳統與時尚相輔相成,遊覽與體驗繽紛多姿,多種休閒產品富集於此,一個主題鮮明、產品豐富、層次清晰的旅遊產品和服務體系已然形成。
  • 山東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省 打造全域旅遊新版圖
    李信君 攝   榮成市是山東發展全域旅遊的受益地之一,近年來該市以全域旅遊為引擎,突出旅遊賦能、生態加碼、產業升級的作用,叫響了「冬賞天鵝·夏遊牧場」的北方全季型休閒度假城市品牌。   據悉,創建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是「十三五」期間山東省文旅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該省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為目標,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融入社會經濟發展。
  • 利川:「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利川市榜上有名全域旅遊示範區本著「整體布局,全域規劃」的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旨在推動旅遊業由「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推動旅遊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利川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來,把旅遊業作為利川經濟發展的引擎產業來打造,創新路徑,提質增效,陸續打造了一批在省內外有影響力的景區景點及精品旅遊線路。並全面優化旅遊發展環境,走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路子,逐步構建起全域旅遊新格局,旅遊經濟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一、全域旅遊+美食
  • 宜興創成無錫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描繪宜興美好新圖景,宜興找到了新抓手,即全域旅遊。「全域旅遊是引領產業轉型、提升城市品質、增進民生福祉的戰略選擇,是用新發展理念推動宜興生態、經濟、社會、文化全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這樣的理念貫穿下,宜興充分發揮自然稟賦優勢,整合轄區內豐富旅遊資源、人文資源等,打造「城市即生活,生活即旅遊」新空間。歷時四年創建,宜興成功躋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行列。
  • 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
    原標題: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   各種風格、
  • 金谿縣:「旅遊+」凸顯疊加效應
    隨後還可暢遊陸坊鄉萬花道田園綜合體、對橋鎮御道園、滸灣鎮喬治山莊等現代農業示範基地,遍覽各色花海及各種珍貴苗木,體驗蜜梨、葡萄、黑布侖等特色果蔬採摘…… 近年來,金谿縣充分發揮「旅遊+」的優勢,以點帶面,全域謀篇,推動農旅、城旅、文旅、香旅等融合發展,由「古村遊」一枝獨秀發展為「茶園觀光遊」「茶文化體驗遊」「香文化體驗遊」等多元旅遊,形成「處處是風景,處處可旅遊,人人都參與,人人都受益」的全域旅遊之勢
  • 元氏:全面構建「一環十片區」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作為承辦地的元氏縣,緊緊圍繞「綠色、精彩、高質量」辦會目標,秉持「生態優先、產業立本、運動體驗、文化內涵」理念,以「打造文化生態、運動休閒新高地」為主題,挖掘千年古縣深厚歷史文化底蘊,整合當地豐富的旅遊資源,精細謀劃、精密布局、精心實施,打造了一條「龍興山水風景大道」旅遊環線,建設了十大特色旅遊片區,實施了14個重點建設項目,構建起了「一環十片區」全域旅遊產業發展新格局。
  • 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四川省政協「推動...
    「川西北黃河流域作為黃河上遊生態屏障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區域,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對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保護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四川省政協召開「推動川西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對口協商會,第一個搶到話筒的省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沈光明開門見山。
  • 華僑城集團:東部華僑城旅遊度假區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隨著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華僑城集團發展全域旅遊,將一定區域作為完整旅遊目的地,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統一規劃布局、優化公共服務、推進產業融合、加強綜合管理、實施系統營銷,不斷提升旅遊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國際化水平,更好滿足旅遊消費需求。華僑城集團打造東部華僑城旅遊度假區,更好的推動全域旅遊的發展。
  • 城旅一體、產旅互融,太白湖新區全域旅遊邁上新高度 規劃先行 構建...
    原標題:規劃先行,構建文旅融合新格局   全域旅遊是以旅遊業為主導或者是以旅遊業為引擎帶動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 大項目帶動 全域旅遊發展的「齊河樣板」
    近年來,齊河依託獨特的區位交通優勢,以生態為基礎,以文化為引領,以大項目集群開發為支撐,從零起步,通過持續性、深層次創新,構建起了全域旅遊目的地產業體系,實現了突破性、跨越式、超常規發展,在一片黃河荒灘上創新建立了「產城一體」的文旅新城,用全域旅遊發展實踐踐行了「兩山理論」。
  • 安福:鄉村旅遊按下「快進鍵」(多圖)
    安福鄉村旅遊呈星火燎原之勢,按下發展「快進鍵」。  加大政策扶持激發鄉村旅遊活力  「近年來隨著安福全域旅遊的大力推進,羊獅慕龍頭景區引領鄉村旅遊齊頭並進發展,特別是一到節假日,『一房難求』是常有的事。為進一步激發鄉村旅遊發展活力,安福縣從政策、資金等多方面加強引導,助推旅遊產業和鄉村旅遊做大做強。」安福縣文旅局局長劉雲根說。
  • 東臺市放大「世遺」效應扮靚高質量全域旅遊
    東臺市放大「世遺」效應扮靚高質量全域旅遊 發布日期:2020-11-16 09:36 來源:東臺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成功申遺以來,該市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
  • 溧陽:全域旅遊價值觀覺醒之路
    不僅要有管理系統可實際地引導對的流量進入對的空間,更要建立清晰的信息入口,讓不同的外部流量獲取對應的遊憩信息。網際網路時代信息量巨大,「精準」成為當下關鍵詞。從「外部流量」-「空間資源」-「遊憩活動」之間的精準匹配成為全域旅遊空間價值取向的發力點,越精準的匹配就越能對資源帶來更低的幹擾,獲得更完美的旅遊體驗。
  • 魅力東臺:推進全域旅遊,繪就海韻遺珍大美藍圖
    自2016年11月被列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錄以來,東臺市緊扣「全域旅遊·全景東臺」發展主題,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目標,著力打造長三角知名的休閒康養勝地。衝破鹽鹼,倔強東徵亮出生態綠色「金名片」善舉綱者萬事遂,善謀勢者機可期。隨著黃海溼地成功申遺,東臺市溼地資源價值認同進一步得到提升,鹽鹼地的酸澀荒涼已經被生態綠色的勃勃生機取代,生態綠色,成為東臺最亮麗的城市名片。
  • 全域旅遊推動旅遊經濟較快增長
    全域旅遊推動旅遊經濟較快增長       據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齊中熙)國家旅遊局日前發布的《2016年中國旅遊業統計公報》顯示,全域旅遊推動旅遊經濟實現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