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佩奇》豬媽媽這4句話情商高,經常對孩子說,自控又得體

2020-12-22 媽媽沒時間

有一位媽媽諮詢我,說她4歲的兒子最近開始說髒話了,脾氣也不好,經常會打人

遇到這樣的問題,很多家長都會用訓斥、懲罰的方式來處理,不過效果並不好。

因為學齡前的孩子說髒話、發脾氣、打人,通常都是沒有惡意的。他們只是覺得好玩,想要測試一下父母的反應,或者在情緒激動的時候缺乏自控力,才用最原始的方式把情緒宣洩出來。

我們越是告誡孩子不準這樣做,他們越是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管好自己。

所以今天,小樣媽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新的管教辦法——教孩子說一些有趣、積極的「口頭禪」,來代替我們不能接受的罵人、打人行為。

01 《小豬佩奇》裡學到的「口頭禪」育兒法

動畫片《小豬佩奇》你一定不陌生,不過在陪孩子看的時候,你有沒有留意到佩奇一家經常會出現的「口頭禪」呢?

豬爸爸或者佩奇闖禍的時候,豬媽媽會說,「淘氣的豬爸爸/佩奇」,用幽默的方式點到即止,沒有其他過分的指責。

豬爸爸有些生氣時,豬媽媽會說,「你好像有些焦躁哦。」既提醒了豬爸爸,又避免產生矛盾。

當有人表現好時,大家會稱讚說「做得好,豬爸爸。」

而當大家遇到困難或不好的事時,豬媽媽總是會說,「別擔心,我們可以……」

上面這4句話在動畫片裡出現的頻率非常高,成為了佩奇一家的「口頭禪」。

因為他們總是用「淘氣、糊塗、焦躁」這樣略顯幽默的詞來代替「笨死了、你怎麼這麼蠢、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好」這些有侮辱性的負面詞彙,所以我們看動畫片時,總會被他們一家平和、輕鬆、愉快、包容的氛圍所打動,都想擁有像豬媽媽這麼溫柔、和善的媽媽。

我們可以借鑑豬媽媽,當孩子出於模仿、好玩,想引起你的關注,或者發洩不滿而說出一些不雅的話時,給他培養一個你可以接受的「口頭禪」,效果一定會很不錯。

02 語言的魔力:幫孩子學會自控

有段時間,小樣一生氣就會對我們說「我要打你了!」家裡人把這句話解讀成是一種威脅,所以一聽到這句話,就會馬上批評小樣。

但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小樣從動手打人,到用語言表達情緒,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表明他對「憤怒」的情緒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不再用本能的方式(打人)隨意發洩。

心理學家塞爾瑪·弗雷伯格曾在《魔法歲月》一書中提到語言的發展對孩子自控力的影響。

她說,「之所以只有人類能夠做到控制、延遲甚至放棄滿足生理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語言讓高級心理過程成為可能。」

「一旦孩子開始學說話,他有時會通過對自己說出父母的禁令來控制自己的衝動或避免危險。」

比如嬰兒時期,就算你告訴寶寶不能碰熱水,他也管不住自己的小手。

直到他會說「燙」這個詞,在頭腦裡有了對應的抽象概念,才會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一邊說「燙」,一邊縮回想要伸出去的手,克制自己想觸摸的衝動。

同樣的道理,在孩子會說話前,有情緒都是直接發洩出來的,想要控制非常困難。

但隨著孩子語言能力的提升,當他能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我太生氣了/我好難過」,他就走向了更高層次的心智水平,懂得用語言來調控情緒了。

作為家長,我們要給孩子創造一些簡單、順口的口頭禪

比如生氣時引導孩子說「我太生氣了/好氣哦」,摔倒了可以說「勇敢」,想要批評別人可以說「糊塗的XX/淘氣的XX」,開心或者難過可以說「我需要一個擁抱」。

只要多加練習,我們自己也經常使用這些口頭禪,孩子就會習慣成自然,不僅控制情緒的能力會提高,一些不禮貌、不得體的話也會不知不覺被替換掉。

小樣現在生氣時已經不說「我要打你了」,受我的影響,他學會了《蠟筆小新》裡的口頭禪「真是的!

