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旅一體、產旅互融,太白湖新區全域旅遊邁上新高度 規劃先行 構建...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規劃先行,構建文旅融合新格局

  全域旅遊是以旅遊業為主導或者是以旅遊業為引擎帶動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近年來,太白湖新區文旅融合發展「東風」,全面整合文化旅遊資源,依託太白湖景區、五彩萬象城、歲耕園、太白桃園等特色旅遊文化資源,不斷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眾多優質文旅產品,激發了多層次消費,讓文化發展有活力、旅遊發展有魅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詩和遠方」的嚮往。

  「接天蓮葉無窮碧」是夏季太白湖的生動寫照。

  掃碼看視頻。

  著眼未來高標準謀劃

  打造高品質旅遊目的地

  2020年,對於太白湖新區文旅系統來說,是收穫滿滿的一年。自年初開始,太白湖新區就組織考察組奔赴南方,對3家規劃設計院進行了考察溝通。最終確定由南京中陸必得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太白湖新區全域旅遊規劃設計編制,開啟了太白湖新區全域旅遊發展的新格局。

  經過反覆論證研究,7月21日,在濟寧太白湖全域旅遊高峰論壇上,太白湖新區與多家文旅項目、景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脈絡日漸清晰。

  11月18日,《太白湖新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暨《太白湖新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專家評審會議召開。會議通過了《太白湖新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太白湖新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兩項規劃的順利通過,對太白湖新區全域旅遊發展和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指導和引領帶動作用。規劃編制對太白湖新區文旅產業進行深入、延伸規劃探討,把全域旅遊作為促進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強化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取長補短、精準定位、找準特色,為全域旅遊發展提供保障。

  據了解,太白湖新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以「引湖入城、築城入湖」的生態理念,在行政商務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閒度假勝地、生態宜居新城的城市定位的引領下,展開「三縱一橫四區」的功能布局,營圖造城湖一體、天人合一境界,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模式、環保健康的人居方式、生態宜人的生活空間,打造全國一流的高品質、生態型文化休閒旅遊目的地。

  「文旅+」為方向

  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太白湖新區全域旅遊發展是以「文旅+」為產業發展方向,推動新區旅遊與科技、文化、體育、美麗鄉村建設深度融合,實現科旅、文旅、體旅、農旅的全覆蓋,高品質、特色化,構建更加符合新區功能定位的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把新區旅遊產品做出區域文化特色,不斷提高新區文化旅遊消費升級,緊密加快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大力提升文旅服務功能,全力打造城旅一體、產旅互融、主客共享的全域旅遊目的地。

  下一步,太白湖新區將繼續推動《太白湖新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太白湖新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協調解決全域旅遊統籌發展的時序、主次、規模、產業等問題。整合轄區文化和旅遊資源優勢,打造文旅產業與教育、商業、農業等各行業融合發展,打造產業融合、空間融合、服務融合、交流融合,推動落實全區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新局面,打造全省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引領示範作用。

  此外,太白湖新區將充分發揮濟寧文化中心、濟寧大劇院、城市展示館、孝和文化博物館、濟寧遊客服務中心、濟寧兒童公園、白衣尚書紀念館等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優勢,大力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再提升,增強市民遊客文化和旅遊體驗。對接招引品牌旅遊酒店,開發文創旅遊產品,完善轄區文旅要素供給。培育壯大南陽湖農場、丙坤牧場、歲耕農場、太白桃園等企業,做響「歲耕」「陳宜鬥蜂蜜」「夢詩仙」等特色品牌,發展「旅遊+農業」產業融合新業態發展。

  依託優勢文旅資源

  文旅業態遍地開花

  近年來,太白湖新區以全區11家A級景區為基礎,不斷優化產品供給,依託太白湖景區、五彩萬象城、體育中心、歲耕園、太白桃園等特色旅遊文化資源,形成成熟的品牌文化節慶活動。加速「文旅+農業」「文旅+體育」「文旅+教育」等多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多業態跨界發展,不斷擴大文旅產業業態和規模。依託旅遊配套資源培育多個特色文旅產業品牌,打造綜合休閒、會獎、商貿、文體、藝術、科技、生態等要素的文化旅遊產業網鏈。

