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還需要花媽北上「組閣」嗎?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作者 賈不妙(特約評論人)

     在最新民調支持度跌破四成,且深綠及「獨派」看衰執政前景,呼籲只做一任的情況下,蔡英文被迫正式站在第一線,主導每周一召開的「執政決策協調會議」,使行政、立法、地方能夠形成一條鞭的決策模式,不要再出現政策髮夾彎。這看似是小英為了施政順暢,其實是防止「逼宮」,因為綠營已有一股勢力正在集結準備對小英進行「移鼎」,要求撤換林全則是個起頭。

     兩位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與吳澧培,日前相繼對蔡英文喊話,辜呼籲小英「做四年就好」,吳則點名「林全不下臺,蔡英文沒有明天」,陳水扁創辦的凱達格蘭學校校長金恆煒則隔空呼應,在親綠紙媒撰文說,綠營內部已開始尋覓2020「大選」候選人,並稱小英如果不聽「老人言」,絕對「吃虧在眼前」,意即把先發的 「老藍男」換下場,改由「老綠男」登板救援,民調才會觸底反彈,否則馬英九花五年時間才淪為「九趴總統」的紀錄,小英將輕易地在一、二年之內打破,勢必重蹈國民黨2014年九合一大選的慘敗,進而對2020「大選」產生骨牌效應。

     蔡英文人氣下滑是事實,之所以如此,金恆煒認為,蔡當局的問題不在林全,而是蔡本人。蔡英文2012敗選後成立「想想論壇」,意在廣徵大眾智慧,但也只有 「想想」而已。今年初勝選後,小英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標榜她的執政當局是最會溝通的當局。然而,從近日為了一例一休的修法,朝野爭吵不斷,勞團抗議四起,便可看出,小英是一位「寬而不斷,好謀而少決」的領導人,這就導致「不斷則無威,少決則後事」。

     檢調偵辦兆豐金洗錢案,拖拖拉拉一個多月沒有下文,不僅親藍媒體指為泛政治化,親綠媒體也毫不留情的狂批說,糟蹋了這個從天上掉下來可以清算前朝的禮物。蔡英文遲疑不斷的結果就是無法立威,而她在勞工休假問題上的不果決,則給自己及「行政院」、「立法院」衍生出許多麻煩事,該如何善了,恐怕不是靠每周一次的「執政決策協調會議」就能解決。

     英全體制的老藍男是「物以類聚」的產物,和馬英九喜用學者從政如出一轍,都深受儒家學而優則仕的薰陶,但這與綠林草莽出身的民進黨人風格不同,打天下時要不拘小節,臨機決斷,治天下則是通權達變,而不是再想想或再溝通、溝通,因為時局不斷變化,機會稍縱即逝,這從蔡英文2012、2016兩次大選不擅主導議題可以看出,林全「內閣」上任之初也從不喊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內閣」(財經「內閣」或安心「內閣」等等),沒有拋出一個可以令人期待的願景,難怪民眾無感,民調直直落。

     相信蔡英文對於上述這些現象絕對有感,但她為何要跳到第一線直接就重大政策拍板定案,原因有三:第一,小英深知,這些老綠男對她的執政不信任,也沒有信心,當初之所以願意支持,是因為只願給她一任而已,私下運作新的人選來挑戰2020,而這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人選就是從「綠四都」中出線,換言之,從此刻起,小英已有影子對手,所以必須不顧「憲法」規定,將「總統府」變成「太上行政院」,刷存在感。

      第二,鼎在古代是王權的象徵,在現代則意指執政權力,老綠男對小英發動攻勢——只做四年、不換林全蔡沒有明天,就是在為新的綠色執政權鋪路,辜寬敏將新臺灣「國策智庫」交給凱校經營,是深綠與獨派的大結合,也是金錢與人才的匯流,最直接受益的是扁家,阿扁的勢力在綠營仍有強大號召力,從今年6月的凱校募款餐會有兩千多人湧入可知,一旦特赦扁,綠營內部挺扁勢力將會師,小英恐將因此成了光棍黨主席,三足鼎(府院黨)缺了一足,小英對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也將難以駕馭,等於提前跛腳,所以她必須一方面表現執政魄力,另一方面,力挺林全,只要換了「閣揆」就表示英全體制失敗,勢將面臨黨內派系在重新組閣時對權位的鯨吞蠶食。

