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7個成語,人生7大智慧

2020-12-12 水木然

莊子,想像豐富,上窮碧落下黃泉,無所不至。

莊子,行為灑脫,言語流暢,逍遙至極,又浪漫至極。

後人評價《莊子》其書:

「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領悟莊子智慧的人,往往為之手舞足蹈,讚嘆不已,而又受用不盡!

01

白駒過隙

「白駒過隙」這個成語,出自《莊子·知北遊》。

意思是: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透過縫隙看到白馬飛馳而過,不過一瞬間罷了。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人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對待時間,往往強調「爭分奪秒」。

而莊子提示我們:一生恍如一瞬,拿短暫的生命換各樣的東西,值得麼?

生而為人,總要花些時間在無用的事情上,總要留點時間側耳聽風、抬頭看雲。

所謂「珍惜時間」,未必是「利用時間」,毋寧是「享用時間」。

你給時間以自由,時間才給你以意義。

02

不系之舟

「不系之舟」出自《莊子·列禦寇》。

意思是:逍遙自在的人生,如同隨水流浮泛的小舟,無拘無束。

莊子認為,真正的大德之人,順應環境與自然,通曉世事天理,不為結果所羈絆,盡人事而聽天命。

現代社會處處充滿競爭,充滿誘惑,很多人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患得患失,壓抑苦悶。

實際上,過多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來源。

既然人生短暫,載不動太多愁,何不看開看淡。

正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

03

巢林一枝——《莊子·逍遙遊》

「巢林一枝」出自《莊子·逍遙遊》。

意思是:小鳥在深林裡築巢,林子再大,也只是佔其中一枝。

人呢,有糧千擔,也是一日三餐。

人生在世知足常樂,不必活得太貪婪。

真正智慧的人,早就懂得給生命做「減法」。

減去多餘的社交圈子,減去不需要的物品,減去沒意義的雜念。

化繁為簡,生命才會舒心自在。

這正是,人間有味是清歡。

04

對牛彈琴

「對牛彈琴」出自《莊子·齊物論》。

意思是:對不懂音律的人談音樂、對不講道理的人講道理,白費勁。

如果對方聽得懂,根本不需要解釋,相視一笑,盡在不言中。

如果對方聽不懂,解釋再多,也是枉費口舌。

莊子說,夏蟲不可以語冰。誰跟夏天的昆蟲聊冬天的冰,那是他自己糊塗。

話和明白人說,理對明白人講。

05

不淫之度

「不淫之度」出自《莊子·達生》。

意思是:做事情有個恰如其分的度,舉止有度,進退有度,不要過度。

吉藏兇,兇藏吉,人生貴適宜。

為事業要努力,但不能無節制犧牲健康。

為感情,要真心付出,但不能丟掉自尊。

水滿則溢,物極必反,凡事超過一定的度,往往得不償失。

人生適度,方能坦然。

06

交淡若水

「交淡若水」出自《莊子·山木》。

意思是:君子之間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樣,不含雜質,雖平淡,卻親近。

真正的朋友與金錢無關,與身份地位無關,貴在真心。

自古多少文人墨客發出感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你有難,他不袖手旁觀;你有成,他不曲意逢迎。

最真的友情,只求一份真誠相待,一生真誠相守。

07

大人無己

「大人無己」出自《莊子·秋水》。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胸懷寬廣,不把自己看得太重。

有什麼因,就有什麼果,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稱。

你對眾人微笑,眾人就會對你微笑!

你對別人算計,別人也會對你堤防!

