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為什麼軟體機器人令科學家著迷?

2021-01-08 瀟湘晨報

美國《財富》雜誌網站1月1日刊發一篇報導,題為《為什麼「軟體機器人」讓NASA、醫生和技術專家如此興奮?》。全文摘編如下:

「軟體機器人」的吸引力在於其靈活性和通用性。

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的設想中,有朝一日它們將在火星表面快速移動。還有科學家設想,它們將在人體內最隱秘的部位穿行。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工程學助理教授埃倫·馬宗達說,另一種可能性是,它們可被用於清理遭遇地震或火災的建築物殘骸。

它們能被用於修復手術嗎?當然可以。充當幫助患者從傷病或中風中恢復的外骨骼?為什麼不呢?

將它們彎曲、塑形,製成你想要的任何形狀。軟體機器人由包括納米材料在內的伸縮性最強的材料製成,能夠模擬人體肌肉功能等生物功能。可以說,這些機器人幾乎被納米材料賦予了生命。

問題在於,目前研究人員僅僅觸及了軟體機器人研究的皮毛。到2024年,其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1.6億美元。

相比之下,金屬機器人的局限性要大得多。雖然人們在建造它們時考慮到了速度和精確性,使它們成為從事裝配線作業的理想設備,但它們並不那麼多才多藝。

軟體機器人也可用於工業環境——特別是作為協作機器人(也被稱為「cobot」)與人類一起工作時——但它們並不局限於工業環境。

貼合自然

正如美國杜克大學已故生物力學家史蒂文·沃格爾所寫的那樣,軟體機器人更符合自然界規律。在人類經常使用堅硬材料(例如金屬或木頭)的地方,自然界更傾向於使用柔軟卻有韌性的材料(例如肌肉和軟骨)。他以門上的合頁與另一種類型的合頁——家養寵物的耳朵——為例做了比較。

不過,人類已開始了解這一點。舉例來說,我們越來越多地將液態金屬用於3D列印。這種聽上去像是來自科幻電影的材料可用於製造貼合不規則幾何形狀(包括人體)的可拉伸電子器件和可穿戴設備。

液態矽橡膠是另一個最佳的例子,長期以來,這種材料令軟體機器人研究界興奮不已。2016年,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利用這種材料研發出史上首款軟體自主機器人「Octobot」。在章魚的啟發下,科學家研製出這種可伸縮的機器人,它們能扭曲著繞過障礙物,而《終結者》或《星球大戰》電影中那些僵硬的金屬機器人是無法這樣做的。

該項目的研究者、哈佛大學科學家麥可·韋納對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記者說:「這類機器人的一個非常有趣的潛在用途是執行搜救等高危任務。」

令人驚訝的是,「Octobot」機器人的製作成本比一杯拿鐵咖啡的成本還低。而且,只需要花5美分就能為其裝滿燃料。可以想像,未來將有成百上千個廉價的軟體機器人被派往現場調查,它們將越過障礙物,在狹小的空間裡穿行以協助救援。

前景廣闊

生物醫學工程師吉婭達·傑爾博尼在2018年技術、娛樂與設計大會上發表演講稱:「研發軟體機器人的主要目標不是製造超精密機器,因為我們已經擁有它們了,而是讓機器人能夠面對現實世界中意想不到的情況。」

舉例來說,NASA的科學家正在研發機器人,他們希望這些機器人不僅能在火星等一些遙遠的天體上移動,還能形成臨時掩體並執行各種任務。

傑爾博尼還談到利用軟體機器人技術來研發手術器械(尤其是內窺鏡),這樣它們就能比傳統器械更輕鬆地在人體結構周圍穿行。

同樣,碳基鈦聚合物可與合成聚合物結合,用於製造超薄人造肌肉。這項技術在韓國科學技術院製作的飛舞的蝴蝶、飄動的葉子、綻放的花朵等藝術複製品中得到了展示。

不過,軟體機器人並非沒有缺陷。具體而言,科學家們發現,液體致動器——即賦予機器人「生命」的設備——啟動緩慢的原因是,它需要大量的液體來驅動,抑或其內部的各種結構(例如管道和閥門)致使液體流動速度放慢。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根據彈出式兒童玩具的物理原理開發一種解決方法。他們注意到,按壓這種玩具能夠釋放大量能量,因而開始設計一種帶有兩個彈出蓋(一個嵌在另一個裡面)的致動器。當外層蓋膨脹時,內層蓋的壓力就會增大。當按壓致動器時,釋放的能量就可以推動裝置前進。

