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重拾藏在心底的那份純真,我仍堅信,那些美好依然存在著

2020-10-18 八幡說動漫

我始終相信,這世界上真的有龍貓存在,它們就在樹枝上坐著吹著它的笛子,成年人看不見,所有小孩子可以看見。

——宮崎駿

吉卜力工作室在2007年5月的官方日誌上鄭重否認謠言:「關於龍貓是死神和小梅的死亡的事實與環境,根本不存在於電影中。

曾經可以看見龍貓的小孩子長大了,成年以後的我們,失去了那雙清澈明亮的眼睛,所以我們所看到的東西也變得不一樣了,但能將一部治癒、溫馨的動畫看成恐怖小說,不得不說,成長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為裡面摻雜著太多的懷疑和猜疑了。

最近在閒時又回顧了一遍這部動畫以後,我又回想起了去年有人將「龍貓是死神」的謠言再次搬出來散播到網絡上的這件事情,所以我就打算將《龍貓》的觀後感和當年的謠言結合起來說道說道:

謠言之後的反思

如果沒有人撒播謠言的話,我可能永遠都不會將《龍貓》動畫和日本駭人聽聞的「狹山事件」聯繫到一起,當初我在看了網上的謠言以後,個人覺得這個謠言說的還是有那麼一丁點道理的,因為我當時在回顧了一遍《龍貓》後便發現,我的第一感覺竟然有點相信這個謠言了。

好在當時相比於散播謠言,站出來闢謠的人要更多一些,而且宮老也曾明確地表示過,自己對這個臆測感到十分的憤怒,因為他所創作的兒童故事已經被硬生生的說成了恐怖故事了,這哪能行呀,所以當年吉卜力才會在官方日誌上鄭重否認謠言,真是人言可畏呀。

但也難怪宮老會那麼憤怒,畢竟自己辛辛苦苦創作出來的兒童故事變成了子烏虛有的恐怖故事,換誰都會憤怒的吧,所以經過了這件事的反思以後,我不僅更加地清楚了「流言止於智者」這句話的含義,而且還意識到了成年人確實很喜歡把美好的東西複雜化,這或許就是成年人看不見的「妖怪」吧。

龍貓的原型是《熊貓家族》中的熊貓和《橡果與山貓》中的山貓,而不是死神

事實上,《龍貓》的原型本就和「死神」沒有半毛錢關係。

1986年,在《天空之城》動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後,宮老便向德間書店提交了他下一部電影的企劃——一個少女與怪物的故事。這個日後被稱作「龍貓」的大怪物,早在十年前,宮老還在A Production時就開始構思了。

因為當初在與高畑勳共同製作《熊貓家族》的時候,宮老就被這部動畫中單純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系所觸動了,所以他便下決心自己也要設計出一個如熊貓般憨態可掬、樂於助人的怪物形象。

然後我們再回顧一下宮老曾經在接受採訪時所說過的話:

宮澤賢治的童話故事裡面,我最喜歡《橡果與山貓》,巨大的山貓呆呆的站著遙視遠方,腳邊的小橡果嘎吱嘎吱作響的轉圈滾動著......是我心目中的山貓形象。

相比於網絡上那些以訛傳訛的謠言,宮老的這些往事難道不更加真實一些嗎?

宮老的動畫作品大多涉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還有和平主義及女權運動,而且取材也大多來源於童話故事和神話傳說,並沒有刻意地用動畫去影射一些社會的陰暗面。

所以我們應當重拾第一次看《龍貓》這部動畫時的初心,那個時候的我們才是最純真的。

為什麼小孩子能看見龍貓?

宮老之所以一直強調只有小孩子能看見龍貓,大概是因為他在感懷自己過去的經歷吧,或許正如勘太的婆婆所說的那樣:

我小時候也能看見,想不到你們兩個也能看見啊。

宮老在小時候應該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因為在日本文化中的妖怪文化是有著其獨特的文化發展軌跡和歷史作用的,日本民俗學的奠基者柳田國男認為,日本妖怪最大特徵就在於它具有兩面性,善惡可以互相轉換;比如怨魂,如好好供奉,也可以成為保護神。

所以日本人對妖怪的態度才會那麼地友好,看見妖怪也不會感到害怕,因為妖怪本就不是想看見就能看見的,而能與妖怪接觸那就更是一件值得令人羨慕的事情了,所以小梅的爸爸才會說:

