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透析時喘氣難,上海95後男護士反覆用手幫其摳痰化險情

2020-12-22 澎湃新聞

表揚信 本文圖片 上海靜安微信公眾號一名上海「95後」男護士,在一名病人3個半小時的透析過程中反覆用手幫老人摳痰、擦嘴。這樣的暖心舉動讓周圍的病患頗為感動。近日,一封特殊的表揚信交到了靜安區閘北中心醫院血透室護士長的手中,被表揚的是血透室的1997年出生的男護士蔣義。

像是孫子照顧自己爺爺事情發生在12月11日上午,血透室裡推進來一位80多歲的老先生,被安排到了蔣義負責的床位上。一陣劇烈的咳嗽聲吵醒了鄰床的李阿姨和賈阿姨,只見新來的老先生煩躁不安,又喊又叫,時不時還要咳嗽幾聲。蔣義怕影響其他正在透析的病人,一直守在老人身邊安撫著。出於同病相憐,病友們都十分理解,誰也沒有抱怨。

過了一會,原本老先生劇烈的咳嗽聲變得有氣無力,張著嘴在大口大口喘氣。旁邊的李阿姨看見蔣義不停地拍著老人的背,但似乎沒有用,老人沒有什麼反應。

此時,賈阿姨看見令她瞠目的一幕,只見蔣義一隻手託著老人的下巴,另一隻手從老人的嘴裡摳出了一大塊痰。「我的媽呀,我一陣噁心,頭皮發麻……」賈阿姨內心一陣驚呼,而老先生卻長舒了一口氣,呼呼地睡著了。隨後,蔣義為老人擦乾淨嘴巴,輕輕地給他蓋上了被子。這一切都被兩位阿姨看在了眼裡。兩位阿姨介紹,在老人透析的三個半小時裡,反覆上演著令人瞠目的場景,而蔣義則不停地幫老人摳痰、擦嘴,輕拍老人的背部,像是在哄老人睡覺。如果不是防護服穿在蔣義身上,大家都會以為這是老人的孫子在照顧自己的爺爺。

事後,摳痰的故事在病房被傳開,病人和家屬們看見蔣義都紛紛豎起大拇指。蔣義則靦腆地笑著說:「其實沒什麼,這只是本能反應而已,如果我不快速地把痰給弄出來,那老人可能就會有生命危險。在我們血透室裡,換做我們其他護士看見了,大家也會這麼做的。」

有人問他,「你不怕髒嗎?」「當時只想搶救生命,根本沒有功夫感受噁心的感覺,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趕快排痰,我就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蔣義回答。

據了解,該老伯因尿毒症進入血透室,同時伴有肺部感染,神志也不清晰,像這樣的病人在透析過程中發生嗆痰的狀況時有發生。靜安區閘北中心醫院血透室副主任鄔碧波介紹:「我們護士都要密切觀察病人透析中的反應,一旦出現危急情況,就要當機立斷馬上介入,做一些有效的操作,根本來不及再準備相關的設備,只能用最小的損傷和危害最輕的方式第一時間快速救命,這已成為血透室醫護人員的共識。」

97年男護士蔣義生活照。「病人的肯定讓我有更強的動力」感動於蔣義的敬業精神和對病友的滿滿關愛,圍觀了全程的李阿姨和賈阿姨寫了表揚信送到護士長手中,對蔣義表示鼓勵和點讚,於是便有了開頭的那張手寫表揚信。

「真的很感動,我一定要表揚一下,像這樣的小青年太少了。家裡的小孩也不一定做到,一直反覆摳到我下(透析)機了,老爺子也要下機了。我沒話可說,只好給他點個大大的贊。」蔣義的細緻和耐心給李阿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賈阿姨也說:「當天看到蔣義為病人摳痰,看起來非常平靜,沒有表現出一絲不耐煩,就像是伺候爺爺,這年輕的小夥子太不得了。」

自己的工作受到病人肯定,蔣義感到欣慰:「平常工作中的小細節,病人看到後給予了肯定,讓我以後工作有了更強的動力。」

1997年出生的蔣義在生活中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有著運動方面的愛好,喜歡爬山、跑步和健身等。工作之後,他體會到了自己的成長,「自己更加嚴謹了,平時在生活中可能大大咧咧,不會在意很多細節的東西,但是上班的時候,要打起200%的注意力。」

蔣義生活照。從事護理工作最關鍵的是細心。蔣義說:「工作要仔細,做血透風險很高,一個不小心,會釀成大錯,所以一定要檢查一遍以後不放心,再檢查一遍。」在醫院的血透室,家屬不能入內陪伴,病人在治療和生活上的需求基本上都是護士完成的。除了摳痰以外,他們有時還會遇到為病人擦嘔吐物的情況。「病人突發嘔吐,護士往往會拿袋子去接,可有時情況緊急,來不及的時候,病人會吐到身上或地上,這時護士都會給病人仔細地擦乾淨。」他說,「尤其吐到導管附近的時候,為了避免感染,我們更是會一點點地擦仔細。」

