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門線上,你值完12小時夜班後泛紅的眼睛,真美!

2020-12-14 瀟湘晨報

「目前進入秋冬季,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全球頻發,旅客來源地構成複雜,口岸疫情排查難度增大,大家要繼續打起十二分精神。加油!」早晨8點,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雲機場海關旅檢二處的胡銀寬剛值完12小時夜班,雙眼累得泛紅的他利用早上班前會的時間,又向接班同事重申了一遍海關衛生檢疫流程。

作為全國33名「最美公務員」受表彰者中唯一的一名「90後」,在獲得殊榮的激動之餘,胡銀寬更多感受到肩頭沉甸甸的責任。「黨和國家給了我至高榮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任重道遠,守好國門是海關人的職責,保護人民群眾健康安全、國門防線堅固是我的使命!」

心繫群眾就有毫不畏懼的抗疫決心

胡銀寬一家三代從軍,父親總說「90後的孩子是嬌娃娃」。胡銀寬一直想證明給父親看,保家衛國、不怕苦不怕累也是他血液裡流淌的忠誠。

胡銀寬駐守的「戰場」是廣州白雲機場空港口岸。作為華南地區「外防輸入」的主陣地,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面對迅猛增長的進出境人員與未知的病毒危險,年輕的胡銀寬毅然退掉回家過年的機票,加入第一梯隊衝在了最前列。

深夜是入境航班的高峰期,時有超過600名旅客同時通關,口岸檢疫壓力非常大。胡銀寬和同事們不僅要快速驗核健康申明卡,完成流行病學調查、醫學排查,實施鼻咽拭子樣本採集及轉運疑似病例,還要盡力安撫旅客的情緒,維持現場可控有序。機場人員密集,面對面流調、複測體溫、採集樣本的近距離接觸,可以說跟病毒等各種不確定因素之間就隔著一個口罩、一層面屏。

「去過哪裡?接觸過什麼人?」「有沒有咳嗽、流鼻涕和發燒?」同樣的問題,胡銀寬每天要問近百人,他的嗓子總是沙啞。在穿防護服上崗前,胡銀寬一般會吃兩塊糖,喝一小口水,這樣做是因為有時連續穿著防護服工作11到12個小時甚至更長,期間不吃不喝不上廁所,身體的負荷達到極限,這樣能最大保持體力。他說這是他經過很多次「磨鍊」才總結的「經驗」。

胡銀寬對入境旅客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隨著「五個一」常態化疫情防控機制落地,口岸高強度防疫工作進入「持久戰」狀態,日夜連軸的工作運轉,讓才29歲的他身體亮起了「紅燈」,胃痛、暈眩交替出現。但他仍堅守在崗位上,衝鋒在最危險的流調、採樣崗位上。他說,人的一生很難遇到重大考驗,疫情就是一場大考,作為一名海關人,緊急情況衝上去,心裡想著護住身後的一座城一個國、千千萬萬的百姓平安,就會對任何困難毫不畏懼。

不斷探索就能找到科學抗疫的正確方法

「寬哥基本上不回宿舍住,航站樓裡有臨時備勤房,他是裡面的長期住戶!」跟胡銀寬並肩奮戰的廣州海關技術改革小組段澤華對於這段「科技戰疫」攻堅戰的經歷十分感慨。

「科學防控需要嚴密的措施,也需要優化通關速度,既能實現管得住,還能通得快,疫情風險就能再小一點。」胡銀寬加入了廣州海關技術改革小組,在空港口岸實施「分區管控、分級管理、分類處置」衛生檢疫監管模式,怎麼具體落實到海關監管區的每一個區域,現場查驗通道、流調區、採樣室、辦公區、旅檢通道現場、先期機檢區域怎麼分區管理才合理,標籤要怎麼貼才醒目,每個區域需要多少數量的標識......胡銀寬總是在當班完成工作後,主動跑到現場摸查,然後回到辦公室加班趕製需求方案和區域標識計劃。

為徹底解決入境旅客現場紙本填報資料多、錄入麻煩、聯防聯控數據不能共享的問題,胡銀寬積極參與「廣州海關疫情防控作業信息化管理系統」研發工作。他24小時駐守在航站樓,有航班的時候忙著採集數據,沒航班的時候就爭分奪秒地調試系統,跟著測試系統工程師討論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各種信息採集、特殊信息錄入、採樣信息匹配等問題。穿上防護服,很難蹲下去調試設備,而年輕的他總是整個人趴在地上匍匐著檢查線路、排查接口,有時候趴久了全身僵硬渾身痛,但是他總說自己年輕應該多幹點。

在胡銀寬和他的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廣州海關空港口岸「分區分級分類」衛生檢疫監管新模式為全國口岸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學參考;「廣州海關疫情防控作業信息化管理系統」僅用21天就正式運行上線,不僅實現入境旅客「一碼通關」,壓縮入境旅客通關時間近1/3,同步推動聯防聯控部門衛生檢疫全鏈條數據共享、全程閉環信息化管理。