其實爸爸跟姐姐也沒有說你是在騙人啊,小梅剛才一定是遇到森林的主人,這就表示小梅運氣很好,不過這種機會並不常有哦。

而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的話,我們小時候所看見的妖怪很可能只是我們在兒童時期逐漸適應一個人睡覺的過程中,為克服對黑夜的恐懼或者是因為害怕而產生的幻想而已,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只有小孩子才能看見妖怪的原因吧。

所以在動畫中,皋月和小梅才會在晚上明明親眼看見龍貓用自己的力量使橡果樹變成了參天大樹,而當第二天醒來時卻只看見發芽的橡子,然後便大喊:「像是在做夢,可又不是夢。」

重拾純真

曾在吉卜力工作室做了十幾年廣告文案的糸井重裡,回憶起自己與宮老關於《龍貓》的一段對話,他問宮老:「像《龍貓》裡面這樣的村落,現在大概早已不存在了吧。

沒想到宮老堅決地回答說:「雖然可能如此,但我仍堅信這樣的地方還存在著,如果不這樣堅信的話,我大概沒法做出這部電影吧。

看到這番話,我仿佛想起了動畫中的小梅也正是因為堅信龍貓還存在著,所以才能再次看見龍貓。

這大概就是宮老想用《龍貓》來告訴觀眾的事吧:即使是經歷過了很多事情,我們依然可以重拾藏在心底的那份純真,依然可以堅信,生命中的那些美好依然存在著。

那正被遺忘的,那未曾在意的,那本以為已經消失的東西,至今仍存在著,我堅信。

——宮崎駿


本文由八幡出品提供。

相關焦點

  • 只有內心單純的人,才可以看到龍貓的存在
    「那正被遺忘的,那未曾在意的,那本以為已經消失的東西,至今仍存在著,我堅信」——宮崎駿作為全日本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動畫電影導演,宮崎駿的電影卻從未登上過中國的大銀幕,而此次的寵信上映,毫無意外的掀起了一波回憶殺,《龍貓》是一部宮崎駿拍給孩子們的童話,更是一部拍給所有曾經是孩子們的成人們的寓言
  • 《龍貓》保持一顆純真的心,發現更多美好
    用一顆純真的心,發現美好「龍貓」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的。爸爸說:龍貓是森林之主,只有幸運的人才能看到。最開始發現龍貓的妹妹小梅是一個5歲左右的小孩,她似乎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無論是院子裡的小野花、水裡的小蝌蚪,還是掉在地上的橡果子,或是邊邊上的牆洞……對於小梅來說,都擁有非常吸引人的魔力。或許只有像小梅這樣心靈單純、對世界充滿好奇的人才能發現更多美好的東西吧。
  • 在看似幼稚的故事背後,卻洋溢著純真的力量!——《龍貓》
    年在日本公映,該影片講述的是由於母親生病,小月和小梅跟隨父親搬到鄉下居住,在那裡她們遇見了傳說中的大妖怪龍貓以及與龍貓之間發生的溫情故事。《龍貓》能戳中人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對孩子的世界的刻畫,影片中的美好場景不知道出現在多少人童年的夢裡。
  • 《龍貓》:你還記得自己童年時候的樣子嗎?純真的美好
    一路成長的我們,不知在何時,遺失了那些美好的歲月,腦海中剩下了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遺留在茫茫人海困頓的自己,累積了工作與生活的壓力,內心迷茫不知所措。不知道你是否有看過宮崎駿的《龍貓》,是否還記得《龍貓》裡的美好。
  • 吉卜力動漫系列解說之《龍貓》:致那份永遠存在心中的純真
    《龍貓》這部絕對可說是最經典的吉卜力電影,吉卜力動畫工作室的吉祥物就是龍貓。 這部電影1988年上映,早在我出生之前,至今即將33年了,依然能看到電視上還在重播,可見這部電影是多麼歷久不衰。搬來新家的小月和小梅,在家中及附近發現各種奇妙的東西,像小黑球模樣的灰塵精靈、後來又遇見森林的守護者—龍貓以及神奇的交通工具—龍貓巴士。 後來小梅得知媽媽的病情惡化,想把成熟的玉米帶給媽媽時、不小心迷路了,小月跑去找龍貓幫忙,龍貓召喚了龍貓巴士,在他的幫助下,小梅被迅速找到了,牠載著小月和小梅穿過鄉間,抵達七國山醫院探望媽媽,隨後隱形離去。 一家人在醫院團聚,媽媽病情好轉,不久就可以出院了。
