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吐魯番市高昌區三堡鄉英吐爾村葡萄種植戶 艾尼瓦爾·那斯爾
□記錄整理:本報全媒體記者 張瑞麟
我是吃著吐魯番葡萄長大的孩子。
兒時記憶中,葡萄架很低,很多人家的葡萄連架子都沒有。葡萄並沒有帶給我家多好的生活,所以我一直想離開葡萄地到城裡生活。
考上大學後我來到烏魯木齊上學,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就和同學一起利用課餘時間賣些乾果。我忽然發現原來家鄉的葡萄乾這麼受歡迎,只要講吐魯番產的,顧客都會嘗一下、買一些。
原來,吐魯番的葡萄牌子這麼響亮。
畢業後我留在烏魯木齊,打工之餘也做水果生意,漸漸積累了一些客戶。那幾年,吐魯番鮮食葡萄銷售還比較少,不少人希望我多進些鮮食葡萄,這讓我想到了家裡的葡萄地。
回到吐魯番,我開始好好經營家裡的20畝地葡萄。到了葡萄成熟時,我發現那些葡萄串型不好看,果實小。我賣過水果,知道現在顧客對品質的要求很高,葡萄品質好才能暢通銷路。
我開始摸索著改進種植方式。除了四處查找資料外,也去請教葡萄種得好的鄰居。剛好這時,吐魯番開始在一些地方試點標準化種植葡萄,我們村因為種植面積大被選中了。
專家和技術員開設了種植培訓班,還常常到地裡給我們講解修剪和管理技巧,系統的培訓讓我的種植技術快速提高。
隨著科學化種植的推廣,吐魯番葡萄的品質不斷提升,鮮食葡萄的價格一年比一年高,大家也願意在種植上投入更多精力,比學趕超成為常態。
我選了15畝地,嚴格採取規範化技術種植,一根葡萄藤只留13串到16串葡萄。技術員說只有懂得舍才能得到更好的品質。如果把串型不好的葡萄剪掉,那些串型好的葡萄分到的營養就會更多,長得就會更好。
好品質讓我的回頭客越來越多,每年葡萄串剛成型,地裡的葡萄就已經被訂購出去了。近年來吐魯番舉辦的各類展銷會、推銷會、葡萄節等活動帶來大量人流,我們根本不擔心葡萄的銷售。
現在,我家翻新了老房子,還買了小轎車,生活越來越好了。我沒事就會在葡萄地裡待著,修修剪剪,看著葡萄一點點長大。
我的心願就是嘗試種品質更好的葡萄,希望我種的葡萄能打入高端市場。這條路雖然還很長,但我會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