一個人的胸懷,先要裝得下他人,才能裝得下世界。

不為了自己那點得失而斤斤計較,人生得路才會越走越順暢。

相關焦點

  • 莊子的《逍遙遊》中,蘊藏著2個人生大智慧,悟透後豁然開朗
    今天跟各位來聊一聊莊子的《逍遙遊》,莊子是繼老子之後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後人也把莊子與老子共稱為老莊,他們所創作出來的學說,也被合稱為老莊學說,老莊學說給後人們帶來了十分深刻的影響。莊子的這一生創作了很多的作品,如《齊物論》、《德充符》、《徐無鬼》、《逍遙遊》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逍遙遊》。
  • 酈波:從莊子的「三條魚」看見人生的智慧
    7月23日上午,第十屆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首場開講,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帶來主題演講《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向讀者介紹了「中國四哲」之一戰國中期思想家莊子的哲學思想,以及對當代人的啟示。
  • 莊子《逍遙遊》的人生智慧啟示
    莊子《逍遙遊》作為《莊子》這本書的開篇,一直以來為人論道,廣為傳誦,它既有著鮮明的語言文學藝術特色,生動、活潑、豐富、立體,也充滿了思想思辨的智慧,同時其思想意境境界也高遠、飄渺、超然、自在,讓人充滿了遐思和期許。
  • 江蘇書展,聽這位大咖說「莊子的三條魚」
    7月23日上午,第十屆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首場開講,書香江蘇形象大使、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擔任主講嘉賓。有意思的是,酈波老師這次給出的演講題目是《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觀眾們不禁在頭腦中劃出了大大的問號:孟子的「魚我所欲也」,怎麼成了莊子的智慧?
  • 《莊子》很經典的4句話,真正的千古名言,教你用智慧滋養人生
    莊子最經典4句話,真正的千古名言,教你用智慧滋養人生每個人都希望活得悠然灑脫,無憂恣意,就像夢迷蝴蝶的莊周一般,超然脫俗於世外。「萬物云云,各復其根,各復其根而不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萬物紛雜繁多,各自回歸本性,各自回歸本性卻是出自無心,渾然無知保持本真,終身不離開大道。小編推薦莊子的四句話,帶你品讀其中的智慧。
  • 《莊子》經典的4句話,真正的千古名言,教你用智慧滋養人生
    小編推薦莊子的四句話,帶你品讀其中的智慧。一、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大意:人生存於天地之間,如同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一眨眼就過去了。對於說話,《莊子·齊物論》中還有一句「大辯不言」,其意說的是真正有才、善於辯論的人,並不會通過多說話以顯示自己。是非以不辯為解脫,利刃用糜套以藏鋒,而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從不會讓自己思想的深度被過多的饒舌所遮蔽。
  • 莊子:大境界,方能成就大人生
    有一天,莊子的朋友惠施找到他說:我家種了一株葫蘆,結果長出了一個巨大無比的葫蘆,有五石之大。因為太大了,本來種葫蘆就是為了能用它來盛水的,現在它既不能盛水,也不能放其他東西,還能有何用?不如把它打破算了。 莊子卻說,為什麼你非要把它做瓢呢?你可以把這東西系在身上,去浮遊於大江大海之上?難道一個東西只有經過加工之後才能有用麼?
  • 《莊子》的「動物世界」,7種動物代表7種人,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聞一多曾說:「中國人的文化上永遠留著莊子的烙印。」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從天道到人世,從文學到哲學,都有莊子的影子。莊子是擁有大智慧的人,他教育人的方式也很獨特。但即使飛不上去,那就落下來唄,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何必費勁去往遠方呢?」壯哉天無際,風起雲湧;美哉海無垠,浮花浪蕊。大鵬心中所想、眼中所見,恐怕是蜩與學鳩終其一生都無法理解的。人生在世,要做個有志者,更要做個遠志者。
  • 源於《易經》的八個成語,提升人生境界的大智慧!
    出自《易經》的成語,據統計有二百餘條,它們是對易經智慧的高度概括,微言大義,內涵豐富。下面介紹其中最經典的八條成語,值得珍藏一生! 出處:《坤卦·象辭》 解讀:君子除了像天一樣自強不息外,還應像大地一樣虛懷若谷,包容萬物,這要求君子不斷增進德行,磨鍊心性,放大自己的人生格局。「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等,都是厚德載物的具體表現。