  太白湖新區正全力打造以太白湖景區為核心的古運河-太白湖組團;以南陽湖農場為核心的休閒農業組團;以兒童公園、新城吾悅為核心的都市娛樂組團;以市文化中心和濟州老街為核心的城市記憶組團。通過異質發展、互促融合,健全景區、項目、活動、鄉村、要素等綜合型多樣性的引爆點,完善文旅產業發展框架,形成多點發力、全面開花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在發展文旅夜間經濟方面,太白湖新區構建以太白湖景區為核心,以濟寧體育中心、濟寧遊客服務中心周邊區域為框架,助力打造、建設太白湖新區夜間經濟示範區。對太白湖景區道路、橋梁、碼頭、遊船等標誌性建築夜景亮化進行統一打造提升,增設照明設施,在景區主幹道、入口處增加景觀燈,開啟夜間燈光秀,打造美輪美奐的街區夜景。利用特色的資源豐富,開啟夜間垂釣活動,掀起太白湖休閒垂釣新熱潮。打造太白湖景區印象碼頭,開通夜遊與餐飲項目,滿足了遊客夜間娛樂需求。充分利用「十·一」國慶旅遊黃金周打造水幕電影,燈光秀、音樂節、美食小吃等豐富多彩的國慶假日夜間特別活動。7月,太白湖景區被濟寧市文化和旅遊局評為「文化旅遊夜間經濟示範街(區)」。

  打響新區節慶品牌

  唱響文旅發展旋律

  前不久,2020「冬遊齊魯·暢遊濟寧」暨網紅打卡地推廣活動在太白湖景區舉行,在活動期間太白湖新區將為廣大市民遊客推出2021年第五屆太白湖捕魚節、冰雪嘉年華、第十屆全民健身運動會、五彩萬象城新春廟會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旅活動。

  除了作為2020「冬遊齊魯·暢遊濟寧」暨網紅打卡地推廣活動的舉辦地,今年,太白湖新區內太白湖捕魚節、太白湖放魚節、太白湖荷花節,連續舉辦的節慶活動成為營銷熱點,吸引了市民遊客參與。環太白湖半程馬拉松、環湖騎行比賽等特色節慶活動貫穿全年,配合荷韻音樂會、首屆太白湖牡丹花會、太白湖首屆庫釣友誼賽、惠民文化演藝等主題活動,聚合「旅遊+節事」的聯動效應,豐富市民遊客文化旅遊體驗,帶動行業經濟發展。

  今年,太白湖新區不斷創新發展思路,第四屆山東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活動開展以來,加大節慶活動招商洽談,積極與企業洽談合作,依託景區特色文化旅遊資源,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旅遊節慶活動,更好的帶動地方文旅經濟產業發展,滿足廣大遊客節日對文化旅遊生活的需要。

  全區成功舉辦「首屆太白湖大唐牡丹花會」「濟寧首屆太白湖燈光藝術節」展示館「走進自然構建和諧感受城市講好故事」系列公益講解、「體驗農事,親近自然」歲耕研學遊等40餘場文化旅遊消費季互動體驗主題活動,徒步活動20餘場。

  太白湖景區成為市民心馳神往的打卡地。

(文章來源: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DF318)