胡銀寬總是儘可能地抓緊時間多學習,他說「我深深覺得要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就要有『工匠精神』,努力成為本職工作領域的行家裡手,擁有敢於創新善於創新的能力」。

勇於擔當作為就是抗疫勝利的有效保障

「我記得第一次帶隊上崗的那晚,本來銀寬下班可以回去休息,但是他不放心,主動留下來幫忙,不厭其煩地教我,真是太『暖』了!」科裡的「95後」莫寒說。胡銀寬所在的旅檢二處衛生檢疫科是一個很「年輕」的科室,科裡面的骨幹都是「90」後。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年輕同志心裡難免有些慌張害怕。那段時間胡銀寬總是主動留下來幫助以前較少獨自帶隊的年輕同事。他大部分時間住在航站樓裡,工作有疑難缺人手,一個呼叫他「隨叫隨到」。他說現在是抗疫的特殊時期,自己沒有成家沒有負擔,下班回宿舍的路途時間不如留下來多做一件事,幫幫身邊的同事。「我們每個人堅守自己的崗位,再多做一點,就更能減少疫情傳播的機會,把風險攔在口岸,給人民保住平安。」胡銀寬說。

一次,在對入境旅客健康申報卡進行初篩時,其中一名旅客的申報內容引起了胡銀寬的注意,資料顯示該旅客稱曾接觸過一名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員。通過仔細詢問,他獲知這名有呼吸道症狀人員可能也在這趟航班上,但當時整個航班沒人反映自己有類似情況。胡銀寬意識到可能有人存在瞞報行為,他一邊冷靜思考一邊拿起對講機呼叫攔截。當找到這名有症狀的旅客後,胡銀寬隨即進一步詳細詢問。該旅客剛開始一再強調自己是如實填寫,但經過多輪耐心的教育警示、詢問引導後,最終承認了自己曾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並服用退燒藥物的事實。經採樣送實驗室化驗,這名旅客被證實確為新冠肺炎核酸陽性。

胡銀寬將發熱旅客帶至負壓排查室並進行交接

隨著境外疫情日益嚴峻,很多在國外工作、學習的人員搭乘十幾個乃至幾十個小時的航班回國。在經海關衛生檢疫後被判斷需要轉院時,旅客多數會表現出脆弱和恐慌,有的甚至會極度抗拒。胡銀寬會一直陪著他們耐心解釋衛生檢疫要求,感同身受地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安慰他們。他還會在航班到達前提前翻看旅客信息,細心地聯繫南航地勤,「您好,這裡是海關,待會抵達的飛機會有一些兒童和老人,麻煩提供一些礦泉水和餅乾過來,謝謝」。勞累又緊張的旅客們給他點讚,對他說,海關人讓遊子的旅途有了回家的「溫暖」。

集體力量就是最強大的抗疫力量

此前胡銀寬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時說:「我是一名很普通的公務員,身上並沒什麼特別的地方。」樸實踏實的胡銀寬,始終覺得自己只是千千萬萬海關抗疫人中的平凡一員,榮譽不僅僅屬於他,更屬於集體。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海關總署的領導下,廣州海關成立前線指揮部和36個戰時黨支部,725名幹部主動請纓奔赴口岸一線;35個進口疫情防控物資快速通關專用窗口及綠色通道,海關黨員24小時電話服務。現在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胡銀寬和他的戰友們仍然戰鬥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同時還要嚴防秋冬季疫情疊加的風險。如何應對不斷變化的疫情,確保國門安全和百姓平安,胡銀寬和他的同事們同心協力,不斷思考優化口岸疫情防控流程。他們每天班前對當天的航班情況進行全面梳理,依託「大數據」集中研判可能存在的入境風險隱患。針對秋冬季旅客增長和發熱咳嗽人員增多的情況,研究推出「固定基本盤+統籌機動盤」的輪班模式,根據航班密集程度調配人力;對超過400人的入境「大航班」進行科學分流,確保每位旅客都能經過最精密的篩查;投入應用行李光波消毒機對入境旅客行李進行全面消毒,協調機場口岸相關部門對航站樓內的公共空間行進高頻次消殺。就在立冬的那一天,胡銀寬所帶的班組從入境航班中查獲了一例罕見的輸入性瘧疾病例——卵形瘧原蟲瘧疾,這是今年以來廣州白雲機場口岸首次截獲此類輸入性病例。