作為男護士,蔣義感到自己體能比較強,有利於完成需要體力的工作。血透室的工作量很大,很多時候需要推著病床送病人、抱病人、搬東西、更換病床的床單被套等等,男生比較有力量,完成起來相應方便一些。

受到病人的肯定,看到病人順利完成治療,是蔣義在工作中感到最高興的時刻。他說:「以前有的病人很難進行穿刺,每當我穿刺成功會有成就感,覺得這麼難打的針自己都能打進去了。大多數病人在這裡連續治療了多年,每天看到他們順利完成治療,我都很開心。」

對於未來,蔣義懷有憧憬,希望病人能對醫務人員多一份理解,同時在血透室,希望通過醫務人員的努力,把早期的病人找出來、管起來,讓病人早發現、早治療,把透析病人的數量降下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平谷稻地村「95後」護士 主動請戰支援武漢仍在堅守
    第一次沒有經驗,進入病區後護目鏡起霧。給患者發口服藥時,看不清名單上的字,只能上下左右地找相對清晰的視角看,再一一詢問患者的名字來核對。崔俊為病人準備藥品。受訪者供圖崔俊和心外科一位很有資歷的護士搭班,從35床管到56床,負責的許多患者用上了無創呼吸機。
  • 七旬老爹4年如一日陪尿毒症妻子透析 總是隨身帶零食送護士:「奶奶...
    七旬老爹4年如一日陪尿毒症妻子透析總是隨身帶零食送護士:「奶奶怕疼,你們哄哄她」有人說愛情中最美好的不是瞬間的臉紅心跳,而是不離不棄風雨兼程的相伴。在瀏陽就有這樣一對老夫老妻上演著最美好的愛情故事:70歲的羅爺爺4年來風雨無阻,陪伴身患尿毒症的妻子做透析。他說「這輩子早已習慣每天守護在對方身邊。」12月6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聯繫上了羅爺爺,聽他講述浪漫故事。查出尿毒症,她擔心自己成為累贅「老伴是2016的時候查出了尿毒症,每周都需要到瀏陽市醫院透析三次。
  • 領隊「胡爸爸」給護士家長打電話:95後,跟我想得不一樣!
    他的忐忑是有原因的,一方面,他說自己跟年輕人有「代溝」,60後的理想與他們90後追求的完全不一樣;另一方面,社會上普遍認為90後,尤其是95後們生活條件優越,獨生子女居多,相對自我,缺乏社會責任感。  來到武漢後,他發現自己「衝擊很大」。「假如你還有一代不如一代的老思想,那是因為你根本不了解年輕人。他們一直在創造奇蹟和感動!」
  • 省醫院90後男護士項宏恩:最苦最難的時候已經熬過去了,期待早日凱旋
    龍頭新聞訊 在2月23日出徵的黑龍江省醫院支援孝感第二批醫療隊中,重症醫學科男護士項宏恩是一名90後,剛剛新婚不久,便隨戰友出徵湖北,妻子請戰到醫院的發熱門診工作。在重症病房裡,男護士在體力、精力上更佔優勢。項宏恩說,有一位42歲的男性重患同時伴有癱瘓,給男患者翻身、叩背、吸痰本身就是一個很耗費體力的活兒。「幫患者翻身需要幾個護士同時配合,每次完成翻身、吸痰等一系列工作,都會累得大汗淋漓,溼透衣背。」
  • 每頓飯後都會熱一盒牛奶,95後護士:「看見她就像看見了我外婆一樣」
    可就在老人準備出院的當天早上,她卻接到了陳奶奶因心臟疾患需要轉到另一家醫院繼續治療的消息。沒能接到老人出院,23日,「95後」護士李新宇滿是擔心和惦念。24歲的李新宇是武漢市第六醫院(江漢大學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士,93歲的陳奶奶是她在隔離病房時的管床病人,「她特別像我的外婆。」
  • 領隊「胡爸爸」給護士家長打電話:95後跟我想得不一樣!
    「我爸爸是老黨員,他說身為護士,這時候你就該上!」「當初徵求我意見時我很激動,一口答應,後來有點害怕了,不過話說出去了,我又挺要面子的,所以來了。現在一點都不害怕了!」答案是不唯一的,這群年輕人還沒孩子,家長也還不需要他們照顧,也沒有人講「國家有難,挺身而出」這樣的話,但胡偉國恰恰被這種真實不造作打動了。
  • 老伴500次透析,84歲奶奶吹500遍口琴相伴……
    每次透析時,她都會為老伴吹一首曲子。口琴聲不僅緩解了老伴的疼痛,也讓病房裡的氣氛變得輕鬆起來。為幫老伴緩解疼痛,84歲奶奶病房裡吹口琴10月30日吃完午飯,童隆堡和楊德友兩人從蘇州工業園區湖西一社區出發,乘坐公交108路前往離家10公裡的九龍醫院。下午1點整,童隆堡和楊德友準時出現在九龍醫院血液透析室門口。
  • 馳援武漢的徐州男護士變身「超能陸戰隊」,病友喊他們「大白」
    在咱們徐州支援武漢的應急醫療隊裡,就有好幾位男護士,他們在疫情一線傾情付出,默默守護病人,共築「抗疫」防線。2月4日,病房有位病人上了CRRT(腎臟替代治療),但由於醫院裡原有護士沒太有CRRT護理經驗,夜間護理缺人手。於是帶隊護士長臨時調整班次,安排江蘇志願隊的兩名女護士頂下班。讓女護士獨自去夜行肯定是不行的,王志棟就接下了」護花使者」的任務。先在凌晨3點左右,送朱美玲去接凌晨4點的班,之後再把下班的趙燕燕接回駐地酒店。