每次他說這句話,全家人都會被逗得哈哈大笑,也就不會批評他了。

03 用「口頭禪」改變孩子的思維方式

語言對思維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家長經常給孩子貼「笨蛋、懶惰、沒用」這樣的負面標籤,孩子的自尊水平就會比較低,遇事容易放棄。

反之,如果經常誇獎孩子「認真、專心、努力」,他們的表現也會越來越好。

就像《小豬佩奇》裡,豬媽媽經常用「別擔心/沒關係」這樣的口頭禪引導孩子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我們也可以用積極的「口頭禪」改變孩子的思維模式。

孩子失敗時可以說「沒關係,再試一次」;

遇到困難時可以說「來想想有什麼辦法」;

遇到不幸的事時可以說「幸好沒有更糟糕」;

取得成績時可以說「你是怎麼做到的」。

假如我們可以經常使用這些積極的句子,把它變成全家人的口頭禪,孩子的思維和行為模式也會發生可喜的改變,變得更有韌性,更懂得感恩,更積極樂觀

你們家有「口頭禪」嗎,看完今天的文章,你打算給孩子創造什麼「口頭禪」呢?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

我是小樣媽,復旦學霸媽媽,腦功能培訓師,專注分享0-6歲育兒、早教方法。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白巖松:孩子的情商,比智商重要,家長要常對孩子說這4句話
    我們經常能聽到有人在誇獎某個小朋友會說話,嘴巴真甜,也會經常聽到,父母批評自己的孩子,固執,驢脾氣。為什麼有的孩子被讚揚,有的孩子受批評呢?因為那些被讚揚的孩子的情商是很高的。智商與情商的區別在於,智商高是先天遺傳和後天教育的結果,而情商高是完全通過後天的培養才能得到的結果。何為情商?就是一個人的社交能力和自我的情緒管理能力,這需要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悟性作為基礎。
  • 「小豬佩奇」才是高級育兒書,豬媽媽的三個育兒妙招,你看懂了嗎
    「小豬佩奇」才是高級育兒書,豬媽媽的三個育兒妙招我們總是吐槽熊孩子難帶,尤其是當孩子看過動畫片以後,反覆去模仿動畫中的「沙雕」行為,讓爸媽們忍不住「捂臉哭」。在《小豬佩奇》當中,豬媽媽雖然擔任全職主婦,但同時還有自己的兼職;豬爸爸不僅支持和尊重豬媽媽的兼職工作,平日裡還非常積極地參與到家務當中。
  • 經常說這五句話的女人,情商比一般人高
    經常說這5句話的女人,情商比一般人高。 情商高的女人,知道如何平衡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在有矛盾發生的時候,不會去較死理,而是用一種委婉的態度來對待男人。聰明的女人都知道,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男人是一定會低頭的。
  • 被低估的《小豬佩奇》:育兒有方的豬媽媽,值得父母學習
    沒想到今天,她又說了類似的話:「媽媽你最好了,你就是我的豬媽媽!」我感覺莫名其妙,忍不住問她:「你為什麼說我是豬媽媽呢?」她說:「你就像《小豬佩奇》裡的豬媽媽一樣,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豬媽媽總是說:「一會你自己做餅的時候,就可以教我們怎麼做了。」終於輪到豬爸爸做煎餅,他果然把餅飛得很高——直接飛到天花板上粘住了。佩奇失望地說:「你失敗了!」豬媽媽卻笑著說:「太可惜了,這可是最後一個煎餅。」
  • 為何不要給孩子看「小豬佩奇」,一位媽媽說出原因,家長表示贊同