  • 吉卜力動漫系列解說之《龍貓》:致那份永遠存在心中的純真
    《龍貓》這部絕對可說是最經典的吉卜力電影,吉卜力動畫工作室的吉祥物就是龍貓。 這部電影1988年上映,早在我出生之前,至今即將33年了,依然能看到電視上還在重播,可見這部電影是多麼歷久不衰。搬來新家的小月和小梅,在家中及附近發現各種奇妙的東西,像小黑球模樣的灰塵精靈、後來又遇見森林的守護者—龍貓以及神奇的交通工具—龍貓巴士。 後來小梅得知媽媽的病情惡化,想把成熟的玉米帶給媽媽時、不小心迷路了,小月跑去找龍貓幫忙,龍貓召喚了龍貓巴士,在他的幫助下,小梅被迅速找到了,牠載著小月和小梅穿過鄉間,抵達七國山醫院探望媽媽,隨後隱形離去。 一家人在醫院團聚,媽媽病情好轉,不久就可以出院了。
  • 「龍貓」人性的美好與純真
    大家好,我是二爺,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宮崎駿老爺子最滿意的作品之一「龍貓」。它是宮崎駿於1994年的作品,成為影史上的經典電影之一,不管是男女老少,相信都看過可愛的龍貓圖片。最近又看了一次完整的龍貓,因為我入門宮崎駿電影的第一部是「千與千尋」,那時候的我還小,根本看不太懂,只覺得很奇幻,在那一段時間都很少看宮崎駿電影。後來,開始接觸魔法公主、天空之城等一眾的動漫電影,一頭栽進宮崎駿的奇幻世界。說實在的,一開始對於龍貓這種偏兒童取向的提不起興趣。直到後面看的多了,看電影的口味也就慢慢改變了,這個時候才發現劇情單純、少動腦的電影才能打動我的內心。
  • 宮崎駿和他的龍貓來了!
    冬天好像是被宮崎駿藏在了故事的角落裡,像被厚重的雪掩埋的城市,白色的柔軟的雲下,音符順著脈搏流淌,把筆留給所有天真爛漫的想像……旋律輕鬆靈動,曲調簡單但直抵人心,透過跳躍的音符,瞬間把聽眾帶回那個鬱鬱蔥蔥的森林,龍貓和兩個小女孩坐在榕樹的樹頂,是童話裡面最美好的樣子。
  • 《龍貓》,純真的童年故事
    我發現:宮崎峻的天空,永遠是湛藍的;草原,永遠是一望無際的;主角,永遠是十六七歲的孩子;而這個孩子,永遠能找到一個沒有戰爭和汙染的童話世界。如果可以,這裡連勇氣都不會存在。龍貓 となりのトトロ這是一部給失去了童年的人緬懷一些消逝的記憶的童話。
  • 只要龍貓存在,這就夠了
    黑雲在天空,走在大榕樹下,想起大大的龍貓,那個看著憨憨胖胖的,毛絨絨的龍貓,笑起來亮閃閃的牙。軟軟的,跑起來很靈活的小龍貓,完全沒有抵抗力啊。幾乎看完了宮崎駿製作的動畫,《龍貓》是非常喜歡和感動。只要龍貓存在,這就夠了。
  • 《龍貓》:溫暖人心的美好
    一路成長的我們,不知在何時,遺失了那些美好的歲月,腦海中剩下了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遺留在茫茫人海困頓的自己,累積了工作與生活的壓力,內心迷茫不知所措。不知道你是否有看過宮崎駿的《龍貓》,是否還記得《龍貓》裡的美好。
  • 品味宮崎駿:《龍貓》,最美好的童年,最可愛的龍貓
    《龍貓》是宮崎駿的作品中,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從1988年《龍貓》上映至今已有32年的時間,但是我們平時依然可以在文具店禮品店看到龍貓形象的物品,足以看出《龍貓》產生的影響力是久遠的。作為宮崎駿童年類作品中最具代表的《龍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他們營造了美好的童年世界。
  • 回看《龍貓》發現「龍貓」的戲份是真的少
    01《龍貓》這部經典的宮崎駿動畫電影,已經陪伴了一代孩子的成長,小時候總覺得自己就是那個特殊的人,也可以看到身邊的「精怪」,也希望能邂逅一段自己的奇妙之旅,長大後雖然變得圓滑世故,但心中還是有一點小小的「童真」,我要告訴你,純真是一種財富,不管你多大了,請保持一顆「少女/少男心」。我們被《龍貓》吸引,一直都把龍貓當做主角,就連它坐的公交車都有解讀。
