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黑人歧視屠殺白人的地方 誕生了奧運史上最強逆襲

2020-12-06 網易體育

提到奧運史上最強逆襲,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

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排姑娘們激戰俄羅斯,拿下冠軍?還是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蘇聯男籃短暫終結美國霸權?


中國女排雅典奧運會奪冠

都不是。

1980年奧運會女子曲棍球比賽,16個辛巴威女孩在莫斯科迪納摩競技場4-1擊敗奧地利,拿下了奧運史上首塊女子曲棍球金牌。

這並非說說而已,最強自然有最強的道理。

參賽的16名球員全部都是業餘選手,其次她們在比賽前35天才臨時組隊,如果這還不能稱之為最強,那麼看看她們平日所從事的職業吧。


一支由家庭主婦、銀行職員、秘書和圖書管理員組成的業餘球隊,在比賽前35天才開始第一次合練,卻在正式比賽中接連擊敗強手成功登頂。

那麼確實是黑人的種族優勢發揮了作用嗎?錯,代表辛巴威參賽的16個姑娘全部是白人選手,她們曾是短暫的民族英雄,但很快便成為了種族主義的受害者。

這一切都要從那屆被抵制的莫斯科奧運會說起。


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

預料之外的金牌

1979年12月24日平安夜,蘇聯大舉出兵阿富汗。

戰爭的原因很是複雜,但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正處在美蘇爭霸中期的蘇聯成為了國際輿論的眾矢之的。

而半年後即將舉辦的莫斯科奧運會成為了這次戰爭的犧牲品,美國率先退出當年的奧運會,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僅派出了小規模的參賽團體,並且拒絕在奧運會中手持本國國旗、演奏本國國歌。


1980年1月《新聞周刊》封面:我們是否應該抵制奧運會?

政治陰霾下,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成為史上運動員最少、含金量最低的一屆奧運會,幾乎成了蘇東陣營的自嗨。

這讓國際奧委會十分為難,女子曲棍球將首次亮相奧運舞臺,原本首金應該是荷蘭或德國的囊中之物,偏偏兩隊都在賽前退出了奧運。一時間竟連參加資格賽的隊伍都湊不全。

就在女子曲棍球賽即將泡湯的最後關頭,國際奧委會盯上了1980年4月剛剛宣布獨立的非洲國家辛巴威。


辛巴威獨立日

這個剛成立的新國家沒有深度參與到美蘇爭霸中,更別說加入什麼陣營了。國際奧委會隨即向辛巴威發出了曲棍球參賽的邀請函,但辛巴威當局卻有自己的考量,這個成立的國家確實急需在國際舞臺上刷刷存在感,但又不想因此得罪美國。

權衡之下,辛巴威僅答應派出女子曲棍球隊去解決國際奧委會的燃眉之急,順便混個臉熟。

當時確實沒人想到這支「屌絲隊」能奪冠,辛巴威國家的上一個白人政權下曾有過喜歡打曲棍球的女孩子,不過這些業餘愛好者從來沒有參加過正規比賽。


辛巴威女子曲棍球隊

但在國家要求下,這些白人女孩被重新搬上檯面,為國出徵,這時距離奧運會開幕僅剩35天。

1980年辛巴威新政權成立時,整個國家一窮二白。為了能讓這些女孩子出國比賽,辛巴威政府先把她們送去了尚比亞,又從尚比亞改道安哥拉,這才找到一架航空運輸凍肉的小型飛機。

後來球隊隊長格蘭特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她說:「飛機裡的惡臭味真的糟透了,整架飛機裡沒有一個座位,我們所有人都坐在地板上,系上那也不知道是否安全的安全帶,然後飛去一個未知的國家。」