軟體機器人未來無疑將在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人類的想像力有多廣,它們的可能性就有多大。

來源:參考消息網

【來源:參考消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Rollbot」軟體機器人無需動力就能改變形狀
    據外媒報導,來自哈佛大學約翰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 (SEAS)和加州理工學院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的軟體機器人。這種軟體機器人可以響應外部刺激而移動和改變形狀,為未來的無繫繩軟體機器人鋪平了道路。該團隊轉向摺紙,使用連續摺疊創建多功能軟體機器人。
  • 清華31歲女科學家革新軟體機器人,曾研發人工神經智能假肢
    圖 | 左七為趙慧嬋她的獲獎理由是,針對軟體機器人的大形變傳感難題,提出了基於光信號的傳感方案,為軟體智能假肢嵌入多模態傳感功能,實現了智能手對人手觸覺功能的仿生。相關研究論文以《基於高度可拉伸光導傳感器的軟體智能假肢》為題,發表於 Science Robotics 創刊號,並成為該創刊號收錄的四篇研究型文章之一。
  • 可編程的磁驅動軟體機器人來了!Science 子刊:背後原理 19 世紀末...
    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院長王煜曾在 2018 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表示,從最基本的角度來看,軟體機器人主要存在三大問題——如何定義軟體機器人系統、如何設計/控制軟體機器人系統、製造軟體機器人系統的材料問題。對於第二大問題,王煜教授認為:我們不可能用鉸鏈和傳感來解決如何從軟體機器人當中產生運動,以及更複雜地怎麼控制運動。
  • 可以抓取物體並輕鬆移動的軟體機器人你見過沒?
    軟體機器人領域的研究人員希望帶來新一代的機器,這些機器對人類而言更加安全,他們希望通過柔軟的充氣組件來實現這一目標。史丹福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的科學家提出了一種特別有趣的解決方案,展示了一種可充氣機器人,該機器人可以改變形狀,抓住物體並在不受限制的方向上移動。
  • 行業周觀察|顛覆百年傳統的軟體機器人
    和大多數機器人總是一副鋼筋鐵骨的樣子不同,眼前的機器人外形奇特,四根獨立的橡膠指狀物在抓取物品時很像一隻章魚捕食的姿態。「這是軟體機器人,軟機器手可以像人類的手一樣觸碰這些食物,不會破壞形狀也不會影響口感。」 SRT(北京軟體機器人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高少龍對《創造一下》表示。
  • 北京軟體機器人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打開APP 北京軟體機器人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北京軟體機器人 發表於 2020-12-22 11:15:41   12月22日,北京軟體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SRT)宣布完成由創新工場與愉悅資本共同領投的近億元B輪融資。
  • 神奇的軟體康復機械手套——採用ACEO® 有機矽3D列印的軟體機器人
    打開APP 神奇的軟體康復機械手套——採用ACEO® 有機矽3D列印的軟體機器人 瓦克化學中國 發表於 2020-05-15 16:13:23
  • 地下生命探測先鋒,仿蚯蚓軟體機器人中國造
    導語:我們永遠也無法忘記這個時刻: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芮氏8級特大地震,近7萬人遇難,37萬人受傷,17923人失蹤,多麼讓人傷痛的數字啊,如果當年有大量的仿蚯蚓軟體機器人,用於地下生命探測,這個數字一定會少許多許多。
  • 北航《科學·機器人學》評述:張拉整體結構超材料軟體機器人
    論文對張拉整體結構超材料軟體機器人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評述。機械學院文力教授為本文第一兼通訊作者,丁希侖教授與卓越百人博士後潘飛為本文的共同作者。由於張拉整體結構具有剛柔並濟、高機動性、高魯棒性等優勢,在機器人領域極具應用前景。軟體機器人,作為一種模仿生物並能與人安全交互的新型機器人,是近年來機器人學、力學、材料學等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然而要想實現能媲美生物體運動靈活準確、承受外載高效、適應環境迅速等複雜特性和功能,軟體機器人在材料和結構設計方面還面臨很大挑戰。由剛、柔結構共同組成的張拉整體結構就是一個新的突破點。
  • SRT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實現中國軟體機器人技術從空白到全球領先
