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版數字報-12小時,馬陸葡萄從枝頭「飛」入百姓家

2021-01-09 新民晚報數字報
  上海馬陸葡萄公園迎來豐收季。上周五,公園著名的巨峰葡萄開放採摘,慕名前來的市民絡繹不絕,網絡訂單也如雪片般飛來。

  嬌嫩水靈的葡萄,能及時送上消費者的餐桌嗎?一串葡萄從種下到成熟,要經過多少辛勞,才能成為一件果農眼中的「藝術品」?葡萄公園的精品葡萄,到底有啥優勢?記者來到上海馬陸葡萄公園,一探究竟。

  12小時走上百姓餐桌

  走在葡萄公園裡,一排排葡萄果樹濃蔭密布,香悅大道上的農諺發人深省,迎賓園中的有機葡萄茶香氣四溢,水上葡萄妙趣橫生,處處可見「耕者有其志」的葡萄文化。

  採摘季,忙碌的一天從清晨就開始了。早上5時30分,工人開始採摘。7時至8時30分,採下的葡萄被送到銷售中心,開始修整果穗並裝箱。先對前一天預訂的訂單進行裝箱。裝完箱,當天的散客和訂單也陸續來了,銷售中心人流漸增。

  而裝完箱的葡萄,早上就會發快遞寄出去。「我們用的是黑貓冷鏈配送,真空包裝。上海本地的客人,最晚15時到17時就會收到。這時,離葡萄離開枝頭,還不到12小時。這就是地產水果的優勢。」上海馬陸葡萄公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晉盼說。

  作為葡萄公園的當家品牌,「傳倫葡萄」以往全部採用當天採摘、客戶上門購買的方式銷售。3年前,才開始嘗試進入一些高端超市,比如久光、港匯地下的賣場。在除此之外的水果店或超市中,都見不到傳統葡萄的蹤跡。

  對此,人稱「馬陸葡萄之父」的葡萄研究所所長單傳倫有著自己的堅持:「如果找供應商,利潤肯定上漲,最終轉嫁到消費者頭上。而中間環節一多,末端的葡萄會不會『偷梁換柱』,誰也不能保證。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自己銷售,靠品牌和口碑吸引顧客來葡萄園,吃最新鮮的葡萄。」此外,額外保鮮的措施也無法保證葡萄的原味。

  疏粒打造葡萄藝術品

  1992年成立馬陸葡萄研究所,2000年成立上海市葡萄研究所,2003年成立上海馬陸葡萄開發公司,2006年成立上海馬陸葡萄公園有限公司,一路走來,葡萄公園是「四塊牌子一套班子」。從引領上海葡萄產業到發展品牌,再到如今的一產和三產融合,葡萄公園最大的特色,在於將每一串葡萄都當做一件「藝術品」。

  以精品巨峰葡萄為例,一串葡萄約500克,果實控制在30-40粒,果穗18-20釐米長,幾已成為標準化生產的模板。令人驚嘆的精準如何產生?秘密就在「疏粒」上。巨峰的自然坐果,其實量非常大,開花時,一串就有200-300個小花蕾,若不控產就有100多顆果實。為了控制果穗分量,工人要將花生米大小的果實修剪到只剩30-40粒,即對葡萄進行「計劃生育」。

  「疏粒很有講究,因為要給葡萄留下生長的空間,可不能隨便瞎剪一氣。所以,沒有穩定的技術工人和一種工匠精神是不行的,要像做藝術品一樣細緻。」張晉盼說。疏粒為的是增加葡萄的甜度和口感,成熟後巨峰的甜度就要高至18到20度,每粒被留下的都是精品。

  追求產量到追求質量

  追求產量到追求質量,這是馬陸葡萄發展的重要理念。除了疏粒,「葡萄限根栽培法」也是這一理念的結果。

  最早,葡萄園畝產1500公斤,後來變成1000公斤,如今有機葡萄畝產只有500公斤。一畝地只種36棵葡萄樹,3行、每行12棵,按照葉片和果粒大小,實行按梢定穗,按葉留果,一片葉子養一粒果。而別的葡萄園裡,一畝地裡起碼種植120棵,有的甚至多達200棵。「這是以上海交通大學王世平教授推廣的根域限制為基礎,在固定的空間裡,通過控制根系的生長,來調節地上部分的營養生長,以及生殖生長,確保有更多的養分輸送到果粒裡。」馬陸葡萄研究所副所長、上海馬陸葡萄公園有限公司總經理單濤介紹,從2005年開始,通過多年測算和實踐,最終才定下了每畝地只種36棵。