相關焦點

  • 新城時代 執握未來—太白湖新區TXZ-01-1地塊掛牌出讓!
    佔據太白湖新區黃金主幹道,地處太白湖新區文體區、政務區、CBD 商務區三區核心交匯地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條件,無可比擬的文體資源,眾多優質配套匯聚,可謂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助力地塊商業價值一步升級。
  • 元氏:全面構建「一環十片區」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接棒旅發大會伊始,元氏縣委、縣政府按照縣域「2+1」產業定位,在辦好旅發盛會、加快現代旅遊發展上,堅持從資源產業、歷史人文等特點出發,確定了「特色化、差異化」辦會思路,高標準做好頂層設計,謀劃了「一環十片區」全域旅遊產業發展新布局,明確了「生態優先、產業立本、運動體驗、文化內涵」的新理念,確立了辦一屆「水平更高、質量更高,更加務實、更加絢麗多彩」的旅發大會新定位。
  • 構建「處處能旅遊 時時可旅遊 人人享旅遊」的全域旅遊格局...
    該鄉副鄉長劉啟明介紹,下一步將恢復村裡的老路,讓遊客坐著馬車體驗三國文化,讓柴門關成為九寨溝不可或缺的一處集休閒、觀賞、體驗於一體的人文旅遊景點。九寨溝旅遊有強大吸引力,但九寨溝縣旅遊發展不平衡,景區景點線路分散,存在不少發展「盲點」。郭元鄉由於距九寨溝景區較遠,一直沒吃上「旅遊飯」。藉助災後重建,全縣構建全域旅遊,不少村民在村裡搞起旅遊。
  • 華僑城集團:東部華僑城旅遊度假區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隨著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華僑城集團發展全域旅遊,將一定區域作為完整旅遊目的地,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統一規劃布局、優化公共服務、推進產業融合、加強綜合管理、實施系統營銷,不斷提升旅遊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國際化水平,更好滿足旅遊消費需求。華僑城集團打造東部華僑城旅遊度假區,更好的推動全域旅遊的發展。
  • 從創新運營到文化振興,看華僑城如何破局雲南全域旅遊
    有關全域旅遊的布局思路,在近期華僑城開放的調研活動中得以呈現。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恰逢「十三五」規劃收官與「十四五」規劃開局之際,華僑城開展「走進新國企——華僑城雲南片區專場媒體調研活動」,將其近五年來跨越式發展經驗和盤託出。
  • 肅南縣明花鄉:「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遊」
    」打造「全域旅遊」
  • 徐州鼓樓:以文旅為筆繪就全域旅遊新圖景
    我們要突破『就旅遊抓旅遊』的傳統思路和固有模式,按照全域旅遊的理念來規劃建設管理城區,通過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打造融生態環境、人文環境、市場環境、誠信環境、法治環境等於一體的宜居宜業宜商宜遊環境,進一步放大旅遊的經濟、社會、環境綜合效益。」鼓樓區委書記、區長羅德清說。
  • 先行文旅助推河南博物院實現「智慧化」建設,打造數字場館新標杆
    7月20日,由先行文旅全權負責開發的河南博物院智慧化建設項目,在先行及博物院各領導的見證下,完成初步驗收。在會議中,先行文旅項目負責人分別對此次項目中的:票務系統、導覽系統、融媒體平臺、大數據平臺、機器人五大板塊進行現場操作演示。獲得博物院院長及相關領導的一致好評!
  • 中新天津生態城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中新網天津12月18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17日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獲悉,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當日於山東榮城市召開發布會,正式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中新天津生態城被正式批准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同時,文化和旅遊部將生態城作為「景城一體、智慧科技創新」的典範進行介紹推廣
  • 齊河:以重大項目強勢拉動全域旅遊
    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齊河縣承辦的首場大型文旅活動,無疑是山東提振全省文旅消費的一大創新舉措。活動選擇在齊河重點旅遊項目歐樂堡景區內舉行,吸引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齊河縣發力重大項目強勢拉動全域旅遊的經驗做法,同時引發業界熱議。
  • 大項目帶動 全域旅遊發展的「齊河樣板」
    近年來,齊河依託獨特的區位交通優勢,以生態為基礎,以文化為引領,以大項目集群開發為支撐,從零起步,通過持續性、深層次創新,構建起了全域旅遊目的地產業體系,實現了突破性、跨越式、超常規發展,在一片黃河荒灘上創新建立了「產城一體」的文旅新城,用全域旅遊發展實踐踐行了「兩山理論」。
