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12月9日報導,澳大利亞國防部秘書長莫裡亞蒂在澳國立大學的一場活動中大放厥詞,稱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南海島礁「軍事化」進程感到憂慮,並表示這會使澳大利亞的安全環境複雜化,也會使該地區的安全環境複雜化。
近幾年來,中澳關係持續緊張,尤其是莫裡森政府上臺後。作為「五眼聯盟」的成員國,澳大利亞一直扮演著反華「急先鋒」的角色,當新冠疫情在全球逐漸爆發時,澳大利亞率先跳出來要求調查來自中國的疫情,錯疫情對中國搞汙名政治。
今年7月份,澳大利亞和日本、美國在中國南海舉行海軍演習,對中國進行挑釁。而在不久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一張反應澳大利亞軍隊在阿富汗犯下反人類罪的漫畫,讓整個澳大利亞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瘋狂地跳出來,總理莫裡森還要求中國「道歉」……
澳大利亞雖然是發達國家,但這個國家並沒有什麼完善的工業產業體系,主要依靠出口礦產、羊毛、海產、葡萄酒等初級產品作為國家的主要經濟支柱,對最主要貿易對象——中國的依存度很大。說到底,澳大利亞在經濟結構方面和沙烏地阿拉伯沒什麼差別。
目前,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一天比一天更「軟」的情況下,莫裡亞蒂繼續發表破壞中澳關係的言論,他的身份就特別值得注意了:澳大利亞國防部秘書長,主管國防事務。在西方的政治體制中,各部門要爭取預算,總要凸顯自身的重要作用,作為澳大利亞的國防部,想要找政府要更多的預算,唯一的辦法就是塑造一個敵人出來,而澳大利亞國防部塑造的這個敵人,恰恰是中國。
按照澳大利亞人的理解,中國是非西方國家,秉承非西方政體,因此本能的把中國看作「異類」。所以無論中國做什麼,都會引發澳大利亞的「警惕」。其次,澳大利亞本身就是「五眼聯盟」成員,在美國的忽悠下,主動跳出來充當反華急先鋒也就不難理解了。
澳大利亞只是中國眾多供應商中的一個,而且絕非不可替代。煤炭可以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印尼等國採購,海產我們可以從美國和南美國家採購,至於葡萄酒嘛,歐洲隨便一個國家,哪個不比澳大利亞強?而且,就在澳大利亞主動跳出來做急先鋒的這幾天,歐洲的葡萄酒商們已經給組團開始藉機搶佔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大陸的市場份額。澳大利亞這次是真正地被人賣了,還在幫人家數錢。
不過就目前而言,似乎經濟手段還不夠重,所以才會出現莫裡亞蒂這種政客跳出來,繼續宣揚反華言論。如果澳大利亞繼續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的話,將來迎接它的,恐怕就不是簡單的經濟制裁了。勸告澳大利亞一句,如果沒有那實力就別對中國的南海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