  不僅如此,這裡的葡萄可以帶皮吃。葡萄皮中含有花青素和抗氧化物白藜蘆醇,這兩類物質都對人的身體有益。但大多數人都會因為洗不乾淨葡萄皮的農藥殘留,而不得不把葡萄皮剝了再吃。但在葡萄公園,除了施用自製有機肥外,一直堅持不用化肥、不用化學農藥,而是選用低毒、低殘留的礦物源農藥,甚至是無毒無殘留的生物源農藥代替。而套袋栽培技術,免去了為防治病蟲害在掛果後需要噴灑的10多次農藥,令葡萄在成熟前至少2個月內不會接觸到農藥。

  本報記者 金旻矣

  本版攝影 本報記者 周  馨

相關焦點

  • 馬陸葡萄、紫藤公園與他有關
    他募集資金,捐贈珍稀紫藤品種,在上海市嘉定區建立了中國第一家紫藤主題公園,還為嘉定培養了多批葡萄栽培技術人員,幫助嘉定打造全國知名的「馬陸葡萄」品牌。在會見時,應勇感謝藤本道生長期以來為上海文化、旅遊、環保等產業發展以及推動中日友好交往作出的突出貢獻,並祝賀他獲得「上海市榮譽市民」稱號。
  • ...助推文創產品「飛入尋常百姓家」 促進文化實物從展櫃走向貨櫃
    VR旅遊體驗、線上博物館、趣味交互、創意手辦……由文化和旅遊部、四川省文旅廳主辦的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暨四川省首屆文創大會7日在成都開幕,促進文化實物從展櫃走向貨櫃,更好「飛入尋常百姓家」。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詮釋的是什麼意思?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在這首詩裡,作者通過對黃昏時分的烏衣巷景色的描寫,撫今追昔,抒發了滄桑的感慨。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作者簡介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代表作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西塞山懷古》等。
  • 全會精神「飛入」臨溪百姓家
    臨溪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在該鎮持續採用群眾喜聞樂見的「理論 文藝 互動」方式,用群眾語言和生動事例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讓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飛入」臨溪百姓家。
  • 「小柯開講」線上線下齊發力 讓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小柯開講」線上線下齊發力 讓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12月8日下午,「小柯開講」講師團講師、紹興第二醫院醫共體漓渚分院院長方舟走進漓渚鎮政府,為基層幹部帶來一堂
  • 野生朱䴉唯一種源地:舊時瀕危鳥 飛入百姓家
    中新社記者 鍾欣 攝 中新網漢中2月11日電 題:(新春走基層)野生朱䴉唯一種源地:舊時瀕危鳥 飛入百姓家中新網記者 李姝徵11日,冬日的漢江河清冷寂寥,數隻頭頸鮮紅,背羽雪白,翅下泛著粉色光彩的奇異大鳥從江面掠過。「這就是朱䴉。」村民隨手一指,不在意地說。朱䴉,世界瀕危物種,曾被認為在中國已滅絕。
  • 《烏衣巷》:堂前燕飛入百姓家,劉夢得命犯真桃花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唐]劉禹錫《烏衣巷》中晚唐詩壇湧現出大量懷古名篇,不僅因為文學發展仍處於高峰,也有部分原因是盛唐的繁華不再,興衰更迭肉眼可見,這樣的落差深切地觸動了詩人。然而歷史的輪迴似有定數,永恆從未真實地存在過。往昔多少安富尊榮,最終都要落得荒草離離、夕陽斜照;一切的痕跡,也都會被時間洗刷淨盡。
  • 莎士比亞的」中國合伙人「:如何讓音樂劇「飛入尋常百姓家」
    如何利用現代的商業管理讓這一傳統的藝術門類重煥新生、從陽春白雪飛入尋常百姓家?在文化產業的風口中,音樂劇能否抓住中國新興消費者的心?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了七幕人生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創始人及CEO楊嘉敏。規模經濟降低音樂劇成本音樂劇產業有著怎樣的收支結構?
  • 以案化人促調解 知產飛入百姓家 丨臨清法院柔性化解智慧財產權案件
    以案化人促調解 知產飛入百姓家 丨臨清法院柔性化解智慧財產權案件 2020-09-18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說的原來是這裡