     第三,小英的領袖魅力,不如高雄市長陳菊,花媽對綠營支持者有磁吸效果,她也屢遭點名12月25日後將接任「行政院長」,這是老綠男的期待,只要花媽成為新「閣揆」,新「內閣」將全面綠化,加上新蘇連(新系與蘇系聯盟)的「立委」劉世芳與吳秉叡,分任書記長及幹事長,是「立法院」民進黨團三長之二(另一位是總召柯建銘),「行政院」、「立法院」都掌握在新蘇連手中,可以相互通氣,小英將無插手「行政院」餘地,一旦府院對施政看法相左,「立法院」民進黨團又站在花媽這一邊(新蘇連「立委」合計近三十位),英菊大戰的結果,將對小英的權力產生「移鼎」作用,請花媽北上組閣,豈非請鬼開藥單?於是乎,陳明文等十五位英系「立委」4日召開記者會力挺林全,表態不歡迎花媽接任「閣揆」。

      東漢末年,曹操與袁紹展開官渡大戰前,曹操謀士荀彧分析兩人的「十勝十敗」,斷定曹操必贏,曹操的十勝之一是:見好即刻執行,謀略決斷勝,對照的則是袁紹的多謀少決。不幸的是,蔡英文也有多謀少決的缺點,上任四個多月後,眼見雪崩式民調深不見底,才挺身站在第一線,這是迫於無奈,而非她有用人之明,小英的「老藍男」不像荀彧,是曹操的張良(荀彧從袁紹投奔曹操),否則也不會有髮夾彎。若請花媽組閣,則有移鼎之險,權衡之下,保 「全」是她最安心的選擇,英全是執政命運共同體。(作者系臺灣資深媒體人 華夏經緯網特約評論人)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臺灣新聞臉:「花媽」當「包公」?
    「花媽」是誰?臺灣恐怕無人不知。因為造型與日本動畫《我們這一家》中的角色花媽相似,高雄市前市長陳菊在臺灣被網友封為「花媽」。她還有很多封號:「菊姐」、「南霸天」、「大姐大」……19歲高中畢業就觸摸政治的陳菊,叱吒臺灣政壇半個世紀,堪稱臺灣政壇最有權力的人之一,而圍繞她的爭議也始終不斷。
  • 蔡英文任內四次人事改組:「老藍男」被掃除,變得「綠油油」一片
    整體解讀,蔡英文雖挾八一七萬高票連任,但此次布局的眼界寬度已遠不及四年之前,更多心力反而用在派系制衡。蔡英文二○一六年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這是她第四次改組「政府」人事,每一次都因內外環境而有不同思維。比較四次改組,可以發現她用人的眼光越來越向內限縮,幾至「用人唯綠」的地步;也因此,向民間社會求才甚或向「在野黨」借將,皆不在其考慮之內。
  • 踹「慰安婦」銅像的日右翼竟還狡辯 島內痛批蔡英文「軟腳蝦」
    期間(9月6日)日方代表竟明目張胆用腳踢「慰安婦」銅像,不僅連踹幾腳,還擺pose讓人拍照。藤井實彥用腳踹「慰安婦」銅像,還叫人拍照。9月10日,謝龍介率近百人北上,並扛起「慰安婦」銅像前往「日本臺灣交流協會」所在地抗議,稱如果「日本代表」不道歉,不會善罷甘休。不少民眾更是群情激憤,對著協會大樓怒砸雞蛋。
  • 柯建銘之子與蔡英文表姐夫
    尤其檢察官所言「郵包寫明收件人真名及地址」,「足證無運輸毒品之犯意」的認事用法,不就是可以縱放所有販賣運輸毒品或槍械的人的意思嗎?檢察官如此曲意認定,已經很不尋常,偵辦過程更顯詭異,查辦郵寄或貨運寄送毒品案件,只要收件人確有其人、收件地址真實無誤,都會以「守株待兔」方式等著收件人到海關或郵局領件,來個人贓俱獲。
  • 華春瑩揭露軍售真相,蔡英文花出去的錢,都要臺灣民眾還
    而且酈英傑聲稱,在明年,還將會有一筆5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118億美元」這個數字說起來容易,支付起來難。這不由得讓人產生疑惑,民進黨當局真的有辦法支付得起如此高額的「美臺」軍售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直言,「相當於臺灣民眾人均負擔1.45萬元」。蔡英文做主花出去的錢,最終還是要臺灣民眾來承擔。
  • 高雄人給韓國瑜投下不信任票 民進黨贏了嗎?