獨立之初,辛巴威國內一窮二白。

來到莫斯科以後,小隊一行人的命運仍然未知,但考驗已經開始。為了儘快適應國際比賽,辛巴威女曲與當地球隊進行了一系列熱身賽。不過從沒見過標準的曲棍球體育場的她們最開始還是露了怯,整個球隊沒有一個人聽說過曲棍球還有專用的球鞋,她們第一次踏上場地就遭到了對手的嘲笑:「沒見識的鄉巴佬。」

隊員奇克後來回憶:「當時我們每個人都很沮喪,我們從沒指望自己能贏,哪怕其中一場比賽。我們都認為自己是鐵定的loser,是無足輕重的小配角。

或許也正因為如此,辛巴威的業餘隊似乎放下了全部包袱。7月25日,辛巴威迎來了它們在奧運史上的第一場比賽,帕特-麥克基洛普為球隊首開紀錄;隨後帕特-戴維斯、琳達-沃森和利茲-蔡斯也各有一球入帳。辛巴威居然4-0贏了波蘭。


戰勝波蘭後,辛巴威女曲激動相擁。

比賽結束後,辛巴威總統穆加貝的妻子親自來到了更衣室向姑娘們表示祝賀,她激動的大喊:「如果能拿下冠軍,球隊的每個人都能得到1頭牛作為獎勵。」

「當時我們所有人都懵了,我們花了好長時間才清醒過來:原來冠軍並非遙不可及。」

隨後的比賽中,靠著「無所畏懼的拼搏」和一點兒運氣,在4-1戰勝奧地利之後,辛巴威登上了最高領獎臺。


被歧視的黑人

「那種感覺真的太好了,一下子所有人都開始注意到我們,都開始關注辛巴威,新聞間裡每個記者都想採訪我們。」一夜之間,辛巴威的16個女孩就從無人問津變得家喻戶曉,來的時候她們連運動鞋都沒有一雙,走之前這16個女孩卻踏進了克裡姆林宮接受蘇聯最高領導人的接見。

回到辛巴威後,姑娘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總統穆加貝親自到機場迎接,給了這些女孩們一個響亮的稱呼:golden girls(黃金女孩)。


全國民眾夾道歡迎,雖然他們沒有電視,沒辦法親眼一睹女孩們奪冠時刻的風採,但幾乎所有辛巴威人都通過收音機聽到了最後一場激動人心的比賽。

如同當年中國女排一樣,辛巴威女曲也成為了當時他們國內「拼搏精神」的代名詞。

不過好景不長,因為很快辛巴威國內就不再一派祥和,曾經幻想著英國白人後裔和非洲土著黑人能在辛巴威和諧生活的總統穆加貝很快敗給了現實。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辛巴威的前身羅德西亞,這個常年不受國際社會認可的殖民政府是個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政府。當年英國白人來到非洲大陸後,跟還處在部落時代的辛巴威部落首領們籤署了不平等的土地條約,圈佔了辛巴威國內的大部分土地。並發表獨立宣言,宣布成立羅德西亞國。


好萊塢電影《血鑽》中萊昂納多飾演的就是「羅德西亞」商人

隨著白人後裔在辛巴威紮根下來,憑藉著早已完成工業革命後帶來的新技術和更為先進的分配方式,羅德西亞成為非洲數一數二的強國,農業尤其發達,被稱作「非洲的麵包籃」。僅佔全國人口5%的白人卻擁有70%的土地,這些白人成為大農場主,在哈雷拉這樣的大城市興建城堡一樣的豪宅。

據報導,當時辛巴威白人的人均GDP遠超英國,完全在非洲再造了一個「歐洲上流社會」。


羅德西亞時期的城市建設

不過,這樣貧富差距巨大的社會結構很快引來了當地黑人的不滿,當時辛巴威白人農場主僱傭部分黑人苦力,這些黑人幾乎就是白人農場主的私有物。政府統計人口時不會將黑人算在內,換言之這些黑人的死活,政府根本不關心。