    拓荒新技術,推動建立行業標準  北京軟體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SRT)成立於2016年3月,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美國東北大學的研發和運營團隊為核心組建的創新型科技公司。公司擁有軟體機器人全套研發、實驗、製造和測試設備及相關工藝規範,為全球領先的掌握軟體機器人全流程設計、製造以及相關控制技術的公司,公司產品在異形、易損物品分揀和包裝領域填補市場空白。
  • 哈佛研發微型軟體蜘蛛機器人 不到一英寸長能應用於外科手術
    哈佛研發微型軟體蜘蛛機器人 不到一英寸長能應用於外科手術  Winnie Lee • 2018-08-13 22:48:33 來源:前瞻網 E2189G0
  • 美媒:美軍給機器人加「肌肉」
    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導 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2020年12月31日發表了題為《雖稱不上「終結者」但也「肌肉發達」的機器人,將為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服務》的報導稱,美國麻薩諸塞州德文斯堡的工程師們展示了他們的足式步兵班組支援系統。此類足式機器人很可能入選一些項目,這些項目旨在給機器人增加肌肉,幫助它們在崎嶇地形上增加穩定性和機動性。
  • 科研人員研製出由磁場和光碟機動的軟體機器人,未來可應用多個領域
    (來源:Science Robotics)研究人員表示,這類仿生軟體機器人很可能會被用作生產燃料和藥物、海洋環境清理或變革性醫療的「智能」微觀系統中。簡單點,再簡單點一般來說,傳統的機器人都屬於重型機械,它們配有大量的硬體和電子設備,且無法與包括人類在內的軟體組織結構安全地交互。而此次的軟體機器人,大小只有幾釐米長,內嵌有鎳制骨架使其能夠響應外部磁場。
  • 專為「神盾局」打造的軟體機器人:通用電氣出品,能挖隧道,可軍用
    實際上,打造這款機器人的靈感最初來源於 GE Research 項目負責人、力學與設計小組機械工程師 Deepak Trivedi 博士在他碩士和博士階段的機械工程項目研究。2010 年,Deepak Trivedi 在獲得賓州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和計算科學博士學位後加入 GE Research,他的研究方向為設計具有受生物(章魚、象鼻等)啟發的軟體機器人。
  • 研究人員開發由光和磁場激活的軟體水生機器人 可快速行走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軟體機器人,它可以在光和磁場的激活下,以與人類大致相同的速度行走。該機器人可以擠進狹小的空間,並根據需求拿起、搬動和釋放物體。該機器人像一隻章魚,寬約1釐米(0.4英寸)。
  • 融合摺紙和軟體技術,模塊化設計的微型昆蟲機器人讓人眼前一亮!
    近日,來自土耳其的畢爾肯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一款可以模塊化組裝的微型機器人,稱之為SMoLBot。SMoLBot機器人基於傳統機器人的驅動技術,結合最近興起的摺紙和軟體機器人技術,結構精巧,採用了模塊化的設計,大大提升了微型機器人的性能和表現,為微型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 【科學家在人體內發現未知新器官】美媒稱,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新器官...
    文 / TIER2020-10-23 08:03:36來源:FX168 【科學家在人體內發現未知新器官】美媒稱,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新器官:藏在喉嚨深處上部的唾液腺。這一發現對於癌症的治療非常重要。
  • 美媒:英國科學家發現11個新帝企鵝族群
    參考消息網8月6日報導 美媒稱,英國科學家說,根據從太空觀測到的鳥類糞便證據,南極洲帝企鵝群的數量超過了此前的估計。據美聯社柏林8月5日報導,英國南極考察處的科學家當地時間周三發表論文,稱這個最南端的大陸上分布著61個帝企鵝群,比以前確認的數字多11個。
  • 史丹福大學研發新型軟體機器人:像大白一樣柔軟安全 又如變形金剛...
    史丹福大學研發新型軟體機器人:像大白一樣柔軟安全 又如變形金剛般多變  Emma Chou • 2020-03-20 10
  • 受玩具啟發打造的致動器或讓軟體機器人具備跳躍能力
    近日,它給了科研人員靈感,借其打造出一種能有朝一日讓軟體機器人跨越崎嶇地形的致動器。 據了解,這個由哈佛大學開發的致動器由兩個上下顛倒的碗狀聚合物軟帽組成。其中,大一點的在上面,小一點的在裡面,在這兩個軟帽之間則有一個小小的氣隙。當不需要的時候,致動器只是平躺在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