    這是一場從高雄「綠地變藍天」那一刻,就開始醞釀的戲碼;隨著韓國瑜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更是愈演愈烈;蔡英文連任之後,追殺非但沒有停止,反而手段盡出。終於,韓國瑜敗,國民黨輸。那麼誰贏了呢?民進黨嗎?而這次新冠疫情期間,高雄至今仍維持本土零案例,反倒是境外輸入中,包含了蔡英文當局決策失誤造成的「敦睦艦隊」的確診病例。但「致命」的還是韓國瑜的「政治誠信」:你韓國瑜不是號稱要「人進來、貨出去、高雄發大財」嗎?可是你還沒有實現,就去競選地區領導人了,原來高雄只是你的跳板嗎?曾經表示「絕對不會離開高雄」,國民黨一徵召,怎麼又「yes, I do」了呢?
  • 微博粉絲暴漲270萬,《想見你》許光漢的「北上花路」
    作者:牛角尖高高的顴骨上,掛著兩隻略顯惺忪的眼晴,骨骼分明、線條感流暢,白褶的皮膚下,讓他擁有比女明星還強的少年感,笑與不笑時,他的嘴角都會微微上揚,網友將其形容為「花瓣唇」....... 他是許光漢,一個走紅於今年2月影視市場的臺灣男藝人。
  • AKB48舉行大組閣活動 日本全國影院實況直播
    人民網東京2月25日電 AKB48組合24日在東京的Zepp DiverCity TOKYO舉行了主題為「AKB48組合大組閣ー時代雖變 但依舊勇往直前」的大組閣活動。此次重新組閣,是繼2012年8月以來的首次改革。
  • 談戀愛中花的錢,需要還嗎?
    還沒有結婚就被男友告上了法庭,只花了他86萬,還要索賠?近日,徐女士鬱悶死了,剛跟男友分手,就接來法院的傳票!被男友告了?簡直不敢相信!86萬對他來說不是小數目嗎?我身高一米七,長相漂亮,他才165,要不是他有倆錢,對我死纏爛打,我怎麼會答應他,做他女朋友整整兩年,這期間都是他對我贈予的,我需要還他錢?
  • 臺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 農民北上抗議 痛批民進黨強奪民財
    為抗議民進黨將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臺農民北上抗議。全臺各地農田水利會當天集結上百位農民北上抗議,痛批蔡英文失信於民。民進黨前民意代表陳昭南感嘆,「年輕時抗爭國民黨一黨獨大,沒想到今天要站出來抗爭支持了一輩子的民進黨。」曾為民進黨籍的前臺南縣長蘇煥智也到場聲援,他表示,「今天到場抗議的許多人都是蔡英文競選連任時的後援會成員。」蔡英文曾承諾絕對不會消滅水利會,當選後卻食言而肥。
  • 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德國政府組閣變局甚多,政經層面影響...
    在大選結束兩個月後,德國的政府組閣卻依然遲遲不見進展。11月27日,德國總理、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領導人安格拉·默克爾表示,她願意與目前擔任反對黨的中左的社會民主黨(社民黨)展開"嚴肅"對話,以組建一個"穩定的政府"。此次德國政府組閣存在哪些變局?原因何在?
  • 改善兩岸關係需要的是誠意,而這恰恰是蔡英文最缺的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2021年到來之際,蔡英文在元旦這一天發表公開致辭,如果是不了解蔡英文為人和行事風格的人,很可能在聽了蔡英文的這番表態後,會誤以為她態度誠懇,是真心想要改善與發展兩岸關係。但從近些年來蔡英文對待兩岸發展的態度來看,蔡英文這番看似誠懇的發言,不過就是在作秀而已,因為她打心底裡就沒有改善與發展兩岸關係的意願。而且,改善兩岸關係需要的是真正的誠意,可蔡英文缺的恰恰就是誠意。為什麼說蔡英文缺少誠意,那是因為她明知道兩岸關係癥結所在,卻故意假裝看不見。一直以來,發展兩岸關係最基本是要承認和接受「九二共識」,也就是要承認「兩岸一中」的核心內涵。
  • 臺醫師請蔡英文收回成命,可能嗎?
    大家不都是害怕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食嗎?臺媒指出,當年馬英九開放30月齡以下美牛有「三管五卡」的配套措施,就是標示源頭、境管、市場管制,搭配訊息公開透明,讓臺灣民眾可以清楚知道並自行選擇。諷刺的是,當時反「萊劑」反到帶頭上街鬧事的蔡英文,如今開放「萊豬」進口也有一套自己的標準,簡稱「雙標五不」。
  • 黎巴嫩組閣進程受阻 黎議長寄望法國幫助