辛巴威白人警察虐待黑人

黑人們最初懷疑被白人殖民者圈走的土地都是最肥沃的土地,留給他們的土地不僅面積小,而且十分貧瘠。

在國際社會支持下,辛巴威原住民黑人開始組織起遊擊隊,用著中國援助的武器開始了反抗鬥爭,甚至連鬥爭策略也是「農村包圍城市」。

白人政府的武裝也不甘示弱,不過有趣的是,當時白人農場主的私人武裝中有數量不少的黑人,他們自願為白人僱主戰鬥,在他們心中,並不存在所謂的「種族歧視」,他們與農場主之間是僱傭關係,甚至會感激白人富豪賞自己一口飯吃。


羅德西亞政府軍中的黑人

但在1979年,這一切都改變了,在英國政府的主持下,羅德西亞白人政府的代表和非洲人民聯盟的黑人代表進行了一次談判,這次談判徹底改變了辛巴威的命運。

1980年初,辛巴威召開了面向全國的議會選舉,以黑人領袖穆加貝為首的非洲人民聯盟大獲全勝。至此,辛巴威徹底結束了白人政權,土著黑人成為了自己家園真正的領袖。


穆加貝與柴契爾夫人

穆加貝最初的政治理想是共建一個黑人與白人和諧共存的非洲國家,跟南非的曼德拉一樣,穆加貝自己就是種族歧視的受害者,他本人對種族主義深惡痛絕。

於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白人女孩代表辛巴威出徵,回國後依然受到了全國民眾的熱烈歡迎。

但是很快,事情就發生了改變。

被歧視的白人

榮登大寶的穆加貝並不能輕鬆過上土皇帝的日子,他面前最棘手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辛巴威黑人的生存問題。

白人政府當道時,黑人死活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如今黑人翻身做主人,就必須給黑人們一個交代。原本白人農場主+黑人長工那一套模式肯定不能繼續了,於是穆加貝當初與英國政府協商的土改沒有明顯收效後,他開始了一刀切的快速土地改革——將白人農場主的地都劃為非法所得,暴力沒收後分給當地黑人原住民。


白人農場主被攔在自己的莊園外

這個政策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辛巴威的白人農場主被大批趕走,曾經希冀種族和諧的穆加貝政府對著不願離開的白人農場主掏出了槍。

為了更好的實行土改政策,穆加貝政府開始大肆鼓吹殖民仇恨,向全國民眾宣揚白人在殖民時代的種種惡行,鼓勵沒有土地的黑人強佔白人農場。

不少幾代都忍飢挨餓的黑人土著開始衝進農場打砸燒殺,這些原本該受到法律懲罰的行為被列入模糊地帶,大多數白人農場主開始逃跑,但也有不願交出土地的白人慘遭殺害(同時被殺害的還有宣誓效忠白人農場主的黑人長工)。


被打傷的辛巴威白人農場主

截至2000年,辛巴威已經沒收了全國大大小小1200個白人農場,但此舉並沒有收到穆加貝希望的效果。拿到土地的黑人們並沒有如想像中一樣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歸根結底就是因為被趕走的白人農場主掌握著更先進的技術和更適合的方式,他們並沒有,也不願意留給強佔土地的黑人們。

當年16個辛巴威女曲的白人姑娘幾乎都卷進了這場殘酷的土改中,她們的父輩都曾是辛巴威的「貴族」,如今面對政府政策,多數人選擇舉家逃離,有些人逃去了南非,還有人逃跑之後徹底銷聲匿跡。


《泰晤士報》曾在2008年統計過這16個姑娘的下落,她們中的絕大部分移民去了對白人更加友好的南非,少數幾人定居澳大利亞和紐西蘭,16人中年紀最小的博克斯哈爾從回到辛巴威那一年就再也沒有了音訊,只有3人選擇了終生留在辛巴威。