  • 「滷蛋頭」奔武漢,護士「男團」守上海 後面一樣,不要看哭
    「滷蛋頭」奔武漢,護士「男團」守上海 後面一樣,不要看哭  【新民晚報·新民網】昨天,華山醫院男護士剃成「滷蛋頭」赴武漢的視頻獲網友點讚~  而在公共衛生安全的前沿堡壘——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也有一群默默堅守崗位的護士「男團」。  他們全程參與確診患者的治療和護理,除了要有精湛的技術外,還要承擔各類重體力勞動。
  • 最美寧姐|周慧娟:做老人的守護天使
    一次下班後,周慧娟在單位附近發現一位精神恍惚的老人走在馬路上,不知道避讓來往的車輛。判斷這是一位失智老人後,周慧娟當即報了警,並守護在老人身邊,直到警察來後才放心離去。護理工作的精與細周慧娟在福利院裡負責老年三區,這裡共有60張床位,居住的多是各類型失智老人、多系統心身疾患老人,這對護士的日常工作有著更高的要求。
  • 援漢護士慶生:不能摘口罩,用手扇滅蠟燭
    援漢護士慶生:不能摘口罩,用手扇滅蠟燭 2月18日,湖北武漢。
  • 豬呼吸道疾病治療方案:豬咳喘反覆用什麼藥?豬咳嗽喘氣怎麼治?
    最近很多養殖戶在向我們諮詢,說他們家的豬呼吸道疾病,一旦發病就特別不好控制,那秋冬季節本身豬呼吸道疾病就非常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久治不愈的咳嗽喘氣呢?今天咱們就來分析一下它的最常見的4個原因,並大家提供一個完整的豬呼吸道疾病治療方案。
  • 防止護士離職,提高工資很重要!手術用血告急!護士瞞著患者……
    手術臨近卻尋不到「救命血」,看到焦急的患者家屬,51歲的護士白茹瞞著他們與丈夫直奔東升採血屋…… 2020年5月12日,昏迷在病床上的梁秀琴像往常一樣,在方大群眾醫院血液淨化中心透析室進行著血液透析治療。梁秀琴患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已經五年了。
  • 90後男護士甘當「心靈撫慰師」,「爹爹加油」寫在防護服上
    楚天都市報2月26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譙玲玲)奮戰在抗疫一線,武漢市第一醫院90後男護士陳耀中在為患者精心護理的同時,也特別注重撫慰新冠肺炎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心靈。為此,他還將「爹爹加油」等寫在防護服的前胸處,以方便讓每一位老年患者都能看見。
  • 摳門星座男?對別人摳,對自己摳,雙魚座的摳讓你無可奈何!
    最近一段時間不知道颳起了什麼風,好像群體流行摳門,沒有最摳,只有更摳。今天星川麻衣也來講一講,那些摳門的星座男,評價比較中性,沒有任何貶義,只是想把一些另類人生的傷疤剝開給朋友們看看,一起分享一下這些人的發家致富之路,不懂得摳門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找不到門路吧!
  • 川貝化的是哪種痰?4道川貝食療方調理寶寶秋咳
    川貝偏苦寒,有比較強的清肺、化開肺部痰積淤堵的作用。注意這裡說的清肺,除了採用偏寒的性味去清熱外,更多的是指通過滋養陰津,達到清除肺熱、肺火的功效。所以,如果寶寶痰溼比較重,川貝這類秋季滋潤的食物最好少吃。體質虛寒明顯的,也最好不要用川貝。對於用川貝治咳,常常存在一些誤區:如果寶寶一咳,就不加辨證地吃川貝、雪梨,很可能不僅咳嗽好不了,反而會更嚴重。
  • 一位護士被感染後
    短短十幾天,她由一名急診護士變成患者,再回歸醫護隊伍。再次穿起防護服時,郭琴的改變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6號病床 很難確定病毒是從什麼時刻找上郭琴的。1月12日下午,頭疼,發冷。她下了夜班,一量體溫,37.8攝氏度。
  • 90後男護士為ICU病人繪漫畫卡 暖心舉動引網友點讚
    90後男護士為ICU病人繪漫畫卡漫畫的形式,不僅能讓護士更準確高效地幫助患者,也讓ICU監護室中原本壓抑的空氣舒緩下來。  這組漫畫的創作者,今年20歲的姚天宇稱,用漫畫的方式,一方面能幫助病人清晰表達,一方面能緩解壓抑的氣氛。  近日,一組「90後男護士手繪需求漫畫卡」的圖片走紅網絡。在其中一張畫板上,由卡通形象生動演繹出喝水、吃飯、撓痒痒等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