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給6歲前的寶寶看「翻翻書」?除了好玩,這4個好處更實在

2020-12-12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從有了大寶之後,就開始研究閱讀的一些事情,我就是希望孩子以後能喜歡看書,讓他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相信有這樣想法的寶媽、寶爸應該不在少數吧!

不過對於低齡寶寶來說,書和玩具沒什麼兩樣,他們最看重的不是「這本書有什麼用?」而是「這本書好不好玩?」。

所以,在寶寶6歲之前,我家最多的書就是「翻翻書」

為什麼要給6歲前的寶寶看「翻翻書」?

好處一:遵循孩子發展規律,鍛鍊手腦

1.5-3歲孩子處於小肌肉敏感期,這裡的小肌肉主要指「手、腳部小肌肉群」,針對手部小肌肉群的特點包括:喜歡摳東西、撕紙、扔東西等「動手」的活動,這時候如果給寶寶一卷衛生紙,用不了2分鐘寶寶就能把紙抽乾淨、撕碎,玩得不亦樂乎。

不過,在這些看似搗亂、浪費的手部動作背後,孩子的手部肌肉得到了大量的鍛鍊手指會更靈活有力,今後做手工、學寫字時就能看出優勢了。

「翻翻書」上有洞洞、小翻頁和一些抽拉頁,孩子可以盡情的將撕紙、抽紙的精力釋放在翻翻書上,既不浪費又能鍛鍊手指小肌肉群。

1.5-4歲處於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孩子對一些細小、細微的事物特別感興趣,經常動手摳肚臍眼、摳地上的小石頭、觀察螞蟻、小蟲子……很多寶寶還會收藏各種小石子、小花瓣等小東西。

家長也別不理解,寶寶專心致志的觀察細微事物時,觀察力、專注力、思考力都在發展

「翻翻書」中有很多的小細節、小機關,正好迎合了寶寶這部分的需求,與其說寶寶在看書,不如說他在探索一個新的「寶藏」

好處二:激發好奇心,培養專注力

「翻翻書」中設置的小機關非常多,而且在設計上都特別巧妙,比如這個螃蟹殼上有一個洞洞,翻頁之前透過洞洞看就是一個完整的螃蟹,但是洞洞後面螃蟹殼的部分卻是火山爆發噴出的巖漿。

說實話,我這種想像力、好奇心都缺失的老母親完全被作者的腦洞驚訝到了!

孩子看到這種有趣的部分真的會仔仔細細的研究好久,非常的專注,潛移默化中就提升了專注力。

還有這個鯊魚嘴巴和海參的組合,別說孩子了,我都覺得有趣。

好處三:科普知識,提高認知能力

「翻翻書」通常都是有自己的主題的,比如我剛才舉例的是一套《探秘海洋》的翻翻書,全書都是海洋中的動物、植物、環境等內容

孩子看完之後就對海洋有了更多的認識,了解了海洋中珊瑚、鯨魚、鯊魚、海葵……了解各種海洋動物的基本特徵,形成了對海洋的基本認知

好處四:有趣好玩,培養閱讀興趣

一本好的「翻翻書」特別能投孩子所好,孩子覺得書好玩,自然沒事就喜歡翻一番看一看,很容易就養成了閱讀的興趣

我家大寶就是這樣,我每天陪著他翻書、給他講解書中的內容,6歲之前他都很少主動說要看電視或者玩手機,閒下來的時候就會拿著書要我給他讀,我有時候都懷疑「翻翻書」是不是有魔法!