    據當地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5日,黎巴嫩議長貝裡表示,組閣進程完全受阻,國家正處於「可悲境地」,希望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訪黎期間能提供幫助。△圖為黎巴嫩議長貝裡有媒體報導,黎總統奧恩和候任總理哈裡裡在周一(14日)的聲明中互相指責對方拖延組閣進程,雙方分歧越來越大。據報導,馬克龍將於22日訪問黎巴嫩。10月22日,薩阿德·哈裡裡在議會投票中獲勝,隨後被總統授權組建新一屆內閣。
  • 羅智強:蔡英文說風涼話
    「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今天說,馬英九「long stay」是以一整天體驗農事、留宿農家、早出晚歸,蔡英文在一旁說風涼話,不食人間煙火。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蔡英文說,「總統」大選前馬英九到農家long stay,當選後農業政策卻讓農民不滿,且馬英九long stay時,多數時間都花在睡覺上。
  • 蔡英文不是說不缺口罩嗎?臺灣民眾為啥還瘋搶口罩?
    其實臺灣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蔡英文當局採取的一個昏招造成的。蔡英文當局最初只是擔心萬一群眾紛紛購買口罩就會抬高物價,更會讓一些不法奸商對口罩進行囤積這樣就能夠獲取暴利。所以臺灣當局全面徵收醫用口罩手段來希望能夠達到穩定供貨的目的,並且將口罩價格由疫情爆發後提升的8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元)降為6元,意圖安撫民心,讓民眾搶購口罩的熱度降溫。
  • 傳蔡英文將「封爐滅香」 國民黨:臺灣會被你玩死!
    蔡英文認為臺「內政部」會害死自己中國臺灣網7月21日訊 為減少汙染,臺灣「環保署」推動「宮廟減香」,卻遭傳蔡當局將「立法滅香」。對此,蔡英文不滿為何臺「內政部」未出面澄清,更在民進黨中常會上動怒:「當局會被害死。」
  • 蔡英文道歉了,還不忘煽動兩岸對立
    據臺灣《聯合報》22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22日)上午舉行臨時記者會,對「敦睦艦隊」染疫事件進行道歉。蔡英文召開記者會道歉據報導,蔡英文稱,臺防務部門昨日(21日)已開記者會說明初步調查,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也向她「自請處分」。她作為「三軍統帥」,臺軍的事就是她的責任。
  • 蔡英文過境夏威夷穿花襯衫 自稱「臺美關係」前所未有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28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展開所謂「太平洋『友邦』之旅」,又玩起過境美國的把戲。據臺灣《聯合報》29日報導,蔡英文與隨行人員28日抵達美國夏威夷,並身著俗稱夏威夷衫的「島嶼裝」亮相,與多位美國官員及學者會面。 對於蔡英文一行身著夏威夷衫,臺當局負責人介紹,這次去的3個國家都是島嶼國家,氣候比較炎熱,到別人國家因此希望入境隨俗。
  • 鄭麗文爆料 2017年蘇貞昌曾痛罵蔡英文半小時
    國民黨「立委」鄭麗文(左)爆料,2017年未任黨公職的蘇貞昌出席屏東同鄉會活動時,曾痛罵蔡英文半小時。(陳信翰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國民黨「立委」鄭麗文爆料,2017年未任黨公職的蘇貞昌出席屏東同鄉會活動時,曾痛罵蔡英文半小時。蘇貞昌昨赴臺灣立法機構備詢受訪表示,現在和蔡無話不談,彼此信任,外界別中傷,也無效。不過「綠委」周春米爭取快速道路南延與恆春鐵道支線,遭蘇一口回絕,惹怒地方,直斥蘇傲慢,揚言北上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