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帶著無臉怪和大寶去尋找錢婆婆,為白龍做的事道歉,那時乘坐了一輛水底列車。
可能大家都會疑惑,這輛車上有很多黑影,他們是誰?還有到了最後一站的只有千尋一行,這是為什麼呢?
這輛列車和這條鐵道的原型都出自宮澤賢治的童話《銀河鐵道之夜》。
銀河鐵道之夜講述了主人公喬班尼在銀河祭這一天,夢見自己踏上了一輛去往天國的列車,並在這趟旅途中不斷尋找幸福,感悟幸福。
一、列車的起點是什麼?終點又是什麼?
千與千尋中的列車,有去而無回。喬班尼坐上的這趟列車也是有去無回的列車,因為這列車的起點是死亡,千尋見到的黑影是人死後的靈魂。
列車有好幾輛,分為二次元、三次元和四次元列車。文中沒有提到一次元列車,但我們可以猜測,人類社會就是一次元的世界,而其他n次元世界是現實生活中無法見到的世界。
在這趟列車中,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終點,因為每個人至死都在尋找自己的幸福。
捕鳥人在日復一日的捕鳥活動中找到幸福;因船失事而死的青年和孩子,在他們所信仰的上帝那裡得到幸福。
千與千尋中正是再現了書中人物的旅途狀況,有無數的人上上下下,而當他們一旦下了車,就消失不見了,只因為他們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終點。
最後的最後只留下心有執念,還沒有找到幸福的人兒。
千尋的幸福在於找到錢婆婆,救自己的心上人白龍,回到那個原來的世界,所以千尋的旅途終點是明確的。
最後身為幽靈的無臉怪,安安心心地留在錢婆婆那裡,其實也是因為他本來就不屬於千尋那個世界,也不屬於湯婆婆那個世界。他在遇到千尋後,得到了心心念念的關愛,放下了執念,他也沒有必要回到人類的世界,在錢婆婆這裡他可以獲得寧靜與幸福。
而喬班尼在這一場旅程中,遇到許許多多的人,告訴他許許多多的幸福,他也在不停地思考,幸福究竟是什麼?到底要到哪裡去找尋?
二、幸福是什麼?如何獲得幸福?
在這趟列車上,每個人都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去接近幸福。
銀河鐵道之夜中的喬班尼,看到捕白鷺的鳥人,他想的是,我要一種能力,能讓時光停在那一刻,讓捕鳥人隨時隨地都能捕鳥。
喬班尼認為,真正的幸福,是讓他人得到幸福。這和宮澤賢治的想法不謀而合,宮澤賢治曾在論文《農民藝術概論》的序言中寫道:「在全世界變得幸福之前,沒有個人幸福可言。」
宮澤賢治覺得,要想自己得到幸福,必須要他人得到幸福。他一直懷有著一顆愛人之心,有著偉大的奉獻精神,他寧願放棄優越的工作,來到田間和農民一道努力,幫助他們獲得更好的生活。他覺得幫助身邊的農民朋友獲得幸福,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大愛無疆,上善若水。
每年感動中國都會評選出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他們有的在鄉村支教,一年又一年,有的用生命託舉起另一個生命,有的將一生奉獻給祖國,對他們來說就是成全他人的幸福。
因為幸福就是,看著別人揚起的嘴角,自己也忍不住微笑。
三、這是寫給我們每一個人的銀河鐵道之旅
喬班尼手中有張車票,可以乘坐任何列車,通向任何地方,這張車票也是給每一位讀者的。
喬班尼一開始恍恍惚惚,迷迷茫茫,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該怎麼樣才能獲得幸福?
其實我們每一個讀者又何嘗不是如此。人生在世的時候,我們追名逐利,以為獲得金錢就能獲得幸福。可是我們擁有越來越多的錢,能夠裝下滿滿的購物車,我們努力滿足自己的欲望,發洩自己的情緒,卻發現幸福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馬雲曾說過,我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創建了阿里巴巴,對他來說成為世界企業家的日子還不如當初月薪只有91塊錢的日子。
其實真正的幸福在我們的心裡,並不依附於任何外界因素。幸福這東西是花錢買不來的,人死了,大家乘的都是同樣的列車,同一節車廂裡不存在普通座位和貴賓座位一說。
遺憾的是我們往往不明白這樣的道理,而當我們靠近死亡的時候,所有的一切才變得明晰起來,換句話說,只有接近死亡,親眼目睹過死亡的人才能明白自己生命中最珍貴的是什麼,能讓自己幸福的是什麼?
喬班尼的這張車票也是給我們所有讀者的一個車票,他帶領我們走進不同的鐵道,感受每一個人的幸福,也讓我們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
《銀河鐵道之夜》這篇童話只是很短的一個小故事,可是宮澤賢治足足刪改了4次,前後耗時8年,還覺得不夠完美,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這篇童話也沒有被公開發表出來。我們現在讀到的《銀河鐵道之夜》其實是一篇看似完整的不完全作品。
有觀點認為,宮澤賢治抱有「沒有最終完成品」的獨特創作理念,因為他自己也有「永遠未完成才是所謂的完成」的記述。可是我覺得,原因許是他覺得銀河鐵道不該是他筆下的那麼簡短,應該包含著更多的風景,更多不同的幸福。也許他還在糾結,這樣的銀河鐵道之夜能不能夠喚醒人們心中對幸福的感知力,幫助他們理解幸福,更好地獲得幸福。
因為這個銀河鐵道之夜,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是喬班尼,在這趟尋找幸福的旅程中,你會找到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