荒謬的是,土改失敗後,政府又開始號召被逼離開的白人重回辛巴威建設家園,並答應對他們進行一系列賠償。

網絡上曾經流傳著,辛巴威當地黑人痛哭流涕歡迎白人僱主回來的視頻,黑人們願意將土地重新分出去共同創造財富,但在白人農場主看來所有事情都發生了變化。


白人農場主重回辛巴威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

當我回到我曾經的那片土地時,它已經貧瘠得如同我不長毛的禿頭了。」辛巴威白人農夫戴夫在接受BBC採訪時說到,他表示當年約有3000白人逃離了辛巴威,其中600多人早已過世無法再享受政府的賠償。

而自己曾經土地成為了黑人的農場,如今他只得租用其中的一部分種植一些土豆和玉米:「很難想像已經72歲的我要在沒有退休金的壓力下從頭開始。」


戴夫回到自己的農場發現已經一片貧瘠

黑人弗洛伊德遭到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喪生在美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幾乎全民開始支持黑人平權,衍生出的遊行幾近變味。

種族主義從來不是白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歧視,它更像一種循環,在不同種族和膚色的人們之間散播那一顆仇恨的種子。

資料來源

Caught in Time: Zimbabwe win hockey gold, 1980 Moscow Olympics 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caught-in-time-zimbabwe-win-hockey-gold-1980-moscow-olympics-8czcd0ppmth

Zimbabwe women's national field hockey team at the 1980 Summer Olympic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Zimbabwe_women%27s_national_field_hockey_team_at_the_1980_Summer_Olympics

Golden Girls, 40 years later https://www.herald.co.zw/golden-girls-40-years-later/

Causes for hope in Zimbabwe https://www.si.com/olympics/2008/08/01/zimbabwe

EL GOLPE DE ZIMBABUE https://thelinebreaker.net/zimbabue-hockey-moscu-1980/

The Quiet Olympian https://www.forbesafrica.com/focus/2012/08/01/the-quiet-olympian/

Zimbabwe's white farmers: Who will pay compensation?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frica-48264941

Zimbabwe Gives Land Back to White Farmers After Wrecking Economy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03-13/zimbabwe-offers-land-to-recompense-dispossessed-white-farmers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專稿 作者:小甜 責任編輯:李曉天_NS6473