相關焦點

  • 3 歲前必備的翻翻書,訓練寶寶認知能力,一本只要 7.9 元
    如果要問,怎樣讓 3 歲前的孩子愛上繪本?答案就兩個字——好玩!低齡寶寶是絕對的趣味至上主義者,天生只愛好玩的事兒!尤其是孩子剛牙牙學語時,繪本對於他們的意義就是玩具。-廣告-這套《小手翻翻認知書》是專為 1~3 歲寶寶設計的一套幼兒雙語學習啟蒙手掌翻翻書。
  • 為什麼我建議你給孩子看翻翻書?這3個好處,是別的繪本沒有的
    相信這已經是越來越多家長的共識了。但是現在可以給孩子看的書籍種類多,題材多。很多時候,家長都挑花了眼。但是選擇更多的都是傳統的紙質繪本。紙質繪本是主流。但是其實給孩子看的可不止是紙質繪本,其實還有一類非常適合孩子看的書籍,就是翻翻書。
  • 孩子喜歡立體翻翻書,這套你絕對不能錯過
    有研究表明,寶寶智力開發的關鍵期在4歲以前。所以,父母要儘量給予更多更有益的刺激,增加神經元的聯結。對幼兒來說,一切都是神秘的,新鮮的。因而,通過書本認識這個世界是有必要的。立體翻翻認知書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市面上,立體認知書很多。
  • 這些童書讓寶寶動手又動腦,世界讀書日不愁沒書看!
    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小步給各位家長推薦一些有益於寶寶智力發展的童書。讓寶寶動手又動腦,既能開心玩,又能開拓智力,為將來好好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要推薦的是《蘿拉陪我一起練》(全4冊),幼兒園需要掌握的6大能力(數數、形狀和顏色、詞彙、邏輯思考、比較、概念),這裡都有!
  • 德國大開本「全景翻翻書」,讓孩子在趣味中培養專注力和邏輯思維
    自從孩子出生之後,家長們就準備開始培養孩子認知能力、邏輯思維和科學啟蒙,畢竟,在當今社會科技的人才是中國的重中之重,如果你家的孩子從小具備這些能力,未來的路也會更好走。而關於培養孩子思維方式,「德國好奇心大揭秘」翻翻書是我從來不遺餘力地堅持。
  • 為什麼我從小就給孩子看漫畫書?這3個好處,讓你意想不到
    漫畫書帶來的這3個好處,讓你意想不到①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邏輯能力、讀圖能力關注兒童發育的家長應該都知道,0-6歲的孩子主要以具象思維為主。具象思維是什麼呢?通俗點說,我們成人獲取信息、儲存信息的方式是以文字為主;而孩子大腦發育完善前,獲取信息、儲存信息的方式卻是圖像。所以在孩子6歲前,都是用看繪本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
  • 孩子3-4歲看什麼科普書,這篇全告訴你
    其實這幾年陸續分享過很多科普書。大概兩歲之後,叮噹的好奇心開始爆發,對萬事萬物產生興趣,什麼月亮為什麼離地球那麼遠?恐龍為什麼會滅絕?白云為什麼會變成烏雲......老母親經常被問得瑟瑟發抖。還好有科普書這種神器。從最簡單的認知書,到大部頭DK,只要他感興趣的,我都會盡力從中找到合適地解答。
  • 為啥寶寶總愛「禍害」書?注意這幾點,讓寶寶更愛護書籍
    看到寶寶的行為,父母都很頭疼,給孩子買繪本是為了閱讀,不是為了讓孩子搞破壞的。要解決這孩子破壞性的行為,首先要先了解寶寶搞破壞的原因。這種強烈的探索欲望大致出現在寶寶4個月的時候,這個時候是孩子的口欲期,他們喜歡用自己的嘴巴去探索周圍的東西。凡是孩子可以拿到手的東西,拿到手上孩子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他們都會塞進嘴巴,嘗嘗什麼味道,啃一啃。不過這只是一段時間,過了兩歲之後,就會慢慢戒掉吃書、吃手的習慣。
  • 4張圖看懂寶寶眼中的世界,3歲前這樣選玩具,對眼睛有好處
    大約2個月的時候,寶寶開始能看到除黑、白色外的第一種顏色,紅色。3個月時,寶寶大約能看清1-2米處的物體, 遠處的世界仍然是朦朧一片。如果你拿一個色彩鮮豔的物體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並在他眼前緩慢移動,寶寶的視線和頭部會一起跟隨這個物體移動。4-7個月時,寶寶能看清更遠處的物體,色覺也在不斷發展,能夠分辨出更多種顏色,他的世界也漸漸從黑白變成了彩色。
  • 適合0~2歲寶寶閱讀的繪本,看這篇就夠了