  • 蓬萊:文化賦能旅遊 帶活全域山海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7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智敏) 山海相伴,景城一體,宜養宜居,活力綻放。在繼2019年獲評首批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後,今年11月18日,山東蓬萊進入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公示名單。這意味著,不以景點看蓬萊,而以全域玩蓬萊的度假時代已經來臨。
  • 東臺全域旅遊開啟「全景模式」
    平原森林、沿海溼地、候鳥天堂,三張生態「金名片」支撐起東臺全域旅遊的後發優勢。作為2019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市,東臺去年旅遊收入超過100億元。品質高端、業態多元的全域旅遊發展邁出新徵程,長三角一體化加速和高鐵時代的到來,更迎來「全景東臺」的嶄新天地。深耕文旅融合,塑造「東臺樣板」處在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江蘇沿海開發等國家戰略交匯點的東臺,正積極打造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東臺樣板」。11月18日,「東臺市首屆全域旅遊發展峰會」開幕。
  • 中新天津生態城獲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7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中新天津生態城上榜;同時,文化和旅遊部將生態城作為「景城一體、智慧科技創新」典範進行推廣。生態城現有12個主題景區、6個文化場館和38個城市公園,文旅資源豐富。
  • 利川:「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利川市榜上有名全域旅遊示範區本著「整體布局,全域規劃」的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旨在推動旅遊業由「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推動旅遊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利川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來,把旅遊業作為利川經濟發展的引擎產業來打造,創新路徑,提質增效,陸續打造了一批在省內外有影響力的景區景點及精品旅遊線路。並全面優化旅遊發展環境,走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路子,逐步構建起全域旅遊新格局,旅遊經濟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一、全域旅遊+美食
  • 魅力東臺:推進全域旅遊,繪就海韻遺珍大美藍圖
    實施沿海生態保護及旅遊康養發展整體規劃,打造特色鮮明的「世遺小鎮」;條子泥景區高標準打造1.5萬平方米遊客中心,推進觀鳥驛站、勺嘴鷸主題館、蹲門灣景區等重點項目的實施;致力開拓黃海森林公園主題酒店、自駕遊營地等重點工程,打造高品質度假勝地;舉辦觀鳥周、攝影展等大型特色活動,展示東臺條子泥之美、生態環境之美、鳥類天堂之美。同時,著力提升東臺文旅核心吸引價值,做好展現「世遺」魅力新文章。
  • 麗江市古城區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從「旅遊興區」到「建設文化旅遊強區」,再到「打造國際精品旅遊城市」,古城區一以貫之的頂層設計形成了目標一致、層次明確、互相銜接、協同發展的規劃體系。「一張圖」規劃、「一盤棋」建設、「一體化」發展,為古城旅遊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合力和行動指南。
  • 宜興創成無錫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一座千年崇文的江南古城,擁有著7000多年的制陶史和瑰寶紫砂,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園中的自然稟賦,賦予了小城宜興多重美好。早在千年前,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便在宜興留下了「買田陽羨吾將老,從初只為溪山好」的願景。而如今,這樣的一份美好一直在延續。描繪宜興美好新圖景,宜興找到了新抓手,即全域旅遊。
  • 大鵬新區片區規劃建設按下「快進鍵」
    作為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葵湧肩負著建設產城相融的城市副中心,服務壩光片區打造深圳未來經濟發展增長極的重任。據了解,按照新區城市更新規劃,新區還將通過拆除重建方式,全面更新葵湧中心區,通過拆除重建與複合更新方式改造土洋、官湖片區,大力推進三溪片區重點城市更新單元,在更高層面謀劃新區形象定位提升,打造城市更新典範。
  • 臨港新片區新基建規劃:構建國際信息港,5G全域連續覆蓋
    原標題:臨港新片區新基建規劃:構建國際信息港,5G全域連續覆蓋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位於上海東南角,通信基礎設施處於城市網絡邊緣,能夠滿足原來人口密度、產業密度相對較低情形下的通信需求,但難以支撐臨港新片區未來發展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