  • 莊子為我們揭示的10個人生哲理,做真我,快樂逍遙
    1快樂是一種感覺莊子認為最大的快樂是沒有快樂,最大的榮譽是沒有榮譽。人生的生死、貧富、榮辱、賢能與不肖,都是事物形式的變化,是天人運行的常道。懂得這些情勢,心靈就不會受到擾亂,才能保持內心的和諧寧靜,這就是天德。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在莊子的智慧中,不為物所累,是人生的第一層境界。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在河邊釣魚,他每次釣上來就用尺量一下,只要比尺大的,都丟回河裡。其他人問他這是為什麼。在莊子的智慧中,人生的第二種境界就是:不為別人的評價所累。李煜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詞:浪花有意千裡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 這句話是莊子的負能量,還是莊子的大智慧?
    莊子是我國先秦時期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莊子在《莊子·外篇·胠篋》中的一段話。對於這段話,我們不能孤立地解讀。莊子的思想具有衝擊力,或者說具有能量;莊子的話語,閃耀著智慧的火花。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流行語。
  • 2020斷舍離人生清單:7個生活方向,15個極簡人生智慧,值得珍藏
    斷舍離就是通過反覆選擇,逐漸喜歡上自己,然後創造出更加優秀的自己,可以把這個看成重獲新生——山下英子敢於捨棄是一種勇氣的同時,也是一種智慧。斷舍離人生清單,包括7個生活方向,15個極簡人生智慧,值得珍藏!
  • 莊子人生三重境界:等風來,乘風起,隨風去!細細品味,看透人生
    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大家都讀過莊子的《逍遙遊》吧。「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 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 ,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莊子在逍遙遊中為我們虛構了一個神奇無比的鯤鵬的形象。
  • 老子獨創的15大成語,洞見《道德經》智慧精髓!
    而更為精華的則是其中那些老子獨創的成語,可謂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從中完全可以洞見《道德經》的真諦。 我們從這些成語中,再次精挑細選出最具人生智慧的15個。這15個成語,可以說字字都是真智慧,個個都是大境界,值得認真品讀領悟。
  • 6個成語,洞見老子智慧
    下邊這6個成語,可以說老子一生的智慧盡在其中。01.富在知足老子《道德經》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懂得知足,適可而止;知足不辱,知足者富。在古希臘一座智慧神廟大門上,也寫著這樣一句箴言:「認識自己」。古希臘人把它奉為神諭,是最高智慧的象徵。人生如棋,走一步算一步是庸者,走一步想三步是常者,走一步想十步方為智者。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縱觀古今名人,我認為,莊子算是一個快樂的人。莊子「眼極冷而心極熱」,他冷眼旁觀,卻心懷大愛;他看破世情,卻心憂天下。在他的著作中,魚出現的次數非常之多,其中最有名,最有代表性的有三條,可謂充滿了莊子式智慧。
  • 大隱莊子:影子中的人生,影子中的隱喻,影子的影子說明了什麼?
    一、《莊子雜篇漁父》含沙射影這個成語我們都不陌生,而這個成語來源於《山海經》,傳說有一種水生怪物蜮,這種怪物有一種特別的攻擊能力,可以在水中向人的影子噴射沙子,從而使人生病,被噴中的人不僅發熱、頭痛而且嚴重的還會導致死亡,可見人的影子,與人的肉體是同一體。
  • 《莊子》裡的三條魚,對應了三種智慧,學會了想不成功都難
    提到莊子,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大都是莊周夢蝶的浪漫、鼓盆而歌的豁達,或者是渭水垂釣的瀟灑。其實莊子也有著獨樹一幟的大智慧,學會了這三種智慧,想不成功都很難。這三種智慧,對應著《莊子》中的三條魚,讀懂了這三條魚,其實也就是讀懂了人生。
  • 《道德經》中沿用至今的12大成語 洞見人生大智慧
    闡釋的源於天地之本、萬物之源的道,更是一言以蔽之,道盡天地人生的無窮玄妙、智慧,惠澤啟悟人們明道、修身、治世。 源流於老子《道德經》的成語,歷經二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而逐漸被更多人領悟,成為沿用至今的簡潔精粹之語,所成之語充滿著人生大智慧。有三、四、五、七字的,有兩組四字連用的,但人們廣泛熟知的多以朗朗上口的四字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