相關焦點

  • 從美國建國歷史尋找黑人被歧視的源頭,是黑人的懶惰造就歧視嗎
    因此在美國黑人被歧視也不僅僅是種族原因,還有宗教原因,當然黑人也應該學會在自己身上找問題,有黑人的地方,社會治安極差,他們懶惰,不從事生產,除了搶劫、販毒似乎沒有別的收入方式。而這次被警察誤殺的黑人起因是用假幣購買東西,被店主報警,平常心而論,你身邊有這樣一群人你會樂意嗎?
  • 屠殺轟炸!美國白人是如何毀掉這個富裕的黑人區的?
    但你不會想到的是,以貧窮混亂揚名的美國黑人區,竟也有曾經的"高光時刻",甚至這個富裕的黑人社區還有著"黑華爾街"的著稱。但遺憾的是,這個黑華爾街最終引起了白人們的妒忌,富裕的黑人區最終被毀於一旦,許多原本富裕的黑人也因此破產而後一蹶不振。
  • 耶魯大學被批種族歧視偏愛黑人?不但歧視亞裔,還歧視白人……
    就在近日,耶魯大學遭到指控稱,這所世界著名學府的招生竟然也參考種族膚色,而且專門歧視亞裔和白人學生! 在美國,種族歧視一直都是特別敏感的話題,一旦被冠上種族歧視,聲譽肯定大受影響。 因此,這樣的指控對於名校耶魯大學來說無疑是殺傷力巨大的打擊。 然而,這次的這個指控並不是來自其他人,而是來自美國的司法部。
  • 黑人奴隸解放日當天,美國總統竟在白人屠殺黑人的城市開始競選
    因為在100年前這座城市也發生了大暴亂,只不過那一次是白人進攻黑人。幾千個白人手持武器,甚至開著飛機,把好端端的一個黑人社區全部炸毀了。有人說川普選塔爾薩市,很有可能這也是向黑人在示威,而且人家不光選的地方有意思,人家選的時間都有意思,他選的是6月19日。
  • 不僅是美國全球的白人為什麼都存在種族歧視?
    由於美國的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黑人至死從而引發各地大規模抗議活動,那麼我們來聊一聊種族歧視的問題,為什麼不僅是美國全球各地的白人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種族歧視呢?美國只是種族歧視根基最深最嚴重的地區,白人歧視的不僅是黑人,黃色人種也有不同程度歧視!
  • 白人被歧視的國家,南非是怎麼「顛倒黑白」的
    南非這個地方的氣候環境和老家差不多,不久之後,更多歐洲前來定居,他們以開普敦為中心,向四周擴散。慢慢的人口越來越多,形成了獨特的民族,布爾人。 從1867年到1910年幾十年裡,英國人和布爾人進行兩次比較大的戰爭,史稱兩次布爾戰爭,這是大英帝國殖民史上出兵最多、時間最長、開銷最大、傷亡最多的對外殖民戰爭,英勇抵抗的布爾人最後還是屈服了,南非開始了英國人和布爾人兩種白種人聯合壓迫黑人的歷史。
  • 冤有頭債有主,明明是白人歧視黑人,為何受傷的總是亞裔?
    (抗議示威者焚毀警察,甚至槍擊警員)其實美國每年都會發生種族騷亂,這是美國的基因所決定的,因為在美國的社會中,白人和黑人至今的矛盾是不可能被消除的。而且黑人的犯罪率確實很高,這進一步加劇了白人和黑人之間的對立。
  • 種族歧視?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高雅黑人和低俗白人的故事
    在劇中,一個活得像黑人的白人,一個活得像白人的黑人,比膚色更嚴苛的是階級。金錢,教養,藝術薰陶,口音,儀態,你克服了所有一切,卻克服不了膚色。你可以為上流社會演奏,享受掌聲和白宮,卻必須在雜物間更衣,在樹叢中如廁,在黑人中吃飯。為什麼要去自取其辱?
  • 時至今日,已在美國奮鬥400年的黑人,為何仍無法改變被歧視的命運
    這五個醒目的字眼放在大家面前,瞬間就能想到美國黑人佛洛依德的死,至今為止此次種族間的騷亂還在持續發酵,這一事件背後所展現出來在美國光鮮表面下所隱藏的種族歧視問題根深蒂固。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在某個地方或者某個時間突發而出現的,很多關於歧視關於種族社會地位的問題大家同樣也會聯想到印度的女性以及姓氏階級。
  • 美國白人女子愛上黑人男,與其結婚生子,結果屢遭種族歧視
    據英國《地鐵報》7月19日報導,一名美國白人女子愛上黑人男子,結果屢遭不公平。不久前,她在臉書上發布了一封公開信,細數她與黑人丈夫結婚並生下跨種族女兒期間遭受的種種歧視。目前,她的信已經獲得了12萬次轉發。
  • 黑人和白人的故事與《綠皮書》的故事