胡銀寬說,我們雖然都是肉眼凡胎,但是長期的鍛鍊和集體的智慧,就能幫我們練就發現風險的「火眼金睛」,鍛造出堅不可摧的國門長城。

空港航站樓裡的日子,無論颳風下雨、寒來暑往,熙熙攘攘的人潮總有國門衛士的守護,胡銀寬就是這些國門衛士中的一員。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胡銀寬所在的廣州白雲機場海關已檢疫監管入境旅客近200萬人次,檢出新冠肺炎陽性病例數在全國口岸名列前茅。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廣東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深圳灣邊檢站女警:穿上警服再套上防護服堅守國門「疫」線
    原標題:穿上警服再套上防護服堅守國門「疫」線深圳灣邊檢站女警從容查驗入境旅客深圳特區報2020年3月31日訊 3月29日零點,結束晚班勤務的深圳灣邊檢站民警匡雲鶴和她的同事們熟練地脫下防護服,走出旅檢大廳,陰沉的夜幕讓偌大的北廣場更顯空寂。
  • 護士上夜班都弄啥?來,我對你說
    作者:王秀麗、張豔很多人好奇護士上夜班能幹什麼呢?不就是打針輸液啊?晚上液體輸完了不都是歇著啊!好吧!作為一個從業十餘年,輾轉內外兒婦等科室護理崗位的老江湖,那就由我帶大家走進護士的夜班——夜班前:每次值夜班,心裡都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各科室護士心裡都緊繃著一根弦:婦產科護士最怕產婦大出血,兒科護士最怕患兒抽搐和窒息,急診科護士見慣了各種危急重症,相對老道沉著,但最怕醉漢流氓尋釁滋事。
  • 像素殭屍射擊遊戲 《值夜班》驚悚降臨
    像素殭屍射擊遊戲 《值夜班》驚悚降臨 來源:www.18183.com 作者:天外飛石 時間:2017-06-09 分享到:
  • 工廠普遍都有夜班,常上夜班的你注意做好2點防護
    讓小李更沒想到的是,進了工廠才知道,他們是要常上夜班的,雖然每個員工上夜班會有100元補貼。小李不明白,不是都說上夜班傷身嗎?為什麼很多工廠都有夜班呢?那麼接下來,我們逐一分析下。一、為什麼工廠大多都安排夜班?
  • 經常上夜班,身體或早或晚會出現問題,熬夜後怎樣補回來?
    還有一些人因為工作的緣故,作息與正常人完全相反,白天休息,晚上上班,特別是工廠的兩班倒,還有護士、以及其他的一些需要24小時工作,這類人群的身體會處於一個亞健康的狀態。經常上夜班的危害有多大?上夜班,偶爾上一兩次,對身體的影響不大,白天多睡一會,就可以補回來,而那些長期上半夜,如半個月或者是一個月,這個時間就算長了,長時間上夜班,會使得身體受損。長時間上夜班的人,脾氣不太好,起床氣也很重,因為長時間的睡眠不規律,會影響到神經運作,進而會使得情緒出現問題,比較暴躁,負面的情緒就會增多。
  • 夜班護士白天要來科裡開會,不來按曠工罰500元,合理嗎?
    大家看,上述話題中的護士,就是這樣的情景,該護士所在的科室排的夜班是兩個連夜班,如此頻繁的夜班,連軸轉不說,留給夜班護士寶貴的休息時間,就只有區區不到12小時的時間,因為下夜班護士還要交接班,還要被這樣那樣的事務拖班,說是早晨八點下班,可哪一個夜班護士能早八點準時下班?
  • 關於上夜班的心情說說 一句話表達上夜班的苦與樂
    關於上夜班的心情說說 一句話表達上夜班的苦與樂時間:2018-11-20 16:08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上夜班的心情說說 一句話表達上夜班的苦與樂 上夜班好辛苦,讓人忍不住想要發條說說或者是朋友圈吐槽一番!
  • 這個護士竟然主動上夜班?他說有七大好處!
    可A姐這才上了兩天的白班,就不想上這種班了,白班上午下午都要上班,中午休息兩個多小時,醫院沒有餐廳,中午還得回家吃飯,這白班看似不用上夜班了,卻要A姐來來回回的一天在路上跑4趟,每趟30分鐘,這一天下來,僅是在路上,就要消耗掉2個多小時的時間,加上白天只顧上班了,晚上才能回去,A姐洗衣服等做家務,就得忙到半夜。
  • 女醫生堅持用音樂治癒患者 值完班在候診大廳義務彈琴
    女醫生堅持用音樂治癒患者 值完班在候診大廳義務彈琴 2017-05-01 16:18: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5月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
