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誰的至暗時刻
文|全球良品
新冠肺炎在中國催生出「雲課堂」、「雲蹦迪」、「雲聚餐」,近日,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國外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改變。
雪梨雞尾酒吧Golden Gully不開店門就在幾個小時內賺了1000澳元。
通過Zoom領取優惠券、配送葡萄酒、開展品酒會,甚至還有廚師在線教授烹飪,這便是Virtual Gully(最新上線的數字版酒吧和飯店)所能提供的。
Virtual Gully :線上版 Golden Gully
咖啡廳、酒吧、酒館、餐館等被視為「非必要」的門店近期受新冠肺炎的影響在世界各地紛紛關閉,自3月中旬以來,紐約和洛杉磯等美國城市的服務業基本關閉,僅允許外賣和送貨,一周後,英國、澳大利亞也相繼採取措施。
與辦公室的人可以在家辦公不同,以餐廳和酒吧為生的人隔離在家就被切斷了經濟來源,是對封城最敏感的行業之一,全球數量暫且不知,但僅僅在美國,服務業就僱傭了超過1600萬人,英國工會聯合會估計,目前英國320萬服務崗位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人面臨失業危險。
一些門店部分開放,出售外帶咖啡、食物及有許可證的酒水飲料,而很多則是完全關閉,他們希望通過其它方式可以實現營業。
危機正讓人類心慌,也催促大家不斷嘗試新的方式。
倫敦的麵包店Bread Ahead已經開始在Instagram上直播家庭烘焙課,出售購買麵包和參加未來體驗工作坊的禮品券。
Apres是是一家無麩質咖啡廳,已經轉型為給客戶配送產品的超市了。
而紐約Jack’s WIFe Freda咖啡館的以為員工已經在GoFundMe(線上眾籌平臺)發起了眾籌,希望可以湊到錢來支付他們3個門店員工的工資。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月光族,當政府下令關閉餐館時,大家突然發現自己一夜之間失業了。」組織募捐活動的一位員工解釋道,他們上周在GoFundMe上籌集了6500美元。
雞尾酒吧Golden Gully的合伙人Daniel McBride說:「Virtual Gully帶來的收益超過了我們的預期,但是這不是一中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由於澳大利亞政府並沒有確定什麼時候可以恢復營業,或許還會採取更嚴格的措施,情況不容樂觀。」
關門令後空空蕩蕩的紐約酒吧
對於紐約的店主Joel來說,情況基本相同,他的熟食店繼續通過線上配送為客戶提供百吉餅、肉丁等,在紐約宣布參觀關門後,他們為改服務添加了一項功能:當客戶結帳時,他們也可以為一線醫療人員贊助肉食。
收到食物捐贈的紐約醫護人員
在上周他們已經發出了200多個包裹,他預計收入將是正常情況的40%,這些可以支付員工工資和食材,但是卻不足以支付租金、水電和稅費等。
他表示:「如果最後紐約有一半的餐館宣布倒閉,那我就是其中之一吧。」
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考慮將服務搬到線上平臺去,,疫情蔓延後,Uber旗下的外賣平臺Uber Eats也推出了利好政策,將免除美國和加拿大10萬家獨立餐館的配送費;而另外一家由三位華裔創辦的跑腿配送平臺DoorDash也取消了接送訂單的佣金,並削減新業務籤約費;市場佔比最大的外賣送餐平臺Grubhub則表示將暫時停止從受冠狀病毒爆發襲擊的美國獨立餐廳收取高達1億美元的佣金,以幫助他們順利渡過難關。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認為這些遠遠不夠,Grubhub的的佣金只是延遲而已,後期他們還是要補上所有的錢,同時,超過43000員工籤署了請願書,要求所有送餐平臺將佣金降至一半。
數據顯示,Uber Eats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虧損達到了4.61億美元,顯然很難回復大眾的請願。
通過本次疫情,越來越多人發現,在能賺錢的時候一定要把錢存下來。