    《小豬佩奇》應該是很多孩子看的第一部動畫片,小編家兒子也不例外。這部粉色吹風機頭的小豬動畫片,竟然一時風靡了全球,幾乎挨家挨戶都聽說過這麼一部動畫片。然而,最近就有很多人評論說,這個動畫片對孩子的影響很不好,佩奇喜歡說謊話,豬爸喜歡吹牛,弟弟喬治太愛哭,只有豬媽還好點。
  • 小豬佩奇少有人知道的冷知識,原來豬爸爸和豬媽媽不配擁有名字?
    《小豬佩奇》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動漫作品,在現實生活中和網絡中都極具影響力,網絡上還曾經出現過很多關於小豬佩奇的段子。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小豬佩奇的冷知識!全都知道的絕對是鐵粉!1.《小豬佩奇》是一部英國動漫,是一部針對學前教育的動漫。另外,《小豬佩奇》一共有156集。
  • 小豬佩奇的媽媽身上有「三好」,我們人類媽媽可能永遠做不到
    而且,我還忽然發現,小豬佩奇的媽媽是個「神人」(神豬),因為她身上有「三好」,我們人類媽媽可能永遠做不好。不發脾氣吼孩子從古至今,母親帶娃,大概沒有不發脾氣不吼孩子的。因為再母慈子孝的家庭,也會有孩子氣媽媽,媽媽發脾氣的時候。但是,《小豬佩奇》裡卻沒有。記得有一集,豬媽媽在電腦前工作,喬治和佩奇搗亂,然後把電腦弄壞了。
  • 想要提高娃的高情商,媽媽可以常對孩子說這5句話,值得父母收藏
    家長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情商高,在外很「吃香」1、用哭「威脅」父母在商場看到想要的玩具,大多數的家長都會拒絕孩子的要求。於是,大哭、撒潑打滾時常發生。有的媽媽怕丟人,就對孩子說:「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 小豬佩奇裡的這些育兒智慧,很多爸爸媽媽做不到,學學吧
    看多了,終於明白孩子為什麼愛看了,這真是一部好片子,不僅適合孩子們看,家長們也應該認真看看,片子裡豬爸爸、豬媽媽、豬爺爺、豬奶奶的育兒智慧,讓我受益匪淺。理想家庭。按我們中國人的價值觀,小豬佩奇一家可真是標準的幸福一家,一兒一女,丈夫工作,妻子持家,度假時還可以去野餐,到豬爺爺的果園裡摘果實,吃豬奶奶養的雞下的蛋,被爺爺奶奶帶去小島上探險。
  • 為啥孩子愛看《小豬佩奇》?分析一下就知道,這裡藏著孩子的期望
    文|橘媽說起來《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很多3、4歲的孩子都特別喜歡看,一共208集,每集就5分鐘,為啥能得到這麼多孩子的喜愛?我希望我能變成佩奇,也希望我的爸爸媽媽能像佩奇的爸爸媽媽那樣。」聽完這個女孩的一番話,家長們都在笑這個小姑娘的耿直真是完全不給爸爸留情面,但是接下來很多孩子都插嘴,說自己特別喜歡小豬佩奇這一家,除了佩奇,呼聲最高的就是喜歡豬爸爸和豬媽媽了。
  • 《小豬佩奇》豬媽媽片中公然「開車」
    《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大家都很熟悉,即便你不看,家裡的小朋友肯定是非常喜歡看的,裡面的吹風機一家,不對是小豬佩奇一家深受光大小朋友的喜愛。這部動畫也通過簡單的動畫風格,幽默的對話語調,深具教育意義的故事情節,讓不少家長也很喜歡。
  • 孩子學豬叫就怪《小豬佩奇》 父母捫心自問是否有愧
    《小豬佩奇》海報「給各位寶媽提個醒,不要讓他們看《小豬佩奇》。」近日,有位媽媽在網上發帖,稱自己孩子沉迷於《小豬佩奇》,動不動就跳泥坑、學豬叫。帖子一經發出,引發眾多媽媽「吐槽」,另一位媽媽說:「我兒子也是,天天跳,現在不準看了。」與此同時,「《小豬佩奇》被家長列入黑名單」的微博也被頂上熱搜。不過,也有很多人提出反對意見。該不該讓孩子看動畫片?