  • 上夜班提升「精氣神」 列車檢修員練成「飛鏢冠軍」
    本報記者 徐蘊海 見習記者 韓麗媛採訪對象:何斌傑(蘇州軌道交通檢修四車間電客車檢修員)每天晚上11時後,運行一天的地鐵陸續回到停車庫,何斌傑的工作才真正開始。工作7年,作為電客車檢修員的何斌傑早已習慣了夜班生活。當4號線的17輛電客車回到松陵車輛段後,何斌傑和他的同事需要在次日早上5時發車前完成所有車輛的檢修工作。何斌傑說:「電客車除了電路以外,包括轉向架、車下箱體等都需要逐一檢查,一些易損的部件檢查時更要格外仔細。」
  • 又一位網際網路人出事,才47歲——下夜班,千萬別健身!
    12月19日,熱搜榜上傳來一個痛心的消息:上海商湯科技一名47歲員工,在鍛鍊過程中,意外猝死在公司健身房外。據其同事介紹,該人18:30左右由正門進入公司的健身房,中途離開健身房約半個小時,20:30由南門走出健身房,後被發現於門外沙發椅上。身體僵直,手臂蜷曲。在撥打了救護電話後,當120人員到場查看後宣布其已離世。警方對外稱,經調查已排除他殺,該員工是猝死。
  • 看完《全職高手》大結局後,縱觀全集,你會發現毫無感情線!
    看完《全職高手》大結局後,縱觀全集,你會發現毫無感情線!《全職高手》是一部青春熱血的電競劇,該劇早已經有了動漫版,而如今真人版的《全職高手》也是保留了許多原著小說裡面經典的場景,而且還啟用了葉修大神的原聲。
  • 「上夜班」是常態?為何中國工廠一直存在「三班倒」?原因太現實
    對於工廠員工而言,不僅每天上12個小時,月休2天或是不休息是常態,連「三班倒」制度下的夜班模式也早已習慣。眾所周知,一般像醫院這樣的特殊行業,確實需要安排「三班倒」制度來保證24小時均有人員值班。2.配合生產機器工作除了突發訂單之外,配合工廠內機器的工作也是員工上夜班的主要原因之一。
  • 護士夜班的白天不是已經休息了?也沒超過7h,還要安排補休?
    在我們鎮醫院,上完大夜班後是可以出夜補休,還能再享受每周法定雙休日。 每周少1天休息日,每月就少4天,每年就少40多天,太虧了。 點評 這是一個婦產科護士在進修期間,看到所在醫院的護士排班,所發出來的感慨。
  • 為什麼我們中國的工廠很多都會安排員工上夜班?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但是,在我們中國的話,如果不上夜班的話,員工的工資比現在拿到手的要少將近一半,沒法生活啊,所以,很多中國的工廠都會安排員工去上夜班的,這是為什麼呢? 比如冶煉業的熔爐是24小時不停的,這種大型高危設備必須連續生產而且有人值守。再比如保安兄弟們,晚上得上班防止一些求財心切不擇手段的人士。做這些職業的朋友一般都不得不上夜班。
  • 一中心女護士劉朵朵,你跪地救人的樣子真美!
    一中心女護士劉朵朵,你跪地救人的樣子真美!澎湃號·政務 8月8日中午,在河西區雙林道上發生暖心一幕
  • 建德馬嶺隧道四棵「不老松」24小時守護「奪命坡」
    2020年底寒潮來的前夜,75歲的姚臺志和53歲的任仕忠值通宵夜班,早上是59歲的任承龍和曹世強接著白班。他們的夜班是要凌晨2點鐘出去在路面上撒鹽的,從馬嶺隧道口一直到附近的三座橋都撒完,起碼有1.5公裡長。自發自願而來的他們,年齡總和246歲,黨齡總和140年,四個人分兩班,24小時守護著這個隧道口。
  • 記者體驗 從濟南到威海夜班綠皮車8小時之旅
    編者按:  12月28日,青榮城際鐵路即將通車,濟南到威海的時間將由原來的8小時縮短為4小時20分,原來的K字頭綠皮車8個多小時的行程將成為很多乘客的回憶。12月12日,家在威海的大眾網記者再次踏上K8261次列車,最後感受這趟夜班綠皮車的「愛恨」之旅。
  • 詭異靈異故事——夜班
    我的朋友做的是西邊的下絲,夜班是從晚上7點到白天的7點,這個故事要從今年的清明節說起,那天他們和平常一樣上夜班,我朋友是騎電動車去廠裡,路途挺遠的要30分鐘,那天,晚上很黑,沒有星星,風還挺大,下著小雨。記得我朋友說,一開始上半夜的時候,都還很正常,在快要到12點的時候,他還去了趟廁所,因為他自己直到,過了 這個12點也就是真正到了清明節了。
  • 長期上夜班,算是熬夜嗎?聽聽醫生說熬夜的正確說法
    雖然每天就睡了5個小時左右,但是他睡眠質量挺不錯的,每天看著也不會無精打採,倒是精力旺盛得很,不過有時候也會聽他說脖子很疼,肩頸也是,夏天都不敢讓他吹空調了。我想知道這種經常上晚班但是有固定作息的,算不算熬夜呢?白天睡覺晚上上班,算熬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