  • 《龍貓》:一部32年經久不衰的老片,直擊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我們每個人,都能在這部電影中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觸動心底最柔軟的地方,進而反思為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接下來,我將從草壁達郎夫婦身上,提煉有用的家庭教育理念,思考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父母。「龍貓」,在我們身邊,也在我們心底宮崎駿的這部電影,雖以「龍貓」命名,但是龍貓出場的次數卻屈指可數,不過每次出場,都讓人感受到溫暖治癒的力量。
  • 讓我們一起去見龍貓吧,據說只有純真的人可以看到
    龍貓:我是雨滴拿到橡子,小月和小梅趕緊種在院子裡,小梅天天盼著種子長成參天大樹。龍貓也帶著她倆在夜裡跳舞。早上醒來,種子真的發芽了,小月和小梅誰也說不上來昨夜於枝頭吹壎、在空中狂舞,是夢還是奇遇。貓巴士路過大人們,他們都看不見,只是感覺到路過身邊的一陣風,據說只有最純真的小孩才看得見。
  • ——《龍貓》
    本來一個並不複雜的問題,卻在如今變得有些許不同,當我們滿懷童真去看待世界的時候,卻被人語重心長的告知我們「圖樣,圖森破」,而當我們收拾好心情,理性的判斷時,卻又有人跳出來對我們說「何必如此,一點都沒有童心,不能發現生活最簡單的美好」……仿佛剎那間做什麼都無法能讓人滿意和認同,只有去和大家保持一致才不致於被周遭所嫌棄。
  • 重溫宮崎駿的《龍貓》-只有用一顆純真的心才能發現世間的美好
    《龍貓》是宮崎駿執導的一部動畫電影,雖然相隔的時間已經很久了,相信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一直沒有掉過。對於喜歡宮崎駿的人來說,一看到「龍貓」這兩個字,總讓人回想起那隻軟乎乎的大萌物。1988年《龍貓》在日本上映,風靡全國,因為《龍貓》所展現的童真主題給無數觀眾帶去了難忘的感動,「龍貓」甚至一躍成為影評人眼中宮崎駿筆下最成功的角色。傳說中,森林裡生活著一種神奇生物,它們與森林共同生長,偶爾出沒在森林路間,但是當它們站在人們身邊,平常的人卻無法感覺到它們的存在,只有擁有童真和內心純淨的孩子才能在森林中發現它們的蹤跡。
  • 《龍貓》是一部恐怖片嗎?有人看了會害怕,也許是忘了自己的美好
    時隔30年,宮崎駿動漫《龍貓》登陸中國院線。關於《龍貓》的主旨,有人認為它表達的是孩子眼中的純真與美好,有人卻覺得《龍貓》這部動漫中充滿了細思極恐的細節。但我卻覺得,《龍貓》是一部教人如何用美好、堅強面對不幸與恐懼的治癒系動漫。
  • 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隻龍貓
    「龍貓」就是其中之一,沒有什麼複雜的故事情節,講的就是三四歲的孩子,在面對未知事情的時候,總會幻想身邊有個神奇的精靈,來幫助自己實現心裡的願望和期待。「龍貓」,將每個孩子心底幻想的精靈現實化了,這隻善良的憨態可掬的大龍貓,我們哪個不曾在自己的孩童時代對它充滿嚮往。
  • 以《千與千尋》和《龍貓》為例,看宮崎駿對現實的另一種詮釋
    《龍貓》依然存在著宮崎駿的生活影子。宮崎駿的童年是在不幸中成長的,他親眼目睹了戰火不斷、流離失所、民不聊生,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明白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那些承載著單純和善良的純真記憶,是宮崎駿填補自己童年慘痛經歷的屏障,也是他對當時現實生活的另一種揭露,更是他對美好生活的炙熱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