  • 4歲女兒假期N刷動畫片《小豬佩奇》,為什麼孩子總是沉迷佩奇?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關係,4歲的小女兒每天在家除了上上網課、玩玩玩具、學學英語、跟著我做做家務之外,就是看動畫片《小豬佩奇》了。其實從她2歲的時候就看《小豬佩奇》,可是現在已經長到4歲,還是對這隻粉色的小豬佩奇念念不忘。
  • 小豬佩奇幾個細思極恐的地方,佩奇最討厭弟弟?豬爸爸總被虐待?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這個梗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小豬佩奇》原先只是一部平平無奇的英國幼兒動畫,後面大火也是讓人驚奇。不過,《小豬佩奇》這部動漫中其實也有一些細思極恐的地方,想做社會人的小夥伴可以一起來看看!1、蘇西和佩奇的塑料友情
  • 盤點小豬佩奇中四個奇怪的穿幫鏡頭,豬爸爸真是一個創造奇蹟的豬
    小豬佩奇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搞笑動漫,在小豬佩奇中佩奇和他的夥伴們的搞笑事跡經常逗得動漫迷們哈哈大笑,因為這是一部搞笑動漫,所以小豬佩奇中曾出現了很多的穿幫鏡頭,今天我就和大家盤點一下小豬佩奇中的四個穿幫鏡頭。
  • 我為什麼贊成孩子看《小豬佩奇》?
    我兒子三歲了,他是小豬佩琪鐵粉,通過《小豬佩奇》這個動畫片他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他跟著佩奇學會了在捉迷藏的時候,用英語數數;他跟著小毛驢戴芬學會法語「你好」;他知道豬爺爺和狗爺爺是好朋友,但兩個人偶爾會互掐;他跟著斑馬郵遞員學會了唱《一閃一閃亮晶晶》;他跟豬媽媽一樣,最喜歡邊聽邊跳
  • 小豬佩奇全員「擬人化」,鼓風機也能變「小蘿莉」,這畫風愛了!
    佩奇《小豬佩奇》的頭號主角佩奇,因為豬頭的造型酷似「鼓風機」形狀,經常被網友們調侃為超可愛的「粉色鼓風機」。喬治佩奇的弟弟喬治,在動畫中也是一頭很可愛的粉色小豬,腦子裡經常會誕生一些莫名其妙的調皮想法,找姐姐佩奇一起實踐時總會鬧出各種笑料。「擬人化」的喬治變成了眉目清秀的小正太,這抱著綠色小恐龍玩偶的呆萌樣實在太討人喜歡了,讓人忍不住想抱走!
  • 網友批《小豬佩奇》稱孩子學豬叫 家長:動物歧視?
    (原標題:娃看《小豬佩奇》學豬叫?家長:學豬叫怎麼了,動物歧視嗎)但也有家長認為,類似於《小豬佩奇》這樣的動畫片「三觀正」,孩子從中學會禮貌、語言能力也得到提升,「為什麼不能學豬叫呢,動物歧視嗎?」孩子愛豬叫、學狗爬,一口一個「俺」《小豬佩奇》又名《粉紅豬小妹》,是一部英國學前教育電視動畫片,圍繞主人公小豬佩奇與家人的愉快經歷展開。
  • 《小豬佩奇》擬人化:吹風筒也能變大美女,愛上了魅力型男豬爸爸
    《小豬佩奇》顧名思義,佩奇是劇中的第一女主角,也是最受歡迎的角色,外表是真的很像吹風筒,以至於滿大街都能看到「粉色吹風筒」的身影。▼不得不說,這位畫師大大可真是神仙畫師呀,她筆下的佩奇擬人化後,變成了超級Q萌的小美女,頭髮是很有少女心的粉紅色,衣服依舊是那條紅裙子。
  • 為什麼孩子會喜歡看小豬佩奇?背後隱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莉莉(化名)的女兒今年2歲了,正處於各種學習技能的啟蒙年齡,不僅熟練掌握了如何開電視,還強烈要求媽媽每天必須放自己最愛看的小豬佩奇。莉莉也陪著孩子看了一集,真的覺得囉嗦又乏味,搞不懂為什麼別的都不愛看,怎麼就這麼愛看這個動畫。要說現在最火熱的動畫片,無疑就是小豬佩奇了,特別是2歲左右剛開始學會看電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