    今天小編講一講美國的黑人與白人的故事!M國的種族歧視有多嚴重?聽我給我講一個荒誕的真實案例你就知道了!2018年的9月德克薩斯州的一個命案:一名白人女jc下班回家,可能工作太累了,無意間多爬了一層公寓,她看見門虛掩著,屋裡還有一個黑人。女jc想都沒想認為是個小偷,於是便不由分說的連開兩槍,直接當場擊斃了對方。事後經過調查,死者是一名26歲的黑人會計師。任職與世界上最頂級的會計事務所—普華永道,可以說是黑人中前途無量的頂尖人士。
  • 種族隔離制度廢除之後,南非白人遭到了屠殺?黑人挑起內戰爆發
    包圍了法院 南非黑人針對白人農民的大規模暴力和謀殺問題是一個非常緊急的問題,同時又掩蓋了南非的問題。佔該國西部人口最多的非洲黑人,將這些事件視為對白人的「秘密種族滅絕」,而黑人左翼活動家則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聲稱這是「種族隔離的報應」。同時,南非當局一直在無視所發生的事情,一遍又一遍地警告人們不要將「純粹的刑事問題」視為種族問題。世界媒體對南非的局勢也保持沉默,在西方主流媒體中提出南非白人遭到屠殺問題時候,會被扣上「種族主義」。
  • 《隱藏人物》三個黑人女人的逆襲之路,歧視源於偏見,終於實力!
    電影《隱藏人物》講述的是三個在美國航天局工作的黑人女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滿是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的社會和職場中,得到了大家的尊重!這都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電影一開頭三個人開著一輛綠皮車上班,然後車子拋錨了,這畫面真的有點像女版的《綠皮書》的感覺!
  • 偏袒黑人拉丁人?耶魯大學遭川普政府起訴:歧視亞洲人白人學生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子非】 導語:美國種族歧視問題一直都是一個難題,不管是哪一屆政府,都會為其頭疼。據了解,在美國,黑人一直生活的非常「困難」。
  • 種族歧視?《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遭白人抵制:黑人太多了
    有漫迷表示:「抵制《原力覺醒》,我回去看漫畫了。」  「這些黑人似乎認為,把白人演員排除出主演名單就不算種族歧視?既然你這麼討厭白人,為啥還要移民來白人國家?」  然而在大多數網友眼裡,「抵制星戰」是不折不扣的種族主義行為:「這簡直太傻X了,如果你想看一部全是白人的電影,那麼除了《原力覺醒》之外的所有電影都可以滿足你。」
  • 《綠皮書》:故事縱然感人,種族歧視不得解決,也難得到黑人認同
    雪利作為一名黑人鋼琴家,有著高超的演奏技藝,也有著廣泛的人際關係。憑藉著自己高超的鋼琴技藝,雪利經常被一些白人富翁邀請去演奏。但在黑人被普遍歧視的當時,很多黑人都會被搶劫或毆打,諷刺的是,警察局對黑人被打的情況只會袖手旁觀。
  • 52家加盟商起訴麥當勞種族歧視:只給白人好地段 黑人開店後倒貼錢
    原標題:52家加盟商起訴麥當勞種族歧視:只給白人好地段 黑人開店後倒貼錢   52家
  • 黑人真的反對種族歧視?實際上他們只是反對自己被歧視
    我反對種族歧視並不是支持這種垃圾人,而是我認為種族歧視本身是不應該被提倡的行為。而通過這個視頻中的黑人,我們甚至可以看出為什麼黑人在全球的反種族歧視運動屢戰屢敗甚至逐漸妖魔化? 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大部分黑人本身的價值觀就是割裂的。
  • 維斯將製作種族屠殺慘案紀錄片 系100年前惡劣事件
    網易體育6月10日報導:當前,反種族歧視運動在全美各地轟轟烈烈上演,眾多NBA球員也參與其中,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抗議活動的支持。今日,維斯布魯克也行動起來,他將製作一個關於黑人被屠殺歷史的紀錄片。
  • 川普政府起訴耶魯大學:歧視亞洲人、白人學生!偏袒黑人拉丁人
    9日,耶魯大學被控告「歧視亞洲人、白人」! 而起訴耶魯大學的,居然是川普政府! 這一指控稱,該校根據種族歧視入學申請人,違反了美國聯邦民權法。 美國司法部的訴訟,是川普政府為打擊大學招生中使用種族因素進行考慮批准申請的最激烈法律行動。然而美國最高法院曾多次支持這種照顧非洲裔、拉丁裔學生的做法。亞洲人、白人家長和學生長期反對大學按照種族考慮批准申請的做法,認為這歧視了許多成績更好的亞洲人、白人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