    2個月左右,逐漸進入到彩色視覺期;到了6個月左右,寶寶才開始進入立體視覺期,開始接近成人的視覺能力,可以感知輪廓、體積、遠近等。我們選擇繪本時,要遵循寶寶的身體發展規律。黑白色彩卡、紙板書、觸摸書等,很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閱讀。
  • 動腦貼貼畫寶寶幼兒童貼紙書左右腦開發2-3-4-5-6歲益智早教玩具
    作者:寶寶知道 戴錦璐用戶評價:寶寶一歲半,很喜歡聽故事,本來想再買套硬紙板的翻翻書的,無意間發現這種貼紙書,感覺趣味性更強寶寶肯定會喜歡!收貨後比我想像的大,紙張很厚圖畫和字體清晰靚麗,看完會再來買!
  • 4歲之前,一定要看看這套書,是真正的有趣
    適合1-4歲孩子我把它送給好友的孩子,得到的反饋是,她家一歲半寶寶,能聽鼠小弟的故事聽的津津有味。每一個故事,寶寶都要求媽媽反覆講,每聽一遍,都會興奮地手舞足蹈,導致她跟我抱怨:「你是怎麼選出來這麼好玩的書啊,每天晚上都要講到我口乾舌燥!」哈哈,這麼好玩的書,可不是我選出來的,而是大浪淘沙,讀者們用時間挑選出來的。鼠小弟從1974年問世以來,一直深受讀者孩子們的喜愛。
  • 6歲前是開發左右腦的最佳時期,這5個方法能開發左右腦,建議一讀
    案例:前幾天我回家的時候,看見鄰居家的孩子,已經6歲了,又看見隔壁家的孩子,已經4歲了,兩個孩子都是男孩,但是兩個人的智商卻大有不同,你可能沒有想到,4歲的孩子居然比6歲的孩子聰明,同樣是一道數學題,4歲孩子比6歲的時間快5秒。
  • 高智商的孩子,6歲前一般有這4個「特徵」,看看你家娃佔幾個
    但其是寶寶的智商高低是可以從生活中的小細節看出來的。有專家曾說,如果孩子6歲前,有這4個「特徵」,其實就說明寶寶的智商很高,寶媽要做好引導。一:高智商的孩子,6歲前一般有這4個「特徵」1、愛問問題高智商的孩子善於發現問題,也對那些問題有強烈的好奇心,而對於自己不懂得問題,高智商的孩子簡直化身「十萬個為什麼」,不停在探索這些問題的答案。
  • 「書單」0-3歲男寶寶喜歡的繪本,動手機關超多,第8本愛了好幾年
    這兩天某當有活動,對半減,還蠻划算的,我還有額外滿減,需要的可以私信我獲取有朋友讓我推薦一些低幼寶寶的繪本,我就選了一些出來,都是我兒子看了以後喜歡反覆看的,而且現在大了也願意繼續看,因為能認識的更多了,能實現自主閱讀,沒事就自己翻翻看,還能給我講。
  • 0-3歲的寶寶益智玩具書,媽媽們追捧的爆款都有哪些?
    翻翻書書內設有小翻頁的書,就叫翻翻書。小翻頁的目的是擋住媽媽和寶寶互動的答案,給寶寶意想不到的驚喜,從而培養寶寶認知。一般而言,1歲以後寶寶開始發展手指精細動作時,就可以入低幼版的翻翻書了。比如莫裡斯·普萊格爾的《小貓頭鷹奧奇》,書裡面小狼的尾巴就還原了真實的觸覺:目前觸摸書中稱得上爆款的,就是《小貓頭鷹奧奇》所屬的系列,總共4冊,除了貓頭鷹之外,還有小兔比利、小水獺奧斯卡、小熊波比等:3.洞洞書一歲以後是寶寶的手指敏感期。
  • 種個草|這麼萌的一套書我竟然沒推過
    前些天讀者朋友妮妮媽投稿這篇「吳敏蘭書單」給我,看完真是有想來個二胎的衝動,這些書也太有趣了。2、廖書單書籍適合0-8歲,但沒有按照難易度分級,吳敏蘭將年齡段分為0-2歲,2-3歲,3-6歲,5-6歲。下面我們來重點了解下吳敏蘭的0-2歲書單。(沒有英語啟蒙的,其實3歲也可以看)小小孩看書的過程,就是玩書的過程。
  • 你家孩子6歲前如果有這4個特徵,太棒了,寶寶智商不會低
    事實上,孩子聰不聰明,在6歲之前是可以看到的。下面這4個特點,如果中了一個,那麼恭喜爸媽!如果寶寶在6歲前這上四種表現,說明他智商很高!那表示孩子的大腦每天都在高速運轉,孩子的思維更活躍。因此喜歡提問的孩子,他們的智商也相對較高。4、孩子做事比較專注兒童的專注能力可以從小處培養,也可以從大處看。
  • 這10本超好玩的繪本,讓寶貝輕鬆愛上英文
    有些家長買繪本總是看字多不多,畫面美不美,太簡單的就覺得不值,那其實真的要錯過很多經典了。3、Dear Zoo作者:Rod Campbell適合年齡:2-4歲推薦人:靈兒媽媽這本繪本真的是從靈兒4個月一直讀到了4歲的繪本,即便已經讀了無數次,可她如今還是會經常挑這本書,明明所有動物都很熟了,
  • 寶寶玩拼圖的6個好處在這裡
    還有的家長不以為然,拼圖有什麼好玩的?孩子玩這個也沒啥用呀,還不如多看幾本書呢。我聽了這些,真的挺無語,看書是很好,但拼圖的好處也有很多呀。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喜歡拼圖?玩拼圖到底有哪些好處?如何為孩子選擇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