    南京秦淮河旁有個著名的烏衣巷,舊時的烏衣巷是上流名士與貴族們聚集的地方,也是詩人頻繁創作的源泉,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劉禹錫那首《烏衣巷》,詩中流傳最廣的一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所指的就是這裡。其實王導和謝安並不是同一代人,但卻同樣受著當時人們的推崇。
  • 楊梅、藍莓、枇杷、葡萄……6月溧水掛在枝頭的水果撈等你來搭配
    中國江蘇網訊 千畝楊梅枝頭掛滿了個頭豐腴、色澤豔麗的「紅胖子」;全國最大的白馬藍莓基地裡,飽滿圓潤的藍莓壓彎了枝頭;還有皮薄、核小、汁多、肉甜的枇杷,口感鮮嫩、肉脆多汁的小不梨,就連熱帶水果火龍果,在溧水也有的採……進入六月,溧水迎來了今年首個採摘旺季。
  • 三翼鳥「智慧中國家」飛入尋常百姓家
    另一方面,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曾預測,到2035年國內潛力新中產家庭數量將從4億攀升至8億,他們最核心的訴求是什麼,無疑是「擁有一個溫暖的家。」應運而起的海爾智家三翼鳥、華為智慧家、小米智能家居等等品牌,都贏得了發展紅利。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記國家一級書法師羅善福
    有一次,他為一村莊大祠堂寫春聯,站幾個小時不停歇,整整寫了六十多副,族長堅持要付1000元作為酬勞,他卻婉言謝絕……百姓心中有桿秤,隨著影響越來越大,請他寫字的人自然也就多了。一幅幅龍飛鳳舞的書法和對聯,像一隻只翩飛的燕子,飛入鄉村農家的門簷、廳堂,讓千家萬戶的農民,不用去買印刷的千篇一律的對聯,而貼上他書寫的新鮮生動、接地氣的對聯,正是「雅俗共賞是春聯,飛入尋常百姓家!」羅善福,字仁樵,1965年9月出生於江西吉安泰和贛江邊一個小村莊。
  • 索尼新武器 HLG,讓 HDR飛入百姓家
    我們可以說:   HLG 讓 HDR 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在今年7 月份,索尼 PXW-FS5 和 PXW-Z150 將迎來一次固件升級,升級之後將直接支持基於 HLG 的 HDR 內容拍攝製作。
  • 科探助力科普服務「飛入尋常百姓家」——2020年科普直通車、防疫...
    近年來,寧波科學探索中心以「廣覆蓋、重實效」為目標,自主創作科普劇、科普實驗表演,助力科普服務「飛入尋常百姓家」。今後,寧波科學探索中心仍將奮鬥在科普一線,把科普活動輸出至社會基層,服務廣大群眾,為我市科普氛圍的營造、科學知識的普及添磚加瓦。
  • 火線穿越40小時,回到美國的家
    14這個數字,在我有過的歲月裡,從沒像現在這麼重要過,高頻率過,高尚過。14天前,我從中國杭州出發,目標美國休斯頓。穿越了四個機場,熬過了40個小時,像一隻腳不沾地的野兔,奮勇地奔向了你。你是誰?你是美國——我的第二故鄉;你是家,我心靈的桃源;你是一個男人,我的簡單而美好的丈夫。
  • 青島市大數據局:破除信息壁壘 便民服務「飛入尋常百姓家」
    青島市大數據局:破除信息壁壘 便民服務「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0-12-20 0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讓扶貧政策飛入貧困百姓家|平塘縣塘邊鎮清水村...
    我家是三口之家,都是縣裡面下派網格員,爸爸在甲茶鎮,媽媽在大塘鎮,扶貧一年以來一家三口回家坐在一起吃飯的次數一隻手數的過來。  因為忙於脫貧攻堅,鮮少回家,有一次回家發現家裡面養的金魚都死了,但是和許多網格員一樣,我也有一本「幸福筆記本」,這個筆記本上記的都是群眾的心願,有的關於飲水、有的關於住房、有的關於交通、有的關於教育、有的關於醫療等。而我的任務就是幫助他們將這些心願一一實現。
  • 金華:讓徐謂禮文書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
    來自武義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的消息,目前,以南宋徐謂禮文書為主角的各種文藝作品正在創作中,將在近兩年陸續推出,如電視劇、長篇小說等,通過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讓徐謂禮文書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據了解,以徐謂禮文書為主題的40集電視連續劇,目前已經完成了劇本大綱和分集大綱,電視劇預計將於2022年與觀眾見面。
  • 美國版數字報
    我常莊【經常】去兩家私營集郵商店,一家叫偉民集郵社,另一家叫華外集郵社。偉民集郵社,垃拉淮海路益民百貨公司旁邊,一條有過街樓個弄堂裡。弄堂口掛了兩隻長鏡框,裡向過街樓個牆壁浪也掛有兩隻長鏡框,黑卡紙襯底,貼交關中外郵票,廣告宣傳效果蠻好。門面勿大,是灶披間改個,牆浪向掛了交關郵票個鏡框,櫃檯浪堆放一疊郵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